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讀後感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秦國出兵威脅東周,索要九鼎。可見東周君早已喪失天子的尊嚴,淪為偏安一隅的小諸侯。在齊秦等大國面前只能耳提面命。坐擁天子之名而無天子之實,別說行駛天子的權力,就連自己也成了大國嘴邊隨時想吃的一塊肉。在這裡,秦國索要九鼎不知是何用意?是秦王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想過早的坐擁天子寶器,還只是通過獲得九鼎來宣傳自己才是繼周統的唯一天授者?我想應該是後者吧。想必後來齊王出兵干涉也是為了此目的。當時已屬戰國末年,強國拉鋸,周室沒落,列國都想證明自己具有享祀天子宗廟的待遇,通過佔有寶器顯示天命所歸,從而更有利於自己國家的發展與征戰。寶物也是服務於人,撇開利與益的糾葛,寶物也只是一堆廢物。而到了真正見弓拉弦的時候,寶物也只能隨著時代沉浮。九鼎也不能保證周王室的滅亡,象徵只在莊嚴的宗廟裡像征,而在血肉橫飛的狂飆中它只是一個等待重拾的破碎的夢。顏率雖用一時的小聰明保住了寶物,但它不能阻止它的最終命運。他有沒有考慮到,齊秦也許有哪一天不用借道,擁兵城下,出動九九八十一萬人帶走九鼎。畢竟身死國滅已經屢見不鮮。顏率利用齊秦均衡達到了目的,這也說明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縱橫天下。可是想永遠在做前面,只有擁有最堅定意識者才能堅持到最後。我得不到還不能讓我想想嗎?只是這時,均衡在逐漸打破,天命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讀後東周欲為稻》讀後感

東周想種水稻,西周不放水。東周很憂慮,東周它憂慮,我很疑問,東周幹嘛非要種水稻呢?蘇秦巧舌一辯雙方都得感謝蘇秦。可見戰國的縱橫家的手段,他們雖然不能翻手雲,覆手雨,但可以通過三寸不爛讓那些君主們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他們之所以能馳騁縱橫,是因為他們知道那個時代的生存法則。那時不相信眼淚,只有列國征伐和宗國利益。想想東西兩周本為一室,卻為了讓另一國民生凋敝而不惜想盡辦法破壞。想必這就是國家利益的雛形。可憐西周,不再強國富民上下工夫,卻通過疲苦之計來算計他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用馬哲的觀點來說,這就沒有搞清楚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了。萬物相連,因果互化,用後人的眼角去看,東周西周真是井底之蛙。但歷史之所以為歷史,是因為有它的局限性。一個時代必然有一個時代的特點,真正把握歷史機遇的永遠是那些慧眼如炬,意志堅定者。只有眼到手到,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歷史的車輪還在不斷前進,我們是在輪前還是在轍後?蘇秦輕搖三寸就能獲得雙方感激。在於他把握住了雙方目的的交合點。一方面滿足雙方目的,一方面找到通吃點。這真是一種至臻化界的境界,只能膜拜而不能模仿。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