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之璽何處尋?

璽是封建時代皇帝的寶印。在無數寶璽中,秦制「傳國璽」被稱為天下共傳的「至寶」。幾千年來有關它的種種傳說無不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甚至在兩千多年後的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警察總監張壁和鹿鍾麟等還在追索這塊「歷朝相傳的金鑲玉璽」。

傳說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見鳳凰棲落青石上。古人曾有「鳳凰不落無寶地」之說,他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經玉工辨識認為是石塊。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以前罪斷去右足。至楚文王時,卞和抱玉痛哭於荊山下,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寶玉,經良工雕琢成壁,人稱「和氏壁」。

400年後,楚相國昭陽,滅趙敗魏,威王將和氏壁賞賜昭陽。一日,昭陽率百餘賓客瀏覽赤山,席中應眾人之請,出壁傳視。其時山下深潭有丈餘長大魚及無數小魚躍出水面,眾人爭睹奇跡,以至散席,和氏壁不翼而飛。

當時未發跡的縱橫家張儀,正在昭陽門下,眾疑「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壁,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但和氏壁終無下落。「盜竊犯」是誰?至今尚未「破案」。

50餘年後,趙國太監繆賢偶以500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佔為己有。

秦昭襄王獲悉和氏壁在趙,假以15城換壁。趙王無奈,遂派藺相如懷壁使秦。藺不辱使命,設計「完壁歸趙」。61年後,秦滅趙,和氏壁落入秦國。秦贏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皇帝寶璽自然要選用天下絕無僅有的寶貝。於是始皇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作皇帝璽,並想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行至洞庭湘山,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拋傳國璽於湖中,祀神鎮浪。8年後,使者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壁曰:「為吾遺滈池君」,傳國璽,復歸來。其事真假難辨,成為千古疑團。

劉邦率兵入咸陽,秦王「子嬰上始皇璽」。劉邦稱帝「服之,代代相受」,號曰「漢傳國璽」。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劉嬰僅兩歲,璽由王莽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莽命弟王舜進長樂宮索璽。後見舜怒斥:「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乘便利時,奪取柄璽,不復顧恩義,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漢書。元後傳》)隨即將璽「投之地」。傳國璽被摔缺一角,經黃金鑲補,但終難天衣無縫,天下至寶,從此留下瑕痕。光武中興,「莽敗,李松持璽詣宛上更始」,後歸劉秀。東漢末期,十常侍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傳國璽,返宮後傳國璽查無下落。

不久,「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從城南甄官井撈出宮女的屍體,在項下錦囊中金鎖關閉的朱紅小匣內取出玉璽。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並既壽永昌。」此文傳為李斯所書。孫堅獲傳國璽,心生異念,但不久陣亡峴山。袁木乘孫堅妻吳氏扶棕歸里,「乃拘堅夫人而奪之」。袁術死後,其妻扶棺奔廬江,廣陵太守徐璆,依袁術先例搶傳國璽獻曹操。三國鼎峙,璽屬魏。三國歸晉,璽傳晉。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更迭頻繁。傳國璽像是被獵犬追逐的獵物,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每一次的交替易手,就伴隨著一場血腥的殘殺。晉懷帝永嘉五年,「璽落前趙劉聰」之手。東晉鹹和四年,石勒滅前趙,璽屬後趙。冉閔殺後趙石鑒,奪得傳國璽。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鄴城,宣稱閔妻已獻傳國璽,封其為「奉璽君」,改年號為「元璽」,建大燕國(即前燕)。

其實當時傳國璽已被濮陽太守戴施偷獻於晉穆帝,慕容俊只是導演了一場自欺欺人的騙局,妄想以所謂「天命」來維持其統治而已。傳國璽歸東晉後,經劉宋、齊、梁、陳、隋,最後落入唐高祖李淵之手。從此,璽改稱為「寶」。傳國璽從發現和氏壁始,傳至唐末,計1620餘年,像這樣被歷朝傳遞1000多年的歷史文物,在世界史上亦屬罕見。令人可惜的是,傳國璽於五代時突然失蹤。宋太祖「陳橋兵變」受禪後周,僅獲後周兩方寶印,未獲傳國璽。

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真真假假的「傳國璽」不斷問世,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咸陽段義於河南鄉掘地修捨,獲一方「色綠如蘭,溫潤而澤」、「背螭紐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十三名官員「考證」,奏稱哲宗為「真秦制傳國璽」。

明弘治十三年,鄠縣毛志學在泥河濱得傳國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偽「卻而不用」。

明末,相傳由元末元順帝帶人沙漠的傳國璽竟被金太宗於「上年八月得元代傳國璽於元裔林丹汗之蘇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國之計」,改「金」為「清」國號。

清初,故宮交泰殿藏御璽39方,其中一方「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被人稱為傳國璽。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從中欽定25方寶璽時,將此方寶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偽造的贗品。

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裡?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也許隨著歷史的發展,終有一天人們能解開傳國璽失蹤的千古疑案!

(張紅華)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