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諸帝國的終止(上)

今後,那些[海外]國家的土著也許會越來越強大,歐洲的當地人也許會越來越軟弱,因此,世界各地居民的勇氣和力量也許會達到相等的程度;勇氣和力量的相等引起相互間的懼怕,從而能使獨立國家因懼怕而放棄他們的不公正行為,使他們的不公正行為變成對相互權利的某種尊重。但是,所有國家之間的廣泛交往自然會——或者更確切地說,必然會——帶來知識和各種進步的相互交流,而世界上似乎及有什麼東西能比這種交流更有可能造成以上所說的力量的相等。

亞丹·斯密

我們寧要帶有危險的自治,也不要平靜的奴役。

克瓦米·恩克魯瑪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主要差別在於歐洲殖民地的結局。歐洲對殖民地帝國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被削弱,但還沒有遭到徹底的破壞;實際上,歐洲因獲得作為托管地的阿拉伯地區而擴大了它的殖民地範圍。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可阻擋的革命浪潮席捲諸殖民地帝國,極其迅速地結束了歐洲的統治。i93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利比裡亞和南非是獨立的國家,它們的獨立全靠其非典型的歷史背景。其中一個國家在19世紀初期已由解放了的奴隸居住,另一個國家為居住那裡的少數歐洲人所控制。25年以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殖民地只剩下葡屬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及南非的幾塊屬地:南羅得西亞、西南非洲、貝專納、斯威士蘭和巴蘇陀蘭。正如歐洲在19世紀最後的20年中迅速地獲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樣,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同樣短的時期內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1944年至1970年間,總共有63個國家贏得了獨立。這些國家擁有10億多人,大約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見表1)。歐洲人在海外取得那麼多非凡的勝利和成就之後,到20世紀中葉似乎又在退回到500年前他們曾從那裡向外擴張的小小的歐亞半島上去。

表1亞非獨立的進程

所擺脫的國家 年份
敘利亞 法國 1944
黎巴嫩 法國 1944
約旦 英國 1946
菲律賓 美國 1946
印度 英國 1947
巴基斯坦 英國 1947
緬甸 英國 1948
北朝鮮 日本 1948
南朝鮮 日本 1948
以色列 英國 1948
錫蘭 英國 1948
印度尼西亞 荷蘭 1949
利比亞 意大利 1952
柬埔寨 法國 1954
老撾 法國 1954
北越 法國 1954
南越 法國 1954
蘇丹 英國 1956
摩洛哥 法國 1956
突尼斯 法國 1956
加納 英國 1957
馬來亞 英國 1957
幾內亞 法國 1958
剛果共和國 比利時 1960
索馬裡 意大利 1960
尼日利亞 英國 1960
喀麥隆 法國 1960
馬裡 法國 1960
塞內加爾 法國 1960
馬達加斯加 法國 1960
多哥 法國 1960
塞浦路斯 英國 1960
象牙海岸 法國 1960
上沃爾特 法國 1960
尼日爾 法國 1960
達荷美 法國 1960
剛果民主共和國 法國 1960
內非共和國 法國 1960
乍得 法國 1960
加蓬 法國 1960
毛裡塔尼亞 法國 1960
塞拉利昂 英國 1961
坦噶尼喀 英國 1961
阿爾及利亞 法國 1962
布隆迪 比利時 1962
布隆迪 比利時 1962
盧旺達 比利時 1962
烏干達 英國 1963
肯尼亞 英國 1963
桑給巴爾 英國 1964
馬耳他 英國 1964
馬拉維 英國 1964
贊比亞 英國 1965
岡比亞 英國 1965
馬爾代夫群島 英國 1965
新加坡 英國 1966
圭亞那 英國 1966
搏茨瓦納 英國 1966
萊索托 英國 1966
巴巴多斯 英國 1967
南也門 英國 1968
毛里求斯 英國 1968
斯威士蘭 英國 1968
赤道幾內亞 西班牙 1968

