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章 千古名相蕭何

蕭何(?一公元前193年),漢初三傑之一,著名丞相。沛縣豐邑(今屬江蘇豐縣)人。他不論在戰爭期間,還是在漢初恢復時期,都表現出了中國古代傑出政治家的風度和治國才能,幾千年來都被人們所稱頌。

發動起義擁戴劉邦

蕭何曾任沛縣功曹(縣吏員),平日勤奮好學,思想機敏,對歷代律令很有研究,並好結交朋友;與劉邦是貧賤之交。劉邦當時只是一個小亭長,平時不拘小節,經常惹事。蕭何就曾多次利用職權暗中袒護他,所以他們兩個人的交情很好。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蕭何和曹參、樊噲、周勃等人聚集商議。觀察形勢,並和早已起義的劉邦保持著聯繫。當時的沛縣令也想歸附陳勝,保住辟位,就和蕭何、曾參商議。蕭何建議赦罪重用劉邦。他們就到芒碭山去找到劉邦。當他們回到沛縣後,縣令卻變卦扣押了蕭何。劉邦知道後大怒,帶兵打回沛縣,殺了縣令,救出了蕭何,共謀大計。蕭何向大家宣佈,公推劉邦為縣令。因劉邦辭謝,蕭何設占問之計,使劉邦無法推辭。當了起義的首領。從此,蕭何緊隨劉邦南征北戰,立下了蓋世的功勳。

深謀遠慮收存典籍

劉邦率軍勇往直前,直抵關中。蕭何身為丞督,坐鎮地方,督辦軍隊的後勤供應。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嬰設計殺了丞相趙高,獻出玉璽,向劉邦投降。於是,劉邦率軍進入咸陽。將士們都趁亂搶掠金銀財物,連劉邦也忍不住,趁著空閒,跑到秦宮中去東張西望。當他看到秦宮中華麗的裝飾,成堆的金銀珠寶,還有一群群的美女,也不覺飄飄然起來,甚至貪戀秦宮的富貴而捨不得離開。惟獨蕭何,進入咸陽後,一不貪戀金銀財物,二不迷戀美女,卻急如星火地趕往秦丞相御史府,將秦朝有關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都收藏起來,留待日後查用。因為依據秦朝的典制,丞相輔佐天子,處理國家大事。御史大夫對外監督各郡御史,對內接受公卿奏事。除了軍權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幾乎總攬一切朝政。蕭何做官多年,他當然知道這些。所以,一入咸陽,他馬上進入秦丞相御史府,把律令圖書收藏起來,使劉邦對於天下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等都能瞭若指掌。後來,在楚漢戰爭中劉邦能克敵致勝,蕭何功不可沒。

安定漢中藉機東進

劉邦佔領咸陽後不久,項羽也率軍入關,並在同年2月自封為西楚霸王。同時封劉邦為漢王,以偏僻的巴、蜀,漢中地區作為劉邦的封地。為了阻止劉邦向東發展勢力,還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劉邦看出了項羽的用心,憋了一肚子氣,禁不住對手下大將說:「項羽也太無禮了!竟敢背叛約定排擠我!我一定要和他決一死戰!」樊噲、周勃、灌嬰等人,也都摩拳擦掌。

與此相反,蕭何卻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勸劉邦不能逞一時意氣,說:「您在漢中稱王,即使條件再差,也比白白去送死好吧?」劉邦不解地問:「怎麼是白白送死呢?」

蕭何回答說:「您現在的實力不如項羽,倘若冒失地去攻打他,肯定會失敗,這難道不是白白送死嗎?現在項羽封您為漢王,蜀地雖然偏僻,總還可以求生存。何況,蜀中地勢險要,最適合我們養精蓄銳。只要我們愛護百姓,招賢納士,機會一來,同樣可以爭奪天下。何必只圖眼前洩憤呢?」劉邦聽了蕭何的勸說,如夢初醒,連連稱是。於是,劉邦拜蕭何為丞相,率軍進入漢中,休兵養士,廣招人才、從此很多人都投到劉邦旗下,其中就有懷才不遇的韓信。

