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趙國的祖先,和秦國的祖先同出一人。傳到中衍,他替商朝的大戊帝趕車。中衍的後代蜚廉有兩個兒子,給一個兒子起名叫惡來,惡來侍奉殷紂王,被周人殺死,他的後代就是嬴秦。惡來的弟弟名叫季勝,季勝的後代就是趙人。

季勝生了孟增。孟增深受周成王的寵信,這就是宅皋狼。皋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造父深受周繆王的寵信。造父挑選了駿馬八匹,和在桃林的盜驪、驊騮、綠耳等良馬,一起獻給繆王。繆王讓造父趕車,到西方巡行諸侯國,見到了西王母,高興得忘記回朝。徐偃王趁機發動叛亂,繆王靠良馬一日奔馳千里,突然攻擊徐偃王,把他徹底打敗。於是把趙城賞賜給造父,從此以趙為姓。

從造父往下傳六代到奄父,奄父字公仲,周宣王討伐戎族,他給宣王趕車。等到千畝戰鬥時,奄父使宣王脫離了危險。奄父生了叔帶。叔帶的時候,周幽王荒淫無道,他就離開周幽王到晉國,侍奉晉文侯,開始在晉國建立趙氏的基業。

從叔帶以下,趙氏宗族日益興盛,傳五代到趙夙。

趙夙,在晉獻公十六年討伐霍、魏、耿三國時,他是將軍,奉命率軍討伐霍國,霍公請求奔逃到齊國。當年晉國大旱,獻公讓人占卜原因,卜辭說:「霍太山的神靈作怪。」獻公就派趙夙到齊國召回霍君,叫他恢復國家,主持霍太山的祭祀,晉國才獲得豐收。晉獻公把原來的耿國土地賞賜給趙夙。

趙夙生了共孟,正是魯閔公的元年。共孟生了趙衰,趙衰字子餘。

趙衰占卜侍奉晉獻公及諸位公子,都不吉利;又占卜侍奉公子重耳,吉利,就去侍奉重耳。重耳因為驪姬的變亂,逃亡到翟國,趙衰隨從。翟國討伐辨咎如時,俘獲兩位女子,翟君把年少的女子嫁給重耳為妻,把年長的女子嫁給趙衰為妻,生了兒子趙盾。當初,重耳還在晉國的時候,趙衰的妻子也已經生了兒子趙同、趙括、趙嬰齊。趙衰隨從重耳出國逃亡,共十九年,才返回晉國。重耳做了晉文公,趙衰做原大夫,居住在原地,執掌國家大權。晉文公所以能回國並且稱霸,大多是趙衰的謀劃,詳情記載在《晉世家》中。

趙衰回到晉國後,在晉國的原配夫人堅決要他迎回在翟國的妻子,而且讓翟妻的兒子趙盾為繼承人,自己生的三個兒子都居下位侍奉他。晉襄公六年,趙衰去世,謚號為成季。

趙盾代替成季執掌國政剛兩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趙盾因為國家多事,想立襄公的弟弟雍。雍當時在秦國,派使臣去迎接他。太子的母親日夜啼哭,叩頭對趙盾說:「先君有什麼罪過,為什麼拋棄他的嫡子而另去尋求國君呢?」趙盾為這件事憂慮,害怕太子母親的家族和宗室大臣襲擊殺他,於是就讓太子繼位,這就是靈公。並發兵截擊到秦國迎接襄公弟弟的人。靈公已經即位,趙盾更加獨攬國家大權。

靈公即位十四年,日益驕橫放縱。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聽,等到吃熊掌時,因為熊掌不熟,就殺死廚師,讓人把屍體抬出宮外,正巧被趙盾發現。靈公因此害怕,想殺死趙盾。趙盾一向仁慈愛人,曾經在桑樹下接受他所送飯食的一個餓漢,回身掩護,救助趙盾,趙盾因此才得脫逃。趙盾還沒有逃出國境,趙穿就殺了靈公,擁立襄公的弟弟黑臀,這就是成公。趙盾又回來,執掌國家大政。君子譏諷趙盾「身為正卿,逃亡沒有走出國境,返回來又不討伐逆賊」,所以太史寫道「趙盾殺了他的國君」。晉景公的時候趙盾去世,謚號為宣孟。他兒子趙朔繼承爵位。

