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許靖傳、麋竺傳、孫乾傳、簡雍傳、伊籍傳、秦宓傳)

許靖傳,許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輿縣人。

他年輕時就與堂弟許邵一同成名,且都有喜好評品人物的聲名,但兩人私下感情頗不諧洽。許邵官任本郡功曹,排斥許靖並使之不得被錄用,許靖只好替人趕馬磨糧來養活自己。穎川人劉翊擔任汝南太守,舉薦許靖為計吏,負責察舉孝廉,後又任職尚書郎,掌管官員的選用。漢靈帝死後,董卓專權,以漢陽人周毖為吏部尚書,讓他同許靖共同商議,舉貶升降天下官員,淘汰清除腐敗昏庸之官,提拔舉薦懷才失意之士。於是提拔任用穎川人荀爽、韓融、陳紀等為公、卿、郡守,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穎川人張咨為南陽太守,陳留人孔由為豫州刺史,東郡人張邈為陳留太守,而許靖本人則被提升為巴郡太守,他不就,被改任為御史中丞。韓馥等人到職後,紛紛舉兵反攻京城,打算殺掉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說:「你們都說應當選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聽從你們的計策,不願違背天下人心。而你們所錄用的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頭來攻擊我。我董卓為何要起用這些忘恩負義之徒!」喝令將周毖推出,在城外斬首。許靖的堂兄許砅為陳國國相,又與孔由共同謀劃攻打董卓,故此許靖害怕董卓誅殺自己,於是逃奔孔由那裡。孔由死後,許靖又投靠揚州刺史陳禕。陳禕死後,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向來與許靖交情深厚,因而前來保護許靖。

許靖出於仁厚之心收養撫恤親族鄉鄰,經常照料並接濟他們。孫策東渡長江,人們紛紛逃往交州躲避戰亂,許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讓隨從人員乘船先走,親屬族人都出發後,自己才起身隨後跟去,當時看到這一場景的人莫不讚歎。到了交止郡,交止太守士燮對許靖格外敬重厚加款待。陳國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給尚書令荀彧寫信說:「許文休乃英才偉士,智謀策略足以參與國家大事。自他流落交州以來,與眾人生活在一起,每當遇到憂患危急之事,他總是先人後己,與親族內外的人同饑共寒。他以人倫綱常對待同類,仁義寬厚,都很有收效,只是無法一一列舉而已。」鉅鹿人張翔奉王命出使交州,想憑著自己的權勢徵召許靖,試圖與許靖訂下誓約,許靖拒不答允。許靖寫信給曹操說:「時事危艱,禍亂交加,我愚懦偷生,逃竄蠻夷之地,一別十年,來往禮數斷絕。當年在會稽郡時,收到您的來信,其中言辭誠摯親密,久而不忘。當時迫於袁術抗拒王命,顛覆漢室,煽動群逆叛亂,堵隔四方道路,故此我雖然心向北方,無奈沒法動身前往。正值軍隊退撤,袁術兵馬進入,會稽受到顛覆,景興失去憑據,三江五湖,盡入敵手。面臨當時困厄,無法向您稟告。

於是便與袁沛、鄧子孝等浮涉滄海,南下交州。經歷東甌、閩、越諸國,行程萬里之遙,不見漢朝國土。一路風波漂泊,以草代糧度命,沿途餓死相繼,死亡大半。渡過南海後,與兼任郡守兒孝德相見,方知您忠義奮發,整頓人馬,西迎主上,巡視中岳。得此佳音,我心且悲且喜,當即便與袁沛及徐元賢重整行裝,打算北上荊州。正碰上蒼梧郡各縣夷、越等少數民族部落反叛,攻州占府,隔斷通路,徐元賢被害,全家老少也全被殺戮。我沿著河岸行走五千餘里,不幸又遇上瘟疫,伯母喪命,隨從人員也被傳染,從他們到他們的妻子兒女,一時死傷殆盡。大家相扶互挽,來到交止,計算沿途被敵兵殺害和染疫病亡者,十成得活一二成。小民們之艱難,辛苦至極,實在難於一一訴說。我懼怕猝然倒在異鄉,永遠成為逃亡罪人,憂心忡忡,食寐不安。意欲隨附朝覲天子的進貢使節,使自己走上獲救的道路,返歸朝廷老死故里;然而通向荊州的水陸道路阻隔,交州連繫中原的驛使長久斷絕。打算北上益州,又有嚴緊的關卡阻攔,原漢朝官員大吏,一概不得入境。以前讓交止太守士威彥,深深拜乇於益州兄弟,我也曾給他們去過親筆信,言辭懇切悲慼,然而又是寂然無聲,未有回音。雖然仰思朝廷恩澤,延頸企踵盼望切切,卻無法插翅自行飛還!「深知聖上公允明智,顯耀地授予您征伐軍事大權,所有謀反叛逆者,大多已被討伐誅殺,企圖奮力競逐的一心歸服,順從王命者殊途同歸。