慧眼識英雄月下追韓信

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謀,是天下無雙的軍事家。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就投到劉邦麾下。開始,劉邦對他也不重視,韓信一氣之下就跑了。蕭何得知後,馬上放下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親自去追趕韓信,連個招呼也來不及向劉邦打。劉邦正為軍中開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軍吏來報告說:「蕭丞相也跑了。」劉邦一聽大驚失色,說:「這還了得!我正要與丞相商議大事,怎麼他也逃走了!」

當下派人去找蕭何。一連兩天也不見蕭何的影子,急得劉邦坐立不安。蕭何為追韓信,不辭辛苦,一路問,一路追,直到天黑了,還沒追上韓信。正想休息一下,他忽然遠遠望見有個人牽著馬在河邊來回溜躂。蕭何快馬加鞭,大聲喊著:「韓將軍!韓將軍!」他跑到河邊後,下了馬,氣呼呼地說:「韓將軍,咱們總算一見如故,夠得上是朋友。你怎麼不說一聲,就這麼走了?」

韓信仍不吭氣。蕭何又說了一大篇勸他回去的話。這時候,滕公夏侯嬰也趕到了,兩個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韓信回去不可。他們說:「要是大王再不聽我們的勸告,那我們三個人一起走,好不好?」韓信只好跟著他們回來。

勸劉邦拜韓信為將

到了第三天,他們才回到南鄭。蕭何會見劉邦。劉邦見到蕭何,又喜又怒道:「你為什麼也想逃跑?」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劉邦問他:「你追的是誰?」蕭何回答說。「是韓信、」劉邦聽了後很不以為然地說:「逃走的將軍有十多個了,也沒聽說你去追過誰,怎麼偏要去追韓信?這明明是在騙我!」

蕭何說:「那些將軍都容易得到,可韓信卻是當今數一數二的傑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沒有第二個了。大王如果只想當個漢中王,沒有韓信也就算了;如果要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您到底準備怎麼樣?」

劉邦說:「我當然想打出去.怎麼能老是困悶在這裡呢?」

蕭何說:「大王若決定出漢中,能重用韓信,他自然會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終究會離開的。」劉邦說。「我就依著丞相,讓他做個將軍,怎麼樣?」蕭何說:「叫他做將軍,他還得走。」「那拜他為大將軍怎麼樣?」蕭何說:「很好。」劉邦當時就讓蕭何去召韓信來,馬上就拜他為大將軍。

蕭何很直爽地說:「大王平日太不注重禮儀了。拜大將軍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鬧著玩兒似的叫他來就來。大王若要拜韓信為大將軍,先得造起一座拜將台,選蚌好日子,大王還得親自戒齋,然後隆重地舉行拜將儀式。這樣,才能讓全體將士都能聽從大將軍的指揮,就像聽從大王的指揮一樣。」劉邦說:「好,我都聽你的。請你去辦吧。」

一個本來不出名的小辟,如今一下子被拜為大將軍,眾人豈能不驚?偏偏劉邦、蕭何又對他那麼畢恭畢敬,大家更覺得莫名其妙。後來,韓信果然未令劉邦失望,沒有辜負蕭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所以,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從一定程度說,不可忽視蕭何薦賢的作用。韓信拜將後,就向劉邦獻計。先定三秦(關中),後圍項羽。劉邦聽了非常高興,於是根據韓信的建議,調兵遣將,蕭何作為丞相,留守巴、蜀,頒布法令。鎮撫百姓,供給軍糧,準備殺出漢中。公元前206年,劉邦逐步平定了關中。

坐鎮關中安撫人心

由於幾經戰事,這時的關中已經殘破不堪,秦都咸陽被項羽放火燒了三個月,已成為一片瓦礫。

劉邦重入關中後,蕭何採取措施,協助劉邦收拾關中的殘破局面。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面對百姓施恩惠,以安撫民心。他不僅頒布法令,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室、縣城等等。另外又開放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他還讓百姓推舉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再選鎊鄉里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軍進入彭城,把項羽的後宮美人及府庫財物全部奪得,並大擺酒宴慶賀。項羽聞訊後,率領精兵三萬人從齊地南下,與漢軍大戰於彭城靈壁(今安徽濉溪市西),楚軍把劉邦他們包圍了三圈。正在這時,西北風大起,連樹都被連根拔起了,砂石遮住了一切。乘楚軍大亂之機,劉邦才得以帶著數十騎逃回滎陽。這時關中的壯丁多數已被征發,蕭何便調撥老弱及不到服役年齡的少年到滎陽增援,韓信也收兵與劉邦會師,劉邦才得以重振旗鼓。

