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是否指揮過馬陵之戰?

公元前343年末,魏國聯合趙國向韓發動進攻,韓國求救於齊。次年,齊威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師,發兵攻魏而救韓。魏國指揮這次戰爭的是將軍龐涓,他見齊軍來援,便釋韓而調頭迎擊齊軍。齊軍在孫臏的策劃下,施出行軍減灶之計,即第一天行軍營地有10萬灶,第二天軍隊後退減為5萬灶,第三天再退縮減至3萬灶,裝出一副怯弱畏戰的樣子。龐涓行軍三日見此情景,心中大喜,日:「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逃亡過半矣!」乃棄其步兵,與其輕騎銳卒兼程倍進來追逐齊軍。孫臏估計魏軍在黃昏時當至馬陵(今山東莘縣西南),就在那裡佈置伏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

孫臏設下包圍圈。又把圈中的一棵大樹斫去樹皮,而書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龐涓在當晚果率魏軍追至馬陵,見樹上書寫文字,乃點火想看個究竟。未等龐涓讀畢樹上之字,埋伏在兩旁的齊軍萬弩俱發,魏軍頓時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到,齊因此而乘勝大破魏軍。這段膾炙人口的馬陵之戰的故事,載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它充分顯示了齊國軍師孫臏的足智多謀和魏軍統帥龐涓的莽撞無能。

然而這段史實是有問題的。據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漢簡《孫臏兵法》,魏將龐涓早在馬陵之戰前11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戰中,已被齊軍生擒。該竹簡的《擒龐涓》篇記:當時魏軍將攻趙都邯鄲,使將軍龐涓帶甲8萬出擊。齊國為救援趙國之難,亦派將軍田忌、軍師孫臏率甲兵8萬擊魏。孫臏為迷惑敵人,先派「不識事」的齊城、高唐二大夫進攻守備森嚴、「人眾甲兵盛」的平陵。結果齊二大夫未進入平陵城郊,在路上就遭到魏軍的襲擊,大敗而被殺。這樣,魏國對齊的來犯,開始麻痺而輕敵。接著,孫臏派遣輕快的戰車西馳魏都大梁之郊,「以怒其氣」;並分散用少量的士卒跟在戰車後面,以「示之寡」,顯現出齊軍的弱小。經過這樣的一番佈置、欺騙之後,在全力攻趙的魏軍統帥龐涓,「果棄其輜重」而率其輕騎銳卒晝夜兼程,回師救大梁之危而來與齊軍決戰。於是,「孫子(臏)弗息而擊之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南),而擒龐涓」。《孫臏兵法》對於在桂陵之戰中生擒龐涓的事實是敘述得很清楚的,它是孫臏弟子在當時所記,不容有什麼懷疑,既然龐涓在桂陵之戰時已經當了齊軍的俘虜,如何能在馬陵之戰中再任魏國的將軍指揮作戰?既然龐涓己在桂陵之戰時中了孫臏的伏兵狙擊之計,他怎麼會不吸取教訓,在馬陵之戰時再次上當?

查《戰國策。魏二。齊魏戰於馬陵》章云:「齊、魏戰於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同章又記齊張丑曰:「今戰勝魏,覆十萬之軍,而禽(擒)太子申。」這裡記馬陵之戰,都沒有提到龐涓為將指揮魏軍以及他的下場,似乎龐涓未曾參與這次戰役。《戰國策。宋衛。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章述:「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有外黃徐子對太子說:「今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而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則萬世無魏。」後太子猶豫不決,勉強上陣,「與齊人戰而死,卒不得魏。」這段記載,又明確告訴我們,馬陵之戰是魏「太子自將攻齊」,而沒有龐涓為魏將之事。至於《戰國策。齊一。田忌為齊將》章云:「田忌為齊將,系梁太子申,禽龐涓」;《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篇記孫子曰:「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龐……而禽太子申也。」這兩條記載,都是總括桂陵、馬陵兩次戰役而言,說明田忌為齊將和孫臏用謀略所取得的戰果。而司馬遷不察,把龐涓和太子申都當作馬陵之戰時魏軍的統帥,遂造

成龐涓被生擒後又任將出戰和兩次被孫臏的伏兵擊破的誤會。故台灣學者徐培根、魏汝霖在《孫臏兵法註釋》中認為:「馬陵之戰指揮魏軍的當為太子申,而不是龐涓」,揭開了這個千古的謎團。

不過,司馬遷在《史記》的許多地方都提到馬陵之戰時龐涓為魏將。如《魏世家》述,當時魏「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戰爭結果,魏「敗於馬凌,齊虜魏太子申,殺將龐涓」。《田敬仲完世家》又記,此次戰役齊「救韓、趙以擊魏,大敗之馬陵,殺其將龐涓,虜魏太子申」。《六國年表。魏》在馬陵之戰當年並載:「齊虜我太子申,殺將軍龐涓。」在《孫子吳起列傳》中,司馬遷又把這次戰役的經過,寫得如此栩栩如生,他必然另有所據。

有的學者認為,龐涓在桂陵之戰被齊生擒後,可能不久就獲釋放,因此到馬陵之戰時能又任魏將,與孫臏再次交鋒。這就像春秋時秦穆公的三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被晉俘獲後又被釋,不久即再次率師伐晉一樣。有的學者還考證,據《水經。淮水注》引《竹書紀年》,在桂陵之戰的次年,魏惠王調用韓國軍隊,擊敗齊,宋、衛的聯軍於襄陵,齊國不得已而清楚將景捨出來向魏求和。龐涓之被釋放歸魏,應即在此時。

魏將龐涓曾否參加馬陵之戰,是司馬遷誤解《國策》,錯記入史,還是被俘又釋,再次上陣指揮?探究歷史事實的真相,當進一步認真的辨析。(徐小誼)

趙高為何亂秦政?

