第三章 事業的突破

六年前,《冷暖人間》開闢了阿米爾的影視之路。影迷們不願淡忘這部電影,更不願意忘記這個角色。這種情感,在如今的年輕人看來是十分微妙的。對於他們而言,如今這個經常出演精明角色的「老演員」,很難與那個曾經青澀單純的形象建立起聯繫。當然,阿米爾本人依然葆有那份坦率,他的性格可以說是毫無修飾的完美個性。

——1994年,電影評論家哈立德·默罕默德發表於《印度電影觀眾》

如果在過去的這些年中一直關注我的作品,就很容易對我出演的角色做出評價。《冷暖人間》——一個癡情大男孩;《灰飛煙滅》——前無古人的角色;《講心不講金》——一個年輕氣盛且信心滿滿的男孩;《愛在旅途》——一個有著冷幽默的機會主義者;《情比金堅》——善於交際並喜歡為失敗找借口的小子;《假假真真》——無厘頭且自以為是的奇葩;《情牽一線》——謙虛謹慎,肩負重要使命的人;《艷光四射》——聰明的街邊混混;《激情代價》——以自我為中心的歌手;《印度拉賈》——情感外露的小鎮出租車司機;《真愛無敵》——幽默且接地氣的大男孩。

——阿米爾·汗1997年接受《亞洲時代》採訪

《愛在旅途》與此前的電影不同,因為這是一部讓我樂在其中的電影。最後呈現的效果與我預期的相符,所以,我很關心觀眾是否喜歡。很慶幸,觀眾們非常喜歡。

——阿米爾·汗1991年接受《印度電影觀眾》採訪

一位有名的印地語電影導演,在聽說此書要從阿米爾·汗從業首部電影寫起時,表示贊成。而對於阿米爾90年代的電影,他表示:「這是最無趣的時期了。」草率地將阿米爾的整個90年代歸結為「無趣」,就是無視公眾眼中這些電影所佔據的地位,同樣也無視了阿米爾從鄰家男孩到逐漸游刃於不同角色的成長。

阿米爾對劇本的挑選標準,在90年代就初見端倪了。他在之後二十餘年的時間裡,一直固守著這個標準。

但對於整個90年代來說,他最初上映的三部影片——《愛在旅途》《情比金堅》《情牽一線》——都具有突破性意義。這三部影片,使阿米爾在90年代初期,就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

這些都得從不尋常的好劇本說起。一部好萊塢經典電影,被寶萊塢拿來改編,阿米爾一看劇本,就難以自拔了。他事後承認:「我是徹底被迷住了。」弗蘭克·卡普拉的《一夜風流》,就這樣被翻拍成了印地語電影《愛在旅途》。事實上,弗蘭克·卡普拉的這部經典傑作,已經多次成功地抓住印度電影人的心了。早在1956年和1957年,就有兩部電影從中汲取靈感。如今,二十幾年過去了,馬赫什·巴特又將經典重現了。

與此同時,阿米爾也正希望與馬赫什·巴特合作。這時的馬赫什·巴特已通過其好幾部佳作在印地語電影界建立起了聲望。在此之前,馬赫什·巴特甚至曾給過阿米爾一部電影劇本,遺憾的是,沒能成功地打動阿米爾,那一次,阿米爾在進行了十分深入的調查和思考後,將劇本交還給馬赫什,表達他非常想與之合作的願望,但不是那部電影。之後,馬赫什又分享了《愛在旅途》的劇本給阿米爾看,這次阿米爾欣然接受了。

原版的《一夜風流》,講述了一位出逃的富家女追求愛人的故事。在出逃過程中,她遇見了一位記者,這位記者為了得到關於她的獨家新聞,護送她同行,他們之間慢慢產生了愛意。

巴特對這部經典的重塑,受到了美國浪漫喜劇以及寶萊塢經典音樂劇的雙重影響。而這兩者的相互作用,為電影帶來了一種神奇的吸引力,同時還摻雜了些許的幽默感。阿米爾和普佳·巴特16 在片中產生了強大化學反應,十分光彩奪目。