第二年(公元前2O4年),劉邦、項羽又在滎陽決戰。項羽用重兵圍城,劉邦被迫詐降,僅有數騎從西門逃出。這時,戰局危機繫於一髮。當時蕭何坐鎮關中,劉邦把關中事務全部托付給蕭何。蕭何主持關中,征發兵卒,運送糧草,供應漢軍;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秩序。有關事項每次報給劉邦,劉邦總是同意,允許照辦。即使來不及報告,蕭何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執行,等漢王回來再作報告。劉邦幾次戰敗,棄軍逃跑,當時蕭何稍有二心,便可置劉邦於死地。可蕭何每次都征發關中兵,補足漢軍缺額。劉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轉危為安。

公元前204年,項羽和劉邦兩軍對峙不下。劉邦卻幾次三番地派專使慰問蕭何,問寒問暖,使蕭何深感不安。有位鮑生看出劉邦的意圖,知道蕭何很納悶,就向蕭何進言說:「漢王出征在外,卻接連不斷地派人慰勞丞相,這是對丞相起了疑心。為丞相著想,不如多多地派遣您的子弟族人到漢王軍前效勞,漢王才會消除對您的疑心。」蕭何聽從了他的計策,劉邦果然非常高興。公元前203年,項羽也由於連年戰爭,陷入了兵盡糧絕的困境。而劉邦的部隊,卻由於蕭何坐鎮關中,不斷地向前方輸送糧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強糧多的好形勢。後來,劉邦越戰越強,終於逼得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開國第一侯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即帝位,接著就論功行賞。5月,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大宴群臣。劉邦問群臣:「你們都說實話,我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項羽又為什麼會失掉天下?」群臣所說不一。

最後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如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有他們,所以我能夠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重用,因此最後敗在我手中。」從上面的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被稱為「漢初三傑」。

後來,劉邦論功封賞時,由於群臣爭功,所以一年多也定不下來。劉邦最後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為ZAN侯,食邑也最多。很多功臣因此憤憤不平,說他們都身經百戰,而蕭何只不過發發議論,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無戰功,為什麼他的食邑反而比我們多?

劉邦問大臣們:「你們知道獵狗嗎?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獵狗用來指示行蹤,放狗追獸的是人。如今諸位只是能獵獲野獸,相當於獵狗的功勞。至於蕭何,他能放出獵狗,指示追逐目標,那相當於獵人的功勞。況且你們只是一個人追隨我,多的也不過帶兩三個家裡人,而蕭何卻是全族好幾十人跟隨我,這些功勞怎麼能抹殺呢?」大家都無言可答。

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群臣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餘處戰傷,攻城掠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

劉邦已經壓過大家一次,重封了蕭何,對排位次的事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不過他心裡仍然認為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君說:「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隻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由關中供應,才保證了軍隊的糧食。陛下有好幾次敗退把山東都丟了,幸虧有蕭何坐鎮關中,陛下才能重新振作。這些都是創立漢家天下流傳後世的大功勞,怎麼能把像曹參等人只是一時的戰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面呢!我認為;蕭何應排第一,曹參第二。」

這番議論,正中劉邦下懷,於是把蕭何排為第一,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並封了蕭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

營建長安

劉邦即位後,便下詔罷兵歸農,讓士兵都回家種田、開荒。減免百姓賦稅。這時,定都的問題日益緊迫。劉邦暫居櫟陽,命令蕭何營建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為都城。公元前199年,劉邦來到長安。蕭何正在建未央宮,建好了東闕、北闕(高大的宮門),又建前殿、武庫、太倉等,劉邦嫌宮室過於壯麗豪華,責備蕭何說:「連年戰爭,剛剛安定,戰爭的結局還不知怎麼樣,你為什麼修建這麼豪華的官室?」

蕭何回答說:「正因為天下剛剛安定,才好藉機會多征發些人和物來營建富室,況且天子以四海為家,宮室壯麗才能顯出威嚴,也免得子孫後代再來重建。」劉邦這才轉怒為喜。西漢建都長安,歷時二百餘年,最早規劃設計的就是蕭何。