趙朔,在晉景公的三年,為晉國率領下軍援救鄭國,和楚莊王在黃河邊交戰。趙朔娶晉成公的姐姐為妻。

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想誅殺趙氏家族。當初,趙盾在世的時候,曾夢見叔帶扶著腰痛哭,非常悲哀,一會兒又大笑,還拍手唱歌。趙盾占卜夢的吉凶,龜甲上呈現出先斷絕而後又完好的徵兆。趙的史官援看了占卜的兆紋,說:「這個夢很凶,不是應驗在你身上,是在你兒子身上,但也是因為你的過錯所致。到你的孫子,趙氏家族將更加衰微。」屠岸賈,原先受到靈公的寵信,等到景公時他當了司寇,將要發難,就追究誅殺靈公的罪犯,株連到趙盾。他一一告訴將領說:「趙盾雖然不知情,仍然是罪魁禍首。身為臣子殺了國君,他的子孫卻在朝廷當官,這還怎麼懲治罪犯呢?請大家誅殺趙氏。」韓厥說:「靈公被殺害時,趙盾在外邊,我們的先君認為他沒有罪,所以不誅殺他。現在諸位要誅殺他的後代,這不是先君的意思,如今胡亂誅殺。胡亂誅殺就叫作亂。臣子做大事不讓國君知道,就是無視國君。」屠岸賈不聽。韓厥告訴趙朔,讓他趕快逃走,趙朔不肯,說:「你一定能不讓趙氏的祭祀斷絕,我死就沒有遺恨了。」韓厥答應他的請求,謊稱有病不出門。屠岸賈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和將領在下宮襲擊趙氏,殺死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並誅滅了他們的家族。

趙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懷有遺腹子,逃到景公的宮裡躲藏起來。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公孫杵臼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你為什麼不去死?」程嬰說:「趙朔的妻子有遺腹子,如果幸運生個男孩,我侍奉他;倘若是女孩,我慢慢死吧。」沒過多久,趙朔的妻子分娩,生了個男孩。屠岸賈聽到消息後,就到宮裡搜索。趙朔的夫人把嬰兒藏在褲襠裡,禱告說:「趙氏宗族該滅絕的話,你就號哭;如果不該滅絕,你就別出聲。」等到搜索時,嬰兒竟然沒有出聲。已經脫險,程嬰對公孫杵臼說:「現在一次沒有搜索到,以後一定會再來搜索他,怎麼辦呢?」公孫杵臼說:「扶立孤兒繼承祖業與死哪個難辦?」程嬰說:「死容易,扶立孤兒難啊。」公孫杵臼說:「趙氏先君對你很優厚,你就勉強承擔難的吧,我做容易的,請讓我先死。」於是二人想法找來別人的嬰兒背著,披上華麗的襁褓,藏匿在山裡。程嬰出來,故意假裝對將軍說:「我程嬰沒有出息,不能扶立趙氏孤兒。誰能給我千金,我就告訴他趙氏孤兒在什麼地方。」將軍們都很高興,答應了他,派兵跟隨程嬰攻打公孫杵臼。公孫杵臼假意說:「小人呀程嬰!從前在下宮遇變,你不能殉死,和我共謀藏匿趙氏孤兒,如今又出賣我。縱然不能和我扶立趙氏孤兒,怎麼忍心出賣他呢?」抱著嬰兒大呼道:「天哪!天哪!趙氏孤兒有什麼罪過?請讓他活下來,只殺我杵臼好了。」將軍們不答應,就殺了杵臼和孤兒。將軍們認為趙氏孤兒確實已死,都很高興。然而真正的趙氏孤兒反而還活著,程嬰終於和他一塊藏匿在山裡。

