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

【提要】

這是古人尊重法治的名篇。衛君就是付再大的代價,也要使國家的法令得到彰現,使法治精神能夠教化民眾,使為政者樹立信用。中國傳統中尚且如此推崇法治,何況現今吸收西方法治精神的當代社會呢?

【原文】

衛嗣君時,胥靡逃之魏,衛贖之百金,不與。乃請以左氏。群臣諫曰:「以百金之地,贖一胥靡,無乃不可乎?」君曰:「治無小,亂無大。教化喻於民,三百之城,足以為治;民無廉恥,雖有十左氏,將何以用之?」

【譯文】

衛嗣君執政的時候,有個罪犯胥靡逃到魏國,衛國想用百金把他贖回來審判,魏國不同意。於是衛君想用左氏城邑換回胥靡。大臣們都勸告說:「用這樣價值不菲的土地,去換回一個小小的罪犯,恐怕不合適吧?」衛君說:「治,無所謂小柄;亂,無所謂大國。用教化來引導百姓,即使是三百戶人家的城邑也能治理好;如果百姓不講廉恥禮儀,即使有十座左氏城池,那又有什麼用呢?」

【評析】

為政的遵守法治、賞罰有信,那麼這個國家的道德狀況、社會的社會風氣就會凸現秩序和正義。就像商鞅立木行賞,終致秦國法令暢通、改革一日千里。為政者的言行和決策是一個國家秩序和信用的源泉,如果為政者有法不依、有令不行,就是一兩件小事,也不僅會使為政者喪失信用,而且會把社會的風氣帶壞、民眾道德水平下滑。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