計誅韓信

漢帝劉邦為鞏固政權,尋找借口陸續消滅異姓王。他見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就幾次藉故削去韓信的兵權,最後降為只有虛名的淮陰侯。

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稀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當時韓信推說自己有病,沒有隨同前往。於是,韓信的一個門客求見呂後,告發韓信本是陳稀的知交,這次陳稀謀反,韓信是內應。準備在一天夜裡,假傳聖旨。把奴隸和犯人釋放出來,襲擊呂後和太子劉盈。

呂後一聽,認為事關重大,便秘密召見丞相蕭何。他們兩人商量出計策,由蕭何參加執行。第二天,蕭何就讓人去請韓信到相府赴宴。韓信自稱有病,婉言謝絕了。蕭何就親自到韓信府上,以探病為由,直接進入韓信的內室。韓信再也無法推辭,只得與蕭何寒暄一下。蕭何說:「我和你向來是好朋友,請你去赴宴,是有話對你說。」

韓信忙問有什麼話。蕭何說:「這幾天皇上從趙地發來捷報,說征討軍大獲全勝;陳稀已經逃往匈奴。現在朝中的王侯,都親自進宮去向呂後祝賀。你自稱有病不上朝,已經引起人們的懷疑了。所以我來勸你同我一起進宮,向呂後道賀,消除人們的懷疑。」

蕭何說的話,讓韓信不得不信。所以就跟著蕭何來到長樂殿向呂後道賀。哪裡知道宮中早就埋伏好了武士,呂後一見韓信中計,喝令刀斧手將韓信綁翻在地。韓信見事情不妙,急忙呼叫:「蕭丞相快來救我!」哪知蕭何早就避開了。呂後不容韓信申辯,命令武士把他拖到殿旁邊的鐘室中殺死。隨後,又將韓信的父、母、妻三族一古腦地捕殺淨盡。蕭何輔助呂後,謀殺韓信,很符合劉邦鞏固政權的需要,為劉邦除去了一塊心病。

自污名以釋君疑

蕭何計誅了韓信後,劉邦對他就更加恩寵,除對蕭何加封外,劉邦還派了一名都尉率五百名士兵作相國的護衛。很多人都來祝賀,蕭何自己也非常高興。

當天,蕭何在府中擺酒慶賀,喜氣洋洋。突然有一個名叫召平的人,穿著白衣白鞋,進來弔喪。蕭何見狀大怒。召平對蕭何說;「相國,您的大禍就要臨頭了。皇上在外風餐露宿,而您長年留守在京城,您既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又沒有什麼特殊的勳績,皇上卻給您加封,又給您設置衛隊,這是由於最近淮陰候在京謀反,因而也懷疑您了。安排衛隊保衛您,這可不是對您的寵愛,而是為了防範您。希望您辭掉封賞,再把全部私家財產都捐給軍用,這樣才能消除皇上對您的疑心。」

蕭何聽從了他的勸告,劉邦果然很高興。同年秋天,英布謀反,劉邦親自率軍征討。他身在前方,每次蕭何派人輸送軍糧到前方時,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辦軍需以外,無非是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聽後總默不作聲。使者回來後告訴蕭何,蕭何也沒有識破劉邦的用心。

有一次,偶然和一個門客談到這件事,這個門客忙說:「這樣看來您不久就要被滿門抄斬了。」蕭何大驚,忙問為什麼。

門客說:「您身為相國,功列第一,還能有比這更高的封賞嗎?況且您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您,您還在想盡辦法為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現在皇上所以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借關中的民望而有什麼不軌行動啊!如今您何不賤價強買民間田宅,故意讓百姓罵您、怨恨您,製造些壞名聲,這樣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會對您放心。」

蕭何長歎一聲,說:「我怎麼能去剝削百姓,做貪官污吏呢?」門客說:「您真是對別人明白,對自己糊塗啊!」蕭何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了消除劉邦對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奪民間財物的壞事來自污名節。不多久,就有人將蕭何的所作所為密報給劉邦。劉邦聽了,像沒有這回事一樣,並不查問。當劉邦從前線撤軍回來,百姓攔路上書,說相國強奪、賤買民間田宅,價值數千萬。劉邦回長安以後,蕭何去見他時,劉邦笑著把百姓的上書交給蕭何,意味深長地說:「你身為相國,竟然也和百姓爭利!你就是這樣「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謝罪去吧!」