過了十五年,晉景公患病,請人占卜,占卜人說大業的後代因為絕祀而作祟。景公問韓厥,韓厥知道趙氏孤兒仍然活著,就說:「大業的後代在晉國斷絕祭祀的,它是趙氏吧?從中衍以來子孫都姓嬴。中衍人面鳥嘴,降世輔佐殷代大戊帝,他的子孫輔佐周天子,都有盛德。直到周幽王、周厲王荒淫無道,叔帶才離開周王到晉國來,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們代代建立功勳,從未斷絕祭祀。如今我君惟獨滅絕趙氏宗族,國中百姓都哀憐他,所以顯現在龜策上。希望國君考慮這件事。」景公問道:「趙氏現在還有後代子孫嗎?」韓厥就把真實情況和盤托出。於是景公就和韓厥商議扶立趙氏孤兒,先把他召來藏在宮裡。將軍們入宮問候病情,景公利用韓厥的兵眾脅迫將軍們會見趙氏孤兒。趙氏孤兒名叫趙武。將軍們迫不得已,就說:「以前下宮事變,是屠岸賈干的,他假傳國君的命令,並命令群臣隨從。不然,誰敢發難!要不是國君有病,我們本來就想請求扶立趙氏的後代。如今國君有命令,正合我們的心願啊。」於是景公召趙武、程嬰一一拜謝各位將軍,將軍們反過來和程嬰、趙武攻打屠岸賈,滅了他的宗族。景公重新把原來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等到趙武二十歲加冠,已是成年人,程嬰就辭別各位大夫,對趙武說:「以前下宮事變,大家都能殉難。我並非貪生怕死,我是想扶立趙氏的後代。如今趙武已經繼承趙氏,長大成人,恢復了過去的爵位,我將到九泉之下去報告給趙宣孟和公孫杵臼。」趙武哭泣叩頭,堅決請求,說:「我願意使自己的筋骨受苦報答您一直到死,難道您忍心丟下我去死嗎?」程嬰說:「不行。公孫杵臼認為我能夠辦成大事,所以比我先死;現在我不去回報,他會認為我的事還沒有辦成。」就自殺了。趙武為他守喪三年,並為他設置供祭祀用的封地,春秋兩季祭祀,世世代代不絕。

趙氏復位十一年,晉厲公殺掉他的三個郤氏大夫。欒書怕牽連到自己,就殺死他的國君厲公,另立襄公的曾孫周,這就是悼公。晉國從此大夫的勢力日益強盛。

趙武接續趙宗二十七年,晉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趙武升任正卿。十三年,吳國的延陵季子出使晉國,說:「晉國的政權最終將會歸於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的後代了。」趙武去世,謚號為文子。

文子生了景叔。景叔的時候,齊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和晉國的叔向交談。晏嬰說:「齊國的政權以後終將歸於田氏。」叔向也說:「晉國的政權將歸屬於六卿。六卿仗勢放肆,我們的國君卻不知道憂慮。」

