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究竟是何地人?

陳涉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領袖。他的大澤鄉揭竿而起之舉,在我國農民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中記錄了這次起義的全過程。可是作為這次農民大起義的領袖陳涉究竟是何地人,卻眾說紛紜,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陳涉是陽城人。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東南告成鎮。著名學者王伯祥先生的《史記選》注為:「陽城,古城邑,漢置縣,故治即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三十五里之告成鎮。」這一說法主要依據唐司馬貞《索隱》:「韋昭雲屬穎川。《地理志》雲屬汝南。不同者按郡縣之名隨代分割,蓋陽城舊屬汝南。」張守節《正義》云:「即河南陽城也。」《辭海》1980年版云:「古縣名。春秋,鄭邑,秦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告成鎮。武周改名告成。唐天祐中又改名陽邑,五代唐復改名陽城,周顯德中併入登封。

舊說秦未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即本縣人。「現在的中學教科書也採用此傳統說法。但近年來,有人對此說法存疑。

王秀山同志在《光明日報》1984年3月21日撰文認為:經河南有關考古工作者幾個月調查研究考證,陳涉家鄉在今河南商水扶蘇村。秦末陳勝假借被秦始皇廢黜的世子扶蘇名義舉兵,在家鄉陽城陳莊修一城池(今叫扶蘇城)。《史記》載:「陳勝起兵,自稱公子扶蘇,從人望也,蓋涉築此城。」

宋時的《輿地紀勝》也說:「在縣西二十里,秦二世時,陳涉詐稱扶蘇,此城蓋涉所築。」據《商水縣志》記載,秦時商水名陽城,歸汝南郡轄。《大清一統志》云:「扶蘇城在商水縣西廿里。」今城毗鄰陳莊多陳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印戳「夫胥司工」,字樣清晰可見。專家辨析認為古代「夫」與「扶」同,「胥」與「蘇」通用。「司工」即「司空」,這是秦代官名。合起來為「扶蘇司空」。由此可見,陳涉當時不僅詐稱公子扶蘇築城舉兵,而且己刻制官名印章。還有一種說法:錢漢東同志在《語文教學通訊》1981年12期《陳涉故里考》中指出陳涉系今安徽省宿縣南湖溝人。作者曾在大澤鄉實地考證。當地姓陳氏者都認為陳涉是他們的祖先。在宿縣東南有湖溝集,古稱陽城,在澮河的南岸,位於大澤鄉南約60里。陳涉、吳廣等900閭左適戍漁陽,從故地安徽的陽城應徵出發,由南向北而行,中途屯大澤鄉,恰遭大雨,只好住在大澤鄉避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於是官逼民反,閭左們「揭竿而起」,幹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如果陳涉確實是河南陽城人,他們從河南出發去北京附近的漁陽,一路正是華北大平原,途中雖有山川河流,但不足擋道,交通還算方便。而河南陽城離大澤鄉足有一千餘里,古時往返不易,加上途中限期又如此之緊,根本無須繞道大澤鄉。可能是後來的注家將澮河南岸的陽城與黃河南岸的陽城相混,因此以訛傳訛,一直至今。大澤鄉附近還有陳涉之妹陳雪花墓,也為陳涉是安徽人的說法提出證據。相傳陳涉在大澤鄉「首發難」後,即將其妹從安徽陽城接到大澤鄉,看守大後方。

陳涉遇害後,她仍生活在這裡,直到死後葬於此。解放前尚存一座尼姑庵,有人看護,現已拆除,但雪花墓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著。如果陳涉是河南陽城人的話,陳涉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後,即使將他妹雪花從河南陽城接出來,也該讓其住在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一般不會住在大澤鄉,更不用說死後葬於此了。《明一統志。中都。古跡》載有:「陽城,在宿州南,秦縣,陳勝於此。」宿州即今宿縣,這段史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並恰好與今天淮

地人民的傳說不約而同,這就進一步證明了當地人民世代相傳的說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以上各家之說都有一定的依據,很難斷言誰是誰非。

(陸惠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