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鄉巴佬大逆襲

英軍成了搬運工

英軍總司令豪將軍準備攻打費城之後,加拿大地區的指揮權就交給了伯戈因將軍。

1777年6月,伯戈因將軍計劃從加拿大南下,控制哈得孫河谷,分割新英格蘭和其他殖民地。

為此,伯戈因將軍率領4000名英軍和3200名黑森僱傭軍出發了。

沒想到,他們進軍的路上不斷遭到北美民兵的襲擊。

這還算是輕的,只要防著點兒就行了。讓他們大吃苦頭的還在後面。

紐約州的原始森林面積非常大,一眼望不到邊,伯戈因將軍率領的部隊必須穿過這片森林,才能抵達戰場。

森林本來就夠大,很難穿過,讓他想不到的是,穿越森林途中,有更大的困難擺在他們前面,讓他們歷盡艱辛,吃盡苦頭。

這片森林中的樹木是英國皇家海軍戰艦用來造桅桿的原材料,是英國人的戰略物資。

英國人的戰略物資,北美人豈會放過?鑒於這些樹木短時間內很難搬走,想放火燒掉一時半會兒都燒不完,他們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事先把這些參天大樹大片大片地砍倒,擋在伯戈因將軍行軍的路上,讓他們舉步維艱。

果然英軍走到森林裡,寸步難行,一時間全軍都變成了搬運工,見樹搬樹,這麼一來,一天的前進速度只有一兩英里,比蝸牛還慢。

伯戈因將軍費盡了一龍二虎九牛之力緩緩前行,但他率領的畢竟是一支軍隊,而不是一群養路工,一路上他們所做的開山架橋、清除路障、保持道路通暢等工作只是他們的副業,並不是主業。

對此,美國大陸軍少將丹尼爾·摩根和他的手下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於是他們一再出擊,對這支「伯戈因養路隊」毫不手軟。

專門獵殺指揮官

摩根出身於冒險家、牲口販子、酒鬼、賭徒,目前的職務是大陸軍少將。他的手下配備有美國新型的長管獵槍,這種武器槍管又細又長,膛內有來復線,射速雖然慢,但是打得又遠又准。

美軍狙擊手用它可以擊中250碼開外的目標,是今天美國FBI神槍手用的狙擊步槍射程的三倍多,是當時英國陸軍使用的滑膛槍射程的兩倍多。這些狙擊手往往首先打死為英軍帶路的印第安嚮導。

這樣一來,英軍就會在森林中迷路。

摩根的這種戰術是他在跟印第安人打仗中學來的。在後來的好萊塢電影《愛國者》中,主角本傑明·馬丁的一部分經歷就參考了摩根的生平。這種戰術的特點是神出鬼沒、出其不意、速戰速決。

幾個月的游擊戰打下來,英軍中所有印第安嚮導不是被美軍打死就是逃回了老家,造成英軍對地形一無所知,好比盲人摸象、瞎子過河。

摩根部隊使用的這種新型長管獵槍並非為印第安嚮導量身定制的,接下來,他的游擊隊開始以英國軍官為狙擊目標。

當時的英國軍官是英國軍隊中學歷最高的人,他們善於執行上級命令,熟知交通補給線,懂得戰爭的指揮藝術,是戰場上的關鍵。相比之下,英軍士兵都是一幫傻大兵,沒有什麼文化,一旦軍官被幹掉,他們就會群龍無首,作鳥獸散。

伯戈因部隊的軍官被游擊隊狙擊手大量射殺,士兵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

以第五十三團為例,11名軍官中僅有1人倖免,其他10名軍官非死即傷。

此時的伯戈因深陷北美民兵游擊戰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僅被切斷了後路,而且軍需很匱乏。

