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太史公閱讀秦、楚之間的歷史文獻的時候,說:最初作難,是由陳涉所發動;用虐戾的手段滅亡秦朝,是出自項氏;拔除紛亂誅殺殘暴,平定了天下,最後登上帝王尊位,是由漢家完成的。五年(應是八年)的時間內,發號施令的人更換了三次,自從有生民以來,不曾有過接受帝王之命而變化得像這樣急劇的。

從前虞、夏時代的興起,積累善德和功勞要經過幾十年,德行洽和了百官貴族,代理政治事務,受到上天意志的考察,這樣以後才能登臨王位。商湯、周武王能夠稱王天下,是由於從他們的先祖契、後稷開始修行仁義經過了十多代,到了像周武王的時候不需要約定時期而自然會聚到孟津來的就有八百個諸侯,即使德行的影響到了這種程度,周武王還認為不可以討伐商紂王,最後才收到了流放和誅殺的效果。秦國興起在襄公受封的時候,文公、穆公的時候勢力已經強大彰顯;獻公、孝公的時代以後,逐漸開始蠶食六國。經過一百多年,到了始皇的時候才能夠兼併講究冠帶禮儀一類的東方國家。憑借德行興起像虞、夏、湯、武那樣,依靠武力興起像秦國這樣,從歷史上看大概完成統一事業像這些情況般是很艱難的。

秦已經稱帝號,憂患戰爭之所以不斷,是因為有了諸侯封國,於是沒有施行尺寸土地的分封,還毀壞了一些有名的城池,銷熔鋒鏑等武器,鋤除了地方豪強,採取這些措施希望維護萬世的安全。然而帝王形跡的興起,卻是從一般民眾的閭巷間發動的,聯合起來進行討伐的軍事行動規模,超過了三代,從前秦朝的禁令,恰好能夠幫助劉邦這位賢者驅除了成功道路上的困難。所以憤發他的作為就成了天下的雄強,哪裡還在乎過去那樣沒有封土就不能稱王天下。這就是書傳中所說的大聖人嗎?難道不是天意嗎!難道不是天意嗎!不是大聖人誰能夠承當這種接受天命而成為帝王的現實呢?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