一、冷戰和殖民地革命

殖民地臣民和帝國當局之間的鬥爭與東方和西方之間的冷戰是同時進行的。這兩種運動互相聯繫,互相影響。蘇聯,尤其是共產黨中國,支持殖民地革命,將殖民地革命看作是破壞西方的威望、削弱西方的力量的一種手段。相反,西方國家由於冷戰方面的原因而在殖民地問題上互相支持,盡避他們這樣做時是很有保留的——因此,美國在塞浦路斯問題上支持英國,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問題上支持法國。同樣,由於冷戰中的迫切需要,東方和西方在爭取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方面展開了奇特的競爭。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迅速地利用這種形勢,設法不僅從華盛頓、倫敦和巴黎,而且還從莫斯科和北京獲取最大的援助。

盡避有這種相互聯繫,但殖民地革命並不是冷戰的副產品。殖民地的覺醒遠遠先於冷戰,它至少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俄國革命和日俄戰爭(見第十九章第五節)。此外,盡避冷戰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影響了殖民地起義的速度和形式,但即使沒有冷戰,殖民地革命無疑也會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諸帝國的領導人闡明了他們將抓住殖民地不放的決心。1942年,丘吉爾發表了他那常被引用的聲明:他"當國王的首相不是為了眼巴巴地看著英帝國被清理掉"。同樣,1944年在自由法國政府支持下召開的布拉柴維爾會議宣佈:"即使在最遙遠的將來,也決不准許殖民地獲得自治。"

在大戰的幾年中,英國和法國的行動與這些聲明是一致的。這兩個大國都很少注意殖民地民族的願望和利益。在《大西洋憲章》中,它們曾保證:"尊重每個民族選擇自己政府形式的權利;……設法使被強行剝奪主權和自治權的民族恢復其權利。"同盟國的政策很快就證明,這些原則被認為只適用於歐洲,而不適用於海外地區。

例如,英國人未徵求國大黨領導人尼赫魯和甘地的意見就把印度拖進了大戰,並與蘇聯人商定共同佔領名義上已獨立的國家——伊朗。在埃及這另一表面上獨立的國家,英國人利用其條約所授予的特權,在開羅和亞歷山大建立了他們在中東的主要基地。法國人根據軍事需要決定其"土著"的命運;各殖民地是忠於維希政府還是忠於戴高樂,不是取決於當地居民的願望,而是取決於法國總督或軍事指揮官的決定。不過,盡避有這些單方面的行動,但實際上,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戰後10年內成為獨立國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戰後20年內成為獨立國家。

二、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1945年6月正式通過的《聯合國憲章》規定了殖民地托管制度,用這一制度取代了國際聯盟的委託管理辦法。《憲章》第76條規定,受托管國應促進被托管地居民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教育方面的進步,應促使他們朝自治或獨立的方向發展,這種自治或獨立可能適合各被托管地的特殊環境和民族以及各有關民族所自由表達的願望。……"

戰前的委託管理這時轉變為受托管理,而且聯合國為其成員國將各自的殖民地置於托管狀態下作好了準備。事實證明,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將自己的殖民地置於托管狀態下——南非聯邦堅決要求將西南非洲作為"三級"托管地來加以管理。毫不奇怪,盡避聯合國對有些殖民地如荷屬東印度群島贏得獨立確有相當大的貢獻,但偉大的殖民地革命的動力並不是來自聯合國。相反,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極其有利的國際形勢的產物,是以往幾十年裡殖民地世界中愈來愈強大的某些歷史性力量的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初的殖民主義列強空前地衰落;法國和荷蘭被侵佔,英國則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遭到削弱。同樣重要的是反帝國主義的民主主義情緒在諸帝國國內得到發展。殖民地中的白人早先曾十分自信地斷言"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強",如今,作如此斷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的存在不僅受到了其臣民的懷疑,而且受到了本國同胞的懷疑。1935年墨索里尼對埃塞俄比亞的進攻在西歐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該受譴責的倒行逆施,而1956年英、法兩國對蘇伊士的襲擊則在兩國國內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對。西方全球霸權的結束是由於西方缺乏統治的力量,同樣也是由於西方缺乏統治的意志。