趙景叔去世,景叔生了趙鞅,這就是簡子。

趙簡子在位期間,晉頃公的九年,簡子率領晉軍會合諸侯戍守周境。第二年,護送周敬王回到成周,他因為躲避弟弟子朝的緣故流亡在外。

晉頃公的十二年,六卿借助法律誅殺晉室的親族祁氏、羊舌氏,把他們的封邑分為十縣,六卿各自任命他們的族人做這些縣的大夫。晉國的公室從此更加衰弱。

這以後十三年,魯國的賊臣陽虎來投靠,趙簡子接受他的賄賂,厚待他。

趙簡子生病,五天不省人事,大夫們都很擔憂。醫師扁鵲給他診斷,走出來,董安於詢問病情,扁鵲說:「血脈沒有問題,何必大驚小怪!在從前秦繆公也曾經這樣,過了七天才甦醒,甦醒的那天,告訴公孫支和子輿說:『我到天帝那裡很快樂。我所以逗留那麼久,剛好碰到受教的事。天帝告訴我:晉國將要發生大亂,五代不會安寧;他的後代將稱霸諸侯,但霸主沒有老就死了;霸主的兒子將要使你們國家的男女混亂不加區別。』公孫支把這些話記錄收藏起來,秦國的讖言從這時就傳開了。獻公時的變亂,文公的稱霸,以及襄公在殽山打敗秦軍而回去後放縱淫亂,這些都是你聽說過的。現在主君的疾病和秦繆公的疾病一樣,不出三天疾病一定會痊癒,痊癒了一定有話要說。」

過了兩天半,簡子甦醒。他告訴大夫說:「我到天帝那裡玩得非常快樂,和百神一起在天的中央遊覽,各種樂器反覆演奏,眾神翩翩起舞,千姿萬態,樂器和夏、商、週三代的不同,那樂聲激動人心。有一隻熊要來抓我,天帝叫我射它,射中熊,熊死了。又有一隻羆撲過來,我又射它,射中羆,羆死了。天帝非常高興,賞賜給我兩個竹箱子,都有備用的。我見一個小孩在天帝身邊,天帝托付給我一隻翟犬,說:『等你的兒子長大了,把這只翟犬賜給他。』天帝告訴我:『晉國將一代比一代衰微,再傳七代滅亡,嬴姓將在范魁以西大敗周人,但也不能佔有它。現在我思念虞舜的功勳,到時我將他的嫡女孟姚嫁給你的七世孫子。』」董安於把聽的這些話記錄收藏起來。他把扁鵲說的話告訴簡子,簡子賞賜給扁鵲四萬畝田地。

有一天,簡子外出,有一人擋道,驅趕他也不走,隨從發怒,要殺他。擋道人說:「我有事要拜見主君。」隨從告訴簡子。簡子召見他,說:「嘻!我見過你,很面熟。」擋道人說:「讓隨從們離開,我有話對你說。」簡子讓隨從離開。擋道人說:「你害病時,我正在天帝身邊。」簡子說:「是,有這回事。你看見我時,我在幹什麼?」擋道人說:「天帝叫你射熊和羆,都射死了。」簡子說:「是,這將意味著什麼呢?」擋道人說:「晉國將有大難,你首當其衝。天帝叫你滅掉二卿,熊和羆是他們的祖先。」簡子說:「天帝賜給我兩個竹箱子,都有備用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擋道人說:「你的兒子將在翟戰勝兩個國家,它們都是子姓。」簡子說:「我見到一個小孩在天帝身邊,天帝托付給我一隻翟犬,說:『等你兒子長大成人,把翟犬賜給他。』為什麼把翟犬賜給小孩呢?」擋道人說:「那個小孩,是你的兒子。翟犬,是代國的祖先。你的兒子將來必定佔有代地。到你的後代,將會改革政治,提倡穿胡人的服裝,在翟併吞兩個國家。」簡子詢問他的姓名,並請他做官,擋道人說:「我是粗野的人,來傳達天帝的旨意罷了。」就不見了。簡子把這些話記錄下來,收藏在秘府裡。

另一天,姑布子卿拜見簡子,簡子把他的兒子都召來讓子卿看相。子卿說:「沒有能當將軍的人。」簡子說:「趙氏將要滅亡嗎?」子卿說:「我曾在路上看見一個孩子,大概是你的兒子吧。」簡子召兒子毋恤來。毋恤一到,子卿就站起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簡子說:「這個孩子的母親低賤,是翟人的婢女,怎麼說他尊貴呢?」子卿說:「上天賜給的,雖然低賤也必定尊貴。」從此以後,簡子召見所有的兒子談話,發現毋恤最賢能。簡子告訴諸位兒子說:「我把寶符藏在常山上,誰先找到有獎賞。」兒子們急速奔馳到常山上,到處尋找,一無所獲。毋恤回來說:「我已經找到了寶符。」簡子說:「遞上來。」毋恤說:「從常山上逼臨代國,代國可以奪取。」簡子於是知道毋恤果然賢能,就廢了太子伯魯,改立毋恤為太子。