劉邦表面讓蕭何自己向百姓認錯,補償田價,可內心裡卻竊喜。對蕭何的懷疑也逐漸消失。鎮國家、撫百姓的蕭何,違心地干了侵害百姓的事情,心中很不安,總想找機會補償百姓。

王衛尉救蕭何

不久,蕭何看到長安一帶耕地狹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卻有許多閒著的荒地用來放養禽獸。蕭何覺得太浪費了,便上奏請劉邦把這些荒地分給百姓去耕種,收了莊稼留下禾桿照樣可以供養禽獸。」

劉邦當時正在病中,見了這道奏章,恨蕭何是想借此事來討好百姓,一怒之下,命令將蕭何抓起來。滿朝文武都怕連累自己,不敢替他申辯。幸虧有一個王衛尉,平日親敬蕭何的為人,在侍衛劉邦時順便向劉邦探問:「蕭相國犯了什麼大罪?」劉邦說:「不要提他!提起他我就生氣:當年李斯當秦朝丞相時,做了好事都歸君主,出了差錯就攬在自己身上,現在蕭何受了商人的許多賄賂,竟要求我開放上林苑給百姓耕種,這分明是想討好百姓,自己得個好名聲。不知道把我看成什麼樣的君主了。所以我才要把他關起來。

王衛尉說:「辦事忠於職守,只要對百姓有利,就為民請命,這是相國應該做的事啊!陛下怎麼能疑心相國是收了商人的賄賂呢?當初您與項羽相爭數年,後來陳稀、英布謀反,陛下親自上前方征討。由蕭相國鎮守關中,他若想取得關中,不過舉手投足之勞。蕭相國對這樣的大利尚且不圖,難道今天會貪圖商人的一點賄賂嗎?何況秦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秦皇聽不見臣下對自己過失的批評,才一意孤行。李斯即使能承擔過錯,又有什麼值得傚法的呢?陛下您這樣懷疑相國,一定是沒有仔細考慮吧!」

劉邦聽了,心裡雖不高興,但想想王衛尉的話畢竟有些道理,所以當天就派使者拿著符節去赦免了蕭何。

蕭何當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對劉邦素來謹慎恭敬。雖然因為全身帶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連路都快走不動了,而且蓬頭赤足,穢污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這樣來上殿謝恩。劉邦見蕭何這個樣子,也覺得過意不去,便安撫蕭何道:「相國不必多禮!這次的事,原是相國為民請願,我不允許。我不過是夏桀、商紂那樣的無道天子罷了;而你卻是個賢德的丞相。我之所以關押相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劉邦的這段話雖然言不由衷,但對蕭何的廉正為民,終於還是默認了。從此以後,蕭何對劉邦更是誠惶誠恐,恭謹有加了。劉邦也照舊以禮相待。但蕭何從此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寡言了。

保社稷死而後已

劉邦晚年,宮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廢立太子的鬥爭。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只是由於蕭何等大臣的多次諍諫,劉邦才一直未作決定。公元前195年,劉邦病死,蕭何輔佐太子劉盈登上帝位,這就是漢惠帝。蕭何繼任丞相。蕭何為相期間,在制訂漢朝的典章制度方面還辦了一件大事,即作漢律九章。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參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當時情況的內容,製成律法共九章。這是漢朝製作律令的開端。蕭何制定的漢律九章,刪除了秦法的苛煩、嚴酷,使法令明簡。公元前193年,年邁的相國蕭何,由於長期為漢室操勞,終於臥病不起。病危之際,漢惠帝親自去探望他,並趁機詢問:「您百年之後,有誰可以代替您來做丞相?」接著惠帝又問:「曹參怎麼樣?」蕭何聽了,竟掙扎起病體,向惠帝叩頭,說:「皇上能得到曹參為相。我蕭何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恨了!」這番話表明,蕭何為國家為百姓著想,不記宿怨的大度胸懷。

蕭何一生勤儉節約。不論是在戰爭期間,還是在漢朝建立初期,他都表現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治世能臣的眼光和才幹。他一生忠心為國,不謀私利,千方百計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在他死後,仍然受到老百姓的敬仰和長久的懷念。

《漢朝歷史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