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

在英法等國準備發動新的侵華戰爭的時候,清王朝正被太平軍打得焦頭爛額,處於內外交困的窘境。盡避它對英法等國為攫取包大殖民特權而進行的「修約」活動等存有戒心,但為了維持其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根本政策仍然是對內鎮壓、對外妥協,即力求和外國侵略者妥協相安,以便集中力量(乃至借助外國力量)鎮壓人民革命。在這種對內對外總的方針政策指導下,清政府對於應付外敵入侵缺乏足夠準備,沿海防備相當鬆懈。

當時,湘軍已經興起,但由於與太平軍交戰的綠營兵大量潰散,因而清軍在數量上並未增加1,而且絕大部分都用於鎮壓以太平天國為主的國內人民起義,用於邊海防的軍隊為數甚少。對於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遭到破壞的海防設施,戰後進行了修復和擴建工作。鑒於虎門為廣東海防咽喉,清政府對該要塞的設防予以特別關注。除在原址修復和擴建了威遠、靖運、鎮遠、大虎等炮台外,還將橫檔和永安兩台擴建為一座大炮台,在鞏固炮台遺址附近添建了南北兩台。另外,鑒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在下橫檔登陸的教訓,新建了下橫檔炮台;並在威遠炮台右側山腰上,新建了威遠山腰炮台;於鎮遠炮台左側山腰上,新建了鎮遠山腰炮台。上述修復、擴建或新建的十二座炮台均用三合土築成。安設的大炮數量有所增加,但質量並無多大改進,只是將固定的木製炮架改為能使火炮升降、旋轉的滑車絞架,以便調整射擊方位和距離。炮台前後挖有壕溝和掩體,並於後牆上開了炮洞、槍眼,便於對付敵之側後抄襲。其它各地的沿海炮台也多少有些改進。但總的看來,海防設施變化不大,沿海防備仍然十分鬆懈。

早在1850年,就有人提出對於英國可能進行的新的侵略宜及早防範。清廷一方面認為應「於無事之時,為有事之備」,一方面又提出「總期不動聲色,慎密籌防,斷不可稍有洩漏,致啟疑釁」。1閩浙總督劉韻珂甚至認為:備戰「風聲一播,夷人定啟猜疑,將來首先張皇之地,即為首先紛擾之地,是防夷而適以招夷,未免失計。」2有的督撫則認為海防已臻完善,不需加強。如兩廣總督徐廣縉等把廣東水師吹得天花亂墜,說什麼「風濤耐於慣習,炮火熟於點放,船隻長於駕駛,器械、火藥在在極於精良」3,認為外國侵略者不敢進攻廣州。還說什麼「現就廣東地方情形而論,內河外海,炮台林立,分駐台兵數千名,若得文武同心,士卒用命,即使深入,何能徑出。」4上述畏敵和輕敵兩種錯誤思想,都嚴重地影響對外敵入侵的防範,妨礙沿海戰備的加強。

由於清廷仍然閉關鎖國,妄自尊大,不採納任何先進的軍事思想和軍事技術,不進行絲毫實質性的改革,軍事上始終處於停滯落後狀態。步兵除冷兵器外,仍然使用土製鳥槍、抬槍。火炮也無多大改進,並且依然沒有專門的炮兵部隊。除虎門要塞外,大多數炮台的火炮仍採用固定木製炮座,所有火炮都用火繩點火發射,射速慢,射程小(最遠不過千米),而且命中率低。水師戰船仍為木製的風帆船或划槳船,每船裝備數量不多的數百斤至千餘斤的火炮。1856年,新造炮船三百餘艘,裝備了從外國購買的火炮二百門,但主要用於鎮壓太平軍。

《中國近代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