過了兩年,晉定公的十四年,范氏、中行氏作亂。下一年的春天,簡子對邯鄲大夫趙午說:「還給我衛國貢來的五百戶士民,我將把他們安置在晉陽。」趙午答應了。回去後趙午的父兄不同意,背棄了諾言。趙鞅逮捕趙午,把他囚禁在晉陽,就告訴邯鄲人說:「我私自決定殺了趙午,各位想立誰繼位?」於是殺了趙午。趙午的兒子趙稷和家臣涉賓借助邯鄲的力量叛亂。晉定公派籍秦率軍圍攻邯鄲。荀寅、范吉射和趙午是親戚,不幫助籍秦反而暗中謀劃叛亂,董安於知道這件事。十月,范吉射、中行寅討伐趙鞅,趙鞅逃奔晉陽,晉國人包圍了晉陽。范吉射、荀寅的仇人魏襄等謀劃驅逐荀寅,用梁嬰父代替他,驅逐范吉射,用范皋繹代替他。荀櫟對晉定公說:「國君命令大臣們,最先叛亂的人處死。如今范吉射、荀寅、趙鞅三位大臣最先叛亂,而僅驅逐趙鞅,用刑罰不公平,希望把他們都驅逐。」十一月,荀櫟、韓不佞、魏哆奉定公的命令率軍討伐范氏、中行氏,沒有取勝。范氏、中行氏反過來討伐定公,定公還擊他們,范氏、中行氏敗走。丁未日,兩個人逃到朝歌。韓氏、魏氏替趙鞅向定公求情。十二月辛未日,趙鞅進入絳城,在定公宮中籤訂盟約。

第二年,知伯文子對趙鞅說:「范氏、中行氏雖然確實犯上作亂,但這是董安於挑起的,說明董安於參與了謀劃。晉國有法,最先叛亂的人處死。范氏、中行氏兩人已經治罪,惟獨董安於還在。」趙鞅為這件事憂慮。董安於說:「我死了,趙氏可以安定,晉國可以安寧,我死得太晚了。」於是自殺。趙鞅把這件事告訴知伯,然後趙氏才得到安寧。

孔子聽說趙簡子沒有向晉君請示,擅自捕殺了邯鄲大夫趙午,退保晉陽,所以在《春秋》中寫道:「趙鞅憑借晉陽叛亂。」

趙簡子有個臣子叫周捨,喜歡直言勸諫。周捨死後,簡子每當上朝聽政時,常常不愉快,大夫們請罪,簡子說:「大夫們沒有罪。我聽說一千張羊皮不如一塊狐腋皮。諸位大夫上朝來,我只聽到唯唯諾諾的恭維聲,聽不到周捨的鄂鄂爭辯聲,為這事憂慮。」趙簡子從此能夠使趙邑的人歸順,安撫晉國的人。

晉定公十八年,趙簡子圍攻在朝歌的范氏、中行氏,中行文子逃奔到邯鄲。第二年,衛靈公去世。趙簡子和陽虎護送衛太子蒯聵回衛國,衛國人不接納,蒯聵就居住在戚邑。

晉定公二十一年,趙簡子攻佔邯鄲,中行文子逃奔柏人。趙簡子又圍攻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於是逃奔齊國。趙氏終於佔有邯鄲、柏人。范氏、中行氏的其他城邑歸入晉國公室。趙簡子名義上是晉國的卿,實際上獨攬晉國的政權,他的封地和諸侯的封地相等。

晉定公三十年,定公和吳王夫差在黃池爭當盟主,趙簡子隨從晉定公,終於讓吳國當了盟主。定公三十七年去世,趙簡子廢除三年的喪期,只守喪一年而已。這一年,越王勾踐滅了吳國。