此外張子雲往昔在京都,立志匡扶王室,現在雖然身在蠻夷之地,不能參與朝政,但也是國家的藩鎮、您的外援。如果荊、楚平定,王室恩澤惠及南國,您只須下聲命令給子雲,勸喻他歸服,讓他借道由荊州出來,否則,我就把他向在益州的兄弟們介紹,勸他們接納他。假若老天爺能賜予我多活幾年,人身能緩受禍患的侵害,使我能返歸朝廷,解除逃亡之罪,即使葬身九泉之下,我也無所遺恨!如果時局發生險變,國事危艱,人的命運變化莫測,使我不能活著歸返,則將永遠背著逃亡的罪名,而葬身於蠻夷之地啊!「過去齊太公呂望輔佐周朝,持黃鉞獨掌征伐大權,博陸侯霍光輔佐漢室,率虎賁擔負護駕大任。如今您扶危濟困,身為國家柱石,兼負呂望、霍光兩者的職責重任,五侯九伯,均歸您御駕管轄,自古到今,人臣之尊榮沒有誰能超過您啊。爵位高貴者憂慮也深,俸祿豐厚者責任也重,您肩負爵高者之重任,身處權重者之地位,一言出口,決定人們的賞懲,意念所及,關係天下的禍福。行事符合道義,國家即能安寧,行事悖逆道義,天下即遭散亂。國家之安危,百姓之命運,無不取決於您的言行。從華夏中原到蠻夷之邦,都在景仰注視著您。您處於如此權要之位,怎能不深讀明鑒古籍所載國家興衰的緣由、人們榮辱的原因,以便能放棄舊日恩怨,厚待朝中百官,考察各方優秀人材,選拔賢能人士擔負各級重任。

如是賢能之人,雖是自己的仇人也要舉用,否則,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能授其官職。這樣使國家獲得安寧,使百姓得到恩濟,事業成功,人們將把您的功績譜寫成樂章、銘刻於鐘鼎,願您努力為之!為國家而自尊自重,為百姓而自愛自珍。」張翔怨恨許靖不為自己所用,把許靖寄給曹操的信簡搜查出來後,即全部都扔到水裡。後來劉璋派遣使者徵召許靖,許靖由此入蜀,劉璋任命許靖為巴郡、廣漢太守。

南陽人宋仲子在荊州給蜀郡太守王商寫信說:「許文休風流倜儻奇偉不凡,有蓋世之才幹,您應當以他為楷模。」建安十六年(211),許靖調任蜀郡。

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攻克蜀地,任命許靖為左將軍長史。劉備為漢中王,許靖又被拜為太傅。劉備即位稱帝,即冊封許靖說:「朕得以承嗣帝業,君臨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定四海。百姓未能親附,五德不彰,你身為司徒,應當謹慎地佈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揚光大。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佈施仁德,以滿足我的心意。」許靖雖年過七十,仍然喜愛人才,獎掖後進,品評清談不倦。丞相諸葛亮等授職儀式都由他來主持。

章武二年(222),許靖去世。他的兒子許欽在他之前即已死去。許欽的兒子許游,景耀年間擔任尚書。起初許靖以兄長之禮侍奉穎川人陳紀,與陳郡人袁渙、平原國的華歆、東海郡人王朗等都有深交。華歆、王朗以及陳紀之子陳群,在曹魏政權初期曾官任三公輔佐大臣,他們都與許靖通信,陳敘舊日友誼,情義誠懇真摯,因文字太多故不便於載錄。

