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突圍,寒冬中崛起

股市崩潰,堅持希望

迷茫中的探索是一種堅持,永遠不要停止前行的腳步,無論處境如何艱難,要相信,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200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神速,網民數量暴增,每天都在刷新互聯網業的各項歷史紀錄。國內各大網絡公司紛紛崛起,市價翻倍增長。

中華網在納斯達克上市僅6個月的時間,就募得了3億美元。這不僅加快了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向納斯達克邁進的速度,也讓世界各地的風投公司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公司,意識到了中國概念股巨大的利益空間。

在電影《大腕》中有這樣一段經典台詞:「做網站是在做什麼啊?網站就得砸錢,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網站靠什麼?點擊率啊!點擊率上去了,下家就跟著來了。你砸了多少錢進去,後面加個零直接就賣給下家。」這描述的就是中國當年互聯網行業最真實的形態。

這是一個驚人的時期,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時期。大把大把的鈔票輕而易舉地就被裝進口袋裡,所有人都瞄準了IT行業,希望能在短期內從中牟獲暴利,因為,那時候的互聯網行業,就是個讓人一夜暴富的行業。

然而,此時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危機正一步步靠近,IT業的寒冬即將到來。

2000年3月,春回大地,全世界都顯得生機勃勃,到處是繁榮興旺的景象,可就在這時,美國傳來噩耗,股市開始崩潰了。

此前一路飆升的納斯達克股市,毫無預兆地瘋狂下跌,到了年底,已跌破2 000點。其中,李彥宏曾經效力過的道·瓊斯工業,其股票指數竟然在一個交易日內大跌627.78,創造了歷史新低。由此,IPO陷入停滯狀態,股市專家紛紛表示,這是一個永不翻盤的股市。

剛上市不久的中國各大網絡公司也都在劫難逃,無一倖免。其中,網易損失巨大,納斯達克股價最低的時候跌到了0.4美元。

投資者們曾瘋狂追逐的寵兒,現在卻變成了燙手山芋。在此期間,原定於在華爾街同期上市的11家網絡公司,此時只剩兩家,而正籌備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也不得不將上市計劃無限期延後。

一時間,互聯網產業的「末日」來了。

來自美國西海岸的互聯網業初登中國時,曾給中國IT產業帶來了雨後甘露一般的清爽。而此刻,另一股來自美國的經濟風暴,正用其災難本性摧殘著中國網絡市場,硬是將剛剛崛起的中國互聯網產業拖落馬下,一拳打倒。

中國互聯網的美好未來,彷彿在一夜間都化作泡沫。國內網絡公司無一倖免,不少剛剛起步的小網站以及與網絡相關的科技公司相繼倒閉、破產,一些經營不到一周的新公司也都隨即失去了繼續走下去的信心,中國互聯網市場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時代。

就在中關村亂作一團之時,「百度」卻異常平靜:市場運作正常,員工專心開發新產品。其實,李彥宏也沒有錦囊妙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心裡很清楚,百度現在只是處於崩潰前夕,一切都是暫時的,麻煩早晚會找上門來。只是,縱然前途堪憂,他也沒打算放棄。在那個網絡達人們無比糾結的歲月裡,他和徐勇每天在辦公室裡密謀「大事」。

彼時,百度不斷成長,市場越做越大,成本也隨之不斷增加。創業之初那12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幾乎消耗殆盡。李彥宏知道,有備無患勝過坐以待斃,雖說風投們在這個非常時期個個神經緊繃,可就百度現狀來看,若不想死,二次融資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所謂無米難為炊,李彥宏創業的秘訣之一就是:在資金還沒用完的時候再去找新的資金。多年之後,當百度成功躋身納斯達克,他說:「永遠不要在你的錢花完的時候去融資,因為這個時候,你急需用錢救命,很難與投資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當時,行業環境非常不好,沒有任何一家與金錢相關的單位願意進來攪這灘渾水。經濟蕭條導致的現金斷流問題,成了各大互聯網公司的通病。很多網站,不是久久不更新,就是完全無法登錄,中國互聯網如一潭死水,就算還有活著的網站,也都是「半死」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人都謹慎起來,最安全的辦法就是遠離互聯網行業。他們都覺得,此時的互聯網行業已是「無底洞」,投錢越多,損失就越多。

互聯網行業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那個曾經被人們爭先恐後想要進入的潛力行業,眼下只能是大家無奈之餘的一聲歎息。

