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業廣告始於何時?

利用廣告傳播商品信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北宋年間,山東濟南有一劉姓人家開設的針鋪就製作了印刷廣告。這張廣告四寸見方,中心位置繪有商標——白兔搗藥圖,上方八個大字「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下方是經營項目和質量要求:「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經營方針是:「客轉為販,別有加饒。」左右還印有:「認門前白兔為記,請記白」十一個字。文字簡潔扼要,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工商業印刷廣告。

我國古代的廣告不僅有印刷品,還有口頭、實物、幌子、壁畫等多種形式。清代人寫的《帝京歲時紀勝》和《燕京歲時記》兩書中,有不少關於北京小販做口頭廣告的記載;二月,有販乳雞、乳鴨者,「沿街吆賣,生意暢然。五月下旬,『沿街吆賣』甜瓜,有旱璽墜、青皮脆、羊角蜜、哈蜜酥、倭瓜瓤、老頭兒樂各種」。正月。街頭車推擔負者叫賣小兒玩耍的各種煙火,唱到:「滴滴金、梨花香,買到家中哄姑娘。」吸引人們注意的各種叫賣聲中,選用了一些好聽的可引發聯想的商品名稱,有的還編成了易懂易記的口頭歌謠。

幌子常常用於酒店飯鋪等,上書「酒」、「菜」「醬園」等字,以標明所營銷的商品。小說《水滁傳》中描寫陽谷縣景陽崗前一家酒店的「幌子」上還寫著「三碗不過崗」的字樣,以盛誇本店所產之酒酒力之大。

有些酒店還在牆壁上畫著文字或圖畫,如《水滸傳》中楊雄等在鄆州山路見到的一家靠溪客店,右壁上寫著「門關暮接五湖賓」;左壁下寫道:「庭戶朝迎三島客」,很有文學性,增加了廣告的魅力,使酒客產生美感。

廣告起源於何時?有人認為起始於唐代,《考古通訊》1961年第5期《唐長安城西市造址的發掘》一文說,唐代長安商業區嚴格實行商品標記制度,商品之上署印標記,無非是兩個目的:一是標明廠家(或作坊的名稱),便於買主進行質量監督;二是宣傳產品,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這說明當時人們已具有商品競爭的意識,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標記就是廣告的一種形式。

但也有人認為,廣告宣傳遠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說:「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可見這時的商人也已經認識到,商品要暢銷,不僅要做到商品質優量足,待客勤謹,而且還要做好廣告宣傳。

也有人提出,自從原始社會解體,奴隸社會形成,有了商品交換,為了推銷自己的商品,就有了廣告。盡避廣告形式是相當簡單低級的,如上古時期,人們在商品交換中,把某種產品擺放在地上或手中,為了讓其他人知道這是要出讓的物品,就在該產品上插上一根草標,這種草標的廣告形式使用時間很長,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如《水滸傳》中楊志上市賣刀,插了草標;《儒林外史》中范進上集賣雞,也在手中拿著草標。可見草標屬於原始的幌子廣告,且多用於並非職業的商品交換者的偶然交換活動中。傳說我國奴隸社會商朝的始祖湯的宰相伊尹曾經是個奴隸,他以草標插身,出售自己,遇上了湯,幫助他奠定了商朝的基業。如果從廣告的歷史來看,這種草標可以算是最早的廣告形式。但是也有人認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簡陋樸實僅僅用於非職業的商品交換者的偶然交換活動中的草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廣告。

廣告的誕生和商品交換的誕生密切相關,廣告的發展更不能與商品生產、交換的發展須臾分離。隨著我國古代社會商品生產、交換的日漸繁榮,廣告業的發展也日趨興旺。這不僅表現在它的媒體形式的多種多樣,而且還表現在利用廣告和行業的眾多,不僅有工商業的產品廣告,還有勞務廣告、文體廣告、招聘廣告、租賃廣告,甚至政府廣告等等。

我國明清兩代,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萌芽的產生,都市商業以及勞務、文體活動日趨繁忙,廣告更為繁榮。許多行業盡可能地利用各種廣告形式,傳播所經營的商品或勞務信息,宣傳其商品或勞務的功能、特性、質量,以吸引招徠顧客。(蔣建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