晉出公十一年,知伯討伐鄭國。趙簡子生病,派太子毋恤率軍圍攻鄭國。知伯喝醉了,用酒灌毋恤,並擊打他。毋恤的群臣要求殺了知伯。毋恤說:「主君所以立我為繼承人,因為我能忍辱負重。」但他也怨恨知伯。知伯回國,就把這件事告訴簡子,要求他廢黜毋恤,簡子不聽。毋恤從此更怨恨知伯。

晉出公十七年,趙簡子去世,太子毋恤繼位,這就是襄子。

趙襄子元年,越國圍攻吳國。襄子降低了守喪期間的飲食標準,並派楚隆去慰問吳王。

襄子的姐姐原是代王的夫人。簡子已經安葬,襄子還沒有除去喪服,就北登夏屋山,邀請代王。叫廚師用銅印盛食物給代王和他的隨從,斟酒時,暗中讓宰人用銅印擊殺代王和他的隨從,於是發兵平定代地。他姐姐聽到這件事,哭泣著呼喚蒼天,磨尖簪子自殺了。代國人憐憫她,把她死的地方取名叫磨笄山。襄子就把代地封給伯魯的兒子周為代成君。伯魯,是襄子的哥哥,原來的太子。太子死得早,所以封他的兒子。

襄子即位四年,知伯和趙、韓、魏三家把范氏、中行氏原來的封地全部瓜分了。晉出公發怒,告訴齊國、魯國,想依靠齊、魯討伐四卿。四卿恐懼,就聯合攻打出公。出公逃奔齊國,死在路上。知伯就擁立昭公的曾孫驕,這就是晉懿公。知伯更加驕橫,向韓、魏要求割地,韓、魏都給了他。向趙要求割地,趙不給,因為襄子圍攻鄭國時曾受過知伯的侮辱。知伯發怒,就率領韓、魏攻打趙。趙襄子害怕,於是逃往晉陽堅守。

原過跟隨襄子,落在後邊,到達王澤,看見三個人,從腰帶以上可以看見,腰帶以下卻看不見。他們給了原過兩節竹子,中間不通,說:「替我們把它交給趙毋恤。」原過到達晉陽,把這件事告訴襄子。襄子齋戒三天,親自剖開竹子,看見紅字寫著:「趙毋恤,我們是霍泰山山陽侯的天使。三月丙戌日,我們將使你反過來滅亡知氏。你也要在百邑建廟祭祀我們,我們將把林胡的土地賜給你。到你的後代子孫,將出現強大的王,他面色赤黑,龍臉鳥嘴,鬢髮眉髯密密麻麻,胸寬體闊,下體修長而上體高大,衣襟向左開,披甲乘馬,佔有河宗一帶,直到休溷諸貉的地界,南伐晉國的其他城邑,北滅黑姑。」襄子一再拜謝,接受了三神的命令。

三國圍攻晉陽,一年多沒有攻克,就引汾水灌城,城沒有被水浸的只剩下三版寬了。城裡把鍋懸掛起來做飯,互相交換子女殺著吃。群臣都懷有異心,禮節日益怠慢,只有高共不敢對襄子失禮。襄子害怕,就派丞相張孟同夜間私下聯結韓、魏,韓、魏和趙合謀,在三月丙戌日,三國反過來滅掉知氏,共同瓜分了他的土地。於是襄子論功行賞,高共居頭等。張孟同說:「晉陽的患難,只有高共沒有立功。」襄子說:「當晉陽處境最危險的時候,群臣都懈怠不禮,只有高共不敢違失做人臣的禮節,因此他受上賞。」這時趙北佔有代地,南邊兼併了知氏,比韓、魏強大。於是在一百個城邑給三神建廟,派原過主持霍泰山的祭祀。

以後襄子迎娶空同氏為妻,生了五個兒子。襄子因為伯魯沒能繼位,不肯立自己的兒子,而且一定要傳位給伯魯的兒子代成君。代成君先死了,就把代成君的兒子浣立為太子。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去世,浣繼位,這就是獻侯。