他只好撤到了紐約北部的薩拉托加,寫信給代理豪將軍職務的克林頓將軍求援。

克林頓將軍立即派出4000名英軍和黑森士兵,北上增援伯戈因。

當時美軍司令霍雷肖·蓋茨將軍命令摩根要在英軍援兵趕到之前,對英軍發動猛攻。

美軍習慣於在叢林中作戰,而伯戈因的部隊擅長在平原上打正規戰,此時雙方高下立判。更何況在英軍援兵沒有趕到的情況下,美軍的援兵源源不斷地趕到戰場,一時間美軍達到了1.2萬人,軍火補給也持續增加。而英軍不斷有士兵開小差,或者被美軍俘虜,或者投降。

美軍指揮官蓋茨從英軍俘虜那兒獲得了很多價值極高的情報。

此時的伯戈因困獸猶鬥,有人建議他撤退,他斷然拒絕了,他認為此舉實在太有損大英帝國皇家軍官的尊嚴。

接著,雙方展開了激戰。

形勢對英軍很不利,美軍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大玩伏擊戰和狙擊戰,躲在灌木叢中或者樹上放冷槍,敵暗我明,英軍想要射擊他們很難。

英軍指揮官不想跟他們躲貓貓了,玩陰的玩不贏你,那咱們就來硬的、直接點兒的,於是下令發動刺刀衝鋒。

沒想到,當他們靠近美軍的時候,美軍一點兒不給他們機會,開槍「乓乓乓」瘋狂射擊,一時間飛彈如雨,英軍士兵被一通掃射,頃刻間被打垮。

在這場激戰中,摩根手下著名的神射手蒂姆·墨菲,擊斃了伯戈因手下最能幹的軍官西蒙·弗雷澤准將。

三槍才幹掉「龍蝦王」

當時英軍都穿著猩紅色的軍裝,因此經常被北美人戲稱為「龍蝦兵」,弗雷澤准將騎在馬上,堪稱「龍蝦王」,目標極為明顯。

墨菲一看到他現身就知道大魚來了,大喜過望,這個「紅龍蝦」中的極品絕對不能放過,於是立即瞄準他開槍。第一槍打飛了,第二槍擦過了弗雷澤的馬。按說弗雷澤都挨了兩槍,應該趕緊逃跑,但是為了保全面子,他居然端坐在馬上,淡定自若。

