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自投羅網

宋襄公十二年(前639年)春天,宋國鹿上(今山東省曹縣東北部),宋襄公邀請了楚成王和齊孝公參加天下領導人峰會。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春風拂面,春情萌動。總之,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宋襄公很得意,能夠同時請動楚國和齊國兩國君主,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齊孝公為什麼肯來?因為他欠了宋襄公的大人情,不好意思不來。

楚成王為什麼來?也是因為欠了人情?當然不是。他只是想來看看,看看中原大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鹿上之會】

在座次安排上,宋襄公耍了個小心眼。那時候還沒有「排名不分先後」的說法,也沒有圓桌給大家開圓桌會議,更沒有按字母或者按筆畫排名的說法。從齊桓公那時候開始,除了齊老大之外,其餘的國家還是按照爵位排名的。所以,作為東道主,宋襄公決定按爵位排名。

宋國,公爵;齊國,侯爵;楚國,子爵。

現在的排序是:宋老大,齊老二,楚老三。

宋襄公厚著個臉皮坐上了第一把交椅,齊孝公坐第二把交椅倒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也沒心情爭什麼盟主。楚成王坐在了第三把交椅上,心情可想而知。

「讓老子當小三?」楚成王一股無名之火壓在心頭,沒辦法,就算楚國強大,可是如今在人家的地盤上,吃蒼蠅也只能嚥下去了。

宋襄公看齊孝公沒意見,楚成王似乎也無所謂,心中暗暗高興。

三國君主互致問候以後,就當前國際國內焦點話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一致認為,三方應該發揮各自的影響力,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第二天,按照慣例,三國領導人要登壇歃血為盟。

歃血為盟,宋襄公又搶了個頭名。不僅執了牛耳,而且第一個歃血。那感覺,跟拿了奧運冠軍沒什麼區別。

這一次,宋襄公給了楚成王一個面子,給他排在了第二位,齊孝公第三位。這下好了,楚成王依然不高興,齊孝公也不高興了。

歃血為盟之後,宋襄公的信心更足了。於是,正事提上了桌面。

「楚王、齊侯,如今我們三強結盟,可以說是天下諸侯的福音。現在,我想繼承齊桓公的遺志,把天下諸侯團結在一起。你們看,秋季的時候咱們召集天下諸侯在盂(今河南省睢縣)召開聯合國大會怎麼樣?」宋襄公提議。那兩位一聽,知道老宋想當盟主了。

「好啊,我支持。」楚成王第一個支持,態度之積極出人意料。

「齊老弟,你怎麼看?」宋襄公問齊孝公。

齊孝公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宋襄公想當盟主了,他也知道楚成王這些天很不高興。那麼,為什麼楚成王現在這麼積極?這裡有鬼。

「我沒問題,宋哥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齊孝公滿口答應,答應了再說。

基本上,現在楚成王和齊孝公都準備看熱鬧,看看宋襄公怎麼整這個盟會。

「不過,這麼大的事情,老哥我一個人弄不了,要麻煩兩位,通知各自麾下的諸侯參加。」到了這個時候,宋襄公提出這個要求了。

齊孝公一聽,你不是牛嗎?你自己請啊。

「宋哥,你看,齊國這幾年挺亂,沒什麼號召力了,我那邊的國家,你發通知比我好使,您就自己來吧。」齊孝公推了,他估摸著,楚成王也要推掉。

可是,齊孝公錯了。

「好,陳、鄭、蔡、許、曹這五個國家包給我了。」出乎意料,楚成王爽快得驚人。

「太好了,一言為定。」宋襄公更高興了,只要楚國肯出面,其餘的國家自己也能搞定了。

於是,三國商量好了時間地點,分頭準備去了。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是好東西。

【宋襄公的兩個錯誤】

「仁義無敵啊。」宋襄公興高采烈,天天念叨。一邊派人前往盂開建國賓館和祭壇,準備迎接天下諸侯。

「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子魚很絕望,他斷定國家就要滅亡了。

魯國的臧文仲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說了一句名言:「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左傳》)什麼意思?通常的解釋是:順從別人的意願容易,讓別人順從你的意願多半就不行了。不過,筆者認為這句話應該如此解釋:當人的能力大於慾望,可行;當人的慾望大於能力,不可行。

換言之,要量力而行。

與之相反的一句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可見,如果我們學了春秋,就不會鬧「大躍進」那樣的笑話了。

秋天,宋國的盂。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該發生的終究要發生,與天上有沒有雲並沒有直接關係。

