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世豪傑(4)

獻公對兩位公子的不辭而別十分惱怒,認為他們果真有謀反的意圖,便發兵進行討伐。他首先攻打蒲邑,由於獻公的軍隊人數眾多,蒲邑很快就陷入了重重保衛之中。蒲邑人宦官寺人披催促重耳趕快自殺謝罪。重耳沒有這麼做,而是越牆逃跑了。寺人披緊追不捨,情急之下砍斷了重耳的衣袖。重耳巧妙地穿過晉軍的包圍圈,最終逃到了翟國,依靠了他的母家人。此後,獻公又派兵討伐屈邑,夷吾率領屈邑人堅守抵抗,晉軍最終也沒能攻下屈邑。

幾年以後,獻公派遣大夫賈華率軍再次討伐屈邑,由於晉軍實力過於強大,屈邑最終失守。夷吾無處安身,便也打算逃往翟國去找重耳。他的隨從冀芮說:「公子您不能這樣做啊,重耳已經在那裡了。現在您如果再前去,晉國一定會興兵討伐翟國。翟國害怕晉國,到時災禍必然會降臨在您的頭上。您不如逃往梁國。梁國靠近秦國,秦國勢力強大。獻公去世後,您就可以請求秦國幫助自己回國繼位。」夷吾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逃到了梁國。兩年以後,為了獲取重耳,晉國出兵討伐翟國。翟國國君因為與重耳有親戚關係,便出兵攻打晉國的嚙桑,晉軍只好停止討伐而回國。此後,隨著獻公的年紀一天天增大,便漸漸地淡忘了過去的嫌隙,再也沒有追究重耳和夷吾。

借道伐虞

獻公二十二年,晉國再次向虞國借道來討伐虢國。虞國的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國國君說:「大王,您千萬不能把道路借給晉國,如果那樣做我國就要面臨滅頂之災。」虞君說:「愛卿你多慮了,晉國國君與我是同姓,怎麼會討伐我呢?」宮之奇見他不聽,便具體解釋道:「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兒子。太伯逃走了,因此沒有繼承君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兒子、文王的卿士,他們功勳卓著,這些都收藏在保存盟書的府庫裡。晉君與虞君、虢君都是同姓,而且細究起來,他與虢君的親緣關係比虞國更近,現在晉國既然連虢國都想滅掉,又怎麼會愛惜虞國呢?難道虞國與晉國的關係,能比桓叔、莊伯與晉君的關係更密切嗎?桓叔、莊伯的家族有什麼罪,獻公把他們全部滅絕了。可見虢國和虞國的關係,就好比嘴唇與牙齒一樣,嘴唇沒有了,牙齒也就失去了依靠,不會安然無恙地存活了!」

虞公沒有聽從宮之奇的話,最終還是答應了晉國的請求。宮之奇知道虞國早晚會被晉國滅亡,為了避免災禍,他便率領自己的家族離開了虞國。這年冬天,晉國滅亡了虢國,虢公丑被迫逃到了周京。晉軍得勝歸來,軍心高漲,在班師回國的路上,又順便襲滅了虞國,俘虜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百里奚。獻公把他們作為自己女兒的陪嫁,送到了秦國。他還派專人主持虞國境內山川之神的祭祀。大臣荀息把此前用來賄賂虞公的屈地出產的名馬牽了回來,奉還給獻公。獻公笑著說:「馬還是我的馬,就是齒齡老啦!」虞公不聽從宮之奇的勸告,最終做了亡國之君。

荀息的誓言

一年多以後,獻公得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他擔心自己死後國家會發生動亂,就對大臣荀息說:「我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我想要立奚奇為太子,但是他太年紀太小,我擔心諸位大臣不服從而造成國家的內亂。您能夠擁護他嗎?」荀息流著淚回答說:「大王,您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輔佐奚奇,決不會辜負您的厚望!」於是獻公將奚奇托付給荀息,並任命他為丞相,主持國家的政事。

獻公去世以後,晉國的大臣裡克、呸鄭想迎接重耳回國繼位。他們要暗中利用申生、重耳、夷吾三位公子在國內的黨羽進行作亂,便對荀息說:「奚奇的三個冤家將要發難,他們外有秦國的幫助,內有國人的支持,您將怎麼去應對啊?」荀息回答說:「無論如何,我是不會辜負先君的重托的。」

幾天之後,裡克派人在為獻公守喪的地方殺死了奚奇。這時獻公還沒有下葬。荀息感到自己辜負了獻公的囑托,於是想要自殺來謝罪。但是有人建議他說:「你死了又有什麼用呢?又有什麼臉面去見先君,還不如擁立奚奇的弟弟悼子為王,然後繼續輔佐他。這樣還可以使先君的心得到少許安慰。」荀息聽從了這個人的建議,就擁立悼子做了國君。一個月以後,在上朝的時候,裡克派人將悼子連同荀息一起殺死了。君子們聽說了荀息的事跡,讚歎道:「《詩經》裡所說的『白圭上的斑點還可以磨去;話說錯了是不可以挽救的呀』。這話好像說的就是荀息啊!他沒有違背自己的誓言。」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