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部兵書是何書?

「兵」字在我國古代有兵器、軍事、戰鬥等含義,人們往往習慣於把古代軍事著作統稱為兵書。

中國古代有許多人對軍事研究作出了不朽貢獻,因而兵書的種類繁多,內容也十分豐富,大致包括:用兵謀略、兵制、陣法陣圖、水攻、水戰、車戰、兵器、器械、用間(偵察和瓦解敵軍)、委積(儲備),以及馬攻、軍醫、占卜等。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軍事家,大都自幼就熟讀兵書。其中曹操還編寫了《兵書接要》、《兵書要論》、《兵書略要》等研究古代兵書心得體會的論著。唐朝名將李靖,從青年時期就重視研究兵法。公元625年,李靖率輕騎3000,西行數千里,斬首萬餘,俘兵10萬,生擒敵酋頡利可汗,一舉討平突厥。他曾經將一生研究兵書,以及將兵書理論用於戎馬生涯的經驗編著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我國近代軍事家蔡鍔於1911年春赴雲南任職,奉命為部隊編寫訓練教材,他輯錄了曾國藩、胡林翼有關治兵的言論,名為《曾胡治兵語錄》印發部隊,並用於操練,這使滇軍戰鬥力大大提高,在反袁護國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國古代兵書不但在中國學術思想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頗負盛名。幾部重要的兵書很早以前就傳到了國外,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俄等文字出版。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很多人多習我國明代趙本學的《孫子注》。拿破侖在戎馬倥傯的戰陣中手不釋卷地披閱《孫子兵法》。德皇威廉二世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以後,看到《孫子兵法》曾感歎說,如果在20年前讀到這本書,就不會落到這樣的地步。

的確,我國春秋末期齊人孫武所著的《孫子》,可以說是我國兵書的代表作,《孫子》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贏得了舉世推崇,在我國封建社會,確立了「兵經」的地位。孫武曾經以自己的兵書指導軍事訓練。孫武擔當過吳王的軍師。吳王首先考察他訓練軍隊的實際才能,特意調集宮中180名柔弱嬌艷的美女,讓孫武現場操練。孫武指揮篤定、調度有方,而且立斬了兩名深受吳王寵愛的不聽號令的宮女,這群嬉嬉嚷嚷的美女,很快被訓練成部伍整齊、進退有序的隊伍,孫武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成為顯赫一時的霸主。

一般認為《孫子》是我國最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兵書,被奉為「百世兵家之師」。其實,在孫子以前,我國就有大量兵書出現。明代人葉子奇著《草木子》一書中說「黃帝為兵法始祖」,但是這一說至今尚無佐證。以實物和文獻記載為據,殷商時代,每當遇有征伐、祭祀、巡狩等大事,巫、史都要替天子向上天和鬼神卜問凶吉,並把卜辭和占卜結果刻寫在甲骨上。

商周時代,出現了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金文」,其中也有許多關於軍事與戰爭的內容。古書《尚書》中有許多篇章都有這方面的記載。

由於戰爭的頻繁,周朝已形成禮、樂、射、御的教育,為提高作戰指揮藝術的兵書便應運而生,當時的《軍志》、《軍政》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兵書之一。

相傳周代姜尚所撰的兵書《太公六韜》,就是姜子牙總結商、周之際改朝換代幾場大戰役後的軍事經驗而編纂的。共十卷,現尚存六卷。即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相傳周公旦所作《周禮》也有不少篇幅記述戰爭與軍事的內容。

本世紀30年代,一位名叫陸達節的學者,廣泛搜集、輯錄編著了《歷代兵書目錄》一書,共收錄兵書1304部6831卷。書中所開列的1000多部兵書,絕大部分已經失傳。

勿庸諱言,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由於戰爭頻仍,也由於學術界百家爭鳴,因而也是兵書成熟的時期,《孫子》無論從內容、從篇幅、從涉及到的軍事實踐等等各個方面,都超出前人和同時代者。

自從《孫子》問世並在指導軍事實踐取得重大成果後,出現了專門講授兵法和學子外出學習兵法的風氣。如戰國時代衛國吳起棄文學武,專攻兵法,成為繼孫武之後又一著名的軍事家。他著的《吳子》一書是繼《孫子》兵法後的又一部重要軍事著作。

孫武的後代孫臏所著《孫臏兵法》不僅繼承了《孫子》的傳統理論,而且還有創新和發展,是當時的一部很重要的兵書。《孫臏兵法》因早已失傳,有人曾否認它的存在。1972年2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銀雀山一號漢墓發掘出了一批竹簡,發現了包括迄今所見到的最早的《孫子兵法》和第一次問世的《孫臏兵法》竹簡。

宋代名士曾公亮奉旨搜集整理古代兵法及本朝計謀方略,用了五年時間編寫成一部百科性兵書《武經略要》,後又將武經中的《孫子》、《吳子》等7部兵書集中刻印,名為《武經七書》。這本書集古代軍事理論精華之大成,可以說是一部我國內容最豐富的兵書了。但是,在《孫子》、《吳子》之前,中國已有兵書,究竟哪一部是「第一部」?目前學術界很難說清楚。

(蔣建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