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序》作者是子夏嗎?

凡是讀過《詩經》的人都知道有《詩序》,《詩序》原來分置各篇之首,說明各篇作者、本事及作詩的意圖,首篇《關雄》之序特別長,故《詩序》又有「大序」、「小序」之分。「大序」總論全部《詩經》,「小序」則分述各詩具體情況。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人們未必盡知《詩序》的作者是誰?其實也難怪。因為關於《詩序》作者,異說甚多,向來沒有明確結論。以時代先後而言,東漢鄭玄《詩譜》猜測「大序」由子夏作,「小序」由子夏與毛公合作。子夏者,春秋末年晉國人,卜氏,名商,孔門「文學」科的優等生,晚年居西河教授,傳授《春秋》、《儀禮》、《論語》、《易》等儒家經典,說他序過《詩》,雖為疑似之辭,亦實為漢儒通說。毛公史有二人,且都與《詩經》有緣,大毛公名亨,西漢魯人,一說河間(今河北獻縣)人,據稱其詩學傳自子夏,作《毛詩故訓傳》,為「毛詩」的開山祖,己收入現在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鄭玄說大毛公將詩學傳給小毛公,小毛公名萇,一作長,西漢趙人,曾任河間獻王博士。由於《漢書》只說毛公而不載名字,後人就難以斷定《漢書》所載之毛公究竟是誰。

盡避如此,鄭玄的猜測仍然得到《昭明文選》和梁代五經博士沈重以及魏晉以來許多學者的贊同。當然,反對者也多。三國人王肅《孔子家語注》最早提出懷疑,他認為子夏所序詩,即今毛公詩序;成伯璵說子夏惟裁初句,以下皆出毛公;韓愈更明確地指出,子夏不曾序詩。

范曄《後漢書。儒林傳》撇開鄭、王諸說,另外提出衛宏受學謝曼卿作《詩序》的新穎主張,范曄說:「九江謝曼卿善《毛詩》,乃為其訓。宏從曼卿受學,因作《毛詩序》。」衛宏字敬仲,東漢東海人,光武時大學者,任議郎,說他作《詩序》,並非不夠資格。蔣伯潛《十三經概論》就堅信「《詩序》為衛宏所作,信而有徵」。

范曄的說法,新則新矣,但畢竟缺少更多的依據,而且前人早有懷疑。《隋書。經籍志》感到這個說法不甚可靠,就採取折衷的辦法,認為《詩序》為子夏所創,毛公、衛宏加以潤色。

唐中期以後,經學的發展出現新的動向,到兩宋,完成了由經學到理學的過渡,實際上這是一次「經學更新運動」。這個運動發生的原因,除佛老的衝擊,使儒學的信仰發生危機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正如宋神宗向王安石所指出的那樣:「經術,今人人乖異,何以一道德?」(《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九)經術的歧義,引起人們的懷疑,因此,幾乎對每一部儒家經典都重新檢討,疑竇頗多的《詩序》自然歸為被懷疑之列。

自韓愈否定了子夏的《詩序》著作權之後,王安石主張《詩序》為詩人所自創,與聖人賢者無涉。程頤雖在許多方面對儒家經典大膽懷疑,但在《詩序》作者問題上卻頗為保守,他認為「小序」為國史之舊文,「大序」為孔子所作。雖說他的觀點保守,但也有一些人贊同,如同時代的王得臣就說《詩序》首句為孔子所題。

將《詩序》攀附孔子,顯然有悖於史實。北宋曹粹中指出,《毛傳》初行,尚未有序,其後門人相互傳授,各記其師說始成序。

曹的說法,在南宋更有發展。鄭樵、王質倡之,朱熹和之,皆以為《詩序》為「村野妄人所作」。鄭樵著有《詩辨妄》,力詆《詩序》,明謂《詩序》實不足信。朱熹《朱子語類》卷八十說自己對鄭樵的說法,「始亦疑之,後來仔細看一兩篇,因質之《史記》、《國語》,然後知《詩序》之果不足信」。「蓋所謂序者,頗多儒之誤,不解詩人本意處極多」。

鄭、朱的意見,雖不能全部相信,但它確實為後人研究《詩》三百篇,掃除了障礙,解脫了束縛。崔述《讀風偶識》發揮鄭、朱之說,考辨真偽,認為序無大小之分,皆出一人之手,但此人是誰,崔氏也很茫然。無怪於這位老先生歎息道:「嗟夫!迸人已往,不能起九京以自明,一任後人欲屬之誰即屬之誰耳!」(《崔東壁遺書》)

(勇木)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