此外,戰後的兩個頭等強國美國和蘇聯對在損害戰敗的敵人和被削弱的盟國的情況下獲取海外殖民地並不感興趣,這種情況也有助於殖民地革命。美國和蘇聯的確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太平洋和東歐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和衛星國,但它們並沒有仿照英國和法國的做法——英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急不可耐地瓜分了德國和土耳其的殖民地。然而,非常奇怪的是,這時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殖民地利用冷戰在蘇聯和美國之間挑撥離間,並利用這兩大強國贏得了獨立,獲得了經濟援助。

亞洲短命的日本帝國也大大地促成了殖民地革命。由於日本人輕而易舉地將英國人趕出了馬來亞和緬甸,將法國人趕出了印度支那,將荷蘭人趕出了印度尼西亞,將美國人趕出了菲律賓,所以,西方的軍事威望遭到徹底的破壞。由於日本人以"亞洲人的亞洲"為口號,進行宣傳,所以西方帝國主義的政治基礎也遭到了破壞。當日本人最後被迫交出他們的佔領地時,他們故意將武器留給當地的民族主義組織,承認這些組織為獨立的政府——如承認印度支那的胡志明的越盟和印度尼西亞的蘇加諾的印尼黨,從而盡可能地使西方的統治難以恢復。

不過,應該指出,未曾遭到日本人侵略的非洲人也同亞洲人一道贏得了自由,從而有力地說明了這一事實:雖然日本人的影響很重要,但它僅僅加深了從20世紀初起愈來愈劇烈的大動亂和愈來愈廣泛的覺醒。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系列殖民地起義反映了這種迅速發展的運動(見第二十一章)。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裡,這種運動隨著受過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識分子的成長而獲得了力量,實現了目的。成功的民族主義領導人不是頑固守舊的馬來亞蘇丹、尼日利亞酋長或印度王公,而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學裡學習並注意到西方現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魯、蘇加諾、恩克魯瑪、阿齊克韋和布爾吉巴,這一點並不是偶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數百萬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國和日本的軍隊和勞動營中服役,這種世界範圍的殖民地覺醒得到了進一步的促進。許多非洲人在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旗幟下作戰,而200多萬印度人自願加入了英國軍隊,另外還有在香港、新加坡和緬甸被俘的4萬名印度俘虜簽約參加了日本人資助的印度國民軍。當所有這些人返回家園時,他們必然以新的眼光來看待當地的殖民地官員和本民族領導人。當時,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樣,老百姓不僅受到了某些地區的戰爭造成的窮困和苦難的影響,而且還受到了同盟國關於自由和民族自決的宣傳的影響。

三、印度和巴基斯坦

殖民地革命中最重大的一個事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贏得了獨立。印度次大陸因其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從一開始就是英帝國所依賴的部分和歐洲帝國權力的縮影。英國的一個多世紀的統治為印度的自治做好了優於其他殖民地的準備。行政機構人員基本上已由印度人充任;大學已培養出一代代受過西方教育的領導人;國大黨表達了民族主義願望,並把這類願望轉到適當的方面去了(見第十五章第四至六節)。

當英國於1939年9月3日對德國宣戰時,總督林利斯戈侯爵在同一天宣佈印度也將參戰。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抱怨地說:"一個人,而且是外國人和令人憎恨的制度的代表,能夠不與4億人作最起碼的商討就使他們陷入戰爭。…在英聯邦自治領,這種決定是經充分討論後才被民眾代表接受的。……在印度卻不是這樣,這讓人感到痛苦。"對國大黨的抗議,倫敦粗率無禮地不予接受,直到法國的淪陷和不列顛戰役的爆發造成全國緊急狀態時。這時,總督宣佈,戰爭期間不可能實行根本的變革,但戰後印度將被授予自治領地位。國大黨立即拒絕了這一提議,因而僵局仍在繼續。