獻侯少年即位,治所設在中牟。襄子的弟弟桓子驅逐獻侯,自己在代地即位,一年去世。趙國人認為桓子即位不是襄子的意思,就共同殺死桓子的兒子,又迎立獻侯。

獻侯十年,中山武公剛即位。十三年,修建平城邑。十五年,獻侯去世,兒子烈侯籍繼位。

烈侯元年,魏文侯討伐中山,派太子擊駐守。六年,魏、韓、趙三家都相互立為諸侯。追尊獻子為獻侯。

烈侯喜好音樂,對相國公仲連說:「我有喜愛的人,可以使他尊貴嗎?」公仲說:「使他富裕可以,尊貴不可以。」烈侯說:「是。鄭國來的歌手槍、石二人,我賜給他們田地,每人一萬畝。」公仲說:「好。」實際上並沒有給。過了一個月,烈侯從代地回來,詢問給歌手田地的事。公仲說:「正在尋找,還沒有合適的。」不久,烈侯又問。公仲始終不給,就裝病不上朝。番吾君從代地回來,對公仲說:「你確實喜歡推行善政,但卻不知道怎麼做。現在你做趙的相國,至今已經四年,推舉過賢才嗎?」公仲說:「沒有。」番吾君說:「牛畜、荀欣、徐越都可以推薦。」公仲就推舉了這三個人。等到上朝時,烈侯又問:「給歌手的田地怎麼樣了?」公仲說:「正派人挑選好的田地。」牛畜侍奉烈侯,建議他推行仁義,用王道約束自己,烈侯欣然同意。第二天,荀欣侍奉烈侯,建議他選拔賢才,任用官吏起用能人。第三天,徐越侍奉烈侯,建議他節材儉用,考察評估臣下的功德。他們所講的道理都很充分,國君很高興。烈侯派人告訴相國說:「給歌手的田地暫時停止。」任命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賞賜給相國公仲兩套衣服。

九年,烈侯去世,弟弟武公繼位。武公在位十三年去世,趙國又立烈侯的太子章,這就是敬侯。這一年,魏文侯去世。

敬侯元年,武公的兒子朝作亂,沒有成功,逃奔魏國。趙國開始定都邯鄲。

二年,在靈丘打敗齊軍。三年,在廩丘援救魏國,大敗齊軍。四年,魏軍在兔台打敗我軍。趙國修建剛平城用作進攻衛國的據點。五年,齊、魏替衛國攻打趙國,攻佔了我國的剛平城。六年,向楚國借兵,討伐魏國,攻佔了棘蒲。八年,攻佔魏國的黃城。九年,討伐齊國。齊國討伐燕國,趙國援救燕國。十年,和中山國在房子交戰。

十一年,魏、韓、趙三家共同滅晉,瓜分了晉地。趙國討伐中山,又在中人地區作戰。十二年,敬侯去世,兒子成侯種繼位。

成侯元年,公子勝和成侯爭奪君位,發動叛亂。二年六月,下雪。三年,太戊午任相國。討伐衛國,奪取七十三個鄉邑。魏國在藺打敗我軍。四年,和秦軍在高安作戰,打敗秦軍。五年,在鄄地打敗齊軍。魏軍在懷地打敗我軍。趙國進攻鄭國,打敗了它,把佔領的土地送給了韓國,韓國把長子縣送給我國。六年,中山國修築長城。趙國討伐魏國,在渜澤打敗魏軍,圍困了魏惠王。七年,討伐齊國,打到齊國的長城。和韓國聯合攻打周。八年,和韓國把周分割成兩部分。九年,和齊軍在阿下交戰。十年,攻打衛國,奪取甄城。十一年,秦軍進攻魏國,趙軍在石阿援救它。十二年,秦軍攻打魏國的少梁,趙軍援救它。十三年,秦獻公派庶長國討伐魏國的少梁,俘虜了魏國的太子和將軍公孫痤。魏軍在澮打敗我軍,攻佔皮牢。成侯和韓昭侯在上黨會盟。十四年,和韓國聯合攻打秦國。十五年,幫助魏國攻打齊國。