麋竺傳,麋竺,字子仲,東海郡朐縣人。先輩世代經商,家中僕役上萬,財產極為豐厚。後來徐州牧陶謙徵召他為州別駕從事。陶謙去世後,麋竺奉陶謙遺命,前往小沛迎請劉備。

建安元年(196),呂布乘劉備出兵抗拒袁術之機,襲擊下邳,俘獲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率軍轉往廣陵郡海西縣,麋竺於是將自己的妹妹獻給劉備做夫人,同時獻上二千奴僕,以及許多金銀財產助劉備作軍需費用。劉備當時極為困窘,憑借這筆財富得以重新振作。後來曹操上表舉薦麋竺為嬴郡太守,弟弟麋芳為彭城國相,兩人都辭去官職,追隨劉備轉戰各地。劉備打算前往荊州,派遣麋竺先去與劉表通報聯絡,任麋竺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平定益州後,劉備任命麋竺為安漢將軍,位次在軍師將軍之上。麋竺雍容華貴敦厚優雅,但謀略才幹非他所長。故此劉備總是對他待以上賓之禮,而從不讓他統率軍隊,然而賞賜豐厚,倍加寵信,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比。麋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但兩人私下感情不和,麋芳叛迎孫權,關羽因此兵敗身亡。事後麋竺將自己反綁來向劉備請罪,劉備勸慰他,兄弟犯罪不與他相關,仍像過去一樣對待他。麋竺因慚愧恚恨而發病,一年多後即死去。他的兒子麋威,官至虎賁中郎將。麋威的兒子麋照,任職虎騎監。麋家一門自麋竺至麋照,都熟習弓馬,善於騎射。

孫乾傳,孫乾,字公祐,北海郡人。劉備兼任徐州牧時,孫乾被徵召為州從事,後來一直跟隨劉備轉戰周旋。劉備叛離曹操,派遣孫乾前往與袁紹聯絡,劉備準備前往荊州,孫乾又同糜竺一道出使見劉表,他每次都能按照劉備的意旨行事。後來劉表給袁尚寫信,談到他們兄弟之間紛爭之事,便說:「每次同劉左將軍、孫公祐一起談到這件事,沒有一次不痛心疾首,相對感傷!」劉表對孫乾的器重由此可見一斑。劉備平定益州,孫乾由從事中郎上升為秉忠將軍,所受的禮遇僅次於糜竺,與簡雍相等。不久,孫乾去世。

簡雍傳,簡雍,字憲和,涿郡人。年少時與劉備很有交情,跟隨劉備轉戰周旋。劉備進荊州後,簡雍與糜竺、孫乾同為州從事中郎,常被派作說客,往來出使各地。劉備進入益州,劉璋見到簡雍,十分喜愛他。後來劉備圍攻成都,即派簡雍前往勸說劉璋,劉璋於是與簡雍同坐一輛車,出城歸降。劉備任命簡雍為昭德將軍。簡雍閒暇自得,高談闊論,性情倨傲,行為不檢,即使在劉備面前,也伸足側身,不注意行儀威嚴,只管自己舒適而已。與諸葛亮以下的人在一起時,他就一個人占一張坐榻,手枕著脖子躺著與人講話,不為任何人所屈附。一個時期因天旱糧食歉收而禁止飲酒,釀酒者就受到刑罰。吏役從一戶人家搜出了釀酒的工具,執法者準備懲罰這戶人家和釀酒師。簡雍與劉備一道遊玩,看見一對男女在路上行走,他便對劉備說:「那兩個人要行婬亂,為什麼不把他們綁起來?」劉備問他:「你怎麼知道?」簡雍回說:「他們都有婬亂的工具,與有釀酒工具想釀酒的人不是一樣嗎?」劉備哈哈大笑,叫人釋放了那戶藏有釀具的人。簡雍的風趣滑稽,大都像上面這樣。

伊籍傳,伊籍,字機伯,山陽郡人。年輕時依附同鄉鎮南將軍劉表。劉備進荊州後,伊籍常與劉備往來想依托劉備。劉表去世後,伊籍於是隨劉備南渡長江,後又隨劉備進入益州。益州平定後,劉備任命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所受禮遇稍次於簡雍、孫乾等。劉備派遣他出使東吳,孫權聽說他甚有辯才,想用言辭污辱他。伊籍剛進殿入拜行禮,孫權對他說:「你侍奉無道之君很辛苦吧。」伊籍當即回答:「一拜一起,談不上什麼辛苦。」伊籍的隨機應變之敏捷,大都與此類似,孫權對他的回辯十分驚異。後來伊籍被提升為昭文將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一起制定《蜀科》;《蜀科》中的條列律令都出自這五人之手。

