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東林」之名從何而來?

明代末期,黨事紛亂,政治腐敗已到極點,士大夫分邪正兩派,互相攻擊,宦官魏忠賢又與邪派勾結,合力迫害比較正直的朝臣。萬曆三十二年無錫籍大臣顧憲成被革職回鄉,修宋朝學者楊時(號龜山先生)所建的東林書院,聚會失官歸隱的一些大臣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等人講授程朱道學。

一時政治上不得志的士大夫等皆進書院聽講。書院除誦習古書外,兼議論時政、批評人物,一時成為全國輿論中心,在朝的一部分正派官員,也與東林通聲氣,依靠輿論力量對抗邪黨。在朝的邪派官員則以「東林」二字為犯罪的代名詞,給政敵加上東林名號,便可惜題攻擊。雖然朝廷中有些人並不承認自己是東林黨人。但有些人卻要求掛名於東林黨自以為榮,這種黨爭攻擊一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顧憲成、高攀龍為首的政治集團大多是無錫人,他們活動的區域一般也在無錫附近,為何人們不像稱他們的政敵浙黨、宣黨、昆黨等一樣,稱他們為錫黨,而稱他們為「東林黨」呢?

從最簡單的解釋來看,這是由於他們聚眾講學的書院之名「東林」而形成的,東林書院,舊址在「錫邑城東隅弓河之上」(今無錫市蘇家弄3號),相傳稱為「東林精舍」。宋楊時寓居無錫的講學處,後曾一度廢為僧庵。明萬曆年間在常州知府歐陽東鳳和無錫知縣林宰的贊助下,罷官歸里的顧憲成、顧允成等人在廢址上重建書院,仍以「東林」名之,從此東林「諷議朝政、裁量人物」。一時「士大夫抱道忤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東林」之名大著,傳聞中外。那麼,原先建造書院的南宋學者楊時,為何用「東林」二字來命名其講捨呢?有學者考查過宋代以前的所有無錫城鄉的地名,均無「東林」之名。那麼「東林」之名從何而來?還必須以題名者楊時本身的經歷和思想言行方面去尋求答案。楊時早年中進士,因敬羨程顥、程頤的學問人品,「調官不赴」,專程以師禮見「兩程」、「程門立雪」之後,「杜門不仕者十年,久之歷知瀏陽、餘杭、蕭山三縣,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當金兵大舉南侵之際,他極力主張反對投降、主張加強邊防,並提出收復失地要以「收復人心為先」的建議。然而執掌朝政的蔡京、童貫之流卻置之不理,救國無門,所以他屢次「乞歸林泉」。這期間,他曾游廬山東林寺,追懷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名僧慧遠,道士陸修靜等人談儒論經的雅事。並留有《東林道上閒步》詩三首。清代初年,有人就根據這些猜測「先生或愛廬山東林之勝而移名吾邑講學處,亦未可知」。這種猜測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常有一些文人學士,因留戀或嚮往某處名勝古跡而將其美名移至他處,北宋蘇舜欽被讒遭貶後,居蘇州,買水石築亭造園,因慕湖南滄南之水可濯纓灌足,故名之日:「滄浪亭」。蘇東坡客宜興丁山,頗愛此處山水,欲買田種桔,在此定居,但又懷念家鄉四川,故名這裡的山為「蜀山」。有學者認為,楊時所以要「移名」與蘇舜欽、蘇東坡有所不同,並非單純出於「愛廬山東林之勝」,更主要是執意繼承和發揚白蓮社之風。位於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是我國佛教淨土宗(蓮宗)發源地。東晉太元六年,名僧慧遠在此建寺講學,並創設白蓮杜,倡導「彌陀淨土法門」,後世推尊他為淨土宗始祖,國內外許多名僧來此求經拜佛。唐時極盛,揚州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前也來該寺,後與該寺和尚智恩同渡日本傳經講學,慧遠和東林淨土宗的教義也隨之傳入日本,至今日本東林教仍以廬山東林寺慧遠為始租。慧遠創立的「淨土宗」的主要教義認為世俗眾生居住的世界為所謂「穢土」、「穢國」,而佛居住的地方為「淨剎」、「淨界」、「淨國」。因而他邀僧俗18人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楊時先生起名自己的書捨為「東林」,也就有它特殊的含義。

楊時先生的這種志向和意圖,後來也被東林黨人所繼承,他們不但修復了東林書院,還建造楊時祠堂——「道南詞」(取意於程頤目送楊時南歸時所說「吾道南矣」之語),聚朝野之臣、林下之士講學於其間,仿廬山東林寺,莊嚴肅穆,溪雲庭月、景色幽美,追慕古賢、聊舒胸臆、遠思悠悠;抨

擊時弊,慷慨陳詞,與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最腐朽的勢力——Yan黨邪黨抗衡,力訐他們的穢狀劣跡。「進則正言直諫於朝,退則明善淑人於野;丹心矢謁於少壯,素節不改於暮齡」。天啟五年,魏忠賢矯詔殺死了顧命大臣楊漣、左光斗以及魏大中等東林黨人,又毀了復興20餘年的東林書院。為復建東林書院而竭盡全力的高攀龍來到那兒,他明知自己即將遭害,仍然書寫下了成為千古絕唱的《過東林廢院》詩,其中一首云:「蕞爾東林萬古心,道南祠畔白雲深。縱令伐盡林間木,一片平蕪也號林。」這也清楚他說明了「東林」

兩字被顧憲成、高攀龍等人承名後,又有了新的更進一層的含義,他們以林比書院,以木喻黨人,堅信東林黨人伐不盡,正義之氣世間永存。

(蔣建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