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死於何地?葬於何地?

三國東吳大將太史慈(165—205年),是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三國誌。吳志》稱讚他「長七尺七寸,美鬚髯,援臂善射,弦不虛發」。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更是筆下生花,繪形繪聲地描述他奉母命為孔融解圍的忠義和牛渚山酣戰小霸王的勇猛,尤其是他臨終前大叫:「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這一壯言,更是感人至深。人們敬仰這位英雄,而希望一睹他的遺跡,但他是否如《三國演義》所說的那樣壯烈而死?死於何地?葬於何地?至今並無確切的說法。

關於太史慈之死,早見於西晉陳壽撰《三國誌。吳志》,言「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以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這裡只對太史慈的歲數及卒年有明確的記載,為後世史籍徵引而無異說。陳壽記事不採傳聞雜說,比較真實,但語焉不詳,對太史慈死因、死地及葬地均未言及,致使後世說法歧出。一說受箭傷死於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亦葬於潤州。此說及太史慈墓葬,在宋、元的鎮江地方志中未見記載,而據《北固山志》的記載,同治九年(1870年)趙應珪等立太史慈碑於北固山下,居中是「東萊太史子義諱慈之墓」10個字。左右各刻序、銘,其序稱:「子義山左黃縣人,曾奉母命為孔文舉解圍,旋踐孫伯符約,招劉正禮散眾。後請兵仲謀,報宋謙之仇,至合肥中張遼計,受箭傷回,及北固病篤曰:」大丈夫當立不世功,未遂,奈何死!『因葬焉,愛為銘,以志之。「其銘曰:」弓馬豪傑,壯志未伸,酬恩為母,報德致身,千秋忠孝,共仰遺墳。「此墓光緒十七年(1891年)

又修過。「文革」中被挖,其墓壙尚存,現已經修復,並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國演義》稱太史慈受箭傷後,「孫權下令收兵下船,回南徐潤州」。死後,孫權命「厚葬於南徐北固山下」。故此說當由《三國演義》而來。一說死於海昏(今江西省永修縣)。海昏為建昌郡的治所,太史慈築城於此。此說見於清初鄭元慶所撰《石柱記箋釋》:「繇亡於豫章,士眾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撫安焉。還為建昌都尉,治海昏卒。」鄭元慶注稱此說引自《吳志》。《浙江通志》也稱《吳志本傳》作此說。但《吳志》僅有「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並督諸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等語。《石柱記箋釋》和《浙江通志》所言太史慈「治海昏卒」,未知何據?

太史慈的葬地,除潤州說之外,尚有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和新吳(今江西省奉新縣)說。

葬於烏程說,見於《石柱記》,石柱在湖州,柱上刻有湖州山川、陵墓、古跡,宋時字跡已漫漶,僅可識讀,歐陽修在《集古錄》中稱:「考其所記,不可詳也,唯是筆畫奇偉,非顏魯公不能書耳。」於是這座不見撰書者姓氏的石柱刻文,遂被稱為顏真卿所撰。就在這座石柱的刻文中,於烏程縣項下刻有「吳丹陽太守蕪湖侯太史慈墓」的字樣。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鄭元慶作《石柱記箋釋》,在太史慈墓條目下收錄《吳志》、《容齋隨筆》、《江西通志》的不同說法,表明了對此說的否定態度。乾隆元年(1736年)刊刻的《敕修浙江通志》中引《崇禎烏程縣志》稱:「吳蕪湖侯太史慈墓,在法華寺東之石塢,一名石斗山。」而未言墓之存廢,其按語稱:「謹按顏真卿《石柱記》載有吳丹陽太守蕪湖侯太史慈墓,然考《容齋隨筆》云:」太史慈葬於新吳……『則墓不在烏程明矣,但真卿唐人,所記不應無據,依縣志存之以俟考。「也是模稜兩可,未作定論。葬於新吳說,最早見於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太史慈葬於新吳,今洪府奉新縣也,邑人立廟敬事,乾道中,封靈惠候……。」

《石柱記箋釋》引康熙廿二年(1683年)於成龍修《江西通志》稱:「太史慈墓在奉新縣南鄉十都,地名感古。」而光緒四年(1878年)開刻、劉坤一主修的《江西通志》又有所補充,言「建昌都尉太史慈墓在奉新縣南鄉,地名感古。其縣西盤山有太史城,皆其用武之地也,年四十一卒,葬於此」。

說明太史慈墓從南宋以迄於清末都是存在的。至於它現在存廢與否,尚不得而知。如果尚存在或打算修復的話,那末太史慈的真墓何在?這倒是需要文物工作者認真探索的。

(殷光中)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