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簡介_青樓名妓李師師:為國慷慨捐軀的名妓

李師師簡介:

李師師,北宋末年的名伎,北宋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事跡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見,其事跡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師師早年艷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而宋徽宗被擄,北宋亡後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北宋名伎李師師:史上唯一為國慷慨捐軀的妓女

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意”。說的是妓女是沒有感情的,或者說妓女的感情只因錢而生。唐朝傑出詩人杜牧寫過這樣一句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妓女沒有什麼愛國的概念,眼中只盯著錢。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妓女,十分富有愛心,而且十分有感情,更偉大之處在於:當國家危難之際,傾其所有,支助國家,慰問前線將士;當敵人首領貪圖她的美色,要她侍後時,她大罵叛徒,決不辱身,為國慷慨赴死。這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唯此一例。那麼這位妓女到底是誰呢?她就是北宋名妓李師師。

淒慘的童年

李師師是北宋都城汴京東二廂永慶坊染匠王寅的女兒。王寅的妻子生下這個女兒就死了。王寅家境也不算寬裕,只能用米湯代乳來餵養這個孩子,使孩子存活下來,孩子從來沒有哭過。當時的汴京有這樣一個風氣,父母若喜歡初生的孩子,一定要將孩子捨身佛寺。王寅非常喜歡這個女兒,遂將孩子捨身寶光寺。孩子當時剛剛會哭,一個老僧逗著孩子說:“這是什麼地方,你也來了?”孩子不知為什麼,竟哇哇哭了起來,老僧摸摸孩子的頭,就不哭了。王寅見狀,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的孩子是真正的佛門子弟。當時,佛門弟子一般被稱作“師”,王寅乾脆就給孩子取名“師師”。

師師四歲的時候,禍從天降,她父親王寅因罪被捕,死於獄中,師師從此無家可歸,成了狐兒,附近一位妓院鴇母李姥見她長得水靈,便將她收養,教她學唱歌、跳舞和琴、棋、書、畫。師師生性聰慧穎悟,一學就會。她自譜的曲子,常常令那些樂師也自愧不如。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李師師長成了一名美如天仙的少女,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李姥看到了師師的價值,便讓師師出門接客,李師師別無選擇,時間不長,師師就名貫遐邇,成為首屈一批的風流人物。

師師與宋徽宗奇緣

宋徽宗在位期間,不問政事,每天在皇宮裡晝夜婬樂,時間一長,便漸有乏味之感,便到民間煙花巷中去尋歡作樂。他的心腹太監張迪便向他介紹了李師師容貌如何出眾,技藝如何超群,說得宋徽宗心理只發癢,便化妝成富商,帶了不少錢財來拜見李師師,當宋徽宗看到李師師輕描淡妝,身著素服,丰神雋雅,弱態生嬌,猶如剛出水芙蓉一般清妍秀媚,一時間眼睛都直了;聽她彈琴,那優美宛轉的琴聲,或如花底鶯語,或似輕秋雁鳴,或像幽咽泉流,或如飛瀑凌空,宋徽宗不覺聽得入了迷,忘了身在何處,只到雞鳴報曉,才如夢初醒,匆匆告別,從此,宋微宗迷上了李師師。宋徽宗留宿李師師家的故事也傳遍了京城。

宋徽宗在一次和李師師交歡過後,愛意綿綿的擁著她說:“要是你不是妓女,那該多好啊!朕一定會把你娶進宮去,讓你終日陪伴在朕的身旁。”師師抱著徽宗,調皮地說:“要是您不是皇帝,那該多好啊!那我就可以和您永遠在一起了!”">

為了表示愛意,宋徽宗賜李師師珠寶無數、金錢無數。為了和李師師尋歡方便,宋徽宗叫人專門修了一條用房子掩蓋的暗道,直達李師師家,這樣,宋徽宗來李師師家就更加勤了。一次,宋徽宗在皇宮聚集皇后、妃嬪飲宴取樂,韋妃悄悄問他:“李家的那個丫頭有什麼了不起的,就值得陛下這樣喜歡?”徽宗笑著說:“也沒有別的,只是如果你們這一百多人,都卸下艷裝,換上素服,再把李家那丫頭也放在裡面,那麼別人一眼就可看出她是多麼與眾不同。她的那一種幽姿逸韻,遠非一般的容貌可比啊!”">