秦宓傳,秦宓,字子敕,廣漢郡綿竹人。秦宓年輕時就很有才學,州郡徵召他,他總是稱有病而不去。秦宓上書益州牧劉焉,舉薦儒士任定祖說:「古代百里奚、蹇叔以垂暮之年為秦國制定國策,甘羅、子奇在童稚之年立有卓著功勳,所以《尚書》讚美年高之人,《易經》稱頌顏淵,可知選拔人才錄用賢能,不必拘於年齡的大小,這是十分明顯的事。很久以來,國家察舉人才,大多注重年輕英雋之士而遺漏年高德重之人,輿論對此評價不一,肯定、否定各有一半,這是太平之世的漫步,並非戰亂時代的急需。要想救濟危困平定禍亂,修己以安人,就應當卓絕超群,一反流俗所為,震駭鄰國,驚動四方,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天道人際合而不悖,自己問心無愧,即使遭遇凶禍,又有什麼可憂可怕的呢!餅去楚國葉公好龍,神龍從天降下。喜愛假龍都能感動上天,何況喜愛真的呢?如今處士任安,仁義正直,聲名遠揚,如果對他察舉錄用,則全州之人都會心服。古代商湯選拔伊尹,使不仁不義之人遠遠逃避,何武薦舉二龔,雙雙揚名史冊,故此貪戀尋常高度而忽視萬仞之山嶽,滿足眼前粉飾而忘卻天下之美譽,這確是古往今來都要慎重的事。你想鑿石取玉,剖蚌得珠,如今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光彩炳然,有如明亮的太陽,還有什麼值得您猶豫懷疑呢?我深知白天不必秉燭,因為太陽自可光明,但還是將自己的區區愚見冒昧地傾吐出來。」劉璋任益州牧時,秦宓同郡人王商為州治中從事,他寫信給秦宓說:「貧賤困苦,何時可以度完這樣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應該來一趟,與州牧見見面。」秦宓回信說:「古代堯厚待許由,恩遇不能說不宏大,然而許由卻洗耳穎水;楚王聘請莊周,禮數不能說不周到,然而莊周卻垂釣不顧。《易經》有言:『堅強啊,其意志不可移。』有什麼值得炫耀?況且以國君的賢明,你作為賢良的輔臣,不在此時獻出蕭何、張良的計策,實在不為『智』。我得以頂著烈日在田野耕作,誦記顏淵的簞食瓢飲,歌詠原憲的蓬門陋巷,時時漫步山水之間,與長沮、桀溺為伍,聽玄猿悲聲於山林,看仙鶴鳴啼於深澤,以安身存命為樂,無憂無慮為福,拋棄虛名,絕意龜兆,知道我的人越來越少,這就是我引以為寶的地方。眼下正是我得志的日子,何來困苦貧賤的哀歎!」後來王商為嚴君平、李弘建立祠廟,秦宓寫信對他說:「我因疾病隱避世外,得悉你為嚴、李二君立祠,可謂是對同道之人的厚愛和勉勵。

觀嚴君文章,冠絕天下,許由、伯夷的超俗操行,有如高山一樣不可動搖,即使揚雄不加讚歎,同樣名揚人間。如果李仲元不遇上《法言》,他的名聲必然湮沒無聞,這是因為他的文章缺乏斑斕的文采,可以說他是一個攀龍附鳳靠他人而得名的人。而揚子雲潛心著書立說,有益於世,出污泥而不染,行動以聖人為師,今日天下之人,仍在誦讀他的文章。國家有這樣的人,足以向四方誇耀,奇怪的是您顛倒本末,反不為他建造祠堂。蜀地本來就缺少學士文人,文翁遣派司馬相如前往東方學習七經,回蜀教化官民,於是蜀地的文化學術才比肩齊、魯。故此《地裡志》:『文翁倡行教化,司馬相如為其師。

』漢室得才士,那時最為繁盛;董仲舒之類,不明封禪之禮,司馬相如制寧了封禪的禮儀。能制禮作樂,移風易俗,難道不是以禮儀節度人們行為規範而補益社會嗎?雖說他有卓王孫一事拖累,但就像孔子推崇齊桓公的霸業,公羊高讚美叔術的謙讓,我亦為司馬相如的教化叫好,應當為他建祠,並趕快撰定銘文。」起先,李權曾向秦宓借《戰國策》,秦宓說:「戰國合縱連橫攻戰不已,讀它有何用?」李權說:「孔子、嚴君平,匯聚眾書,寫成《春秋》、《老子指歸》,故此海以匯合百川為闊大,君子以廣博聞見為宏大。」秦宓答覆說:「書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獻外,仲尼一概不採收;道法除崇尚虛無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積,每年都要蕩滌清除;君子固然要廣博見聞,但不符禮儀則不以觀看。

