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陳」是何方子孫?

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昆弟三人,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堯史、堯咨,才華出眾,皆天下第一。堯佐、堯咨,名望所望,皆得翰林學士。堯叟、堯佐,權位過人,皆同平章事。堯咨雖不至相,官知天雄軍(大名府)節度使,卒贈太尉,亦儼若使相之位。古有「巴出將,蜀出相」(《華陽國志》)之謂,陳氏伯仲卻勇攀高門,開巴人拜相之始。一門弟兄三人,兩宰相一節度,兩狀元一進士,而且父子同列,歷事四朝,曠世稱奇。「三陳」籍貫,歷代典籍所載各異,閬中與南部兩縣賢者均以為桑梓之光,從來相爭,互不相讓。

一說為閬中人。《宋史。陳堯佐傳》稱:「陳堯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為閬州閬中人。父省華,字善則,事孟租為西水尉。蜀平,授隴城主簿,累遷櫟陽令。」明嘉靖《保寧府志。人物列傳。鄉賢》稱:「陳省華,字善則,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令新井,因家焉,遂為閬中人。」這部書的《藝文。重修三陳書院記》又言:「蜀之人才,宋惟閬為盛;閬惟陳氏兄弟為甚。」《藝文。積慶院記》還說:「閬之南部西二十里曰富井,環居士族,皆上黨之馮也,裡有院曰積慶,即馮氏之先所以崇奉浮圖之地,馮為三陳外家,三陳為先朝鼎輔。余自比歲,聞故父老言曰:閬中陳氏外家之賢人曰:慈母教子,金魚墜地。初未知其詳,及備員古集,會良山令馮彥升,以居憂寄跡學館,與處期年,纖悉前事,因聞遒前事積慶所以肇基得名之由。」閬中市保寧鎮東南隔嘉陵江南巖,早有「三相堂」之巖刻,到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閬州太守吳昭夫又重建新堂,改名「將相堂」。吳太守並敦請利州東路安撫使閻蒼舒作《將相堂記》,記稱:「若兼資文武,出入將相,如富、韓、范、歐形於慶歷之詩者,可謂艱哉!求之吾蜀,獨閬中陳氏雲。」1990年編《閬中縣志。附錄》載入楊林由《北宋三陳籍貫考辨》稱:「三陳的高祖翔,由河朔入蜀,雖定居西水,但子孫繁衍,散居鄰縣。省華屬徙居閬中的一支,故三陳遂為閬州閬中縣人。」一說為南部人。《方輿勝覽》「利東路。閬州」條載:「陳堯叟文忠公,陳堯佐文惠公、陳堯咨康肅公,皆新井人,」《輿地紀勝》卷一百八十五也同此言:「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皆新並人。」「新井」所指何地?《太平寰宇記》釋其名曰:「於閬州西南九十里,縣界有鹽井故名,宋因之。」

《四川歷代政區治地今釋》認定為「今南部縣西大橋場」。《陳氏族譜》也有類似記載:「溯其先祖多葬於新井縣土地廟側。今之石筍,即其地也。」《陳氏歷代實錄》言:「陳氏自唐有德公,其後人蜀居閬州西水等處,至唐末翔公為新井令,因家焉。」「迨孫省華公生三子皆貴顯,瑞生三石筍在南部縣西九十里新井廢縣側,自翔公為新井令遂家於此,省華公與其子俱世守之。」《陳氏族譜》和清道光《南部縣志》皆言:陳堯叟墓,在嶺子山;陳堯佐墓,在天馬山下;陳堯咨墓,在李封觀;陳省華墓,在積慶寺;省華母席氏墓,在大橋場側。陳氏諸公墓葬之山、寺與場,今仍存其名,均在南部縣境內,嶺子山,在碧龍鄉;天馬山,在太華鄉;李封觀,在丘埡鄉;積慶寺,在黃坯鄉。大橋場,現稱大橋鎮。解放之初,人們還目睹過上列諸墓之碑與題刻。尤有陳堯咨墓,至今殘碑尚存。在南部縣大橋鎮新井村書房灣,還有「瑞筍(遺跡。《陳氏族譜》敘其」先祖下葬時,天降鴻雨七日,地生瑞筍三根,兄弟狀元將相特出「。三石筍各高1.3米左右,石質細而堅硬,為當地所不見。清道尹黎學錦題碑」宋三狀元瑞筍處「。石筍露面部分,於」文化大革命「之中被砸毀,而根部仍埋地下,及今可掘。大橋鎮一帶有陳

氏故宅遺址新井村,有古「金魚橋」、「陳母杖墜金魚處」,有「道子坪」陳堯咨練箭處,還有「流杯池」、「宋三陳兄弟常請文人游泳處」。種種關於「三陳」的古跡和傳說,不一而絕。1991年史今律主編的《南部縣志》在《建置。鄉鎮。大橋鎮》中稱:「大橋場為古新井縣遺址,又是唐任疇、任畹和北宋真宗、仁宗兩代重臣『三陳』(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及現代國際主義戰士王永維故里。

金魚河上金魚橋是陳母(陳省華妻馮氏,封燕國夫人)杖墜金魚處,『金魚挑浪』為縣內八景之一。「

「北宋三陳」列入何籍?南部?或是閬中?這個史志工作者棘手的難題,還需專家學者及好事者進一步考證核實,明斷曲直才是啊!

(李仲華)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