墨菲的第三槍終於打中了「龍蝦王」,而且正中要害,弗雷澤落馬身亡。伯戈因死裡逃生,美軍一槍擊中了他的馬,還有一槍擊中了他的馬甲。一時間英軍士氣大挫。

英軍在這一戰中損失了1000多人和幾名重要指揮官,而美軍的傷亡只有500人,英美軍隊的數量對比變成了1:3。

伯戈因在薩拉托加被徹底包圍。無奈之下,他只好派人與美軍談判,提議在條件商定以前先停戰。而美國蓋茨將軍提出的條件是:英軍應該放下武器投降。

伯戈因將軍走投無路,只好在投降書上簽字。此時,英軍由於被俘、陣亡和開小差這些因素,已經由9000人減少到了5600餘人。

英軍的投降讓大陸軍獲得了一大批急需的大炮、輕武器、大量被服和帳篷等軍用物品,裝備大為改善。

美國接受伯戈因將軍投降的條件是宣誓不再對美國作戰,然後將被釋放。但在大陸會議的要求下,他被華盛頓一直拘留到戰後才得以回到英國,從此他退伍轉行從事政治和劇本創作。

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從此,英軍只控制著紐約城、羅德島的一部分和費城。

更重要的是,美國贏得獨立戰爭勝利的消息傳到了歐洲,法國決定以美國的同盟國身份參戰。

此時西班牙、荷蘭也趁火打劫,先後對英國宣戰,因為這三個國家跟英國都是不共戴天的世仇。

全能明星富蘭克林

早在《獨立宣言》發表之前,大陸會議就曾派代表前往歐洲各國遊說,想讓它們承認美利堅合眾國。

可是歐洲各國對這些滿嘴嚷嚷要共和的北美鄉巴佬取得成功根本沒有信心,結果北美的代表團到處碰壁。

薩拉托加大捷之後,美國才算打開了缺口。

當時美國指派本傑明·富蘭克林出使法國。

富蘭克林是一位著名的發明家、作家、科學家、思想家,其名聲早已經傳遍了法國,他的電學實驗在法國科學界備受稱讚,而且他跟法蘭西科學院的「大咖們」也都過從甚密。

當時的法國,甚至包括法國宮廷,都對這位滿嘴下層草根妙語的老頭著迷不已。

法國有一位著名雕塑家,專門給他塑了一尊大理石的半身胸像以示崇敬。

路易十六的財政大臣專門為他寫下了兩句精闢的頌詞:「從天空中抓住閃電,從暴君處奪下權杖。」

雖然富蘭克林深受法國人喜歡,但是他在凡爾賽敦促法國人跟美國結盟後,法國還是不為所動,直到美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之後,1778年,富蘭克林代表美國,終於和法國簽訂了《美法同盟條約》。

法國承認美國獨立,雙方結成同盟,制訂了聯合軍事作戰計劃。

路易十六隨即開始對英國宣戰。

殺人犯打仗也很牛

美法結盟的消息傳到北美,豪將軍辭職,英國政府指定克林頓將軍接任。

克林頓將軍認為,對付北美這幫鄉巴佬,不能採用兩軍對壘、攻佔城池的方法,只能佔領並分兵駐守所有的地區。

於是,他改變了戰略重點,決定守北攻南,從征服南方入手,因為北美殖民地大部分人口和財富都集中在南方,而且在南方還有很多效忠派分子是忠於英國的。

由於離英軍在北美的戰略基地紐約太遠,英軍需要在南方另選基地,克林頓看中了查爾斯頓和薩凡納。薩凡納距離紐約很遠,英軍本來掌握著制海權,可以從海上運兵到薩凡納,但法國參戰之後,英國的海上優勢開始喪失,英軍不敢隨便從海上運兵。

1778年,法國派出12艘戰艦增援美國,軍艦上載有800多門大炮和4000名士兵。

西班牙也緊接著向英國宣戰,而荷蘭人更是北美獨立戰爭一打響,就趕緊跟反叛的殖民地進行著各種貿易,把一船一船的軍火運到了那兒。

法國之所以參加北美獨立戰爭,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支持北美的革命,而且是想乘機掠奪英國在加勒比海的領地。

法國海軍通過一系列海戰,佔領了英國在加勒比海上的很多島嶼。

在獨立戰爭的海戰中,主角雖然是法軍,但美國人也不完全是打醬油的。

美國海軍史上著名將領約翰·保羅·瓊斯就此脫穎而出。

瓊斯出身於蘇格蘭種植園工人家庭,13歲時成為商船水手,最後升為船長。有一次跟人吵架,他一時衝動拔劍刺死了對方,為了免於牢獄之災,逃亡美國到了弗吉尼亞。

1775年瓊斯加入了大陸軍海軍,1777年當上「突擊者」號艦長,後來又成為「好人理查德」號艦長。

他指揮美艦「突擊者」號遠襲英國,威脅英國的船運,然後在英格蘭北部登陸,破壞了當地堡壘的火炮。他甚至還策劃綁架一位蘇格蘭伯爵,想把他當人質交換美國戰俘。

但他的綁架計劃告以失敗,原因有三:一是伯爵沒在家,他的部下只是從伯爵家偷了些財物;二是這位伯爵雖然身為貴族,但在英國根本排不上號,英國政府壓根兒就不會關心他的命運;三也是最逗的——這個伯爵居然支持美國獨立。