1942年初,日本對東南亞的突然征服從根本上改變了印度的形勢。隨著日本軍隊逼近孟加拉國邊境,印度從位於平靜的偏僻小路上的勉強的同盟國轉變為直接處在迅速向前推進的敵人的道路上的國家。丘吉爾的反應是於3月22日派內閣成員斯塔福德·克裡普斯爵士去印度。克裡普斯的意見是,在整個戰爭期間不能進行重大改革,但戰爭一結束,印度就能完全實行自治,並有權退出英聯邦。國大黨拒絕了克裡普斯的提議,於1942年8月7日通過了"退出印度決議",要求"為了印度、為了聯合國事業的成功"而立即獨立。國大黨還進一步威脅說,如果它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將進行'非暴力的群眾鬥爭"。英國的反應是實行大規模的鎮壓:6萬多人被逮捕,其中包括國大黨所有的領袖;14,000人未經審問就被拘留;940人被殺死;1630人在與警察和軍隊的衝突中受傷。

這是一個不僅對印度、而且對同盟國也是極關鍵的時刻。德國人此時已到達伏爾加河,離亞歷山大只有30哩,日本人則侵佔了緬甸。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巨大的鉗形攻勢只是由於印度和阿拉伯國家才被隔斷;印度這時因充滿著不滿情緒而動盪不安,阿拉伯國家與其說是站在同盟國一邊,不如說是站在軸心國一邊。德國人和日本人原本無需作什麼努力便能深深地進入這些國家,使無焰悶燃的火種燒起來。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便能完全封鎖歐亞大陸,從而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西方之所以能避免這種快降臨的災難,只是因為希特勒決定將他的各個師投入俄羅斯平原,只是因為日本人盡避進行威脅和軍事演習,卻從未真正打算侵入印度。即便如此,如果並非不可能,如果國大黨當初作好了武裝起義的準備,英國在次大陸上的地位原會很不穩固。然而,在甘地的影響下,印度只進行了非暴力抵抗。不過,盡避這一抵抗缺乏富有戰鬥精神的領導人,但國大黨領導人的被捕卻促成了城市和鄉村中的罷工和暴動;但是,這一抵抗沒有計劃,缺乏協調,因此,英國人能搗毀一個又一個暴動中心。

在戰爭剩下的幾年中,英國人堅決拒絕釋放國大黨領導人,除非他們改變"退出印度"的要求。國大黨領導人則拒絕這樣做,因而在這幾年中,他們一直被監禁著。其時,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趁國大黨陷入困境之際,說服印度的穆斯林加入了他的組織,從而為戰後獨立的穆斯林國家準備了條件。他不知疲倦、滿懷激情地宣講他關於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基斯坦的教義。"穆斯林印度不能接受任何必將導致一個由印度教徒佔多數的政府的憲法……眾所周知,穆斯林不是一個少數派。……根據任何有關民族的定義。都可說穆斯林是一個民族,他們應當擁有自己的家園、自己的領土和自己的國家。"

1945年7月,工黨在英國大選中的勝利是印度事務中一個新的、決定性的轉折點。工黨歷來主張印度獨立,這時,艾德禮首相為實現這一目標立即採取了行動。若不考慮其政黨的許諾和同情,事實是他除承認印度獨立外幾乎別無他擇。純粹的外界勢力已不再能抑制因戰時經歷而愈益強烈的印度民族主義,這一點在政府於1945年年底審判日本資助的印度國民軍的一些軍官時變得很明顯。這些人頓時成了民族英雄,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曾同日本人合作,而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趕走可恨的英國人。當時,遍及全國的這種情緒非常強烈,以致審判只好中途停止。事實上,英國已不再能不顧這個國家人民的願望而統治這個國家,也不再存在著企圖這樣做的意向。戰爭期間,印度行政機構人員已愈來愈多地由印度人充任,而英國在印度的投資則大大減少;英國公眾對沒完沒了的印度問題已厭倦起來。因此,艾德禮這時能在不太遭到國內反對的情況下割斷帝國與其從前的寶貝之間的聯繫。