這部電影是浪漫喜劇,阿米爾的角色有很大的突破,是他以前不曾嘗試過的類型。男主角拉固·傑特利是一個精於世故的享樂主義者,他有著幽默感,但是喜歡獨自一人。其浮誇外表下,保留著單純的本性。拉固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他使觀眾們著迷,使他們歡笑。但是最大的挑戰在於,這一人物注定不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卻需要贏得觀眾們的心。

此時的阿米爾,已經開始擺脫《冷暖人間》中的青澀與害羞,《講心不講金》之後,他開始在角色中加入一些傲慢無禮的點綴,而這在90年代早期電影中至關重要。

《愛在旅途》是阿米爾早期對翻拍角色的成功塑造。對於拉固·傑特利,從角色名字選擇,到與眾不同的外形,阿米爾都力求與原作劃清界限。正如阿米爾之後解釋的那樣:人物的名字,必須聽起來合理,卻不大討人喜歡。而在片中,當出逃的富家女一聽到記者的名字,就馬上表示不喜歡這個名字。最終,阿米爾選定了拉固·傑特利作為男主角的名字,因為他認為這名字聽起來粗俗而不討喜。

據說,阿米爾曾花了幾個小時,設計拉固·傑特利的那頂白帽子。所有的演出服裝,包括鞋子、手錶、帽子在內,都被作為服裝樣板收集在一起。在若干年後的《艷光四射》中,男主穆納也有著相似的穿戴。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初就獲得了極佳的票房。與此同時,拉固·傑特利的那頂白帽子,也迅速出現在印度各個城市。而這也是「阿米爾式裝扮」首次成為一種被追逐的時尚。在隨後幾年中,他在不同影片中曾多次刷新「阿米爾式裝扮」,自然,每一次都伴隨著巨大的成功。

阿米爾在《印度時代》的採訪中談道:「我的表演從來就不是完美無瑕的,但是與《講心不講金》時相比,《愛在旅途》中的表演肯定是有了改善和提高。而與《冷暖人間》相比,《講心不講金》中的表演也提高了不少。」他這樣評價自己在《愛在旅途》中的表現:「截止到當時,我最收放自如的表演。」此時的阿米爾,已經不需要在鏡頭前摸索著表演了,他早已探索出了一整套適合自己的表演方法,他知道應該如何表現。這或許就是阿米爾獨特表演風格形成的開始。

1990年,《印度電影觀眾》曾專訪阿米爾,他說:「出演這個有趣的角色拉固·傑特利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但是,同巴特先生的合作更加豐富了我的表演經驗。在拍攝電影中我也更好地瞭解了自己,不僅是作為一名演員,作為一名普通人,我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了。」

上映之後,這部電影就被指抄襲《一夜風流》。但是,這些批評聲中,沒有一句是針對阿米爾的表演的。恰恰相反,《愛在旅途》在阿米爾早期同題材的電影中,可以稱得上精品,甚至也成為他本人最得意的90年代作品之一。

從藝術的角度來說,《情比金堅》算不上完美。它的目的,也並不是成為完美的藝術作品,而是給予流行電影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找回最近十年乃至更長時間以來人們喪失的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曼蘇爾·汗,這個年輕的導演,成功地打破了電影中復仇的傳統模式,以及超級英雄的角色設置,將他的電影角色植根於現實的社會情景下。

——1992年《印度每週畫刊》

距拍攝結束兩個月了,影片的35%已完成製作,所有的關鍵場次都已經完成後期製作。但就在此時,讓主創們始料未及的事情發生了。總之,如果還想完成這部電影,就不得不重新拍攝。17