當瓊斯艦長得知了伯爵支持美國獨立的態度之後,自己花錢從部下手中贖回了伯爵被盜走的財物,連同一封道歉信一起交給了他。

但不管怎麼講,瓊斯登陸英國是自諾曼人入侵以來英國本土第一次遭到外敵入侵,英國一時陷入恐慌。

我還沒開始戰鬥

隨後,瓊斯巡航到了北愛爾蘭,與英國海軍炮艦「德雷克」號大戰一小時,並將「德雷克」號俘獲。他一路躲過了英國軍艦的圍追堵截,帶著戰利品和100多名戰俘回到了法國。

1779年,瓊斯指揮「好人理查德」號再度出現在歐洲海域。

他發現英國一支龐大的船隊在皇家海軍兩艘戰艦的護送下緩緩行駛,馬上下令對這支船隊發動了猛攻。英艦「塞拉皮斯」號纏住了「好人理查德」號,讓商船得以逃脫,但它自己沒能逃掉。

兩艦船艏對船艉,船艏對船艉,用炮、火槍和手榴彈互相攻擊,「塞拉皮斯」號擁有44門火炮,相比「好人理查德」號有很大的優勢,瓊斯很清楚形勢對自己不利,企圖展開接舷戰。「好人理查德」號原本是由舊商船改造而成,行動很笨拙,轉向時恰好碰上了「塞拉皮斯」號的船艏,雙方的索具頓時纏繞在了一起。

這對於瓊斯來說簡直就是災難,他的所有大炮都沒法對準敵艦,而此時「塞拉皮斯」號則可以隨時開炮擊毀「好人理查德」號,「塞拉皮斯」號艦長得意揚揚,沖瓊斯大喊,你的船擱淺了嗎?你已經失敗了,趕快投降吧!何必做無謂的犧牲呢?

瓊斯不甘示弱,大聲回答說,我還沒有開始戰鬥呢!這句話至今都被美國人民傳頌。

瓊斯很快成功地避免了滅頂之災。

接下來殘酷的戰鬥整整進行了一夜,最後兩艘船都燃起了大火。

天快亮時,「塞拉皮斯」號的彈藥艙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英國艦長終於崩潰了,向美國人投降。艦上的火勢被控制之後,他被帶到了「好人理查德」號上舉行投降儀式。

但「塞拉皮斯」號其實比「好人理查德」號的狀況好很多,在英國艦長投降之後,瓊斯迅速把指揮部轉移到他的船上,「好人理查德」號沉入了海底。

「好人理查德」號跟「突擊者」號一樣,艦名被美國海軍沿用了很多代。今天美國還有一艘兩棲登陸艦用「好人理查德」號命名。

非主流游擊戰高手

克林頓將軍迅速佔領了美國南部重要的港口薩凡納。

英軍本以為王師所到之處,叛亂很快就會被平定,但他們對美國南方的親英情緒估計過高了。

雖然在南方確實有很多效忠派分子,但支持北美獨立者的人數也不可小覷,南方支持美國獨立的熱情一點兒不低於北方的新英格蘭各州。

另外,英軍在南方的後勤供應很成問題。

南方雖然沒有大陸軍主力,但民兵來無影去無蹤,跟百姓軍民魚水情,打成一片,難以分辨,而英軍孤立無援。

戰爭轉移到美國南方,動員和喚醒了大批最初不願意參戰的民眾。

雖然英軍在南方一開始進展順利,甚至攻佔了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俘獲了5000名大陸軍士兵,但隨後克林頓風聞又有法國艦隊殺奔美洲而來,於是急忙趕回紐約,留下副司令官查爾斯·康華里將軍繼續佔領南方。

查爾斯頓的失陷是獨立戰爭以來美國人最大的失敗,但是恰恰從這時候起,美軍否極泰來,英軍開始走背字了。

英軍獲得了一個重要基地,卻不斷被以弗朗西斯·馬裡恩為首的北美游騎兵部隊騷擾。

馬裡恩是法國移民的後代,定居南卡羅來納州之後成為種植園主,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期間加入民兵。