1946年3月,內閣的一個三人代表團前往印度,負責自治的準備工作。兩個月後,他們公佈了一項計劃,但這一計劃未能贏得長期不和的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支持。於是,工黨政府派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為新任總督。在經過倉促的會商之後,蒙巴頓斷定,任何維持印度政治統一的計劃都是行不通的,他建議印、巴分治,使印、巴政府均享有自治領地位。這時,國大黨領導人已認識到分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接受了這一計劃。1947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印度獨立法案》,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聯邦成為英聯邦中的兩個獨立的國家。英聯邦的伸縮性被進一步擴大到允許這兩個新國家作為共和國分享一種必然保持一位君主作為其象徵性首腦的制度。

四、東南亞

與印度相反,東南亞在戰爭期間被日本人佔領了。可以看出,在1942年至1945年這一短暫的佔領期間,整個東南亞地區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模式。幾乎在每個國家中,對西方統治的普遍不滿已大大地促成了日本人的迅速征服(見第二十五章第二節)。當時,日本人同德國人一樣,宣佈他們的征服是"新秩序"的開端。這一"新秩序"的口號是"亞洲人的亞洲"、"大東亞共榮圈"和"沒有征服、沒有壓迫、沒有剝削"。

如果日本人當初實行這些原則,他們原本能得到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民眾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在當地居民普遍地歡迎他們、將他們當作解放者以後。然而,日本軍方另有打算,因此,這些原則仍是很快就讓人覺得空洞、難以置信的宣傳性口號。這些軍事領袖不是將大東亞視為一個"共榮圈",而是視為由處於不同程度控制下的衛星國組成的一個地區。各地的日本軍隊都盡可能地靠當地供應給養,常常造成當地的糧食和物資嚴重短缺;他們無情地徵收本土諸島所需要的一切糧食和工業原料。反過來,日本人能提供的東西卻很少,因為他們的經濟還不夠強大,不能生產戰爭物資和消費品。

不言而喻,日本人與當地民族主義者之間的關係在經歷最初的蜜月時期之後迅速地惡化了。如果日本人延長他們的佔領,他們無疑會遇到嚴重的起義。對日本人來說幸運的是,他們在1945年不得不撤退。撤退時,他們千方百計地在西方恢復其統治的道路上設置種種障礙。在印度支那,他們推翻了維希政權,承認了胡志明的臨時政府;在印度尼西亞,他們將政府交給了民族主義領導人蘇加諾;在許多地區,他們把武器分給了當地的革命組織。