師師勇赴國難

北宋末年,金兵糾集重兵,大舉南侵。當時黃河以北的守軍,頻頻告急,叛國投敵者不計其數。師師聽說河北軍糧草緊缺,軍情甚急,馬上將以往徽宗賜給她的那些金銀財寶收拾打點起來,開了一張清單,到開封府呈報,府尹見了,心存顧忌,讓她三思。她神情激動地說:“我本不過是風塵中的一個妓女,深蒙皇帝的眷顧,就是來生結草啣環,當牛做馬也無法報答。現在國家正處於萬分危急之際,我一弱女子,雖不能為抗金救國效力,但是我願意把皇帝這幾年賜給我的東西,都一一歸還國家。這些錢財,本來就屬於國家的,我一直沒敢動,現在就用它來作河北軍的軍餉吧,好讓將士們好好地保衛國家,這也是我的一片誠意,望大人能夠憐念。”府尹聽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這以後,師師便委託張迪,獲得徽宗的允准,出家當了女道士。

金兵很快攻克了汴京,金兵統帥闥懶派人四下搜尋李師師,他說:“金太宗早就風聞李師師的大名了,非常想得到她。這一次,一定要活捉李師師,好向皇上交待。”可是搜索了多日,也未見李師師的影子。

漢奸張邦昌等人,想乘機討好金主,就派人四處搜索,終於在逃亡的人流中找到了李師師。面對這些敗類,李師師破口大罵:“我雖然是個卑賤的妓女,但我深蒙皇上的厚愛,寧肯以死報國,也絕不投降變節。可你們這班狼心狗肺的奸徒呢?平時做高官享厚祿,搾取民脂民膏,一到國家有急難時,就紛紛認賊作父,盡做些亡國破家,傷天害理的惡事。現在你們這幫賣國賊,又想來打我的主意,想以我做你們的進身階梯,瞎了你們的狗眼!”">

話則落音,她便伸手從頭上拔下金簪,向自己的喉嚨猛扎,頓時鮮血四濺,染紅了素潔的衣裳。左右的人見狀,慌忙上前搶救,但她卻狠命將金簪折為數段,強吞下肚。李師師這一壯舉,著實令奸賊們心驚膽寒,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個風塵弱女居然有如此剛烈的俠骨和氣節。

一代名妓李師師,就這樣為國捐軀了。被監禁在五國城中的宋徽宗皇帝,聽到李師師死得這樣慘烈悲壯,禁不住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關於李師師的其他歷史記載

李師師人物生平經歷:

李師師,生卒不詳,北宋汴京(今河南省開封)人。北宋名伎,得到宋徽宗寵愛,擅長歌舞,深諳詩詞。與諸多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關係曖昧。是公子王孫、貪官富商爭相光臨的對象。事跡多見於野史、小說。小說《水滸傳》對她有過描寫。

她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像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師師。在王師師四歲時,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因此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並隨其姓,改名為李師師,並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汴京東二廂永慶坊柒局匠王寅之女。四歲時,王寅犯罪下獄死,師師被倡藉李姥收養。據張邦基《墨莊漫錄》說:“政和間,李師師、崔念奴二妓,名著一時”。可見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

李師師已經走紅。當時,詩人晁沖之正值年少,每有會飲,經常招她侑席。其後十餘年,沖之再來京師,李、崔兩人“聲名溢於中國”,只得寫了兩首詩“追往昔”。詩中描述李師師居所環境是“門侵楊柳垂珠箔,窗對櫻桃卷碧紗”,“繫馬柳低當戶葉,迎人桃出隔牆花”。其詩以“看舞霓裳羽衣曲,聽歌玉樹後庭花”來形容師師的歌舞技藝。

後來,李師師成為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睹芳容。高俅、王黼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遇見貴人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慇勤侍奉。

知其身份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王黼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裡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伎,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歎。

激怒徽宗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閒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渾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迴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中意之人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忙走了。

才子填詞

周邦彥酸溜溜地填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癒後來李師師這裡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唱蘭陵王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淒側,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封他為大晟樂正,命定正雅樂。

失蹤之謎

1125年,宋徽宗禪位給太子趙桓,太子尊徽宗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宮內,專奉道教。不久,金兵大舉入侵,宋軍節節敗退,宋徽宗與宋欽宗在靖康之難成了金人的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

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資抗金,自己遁入空門做了道士。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她蓬頭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見金人,乘人不備,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

洗染工王寅之女。母親早逝,父親煮漿代乳,撫養成人,四歲時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師師。與著名文人周邦彥、晁沖之有來往,有詩詞互贈,又與宋徽宗有過交往,有許多風流韻事。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汴京,李師師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家產助宋軍抗金,後在慈雲觀出家;一說吞金簪自殺,另說嫁給商人為妾。

最可信之說,是被金兵軍帥撻懶(完顏昌)攻佔開封時擄為妾,遷居黑龍江省賣肉。

《野史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