李彥宏和徐勇有些迷茫,當下的局勢,想要在二次融資上獲得成功,難度不亞於讓互聯網行業起死回生。在此生死存亡之秋,李彥宏反思,如果轉換思路會怎樣呢?他和徐勇一番商量後,在融資方面有了新方向——把融資的重點從金額轉移到資金質量上。

此時,李彥宏認為,百度處於非常時期,不能病急亂投醫,在投資商上也要仔細選擇。錢投進來之後,必然會出現股份,這樣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如果彼此間出現不限人的問題,金錢的動力就會變成阻力,而且在上市後,投資商是否能有足夠的資金來繼續支持也是問題。

其實,他們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在當時的情況下說服風投商,也許只有李彥宏能做到。精明的風投商們需要百度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此他們才願意從口袋裡往外拿錢。這就像賣掉水缸裡的金魚,整缸金魚都已死掉翻浮在水面上,只有一條還在緩慢地游著,現在要讓人買走這條金魚,誰敢買?

李彥宏的辛苦常人難以承受,有時他甚至想過放棄,直接把公司賣掉,幸運的是,他選擇了堅持。

誠實合夥投資公司的名字與其行事作風一般無二,他們對李彥宏和百度的信任成了百度未來發展的最強動力。不久,誠實風投為百度帶來了第二輪的融資帶頭人——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DFJ)。

出於對中國網絡市場現狀的考量,德豐傑對百度進行了慎重調查。當時的負責人是剛從新加坡國家科技局轉來德豐傑的符績勳。在進行調查的那段時間裡,他每天都要在資源賓館及附近出入,時不時地還要拍照做記錄,如特工一般。

符績勳對百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深刻的即是,百度辦公室的燈總是亮著的,大家每天都在拚命工作,通宵達旦,這讓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認為,這是一家有潛力、有希望的公司,日後必將成為行業內的明星。

他回到德豐傑後,把情況反饋回總部,風投商們經過磋商,敲定了對百度的投資意向。這一消息是振奮人心的,只是李彥宏仍對風雲突變的互聯網市場隨時可能出現的變數憂心忡忡,生怕投資者會反悔。直到資金到賬,他糾結著的心才終於放鬆了。

好事成雙。在德傑豐決定投資百度後,投資商IDG也決定加入。這是一種連鎖效應,就如最初為百度搜索引擎選擇客戶時,李彥宏就表示過,要選擇正確的客戶,因為他能變相地拓展市場。

在「互聯網行業」這只猛虎使人談而色變的時候,兩大世界頂尖風投公司都選擇了百度,這也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始作俑者的投資之一」,因為在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覺得百度可攀至無人觸及的高度。

兩家風投公司在經過幾個月的詳細商議之後,於2000年9月共為百度注入1 000萬美元的贊助資金。

衝動不一定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當年主持簽約儀式的IDGVC楊飛回憶,他對李彥宏的「一見鍾情」,完全依托於李彥宏的人格魅力。

其實,在決定投資百度的前一夜,楊飛整晚沒睡,他清楚對百度的投資需格外謹慎。不過,他看到了李彥宏對搜索引擎的執著,他相信百度的技術實力,所以最終在互聯網的寒冬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百度。

事實證明,楊飛的衝動沒有讓他損失半毛錢,反而在百度上市後得到了數以百倍的投資回報。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納斯達克後,為IDG基金創造了數額高達1億美元的回報,這筆曾經被業內視為最「風險」的投資,卻成了風險投資界的一段佳話。

2000年9月的一個下午,李彥宏召集了公司全體員工,他想把公司融資成功的好消息告訴給大家,但卻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平復了一下情緒,才安靜地宣佈了融資成功的消息。此時,李彥宏再度激動起來,興奮地對員工說:「大家可以算算,每個人值多少錢。」

話音未落,在場員工已歡呼雀躍了,公司擁有1 000萬美元,當時只有27名員工,這些員工自然是身價大增的。隨後,公司全部員工工資上調5%!

在互聯網行業大蕭條的時代,讓所有IT人都不敢去想像的事情,此時卻如此奢侈地正在百度公司的內部激情上演。是時,百度算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未來的希望之一,當其能繼續前行的時候,整個行業都為之高興。因為這可以證明,互聯網有救了。

《李彥宏:百度與智能時代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