毫不奇怪,日本人撤退後的10年內,東南亞所有國家都贏得了獨立。各國贏得獨立的方式各不相同,它取決干與之有關的帝國統治者。英國人在被迫正視印度的現實之後,在處理東南亞的民族主義問題方面是最現實主義的。1918年1月,他們承認緬甸為英聯邦之外的獨立共和國,第二個月,准許錫蘭在英聯邦內享有完全的自治領地位。不過,馬來亞的獨立卻被拖延到1957年2月,一個原因是這個國家的種族成分混雜,那裡的馬來亞人和中國人各佔總人口的40%多一點,此外還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少數歐洲人。中國人是始於1948年的一次共產黨起義的幕後發起人;抬著發生的叢林戰付出了非常昂貴的代價,一直拖延到1955年。1963年,馬來亞同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英屬北婆羅州)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新的國家——馬來西亞。馬來亞與由中國人佔優勢的新加被之間的緊張局勢致使新加坡於1965年退出馬來西亞,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法國人和荷蘭人的臣民也要求獨立;事實證明,法國人和荷蘭人不太靈活,因此其境通要糟得多。日本人甚至在1945年9月投降後仍繼續佔領著印度尼西亞,因為荷蘭沒有力量來取代日本人。蘇加諾的民族主義政府已於8月17日宣佈成立,與這一政府打交道的任務落到了海軍上將蒙巴頓的肩上。第二年,當荷蘭人返回時,他們願意給印度尼西亞以某種程度的自治,但這種自治仍不足以使民族主義者滿意。雙方的談判破裂了,荷蘭人依靠武力來重申自己的權力。戰爭拖延到1947年,最後,荷蘭人承認了獨立的印度尼西亞聯邦。武裝衝突遺留下來的影響使兩國以後的關係惡化,盡避在同一國王管轄下的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生存了好幾年,但1954年蘇加諾退出後它便解散了。在以後幾年中,兩國的關係因荷蘭人拒絕將荷屬新幾內亞交給這個新共和國而變得更加緊張。1957年,印度尼西亞為了報復,沒收了荷蘭人價值10億多美元的資產,1960年,斷絕了同海牙的外交關係。三年後,蘇加諾控制了西伊裡安,從而清除了一個比英帝國大部分地區還要古老的帝國的最後殘餘。

法國人為了保住他們的殖民地在印度支那進行了更長期、更頑強的戰鬥,但最後,他們也被迫撤退了。印度支那由三國組成,它們是越南、老撾和柬埔寨。越盟即越南獨立同盟領導了反對法國恢復其統治的抵抗運動。雖然越盟由許許多多成分組成,但它卻由一位曾在巴黎、莫斯科和中國生活過的共產黨人——一胡志明領導。正如印度尼西亞發生的情況一樣,由於戰爭結束後驅逐日本人的事受到耽擱,胡志明能於1945年宣佈成立臨時的越南共和國。

法國人拒不承認這一新政權,因而戰爭隨即爆發。法國人輕而易舉地重新佔領了老撾和柬埔寨,但在越南,一場消耗戰卻拖得很久。

當中國成為共產黨國家並支持胡志明時,法國獲勝的機會便不再存在。隨著冷戰的到來,美國把在財政上支持法國人作為"遏制"政策的一部分。到1954年時,北越大部分地區已控制在越盟手中,同一年,法國人在奠邊府遭到慘敗。隨即召開的日內瓦和解會議承認了整個越南的獨立,規定以北緯17度為界將越南暫時劃分為兩部分,要求於1956年在國際監督下舉行選舉,以使國家重新統一。這一解決辦法實際上給了胡志明半個國家,並使他期望兩年內得到另外半個國家,因為他的抵抗經歷已使他成為一位民族英雄。

為了避免這一結局,美國在南越支持反共產主義的天主教領導人吳庭艷。吳庭艷的政策激起了農民和勢力強大的佛教徒的強烈反對,致使他的政權於1963年被推翻,接著發生了一系列政變,直到華盛頓支持的阮高其和阮文紹先後掌權為止。他們之所以能在西貢堅持下去,僅僅是因為美國不斷升級的干涉:先是援助以資金和武器,然後發展到派"顧問"和戰鬥部隊,東京灣事件(1964年8月)後,開始轟炸北越。這一轟炸的目的是強迫早些時候已在派軍隊進攻南越的河內放棄南越,並承認它為獨立的國家。盡避這一轟炸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水平,盡避5O多萬美軍投入了戰鬥,但勝利仍不能持久,1968年1月敵軍的春節攻勢令人痛苦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約翰遜總統決定,停止對北越的轟炸,並開始在巴黎舉行和談,這一和談後由他的繼任者尼克松總統繼續進行下去。

《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