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有哪些作品?

宋玉是稍後於屈原的辭賦大家,他繼承屈原的文學傳統,從屈原所創造的騷體詩變化出賦的體裁,並以展開描寫和刻畫入微的手法,豐富和發展了騷賦的表現藝術,與屈原並稱為「屈宋」,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關於這位辭賦家的生平,現在卻知道得很少。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韓詩外傳》、《新序。雜事》等所記載的零星材料,僅可窺知他是楚國人,生活年代比屈原稍晚,曾因友人的推薦,人仕於頃襄王朝,官位不高,很不得意。由於有關宋玉的歷史資料少,我們不僅對於他的生平瞭解不多,而且對於他有哪些作品,更是一筆糊塗帳,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出一個一致的看法。

關於宋玉的作品,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賦16篇,散文則未有記載。《漢書。藝文志》雖然記載宋玉有16篇賦,但現在所存者只有14篇,那就是王逸的《楚辭章句》載兩篇:《九辯》、《招魂》;蕭統的《文選》載5篇:《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無名氏的《古文苑》載6篇:《笛賦》、《大言賦》、《小言辭》、《諷賦》、《釣賦》、《舞賦》;嚴可均的《全上古文》則除去《舞賦》;加上《高唐對》。《文選》和《古文苑》稱為宋玉所作的《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這10篇賦,游國恩,劉大白、陸侃如等著名學者都懷疑是偽托的,其中以陸侃如、劉大白的論證最為有力。陸侃如在《宋玉評傳》一書中認為,從賦的發展歷史來看,最早的是荀卿的賦,這種賦的句式與《詩經》差不多,是詩經式的賦。晚一些的賦以賈誼為代表,這種賦是從《楚辭》變化而來的,可以稱之為楚辭式。司馬相如一類賦家所寫的散文式的賦是更晚一些的賦。相傳為宋玉的這10篇賦,從賦的類型來看,既不是與荀卿一樣的詩經式,也不是與賈誼一樣的楚辭式,卻是與司馬相如一樣的散文式,時代最早的宋玉用最晚的賦的形式寫賦,這是不可能的。他還說,這些賦中說及楚襄王時,必加一「楚」字,如《神女賦》:「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浦」。《諷賦》:「楚襄王時宋玉休歸。」本國人稱本國國君,決不在謚號上加本國國名,如揚雄《甘泉賦。序》:「考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

班固《兩都賦。序》:「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都不在皇帝的謚號上加「漢」字,以此可知這10篇賦決非楚國宋玉所作。他又認為,這幾篇賦大都敘宋玉與楚襄王的談話,但卻是以第三人稱記敘的,也說明不是宋玉所作。他認為《舞賦》是東漢中期傅毅的作品,其餘9篇賦則都作於司馬相如之後。劉大白《宋玉賦辨偽》也說《古文苑》所載宋玉《舞賦》,幾乎是漢代傅毅《舞賦》的節錄。《小言賦》是模仿晉代傅鹹《小語賦》而作。

他以周秦古韻跟漢代用韻不同為例,說明這10篇賦中許多地方不合周秦古韻,認為這10篇賦非宋玉作品。

陸侃如還指出《高唐對》就是《高唐賦》的首段,不過多了一段神女自述的話:「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聞王來游,願薦枕席。「既然《高唐賦》如前述非宋玉作,那麼《高唐對》的著作權不屬於宋玉,也應是毫無疑義的。他又認為《對楚王問》大約是秦末漢初時人作的,與《卜居》、《漁父》相似,後人因它記著宋玉的談話,故誤認為宋玉的作品。這樣一來,著作權屬於宋玉的,就只剩下《招魂》、《九辯》兩篇《招魂》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屈原所作,例如司馬遷《史記。屈原傳贊》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就明確指出《招魂》是屈原的作品。明末黃文煥的《楚辭聽直》、林雲銘的《楚辭證》、蔣驥的《山帶閣注楚辭》,以及近人鄭沅、馬其昶、梁啟超等都主張《招魂》為屈原而非宋玉所作。從樂漢王逸以來,雖然認為《九辯》為宋玉所作的人佔多數,但也有不同意見。例如,針對王逸《楚辭章句》:「《九辯》者,楚大夫宋玉所作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梁章鉅的《文選旁證》說:」《九辯》無哀師意,恐非宋玉所作。「曹植《陳審舉表》引《九辯》語:」國有驥而知不乘兮,焉皇皇而更索。「以為是屈原的話。焦竑也說《九辯》為屈原所作,《焦氏筆乘》說:」《離騷經》『啟《九辯》與《九歌》兮』,即後之《九歌》、《九辯》,皆原自作無疑。「

此外,吳汝綸、梁啟超等,也都主《九辯》為屈原所作。

總之,雖然《漢書。藝文志》說宋玉有16篇賦,《楚辭章句》、《文選》、《古文苑》、《全上古文》共載有稱為宋玉的作品14篇,然而對這14篇的著作權是否屬於宋玉,幾乎都有爭論。所以,宋玉究竟有哪些作品,仍然是我國文化史上至今沒有解決的一個難題。

(許山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