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裂成兩大陣營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遠征孫權時有個細節,那就是在留守鄴縣的人選上曹操做出了一項令人意外的安排:曹植負責留守,曹丕隨征。

這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更容易讓人展開聯想。曹植此時23歲,曹操在這個年齡剛好擔任頓縣令,臨行前曹操專門告誡曹植:「我當年擔任頓丘縣令,年齡也是23歲。現在回想那時的所作所為,至今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現在你也23歲了,希望你自勉!」

對曹丕來說這次隨征一定心事重重,之前他就感覺到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號,現在這個信號更加明顯了。曹操的確在猶豫,他不那麼喜歡曹丕,否則就不會糾結了。至於原因,除了性格還有曹丕密切交往的那些人,讓曹操心裡都感到不踏實。自開啟政治革新的進程以來,曹操覺得始終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正慢慢浮出水面,反對他的人,其實曾經也擁護過他,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雙方很難妥協和調和,荀彧的死或許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但曹操知道事情還沒有完。

世家大族曾是本朝政壇版圖的中堅力量,近幾十年來雖然備受宦官和外戚的擠壓和迫害,但對漢室的忠誠一直矢志不改,而曹操嚴格說來並沒有出身在這個集體中,頭上反而貼著宦官後人的標籤,世家大族肯與曹操合作,擁護他、支持他,緣於曹操堅決與宦官陣營劃清界限的種種努力,緣於世家大族們想借助曹操的力量實現復興漢室的期待,但這一路且行且走,雙方發現各自的心裡其實都有著落差,眼看獻帝的年齡一天天增長,而曹操並無還政的任何表示,一部分士族出身的人心中的不滿便與日俱增。

曹操當然洞悉這一切,只是不能挑開明說而已。他最擔心的是兒子們也捲進這場紛爭中,那將是曹氏試圖建立萬世基業的噩夢,現在曹丕跟司馬懿、陳群這樣的人過從甚密,讓曹操不由得不警惕。

至於曹植,雖然不夠城府,但率直、才思敏捷的特點又讓曹操覺得很像自己。不過,廢長立幼是一個大忌,對嫡長子世襲制是一種挑戰,後果如何曹操也有些吃不準。

這段時間,曹操為立王太子的事一直糾結著。

曹操就此事私下裡徵詢了很多人的意見,想聽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但結果仍然分歧嚴重。丁儀、丁廙兄弟倆這段時間很受曹操的重用,丁儀多次在曹操面前稱讚曹植有奇才,當他看出來曹操也有立曹植為太子的意思後,不斷給曹植出謀劃策。

丁廙也在曹操的面前使勁捧曹植:「臨菑侯天性仁孝,為人坦蕩,而且聰明過人,將來一定能成為傑出人物。他還博學淵識,文章絕倫,當今天下的賢才君子,不問少長,都願意跟隨他甚至為他而死,這實在是天祐我大魏,所以才賜給大魏這麼好的接班人!」

經他們兄弟倆一唱一和,曹操也有些心動,他問丁廙:「我確實很喜歡曹植,這個不用你來說。我想立他為嗣,你看怎麼樣?」丁廙自然毫不掩飾地支持曹植,甚至表明自己願意以死來保薦曹植,丁氏兄弟的話對曹操產生了很大影響。

除丁氏兄弟,力挺曹植的還有楊俊、邯鄲淳、孔桂等人。

楊俊是邊讓的學生,跟司馬懿等河內郡名士關係密切,他擔任丞相掾,在外地當過郡太守,職務不算太高,但素來以善於品識人物著稱,他曾經在奴僕之中提攜了王像這樣的人才。曹操為選嗣問題秘密徵求大家的意見時,也問到了楊俊。楊俊雖然分別講了曹丕和曹植的優點,沒有明確說誰是繼承人,但稱讚曹植更多。

書法家邯鄲淳也支持曹植,他初次見到曹植就驚呼他為「天人」,成為曹植的忠實粉絲。邯鄲淳多次在曹操面前誇獎曹植,消息傳到曹丕那裡,讓曹丕很不高興。

在曹魏陣營裡孔桂似乎不是一個重要人物,但他一度是曹操身邊的紅人,說話很有份量。孔桂字叔林,涼州人,原是關中軍閥楊秋的手下,楊秋投降後孔桂有機會多次來鄴縣公幹,曹操見到孔桂,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把他留了下來,給了一個騎都尉的頭銜,讓他平時隨侍在自己左右。