1776年他當上大陸軍中校,參加過不少戰役。

在美國南方,馬裡恩證明了自己是非主流游擊戰的絕頂高手。

南卡羅來納遍佈河流和沼澤,這對馬裡恩非常有利,因為他就在這兒土生土長。雖然他已經年近50歲,但是身處窪地之中,他仍然像夜間的爬行動物一般機警靈活。

白天,他隱藏起來,天黑以後,等敵人在宿營地休息時,他就率領手下人騎上馬奇襲敵人,天亮時立即撤退,導致英軍一片混亂。

無論寒冬還是酷暑,游擊隊員們都風餐露宿。他們就像一群亡命之徒一樣四處活動。由於彈藥匱乏,每一次戰鬥中他們身上配備的子彈通常都不超過三發。

在一個炎熱的夏夜,馬裡恩率領16名騎兵從濕地出發,襲擊了一隊押送160名美軍戰俘的英軍。

在這場戰鬥中,24名英軍被擊斃,美軍無一傷亡,美軍戰俘全部被釋放。

馬裡恩「沼澤之狐」的名號一時響徹美國南方。

狐狸困住了獵人

英國對馬裡恩的這種作戰方式非常惱火,但是他們卻連對手的影子都找不到。

為了對付南方分散的反抗活動,克林頓將軍把北美英軍兩個最優秀的騎兵團——第十六、第十七騎兵團都調給了康華里。

康華里是英國派往北美的最優秀的將軍。他率領的部隊是一支輕騎兵部隊,很適合快速運動和長途奔襲。

康華里統領新加入的第十六、第十七騎兵團,攜手親英派的騎兵部隊,以及英軍一些步兵團中的騎兵連,對美國南方革命者展開了反游擊戰。

幾場較量下來,英軍常常白費力氣,一無所獲。

康華里麾下最著名的指揮官——伯納斯特·塔爾頓上校和詹姆士·威姆斯少校,對馬裡恩的追擊近乎瘋狂,急欲除之而後快。他們四處搜集有關馬裡恩的情報,一有消息就會立馬出手,但是從來沒有抓到他。

馬裡恩雖然無法阻止密探向敵軍報告他的行蹤,但每次當英軍趕到他的宿營地的時候,他早就神奇地轉移了。

有一次英軍派騎兵去抓他,當他們返回時,驚奇地發現馬裡恩居然偷襲了他們的堡壘,並把堡壘付之一炬,燒成了一片白地。

馬裡恩把自己的基地建在河中的一座島上,而把自己的宿營地建在島上一座很高的沙石山脊上,這條山脊貫穿了整個島,後面是廣闊的沼澤和窪地,邊上都是野生帶刺的荊棘,這些地形、地勢、植被都成了他的屏障。

1780年,馬裡恩游擊隊越來越強大,決定展開一次閃電突襲。

他帶著150人奔襲了40英里,過三條河偷襲敵人。英軍落荒而逃,馬裡恩繳獲了80支新步槍和同樣多的馬匹以及馬鞍。

半個月之後,英軍名將帕特裡克·弗格森上校指揮1100名親英分子激戰馬裡恩,結果英軍全軍覆沒,弗格森上校也被射殺。

這場戰役親英派失利,康華里將軍只好放棄入侵北卡羅來納州。

歷史學家評價說,這一戰影響之大,無論怎麼樣估計都不過分。

馬裡恩伏擊英軍的戰術非常嫻熟,玩偷襲,堵塞交通,燒燬敵軍倉庫,全都手到擒來。連一向瞧不起他的南方大陸軍司令格林將軍都給他寫信:沒有人比你更有資格接受公眾的謝意。

馬裡恩成功地把英軍牽制在了南卡羅來納,牽制了康華里將軍近一年的時間。

這為華盛頓將軍重新集結美軍來準備下一場會戰贏得了時間。同時,更多的法國援兵越過大西洋趕到了美國。

狐狸居然困住了獵人,康華里將軍滿懷憤怒,深感絕望,只好退出了南卡羅來納。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之後,馬裡恩成為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今天,在美國36個州里都有用馬裡恩的名字命名的縣、市、學校、車站和國家公園。

《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美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