宋襄公提前十天來到,親自檢查各種接待工作,數十遍練習怎樣執牛耳歃血為盟,怎樣對諸侯講話,怎樣行使擔任盟主之後的第一次權力。

「仁義無敵。」宋襄公念叨著。這將是他榮任盟主後就職宣言的第一句。

「這是一屆盛況空前,無與倫比的盟會。」宋襄公又念。這是他準備給這次盟會的總結性發言的最後一句。據他的樂觀估計,因為有齊國和楚國的參加和鼎力支持,與會盟國數量應該在二十以上。這個數量,無論是南聯盟大會還是聯合國大會都沒有達到過。

可是,他沒有想到,從一開始,他就在犯錯誤。更糟糕的是,他的錯誤是愚蠢的、後果嚴重的。

下面,來看看宋襄公犯了什麼錯誤。

第一個錯誤,名不正言不順。

齊桓公稱霸,是尊王室以令諸侯。宋襄公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可是他很擔心得罪楚國,如果楚國和王室都來了,誰排在前面?權衡利弊,宋襄公覺得寧可得罪王室,不能得罪楚國。所以,他決定不邀請王室出席。

仁義仁義,首先把王室給仁義掉了,這不是假仁假義嗎?

假仁假義,是很容易被人瞧不起的。

王室沒有出席,楚國陣營因此藐視宋國,知道他們沒有底氣;齊國陣營因此不滿宋國,認為他們討好楚國。

盟會還沒有開始,已經沒有人喜歡宋襄公了。

第二個錯誤,可以感動別人,可以感動世界,但是不能感動自己。

宋襄公被楚成王的爽快所感動,更被自己的仁義所感動。於是,他建議召開一次衣裳之會。什麼叫衣裳之會?就是大家只穿衣裳,不穿褲子?零分。

所謂衣裳之會,就是大家都不帶兵車,坦誠相待,和平赴會。衣裳之會,又叫乘車之會,乘車是什麼意思?乘車跟戰車相對應,就好像旅行轎和裝甲車的區別。

「主公,楚國人是南蠻,沒什麼信用可言,我看,咱們還是在附近埋伏下兵力。楚國人如果講信用最好,如果他們出什麼妖蛾子,咱們也能及時應對。」子魚見宋襄公全無警惕,提醒他要防備萬一。

「這怎麼行?信用啊,仁義啊。咱們不能言而無信啊。」宋襄公否決。

任何時候,感動自己都是危險的。

【自投羅網】

楚國的號召力被證明是強大的,盟會前兩天,陳穆公、蔡莊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陸續抵達,入住國賓館。

盟誓當天早上,楚成王來到。看上去,楚成王還是很講信用,儘管隨從人員多一點,但是兵車一乘也沒有帶。

齊孝公沒有來,齊孝公在盟誓的頭一天派人前來,說是痔瘡發作,無法前來,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此外,宋國負責邀請的魯國、衛國、燕國、晉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全部缺席,而且是無故缺席。說白了,這些國家根本不尿你宋襄公這一壺。

宋襄公覺得很沒有面子,可是,事已至此,厚著臉皮也要繼續下去啊。

宋襄公只是覺得沒面子,可是,子魚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如果齊孝公以及齊國體系的諸侯們在,那麼齊楚形成抗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現在的形勢是宋國面對楚國體系六個國家,人家都不用動用兵車,也能把宋襄公給就地辦了。

「主公,事情不太妙啊,我看還是溜了比較穩妥。」子魚悄悄找到宋襄公,建議趕緊逃跑。

「噯,這怎麼行?那不成宋跑跑了嗎?咱們是東道主啊。你放心好了,楚王是個講信用的人,啊,仁義無敵。」這個時候了,宋襄公還在講這個。

子魚一看,該死活不了啊。既然如此,自己留個心眼吧。

盟誓開始了。

祭祀,殺牛,牛耳朵端了上來。

牛耳朵是誰的?