「那我們就重拍吧。」電影年輕的主演如是說。

這就是《情比金堅》。這部電影讓阿米爾·汗和曼蘇爾開始了第二次合作。

曼蘇爾早在寫《冷暖人間》劇本前,就在構思這個故事了。這是一部充滿青春氣息、新鮮感十足的電影。相比《冷暖人間》,這部電影其實更加接近曼蘇爾內心的想法。

《情比金堅》和那個時期大多數的印地語電影一樣,有著相同的中心和主題——愛情、友情和家庭。但是,這部電影無論是在背景設置上,還是在敘事推進上,都與之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儘管主題傳統,但卻被定位為喜劇,加入了搞笑成分。這在當時的印地語電影界,是一種不大常見的情節推進手法。其實,這種推進手法在西方已被廣泛接受,只是在印度電影中不常見。

與《冷暖人間》相似,《情比金堅》也沒有設置老套的情節和人物關係。除了搞笑的表演,家庭關係和愛情都是這部電影的基本組成部分。當然,作為標準的「曼蘇爾·汗式」影片,本片的結局激動人心,主人公獲得了真摯的愛情,同時,親情也得到了昇華。

在隨後的採訪中,曼蘇爾·汗表示,本片從喜劇電影《告別昨日》18 中汲取了許多靈感。在這部電影中,年輕的主人公眼睜睜地望著他所崇拜的對象在他面前轟然倒地。

雖然有著相似的大結局,但《情比金堅》與《告別昨日》還是完全不同的,曼蘇爾為這部電影設計了更為成熟的故事情節。

由於種種因素,這項計劃不得不被擱置下來。最終也只得在《冷暖人間》上映後,才得以開始籌備。但不論怎樣,阿米爾始終是男主角的首選,於是這對堂兄弟很快開始再一次的合作。

這部電影最初是由吉裡賈出演女主角,但是,因為曼蘇爾決定棄用那些已經拍好的關鍵鏡頭,所以不得不重新分配角色,重新拍攝。在所有變化中,最大的就是由安亞莎代替吉裡賈出演女主角。此外,普佳·貝迪出演德維卡的角色,而此前這個角色是由一位女模特出演的。

曼蘇爾將敘述故事放在第一位,不縮減劇本。而這個決定使拍攝變得困難重重。他希望創造出最真實的電影拍攝場景,甚至為電影中的自行車賽設置了真實的賽車道。但是,所有這些都不得不重新開始。

此時,阿米爾的支持至關重要。阿米爾告訴曼蘇爾要繼續堅持下去。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選擇對導演無條件支持,可見阿米爾作為演員的職業操守。甚至連曼蘇爾到了崩潰邊緣的時候,阿米爾還依然保持著那份冷靜。

此後,阿米爾本人在擔任電影製作時,面對重重困難,總是堅持到底,從不放棄。事實上,早在1992年,作為影視新星的阿米爾,對於電影就不會做出任何妥協了。

最終,演員的改換的確使劇本更有層次感。安亞莎天真無邪的形象,完美地襯托出了阿米爾頑童般的表演和普佳·貝迪性感的表演。她在本片中飾演的安加麗,也成了在她銀屏上最迷人、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在她90年代的其他角色早已被遺忘的時候,安加麗的形象卻一直長存影迷心中。

影片拍攝中,他們還挑選了其他重要演員。在電影插曲中,阿米爾和曼蘇爾的外甥伊姆蘭·汗出演了小阿米爾,而另一顆新星阿克謝·庫馬爾也參與了謝卡爾一角的試鏡,卻輸給了迪帕克·狄傑裡。

《冷暖人間》橫空出世,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讓人們無比期待曼蘇爾的喜劇。因為《講心不講金》,觀眾又開始期待阿米爾的喜劇。可惜《情比金堅》沒有引起電影銷售商的熱捧。當上映之時,人們發現,曼蘇爾又一次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脈搏,特別是印度的年青一代。而那些曾經年輕的觀眾,早已成長為阿米爾最忠實的粉絲,都瘋狂追捧這部電影。雖然《情比金堅》算不上大片,但依然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1993年,阿米爾在接受《印度電影觀眾》採訪時曾這樣說:「這是最接近我內心的一部電影,也許它並不那麼完美——當然,劇本是無可挑剔的。曼蘇爾在電影後半部分的過渡中,犯了一些錯誤。即便如此,他也應當獲得讚揚。畢竟他在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下,還能為我們奉獻出一部高水平的電影。」