孔桂確實有些才能,不然曹操也不會欣賞他,但他最大的專長還在於會逢迎拍馬,他善於觀察曹操的意圖,專門挑曹操高興的時候委婉地陳述自己的建議,很多事情被曹操採納了,讓眾人對孔桂刮目相看。曹操是一個頭腦比較清醒的領導,孔桂能把曹操奉承好,確實有些手段,他之所以受到曹操的寵信,除了有些本事、會察顏觀色外,還與他的業餘愛好有關,他通曉圍棋,又踢得一腳好球,而曹操是著名的圍棋高手,工作之餘孔桂可以陪曹操下下棋,這種「密切聯繫領導」的方式是常人不具備的。

曹操對孔桂很滿意,多次給他賞賜,由於孔桂在曹操面前說話「好使」,很多人都爭相巴結,也送給他不少財物,孔桂雖客居鄴縣,但日子過得很滋潤,生活十分奢侈。曹丕對孔桂很重視,想方設法接近他,但孔桂感到曹植的勝算更大,所以把寶押在了曹植一邊,平時跟曹植走得很近,對曹丕有所怠慢。

支持曹丕的,主要有桓階、毛玠、邢顒、衛臻等人。

擔任過丞相掾、趙郡太守的桓階勸曹操不要打破長幼順序,應該立曹丕為太子,桓階不僅秘密勸諫,還多次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一些支持曹丕的人被丁氏兄弟視為眼中釘,多次在曹操面前說他們的壞話,全賴桓階竭力勸解周旋才得以保全。

長期在曹操身邊負責人事工作、魏國建立後擔任尚書僕射的毛玠也勸曹操立曹丕,看到曹植受寵,毛玠密諫曹操說:「袁紹因為沒有處理好兒子的事,以至於國破家亡,廢立這樣的大事,還是要慎之又慎。」毛玠是迎天子、屯田等重大決策的始倡者,他的話在曹操心中一向很有份量。毛玠一向為人正直,清正廉潔,曹操曾把他比喻為自己身邊的周昌。

邢顒本來擔任平原侯府的屬官,但他處處以禮法嚴格約束曹植,又得理不饒人,於是跟曹植發生了矛盾。後來邢顒轉到丞相府工作,參丞相軍事。曹操就立嗣問題徵求邢顒的意見時,邢顒說:「廢長立幼是前世所忌諱的事,希望您能慎重處理。」

衛臻是曹操老戰友衛茲的兒子,衛茲為支持曹操早年的事業而犧牲,後來曹操每次路過陳留郡都會派使者前去祭掃他的陵墓。夏侯惇當陳留郡太守時舉薦衛臻擔任本郡的計吏。一次,夏侯惇命衛臻帶夫人出席宴會,衛臻認為這與禮法不合,拒絕了,夏侯惇大怒,一氣之下把衛臻抓了起來,但馬上又後悔了,趕緊把他放了。

東郡發生了朱越謀反事件,朱越供認衛臻參與其中,後來證明是假的,曹操為此專門下令明示衛臻的忠誠。後來曹操征衛臻為參軍,又追念其父的功勳,賜封衛臻為關內侯,轉任戶曹掾。丁儀跑過去做衛臻的工作,要他支持曹植,被衛臻嚴詞拒絕。

崔琰也反對立曹植,說起來曹植還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長期代曹操主持冀州的工作,魏國建立後擔任尚書,曹操用密函向大家詢問該立曹丕還是立曹植,崔琰則用公開信的形式回答說:「按照《春秋》之義,立子應該以長,五官中郎將仁孝聰明,應該繼承正統,我願以死堅持這樣的看法!」

除了上面這些人的支持,曹丕還有兩個秘密外援,這是曹植不具備的。曹操有很多妻妾,他比較寵愛的除卞氏外還有曹幹的母親王氏,王氏暗中幫曹丕說了不少好話。曹丕有一個妾姓郭,比較有謀略,曹丕爭太子時她幫忙出了不少主意,這個郭氏後來繼甄宓之後成為曹丕的皇后,史稱文德皇后。

以上這些事都見之於正史,完全可以想見還有很多沒有寫到正史裡來。這場鬥爭從一開始就把很多人牽扯進來,從雙方的形勢判斷可以說勢均力敵,如果仔細分析,曹丕一方略微佔些上風。

看到下面的意見這麼不統一,曹操有點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後問到了一向足智多謀的賈詡。曹操屏退左右問賈詡的看法,賈詡卻不作聲,曹操急了:「我有事問你呢,你不說話是什麼意思呀?」賈詡裝著在沉思,半天才說:「屬下剛好想起一些事,所以沒有立即回答。」曹操問他想到了什麼,賈詡回答:「想到了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

曹操一下子明白了賈詡的意思。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