陳國等五國領導人都面帶討好的笑容看著楚成王,楚成王則面帶笑容看著宋襄公。

牛耳朵送到了宋襄公的面前,他要伸手去接。可是,突然他猶豫了,因為他看見諸侯們怪異的目光。

底氣不足,底氣還是不足。

「這,這,給楚王吧。」關鍵時刻,宋襄公畏縮了。

「哈哈,宋公客氣了,您是公爵,我是子爵,這裡面我是最後一個啊。」楚王笑著說,拒絕接過牛耳。

子魚遠遠地看著,他知道,一切已經無法避免了。於是,他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溜走了。

「這,楚王,這,您客氣。」宋襄公語無倫次。

「哈哈哈哈。」楚成王大笑起來。

「這。」宋襄公手足無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諸侯們紛紛大笑起來。

「這,這……」宋襄公終於後悔了,他四處張望,要找子魚,可是子魚早已經成了漏網之魚。

「跟我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楚成王笑夠了,揮揮手,喝令,「拿下。」

楚國的衛士們蜂擁而上,他們不需要戰車,手中的劍已經足夠。

戰車三百乘,楚國的戰車在半個時辰之內已經佔領了盂。

這時宋襄公才恍然大悟,楚成王早已經佈置了兵力。所謂衣裳之會,那只是逗自己玩的。

「你,你不講信用。」宋襄公儘管被捉住了,還是鼓起勇氣,指責楚成王。

「信用?信用是個屁。老子戰車千乘,雄兵十萬,這就是老子的信用。」楚成王看著宋襄公的可憐相,十分解氣。「老子堂堂楚王,什麼時候當過老二?周天子見了我也不敢自稱老大,你真行,竟然讓老子當小三。」

宋襄公現在明白了,上次得罪了楚成王,人家是設好了局要來報復自己,自己還傻乎乎地以為他是個好人。

「哎,我以仁義待天下,天下不以仁義待我啊。」宋襄公慨歎,想來想去,自己當雷鋒當慣了,可是好像一直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吹吧,人家鄫子就遲到兩天,你把人家殺了祭神;人家曹國沒招你惹你,你派兵討伐人家。你什麼仁義?你是周朝的公爵,盟會竟然不請周王。你什麼仁義?狗屁。按理說,也該把你烹了祭神,算我仁義,放你一馬。各位,我們盟誓,讓老宋看著。」楚成王罵了一通,然後還要羞辱他。

宋襄公被罵得無言以對,只好歎氣。

現在,宋襄公被關進早已準備好的籠子,看著外面楚成王和五國諸侯盟誓。所有的設施都是現成的,原本是宋襄公準備給自己當盟主用的,如今成了楚成王的。

那五國諸侯有幸災樂禍的,也有覺得楚成王過分的,但是沒人敢為他求情,大家恭恭敬敬,歡歡喜喜,推舉楚成王為盟主,歃血為盟。之後,楚成王令人把牛耳朵扔進了宋襄公的籠子裡,意思是:你不是愛執牛耳嗎?給你執去吧。

「各位國君,我楚國大軍明天要進攻睢陽,滅了宋國,請大家現場觀看。」最後,楚成王宣佈。

宋襄公昏過去了。

【楚國人的詭計】

攻城戰役開始。

宋襄公站在楚成王的身邊看楚軍進攻睢陽,不過,楚成王在戰車上,宋襄公在籠子裡。宋襄公很羞愧,楚成王則很得意。不過,沒有多久,宋襄公的心情平靜下來,楚成王也不再那麼得意。發生了什麼?

不得不承認子魚不簡單。

在從盂逃回來之後,子魚立即佈置城防,他料到,楚成王一定會來攻城。

按楚成王的設想,以三百乘戰車發動閃電戰,拿下驚慌失措中的宋國不成問題,他沒有料到的是,宋國人竟然能夠這麼快從恐慌中走出來,並且能夠這樣快地佈置起防守來。

第一天的攻城以失敗告終,第二天呢?

沒有第二天了,楚成王決定撤軍。撤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兵力不足,閃電戰失敗,就只能撤軍。

就這樣,宋襄公被楚軍帶回了楚國。

回到楚國,楚成王召集群臣,討論怎樣處置宋襄公。

「殺了算了,殺了他,中原諸侯一定都害怕我們,我們就可以乘機稱霸。」大夫成得臣建議。成得臣,字子玉,楚國頭號大將。基本上,現在楚國打仗,除非楚王親征,都是成得臣指揮。

