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是什麼?後澆帶的施工方案

後澆帶是什麼?後澆帶的施工方案

後澆帶是什麼?後澆帶的施工方案

後澆帶是什麼?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後澆帶的分類

1、為解決高層建築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後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後澆帶。

3、為防止因建築面積過大,結構因溫度變化,砼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後澆施工縫為伸縮後澆帶。

後澆帶的施工方案

後澆帶對於整個建築的影響是很大的,下面就簡單來給大家講講後澆帶施工方案是如何的。

後澆帶施工支模是整個後澆帶質量保證的關鍵,施工時,在後澆帶兩側用12@150鋼筋作龍骨,龍骨外側設置兩層密目鋼絲網。鋼絲網與鋼筋龍骨綁紮固定。板上部鋼筋以上部分用木方作後澆帶側模。

澆築樓層梁板砼時,如果有水泥漿流入後澆帶,應立即進行清理,至露出底板下層鋼筋及保護層厚度為止,保證後澆帶能全部貫穿。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後澆帶兩側支撐須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拆除。

樓板後澆帶兩側的結構樓板、梁在後澆帶二次澆搗前必須加設支撐,支撐用Φ48鋼管,頂部設置游托頂緊,板後澆帶支撐距後澆帶邊300,縱向間距為1200mm,支撐立桿之間在中部設三道水平拉桿,支撐頂端設置一根50*100方木,將支撐頂端連成一個整體。為增強梁後澆帶支撐的剛度和穩定性,梁後澆帶兩端分別設置兩排立桿,立桿間距600,每排用三根立桿,立桿頂部用頂游托頂緊100*50方木,立桿沿後澆帶方向用橫桿連接。後澆帶兩側立桿間用短橫桿連接,沿高度方向設一道。使框架樑不會形成懸挑構件。底板後澆帶在二次澆搗前,應在後澆帶兩端作好防水、排水工作並派專人看護,防止鋼筋銹蝕。樓板澆築完後澆帶成形後24小時內,在樓板面用模板進行覆蓋,防止上部施工時雜物落入後澆帶內。

後澆帶澆搗

1、樓板後澆帶間歇時間達到設計要求後,即進行後澆帶砼澆搗。

2、後澆帶砼澆搗前的準備工作:澆搗前,先將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及混凝土軟弱層清除,剔除作為後澆帶模板用的密目鋼板網。

3、後澆帶兩側的平板和梁斷面進行鑿毛處理,鑿出的垃圾及時清理,底板鋼筋按設計加強進行整理。

4、樓板和後澆帶側面按設計要求設置。

5、在砼澆搗前,先用水沖洗砼接觸面使其保持濕潤,用高標號砂漿在砼接茬部位均勻佈置2-3cm,即進行後澆帶砼的澆搗,後澆帶按設計要求用比原結構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築,混凝土塌落度應控制在16~18cm之間。後澆帶混凝土應進行兩遍振搗,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預防混凝土收縮產生裂縫,後澆帶砼經24小時後應加強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14天。

6、按照國家規範規定留置標養和同養試塊各一組。

後澆帶止水做法

工程設計超前止水後澆帶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常常由於固定原因出現橡膠止水帶位置不准、變形過大等情況,造成止水效果差,工程出現滲漏現象。

為保證中埋式橡膠止水帶位置正確,具體做法按以下要求執行:

1、在橡膠止水帶兩側距邊緣40mm處打孔,孔徑10mm,孔距1000mm。

2、在附加分佈鋼筋上焊接Φ10鋼筋,位置同橡膠止水帶已開的孔,使橡膠止水帶剛好可套在Φ10鋼筋上,在橡膠止水帶下口用遇水膨脹橡膠止水墊圈套在Φ10鋼筋上。施工中必須保證橡膠止水帶的位置準確。

3、在橡膠止水帶上口已露出的Φ10鋼筋上用Φ12鋼筋雙向焊接連接,使整個橡膠止水帶被嵌固在鋼筋網中,保證了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的正確位置,形成有效防水。

4、以上工作完成後,在橡膠止水帶上口(125mm處)、底板下層鋼筋下口增設鋼絲網片封閉後方可綁紮底板鋼筋。

《裝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