趙高是秦始皇和二世皇帝寵信的權臣,他居高位後,聲勢顯赫,一時權傾朝野,著名的「指鹿為馬」的故事就是指他玩弄權術,蒙騙君臣。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王朝——秦朝的滅亡,多少與這個人物篡權誤國有關。

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述說趙高的身世云:「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趙高能進入秦王朝中央政權機關,是因為他「通於獄法」,這一點符合了「喜刑名之學」的秦始皇的胃口,遂得始皇寵信。以後趙高私下勾結公子胡亥,蓄謀利用胡亥作為篡權工具。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於沙丘。臨死前,令趙高作書通知遠在上郡監軍的長子扶蘇至咸陽會喪並嗣位,詔書未發出,秦始皇已死,趙高對李斯進行威脅利誘,一起偽造了秦始皇遺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賜公子扶蘇死。接著,他又設法處死了掌握兵權的大將蒙恬和蒙毅。二世上台後,趙高又勸他「盡除去先帝之故臣」,不少秦朝的宗室大臣,因趙高的陷害而被殺,連李斯也未能倖免。從此,秦朝的中央大權完全落入趙高手中。

對於趙高的身世,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清人趙翼在《陔余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復仇》條云:「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這種說法,據他自己說出自《史記索隱》,影響頗大,連郭沫若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稿》第二冊中」秦末社會矛盾的激化「章節中也引用了這個觀點,認為「趙高原是趙國遠支宗室的後代,因其父犯罪被處宮刑,當了宦官……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另一種說法,認為趙翼這個觀點,顯系臆說,本意無非是為了故作驚人之論,查今本《史記》三家注中「索隱」部分,並無這種內容。即使趙翼真見了什麼「孤本秘籍」,此說也難以置信,因為這說法和《史記》原文有很大出入,而「索隱」出於唐人司馬貞之手,其史料價值難與《史記》並論。

《史記。蒙恬列傳》說趙高為「諸趙疏遠屬也」,並不能理解為「趙諸公子」。因為「諸趙」一語,猶《史記》、《漢書》中常用「諸呂」、「諸竇」,「趙」

乃姓氏,並非國名。而「諸趙」系指秦國王室,因為秦王室雖姓贏,卻又以趙為氏,《史記》中有明文記載:「太史公曰:」秦之先為贏姓。……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說:秦始皇」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可見,所謂」諸趙疏遠屬也「乃指趙高是秦王室的本家,因而所謂」趙高乃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之說是站不住腳的。大多數學者都認定趙高是個「宮人」,但他是怎麼變成「宮人」的,又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清代趙翼認為,他是「自宮以進」,施行苦肉計,目的是為了報仇。但是這與《史記》中說的「生隱宮」有距離,今本《史記》三家注中有一段「索隱」的文字說:「蓋其父犯宮刑,妻子沒為官奴婢,妻後野合所生子皆承趙姓,並宮之,故云『兄弟生隱官。謂」隱宮「者,宦之謂也。』」這就是說趙高並非「自宮」,而是因其父犯刑而殃及於他,成為「宮人」。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新鮮,以為趙高並非「宮人」,理由是京劇傳統劇目《宇宙鋒》中有趙高逼女嫁給二世皇帝為妃的情節,如趙高有女,則非「官人」無疑,但僅僅根據一齣京劇傳統戲為憑,根據不足。而京劇《宇宙鋒》是根據什麼來編寫趙高逼女嫁給二世的情節的,這恐怕也是鮮為人知的。

據上述可知,趙高並非趙國公子,並非「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而亂秦政。關於趙高亂秦政,歷史上還流傳不少故事,但只能供參考。如前秦王嘉(一說梁蕭綺)撰《拾遺記》中記載一則故事說:「秦王子嬰立,凡百日,郎中令趙高謀殺之」,子嬰夢見秦始皇的鬼魂對他說:「余是天使也,以沙丘來。天下將亂,當有同姓欲相誅暴。」子嬰因此「囚高於咸陽獄」。

這故事具有天道輪迴的意味,荒誕不經,當然不足為信。

其實,無論趙高是否趙國公子,也無論他曾否為「宮人」。他與秦二世胡亥加緊盤剝百姓,又任意誅滅異己,濫用刑戮,這就使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起來,剛建立不久的秦王朝被推向崩潰的邊緣。在這種形勢下,只要有星星之火,就會燃成燎原之勢,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就是這樣第一次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終於推翻了曾經顯赫一時的秦王朝。

(蔣建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