「子文,你看呢?」楚成王問。打仗可以問成得臣,這種考智慧的事情,還要問子文。

「大王,大老遠的把他弄過來,殺了多不合算。我看,我們用他跟宋國換點土地過來,不是廢物利用?」子文回答。

兩相對照,很明顯,子文的主意更好。

於是,楚成王派遣使者前往宋國,要求宋國用土地來贖回自己的國君。

幾天之後,楚國使者回來了。

「怎麼樣?宋國人準備給多大地盤?」楚成王問。

「報大王,一寸土地都不給。」

「不給?他們不想要自己的國君了?」楚成王吃了一驚。

「他們有新國君了,就是子魚。」

「啊,子魚?舊的還沒死,新的就上來了?」

「沒錯,子魚說了,說他現在是國君,被咱們抓的國君現在也就是宋國一農民,要殺隨便,屍體咱們可以自己留著。」

楚成王傻眼了,原本想撈一票,現在看來不僅沒撈著,還倒貼了伙食費。

怎麼辦?楚成王把子文給叫來了。把事情說了一遍,子文也很意外,想了想說:「大王,我知道這個子魚非常賢能,上次要不是他,咱們早就滅了宋國了。如今他當了國君,對咱們不是一件好事。依我看,不如把老宋給送回去,讓他們兄弟相爭,自相殘殺。」

「好主意。」

正是,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第二天,楚成王再派使者前往宋國,這次不是商量,而是告知。告知是什麼意思?就是不管你什麼意見,我就這麼做了。怎麼做?冬天的某個時間,我們把宋襄公給你們送到你們的薄(今河南商丘縣)去。愛要不要,反正到時候就送過去了。

然後,楚成王派人把宋襄公給請來了。為什麼說請?因為這次很客氣。

在籠子裡住了一個多月,宋襄公這個難受,突然說楚成王來請,把宋襄公嚇得差一點尿褲子。看來,自己離紅燒肉不遠了。

宋襄公真沒猜錯,楚成王備了國宴請他,頭一道菜就是紅燒肉,弄得宋襄公有點受寵若驚。

「大、大王,您這是?」宋襄公不知道楚成王想要幹什麼,惴惴不安地問。

「宋公啊,這些日子受苦了。我想我們之間有些誤會,不好意思,這段時間讓你沒吃好沒睡好的。說實話,我們被你的仁義感動了,所以,決定釋放你,把你送回家。」楚成王說得挺誠懇,好像真是那麼回事。

「真,真的?」

「君無戲言啊,我最講誠信的。這樣,安安穩穩在我這裡再住幾天,咱兄弟兩個好好敘敘,然後我派人送你回去。」

「真,真的?」

就這樣,宋襄公繼續留在楚國,不過不住籠子了,住在國賓館裡,好吃好喝好玩,跟楚成王一起泡妞一起講黃段子,還打了兩次獵。到臨走,宋襄公還真有點捨不得楚成王了。

【宋襄公回來了】

終於,冬天到了。

天上,鳥都不飛了。鳥不飛了,人還是要走的。

依依惜別之後,宋襄公被楚國軍隊一直送到了宋國的薄。為了表示誠意,楚軍僅僅派了五十乘戰車「護送」。

前面,宋國大軍早已經準備好,四百乘戰車伺候。

「宋公,你到家了,我們告辭了。」楚軍領軍大將向宋襄公道別之後,率領楚軍撤了。

宋軍一乘戰車奔馳而來,到了宋襄公面前,戰車停下,只見子魚跳了下來。

「主公,你總算回來了。」子魚大聲說道。看得出來,他很高興。他不僅為宋襄公回來而高興,也為自己的計策的成功而高興。他知道,如果用土地換宋襄公,不僅將失去土地,還會引狼入室,最後是人地兩空。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先登基,讓宋襄公在楚國人那裡失去價值,說不定楚國人反而會把襄公放回來。

宋襄公看著子魚,半天才說出話來。

「主公,我不是主公,你才是主公。主公啊,我被楚國人羞辱,不配再當宋國國君了,主公,你讓我去衛國吧,我在衛國弄幾畝地,當個小地主算了。」宋襄公說道。也不知是真這麼想,還是裝模作樣。

「主公,怎麼能這麼說?楚國人不講信用,怎麼能怪主公呢?再說,你不是已經回來了嗎?這說明上天把宋國交給你,楚國人也不能把你怎樣啊。」子魚真有點急了,他是真的對國君的位置沒什麼興趣。

「照你說,我能回來是天意?」宋襄公問。

「不錯,是天意。」

「不,不是天意。」宋襄公突然提高了嗓門,把子魚嚇了一跳,心說這兄弟不會在楚國變神經病了吧。再看宋襄公,正在那裡運氣,然後蹦出後面的半句話:「是仁義。仁義無敵啊。」

弄了半天,還沒忘記仁義無敵。

子魚傻眼了,照例,聽見仁義二字他就會傻眼。早知道仁義這麼管用,自己何必費這麼大功夫呢?

「禍猶未也,未足以懲君。」(《左傳》)子魚心說,看來,這次的教訓還不夠,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

《賈志剛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