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三塊雕屏孰為真?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1983年落架大修後,「整舊如舊」保持了原有的獨特風貌,遊人如雲。每逢節假日,登樓者絡繹不絕,人們爭睹「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勝觀。

岳陽樓座落在岳陽市西門城樓上,面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它是一座三層木樓,全樓閂縫對榫,沒用一顆鉚釘、一塊磚石。樓頂外貌酷似古代將軍頭盔,俗稱盔頂,為我國古代建築中少見的形式。大修前所見到的岳陽樓為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所建。

岳陽樓的前身,相傳是三國時代吳國大將魯肅訓練水軍的閱兵台。唐開元四年(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陽時改建,取名岳陽樓,到了宋慶歷四年(1044年),騰子京到巴陵(岳陽)當地方官,第二年擴建了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並請他的好友、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寫紀念文章。范仲淹並未到過岳陽樓,根據來信中介紹的情況及附來的《洞庭秋色圖》,寫出《岳陽樓記》,回寄滕子京。《岳陽樓記》,全文364字,字字珠璣,文情並茂,特別是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警句,後人引為座右銘。正是這篇千古雄文,使得岳陽樓揚名天下。

清乾隆八年(1743年),岳州知府黃凝道特請大臣、大書法家張照(1691~1745年,字得天,號涇南,華亭人,康熙進士,雍正間官至刑部尚書)書寫《岳陽樓記》全文,又請善雕者刻於木屏之上。

現今,當你走進岳陽樓一樓大廳,即可看到由12塊紫檀木板組成的木屏,高9.5尺,寬12.5尺,黑底綠字。字跡蒼勁古樸,頗有氣勢。但當你登上二樓,大廳中又有一幅相類似的木屏,字跡龍飛鳳舞,出神入化。同一座樓,何必嵌立兩幅同文雕屏?事出有因:清道光四年(1824年),巴陵有個姓吳的知縣,他想把《岳陽樓記》雕屏原件偷回到自己的家鄉,佔為己有,於是叫人按照原件筆跡,仿製一屏。

對外則佯稱愛屏入迷,臨摹以存。豈知暗地把仿製品裝到樓上,摘下原件搬到船上,從水路出發。然而天理不容,茫茫湖中,半路風浪驟起,行至鹿角一處,船翻人亡,雕屏失散。後終為漁人打撈收藏。時過百餘年,1933年當地整修岳陽樓,政府聞訊從民間贖回此屏,並油漆一新,歸位故樓,裝在二樓大廳正面。即眼下的二樓雕屏為張照原跡,一樓的為贗品。

話到此處,本應謎已不成其謎了。沒想到舊節發新技:1987年10月5日《長沙晚報》發表金中、鍾山聯名文章:《岳陽樓雕屏之謎》。文中說,「筆者近日從岳陽市社會福利院一間雜屋裡,發現一幅新的『岳陽樓記』雕屏殘匾。殘匾共五塊,材質為樟木,除一塊刻有『岳州守黃公屬予書文政文張照』的匾面油漆全部駁落外,其餘四塊匾面都有近似板栗色的國漆。」文

中還說:「殘匾上的字比二樓雕屏上的字稍小一些,然書法治印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並附有殘匾拓片影印件。作者按殘匾的長寬和文字的排列,估計這幅雕屏長約6尺,寬約14尺,約為34塊木匾拼鑲而成。

該文稱:經調查殘匾原有7塊,原為呂仙亭一段姓老道珍藏,十年動亂期間,亭破人亡。恰逢原岳陽縣民政局在此處興建社會福利院,老道房中的殘匾被福利院一瘋女人搬走,不久瘋女死,其親屬弄走二塊殘匾,至今下落不明。剩下這五塊,一直被一位保育員當作堆放鞋物的擱板。

見到此文之後,我想到的起碼有三個問題值得解謎:1.殘匾若為正宗原件,那麼岳陽樓二樓雕屏的真品地位則會動搖——它就不是張照手跡了。2.殘匾若為贗品,贗品何其多!是吳知縣手中的贗品?還是其他什麼人手中的贗品?3.殘匾是張照手跡雕屏的備用品?試雕品?還是吳知縣仿製時的試雕品?

事過三天,10月9日筆者前往岳陽採訪,後又特地到岳陽樓,詢問管理所的同志,想問個究竟。回答是:聽說有這麼回事,但無法解謎。

張照有真跡字幅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筆者親見的。以岳陽樓現有兩幅雕屏及新發現的殘匾,拓其各匾字跡與張照手跡相對照,我想工書之人和筆跡行家是容易鑒別出真偽的,加之驗證匾屏木材年代作參考,三屏孰為真孰為贗,是會弄個水落石出的。

(范良智)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