與《冷暖人間》相似,阿米爾在《情比金堅》裡的角色也有著真實男孩所有的總愛惹小麻煩的弱點,與更富有責任心的哥哥相比,他甚至有些軟弱。但是,或許是因為他的坦率和真誠,《情比金堅》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腦海之中,也使得桑傑成為阿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可磨滅的經典角色。這也是阿米爾早期角色轉變的開始。

阿米爾在《冷暖人間》《灰飛煙滅》中所塑造的文弱形象,再也不是他唯一的角色類型了——他的外形,從《灰飛煙滅》中的羸弱,變成了《情比金堅》中健美的運動員形象。一個健康、陽光的搗蛋鬼形象出現在螢幕上,偶爾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敏感。這兩者構成了完美的襯托,互相補充,相得益彰。

社會各界,甚至包括時事評論員,都在分析《情比金堅》中的衝突矛盾。沒過多久,電影中的一首曲子就成了一代人鍾愛的讚歌,成為共同的青春回憶。這首歌的舞蹈編排,也被公認為法拉·汗19 最傑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使用慢鏡頭拍攝的插曲之一。賈丁·潘迪特和拉裡·潘迪特20 的合作天衣無縫,旋律中透出初戀獨特的味道,而將這種情感表現出來的就有阿米爾·汗。

《情比金堅》是阿米爾首部被媒體譽為「突破性」的電影,贏得了批評家們的交口稱讚,以及電影界的一致好評,完勝另一部年度大片,一舉贏得印度電影觀眾最佳影片獎,可見其影響之大。但是,阿米爾卻再次與最佳男主角擦肩而過。21

這部電影,也是阿米爾早期最後一部校園浪漫喜劇。此後,他開始轉型,致力於塑造更成熟的角色。直到2000年之後,他才重回校園拍攝。

電影中總會有一些東西和社會潮流背道而馳。

——塔希爾·侯賽因接受《印度電影觀眾》採訪,1994年

1993年,無論是對於印度,還是對於印度電影界來說,都是困難的一年。當年的《印度電影觀眾》記載道:「暴亂、轟炸、槍擊……1993年的上半年,對於孟買的電影巨頭們來說,如同地獄一般。所有人都希望這場噩夢很快過去。」

那一年,寶萊塢佳片雲集,在此情況下,《情牽一線》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公映。

與《愛在旅途》一樣,本片也翻拍自好萊塢經典電影——由加裡·格蘭特和索菲亞·羅蘭主演的《水上人家》(1958),同時也受到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經典影片《E.T.外星人》(1982)的影響。但是《情牽一線》既不是愛情故事,也不是輕喜劇,更不是動作戲。它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工程學院學生拉胡爾·馬路特拉(阿米爾·汗飾),突然成為姐姐三個遺孤的監護人。其間,離家出走的富家千金瓦家迪(玖熹·查瓦拉飾)給予了他很大幫助。

這部電影由馬赫什·巴特導演,塔希爾·侯賽因製片。和《愛在旅途》一樣,在公映前,為了迎合觀眾需求,也進行了點映。本片最大的亮點是,成年演員都是綠葉,三個孩子才是真正的紅花,他們給電影帶來了惡作劇等輕鬆元素。在印度,老少咸宜的電影少之又少,本片可以稱得上先鋒之作。從劇本就能看出主創們的努力——由於家庭變故,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年幼的孩子在父母意外亡故後,需要由年輕的舅舅繼續撫養。與此同時,年輕的小伙子還要照顧孩子父親瀕臨破產的生意。

阿米爾在出演了多個「羅密歐」之後,終於塑造了一個冷靜謹慎,需要承擔責任的角色。他稍帶害羞的嚴肅,是孩子們青春活力以及女主角迷人魅力的最佳反襯。這和好萊塢經典影片《音樂之聲》以及寶萊塢經典影片《苦難的人生》(1983)有異曲同工之處。其實,《情牽一線》展開情節的方式,的確借鑒了《苦難的人生》的經典插曲。