這《戰國策》反覆記載闡明張儀、蘇秦的謀略權術,殺人而自生,害人以保己,這是聖賢經典所憎惡的東西。故此孔子發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闡述聖賢大道,又制定《孝經》,廣泛地宣揚仁義道德。防微杜漸,抑惡於萌,故而老子主張要在禍患發生之前就把它消除於萌動狀態之中,的確如此啊!商湯是位大聖人,因看到郊野之魚就發生了沉溺打獵的過失;魯定公本是一位賢君,因觀看美女歌舞就荒廢了朝政,諸如此類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見那你想得到的東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亂。』因此天地純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這正是君子所應效仿的。《洪範》記載災異,往往由人的言行聲貌引發,與《戰國策》中奸詐權謀有何相干之處?」有人對秦宓說:「你想自比巢父、許由、商山四皓,為什麼又有意地宣揚自己的辭藻文采、表露自己的奇瑰才能呢?」秦宓回答說:「我文不能盡言,言不能盡意,有什麼文采辭藻可宣揚呢?往昔孔子三次拜謁魯哀公,作《三朝記》七篇,這是由於對有些事他不能保持沉默。接輿邊走邊唱歌,評論家認為這是文采光燦的詩篇;漁父詠歎奔流的漢水,賢士們認為這是文字閃光的辭章。老虎生來就有斑斕的花紋,鳳凰天生就有五彩的羽毛,豈是它們以色彩來粉飾裝扮自己?都是自然天生的啊!《河圖》、《洛書》因其文采而盛傳於世,聖賢六經因其文采而傳誦歷代,君子以禮樂教化為美德,辭藻文采又有什麼妨害!以我之愚笨,猶以革子成反對文采之過失為恥,何況那些比我賢能的人呢!」劉備平定益州後,廣漢太守夏侯纂請秦宓出任師友祭酒,兼為佐吏之長,尊為仲父。

秦宓假托有病,躺在家中,夏侯纂領著功曹古樸、主簿王普,帶著酒食前往秦宓家宴飲交談,秦宓依然躺在床上。夏侯纂問古樸說:「講到你們益州養生的酒餚食具,實在遠遠勝過其他州郡,不知文人才士比其他州郡如何?」古樸回答說:「自西漢以來,益州人士的官職爵位或許沒有其他地方的人士那麼高,但談到著書立說為世人師法,決不比其他地方差。

嚴君平讀黃、老而寫下《老子指歸》,揚雄讀《易經》而著述《太玄》、讀《論語》而著述《法言》。司馬相如為漢武帝製作封禪的文告,這是今日天下人人皆知之事。」夏侯纂說:「仲父如何?」秦宓以笏板拍打著自己的面頰,說:「請您不要認為仲父我說話不夠謙虛,讓我為您講一講本州的源流始末。蜀有山名汶阜,長江源出此山之中,天帝使它得到昌大,神靈使它取得福祉,因此蜀地沃野千里。江、河、淮、濟四大河流,長江居於首位,這是其一。大禹出生於石紐,即在現在的汶山郡。當年堯遭受水患,鯀治水無功,禹疏長江決黃河,使它們東流入海,為民消除禍患,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誰的功勞能超過他,這是其二。

天帝通過房、心、參、伐的星象,來決斷推行政令,參、伐二宿為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車出谷口,就是現在的斜谷。

這就是本州的始末縱橫,請您平心而論,它比天下其他地方如何?」夏侯纂遲疑半晌無言以對。益州徵召秦宓為從事祭酒。劉備即位稱帝后,準備征討東吳,秦宓說天時不當,必難取勝,因此獲罪下獄囚禁,後被赦釋放。

建興二年(224),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選拔秦宓迎請他為州別駕,不久又提升他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東吳派使者張溫前來修好,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眾人到齊後,惟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幾次派人催他,張溫問:「他是什麼人?」諸葛亮說:「益州的學者文士。」秦宓到後,張溫問他:「你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你何必小看人!」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張溫問:「頭在何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有言,『於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張溫問:「天有耳朵嗎?」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於水澤,聲聞於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麼來聽?」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有言,『上天的步履那麼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麼行走?」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張溫問:「姓什麼?」秦宓說:「姓劉。」張溫問:「你怎麼知道?」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張溫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一問一答如山中回音,應聲隨出,張溫於是對秦宓十分敬服。秦宓的文才口辯,大都如此。

後來他被升任為大司農,建興四年(226)去世。起初秦宓看到記敘帝王世系的文獻,五帝都出自同一部族,秦宓從根本上考辨出這種記載的錯誤。他還論證了皇帝王霸養龍的傳說,都很有道理。譙週年輕時曾拜訪求教秦宓,將秦宓的言論記錄在《春秋然否論》之中,因文字太多故不作轉載。

《三國誌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