對於這個人物的把握,阿米爾本身很不自信。他在接受《印度電影觀眾》採訪時說:「我一直要求我的表演要達到自己的預期,在《愛在旅途》和《情比金堅》中,我做到了。但在《情牽一線》中卻似乎沒有做到,也許是因為這部電影並不要求如此,也許是因為拉胡爾這個人物本就該憂心忡忡。所以,即便是電影上映以後,我也不太瞭解這個人物。我的角色就像個『受氣包』,只要馬赫什·巴特告訴我說:『好,這個感覺就對了,你的人物就應該這樣。』我也就不多想,一心表演。」

這也是阿米爾首次與兒童演員合作,對他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經歷。1994年,女主角玖熹·查瓦拉在接受《印度電影觀眾》專訪時說:「剛開始,孩子們都很老實,很拘束,後來慢慢地和我們熟識,就開始不安分了。他們在片場搗亂,讓我們沒有片刻安寧。還總是要人陪他們玩兒,我們也只好答應……當然是指在每場戲間隙的時候……沒多久,我們的精力就被耗盡了,畢竟體力跟不上小孩子,只能讓他們自己玩去……不過,這的確很有意思。」毫無疑問,這營造了本片輕鬆活躍的氣氛。

阿米爾也是本片編劇之一,從影后,他開始嘗試電影業的其他工作。阿米爾經常會做這類嘗試,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人說他近年來過多地干涉導演,或其他電影人的工作。對這一看法,馬赫什和阿米爾本人都不敢苟同,不過兩人的角度不一樣。馬赫什攜劇組接受《電影觀眾》採訪時,玖熹爆料說:「阿米爾從來沒有干涉馬赫什的拍攝。他確實有提建議的習慣,每一步他都有建議,有時候這些建議就被採納了,有時候也會被駁回。電影高潮部分就是阿米爾的主意,按照之前的劇本,三個孩子向達力普·達西爾22 和娜芙尼特23 扔雞蛋。但阿米爾覺得扔一次不夠。事實證明,這一段確實最讓觀眾捧腹。」

阿米爾和馬赫什·巴特有很大不同,正因如此,儘管《愛在旅途》和《情牽一線》的社會反響極佳,兩個人也再沒有過合作。現在的影壇很少提《情牽一線》引來的爭議和影響了,其實,當年的電影票房雖然不景氣,但本片依然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票房成績也不俗,甚至還超過了其他作品,獲得了電影觀眾獎最佳影片獎。尤其是對於阿米爾的父親塔希爾來說,那一刻非常特殊,他在第39屆印度電影觀眾獎頒獎典禮之後接受採訪說:「我從影22年了,這是我第一次獲得電影觀眾的獎盃。」1994年,馬赫什·巴特還憑借本片獲得了國家電影獎的特殊評審導演獎。阿米爾在本片中的表現也大獲好評。印度刊物這樣評論:「阿米爾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可圈可點,他和玖熹·查瓦拉的合作,像是吹向古板印地語電影界的一陣清風。」

不過,通過這部電影贏得最大關注的是玖熹和孩子們,阿米爾則更看重整部電影的利益。1994年,他接受《印度電影觀眾》的採訪時說:「玖熹是一位非常棒的女演員,她表現得比我好。我在寫劇本的時候不能偏私,否則,電影的平衡會受到影響。如果觀眾更喜歡她的表演,我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在這方面狹隘地攀比,會毀了一部好電影。」可見,對於阿米爾來說,電影的利益高於他作為演員的利益。

關於《情牽一線》的討論不僅僅局限於阿米爾的表演。這部電影和《情比金堅》《愛在旅途》都是90年代初阿米爾最特別的作品,這些電影的成功在於它們單純的娛樂性質。阿米爾表現出的親和力和正能量也是一大亮點,這在《冷暖人間》中也有所體現。

《阿米爾·汗: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