十六年,和韓、魏瓜分晉國,把端氏縣封給晉君。

十七年,成侯和魏惠王在葛孽會盟。十九年,和齊、宋的國君在平陸會盟,和燕君在阿會盟。二十年,魏國進獻建築的良材榮椽,用它建成一座檀台。二十一年,魏國圍攻我國的都城邯鄲。二十二年,魏惠王攻佔我國邯鄲,齊軍也在桂陵打敗魏軍。二十四年,魏國把邯鄲歸還我國,和魏王在漳水旁會盟。秦軍攻打我國的藺城。二十五年,成侯去世。公子紲和太子肅侯爭位,紲失敗,逃到韓國。

肅侯元年,奪取晉君的端氏縣,把他遷徙到屯留。二年,和魏惠王在陰晉會盟。三年,公子范偷襲邯鄲,戰敗而死。四年,朝見周天子。六年,攻打齊國,奪取了高唐。七年,公子刻攻打魏國的首垣。十一年,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國,俘虜魏將公子亹。趙國討伐魏國。十二年,秦孝公去世。商鞅被殺。十五年,營造壽陵。魏惠王去世。

十六年,肅侯遊覽大陵,從鹿門出,相國大戊午牽住馬說:「農耕的事正緊急,一天不耕作,一百天沒飯吃。」肅侯下車向相國道謝。

十七年,圍攻魏國的黃城,沒有攻克。修築長城。

十八年,齊、魏聯合討伐我國,我國挖開黃河淹灌它們,齊、魏的軍隊撤走。二十二年,張儀當了秦國的丞相。趙疵和秦軍作戰,戰敗,秦軍在河西殺死趙疵,奪取我國的藺、離石。二十三年,韓舉和齊、魏的軍隊作戰,死在桑丘。

二十四年,肅侯去世。秦、楚、燕、齊、魏各派精銳部隊一萬人來參加葬禮。兒子武靈王繼位。

武靈王元年,陽文君趙豹擔任相國。梁襄王和太子嗣、韓宣王和太子倉來信宮朝見。武靈王年少,不能處理朝政,由見聞廣博的老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輔佐。等到他親自處理朝政時,首先向先王肅侯的貴臣肥義請教,提高他的俸祿;國內的三老年滿八十歲的,每月都贈送禮物。

三年,修建鄗城。四年,和韓王在區鼠會盟。五年,娶韓國的女子為夫人。

八年,韓國攻打秦國,沒有取勝就撤兵了。五國相互稱王,只有趙武靈王不這樣做,他說:「沒有王的實質,怎敢空居王的虛名呢?」下令國人稱他為君。

九年,和韓、魏聯合攻打秦國。秦軍打敗了我們的聯軍,斬首八萬級。齊軍在觀澤打敗我軍。十年,秦國奪取我國的中都及西陽。齊軍打敗燕軍。燕國的丞相子之當了國君,燕君反而成了臣子。十一年,武靈王從韓國召來燕太子職,立為燕王,派樂池護送他回燕國。十三年,秦軍攻佔我國的藺地,俘虜將軍趙莊。楚、魏國王來趙國,訪問邯鄲。十四年,趙何攻打魏國。

十六年,秦惠王去世。武靈王遊覽大陵。有一天,武靈王夢見處女彈琴唱詩歌說:「美人光彩熒熒啊,容顏像苕花鮮艷,命呀!命呀!竟然無人知道我嬴女的芳名。」另一天,武靈王飲酒高興,多次談到所做的夢,想見到夢中女子的容貌。吳廣聽說後,通過夫人的關係把他的女兒娃嬴送進宮中,這就是孟姚。孟姚很受武靈王的寵愛,她就是惠後。

十七年,武靈王走出九門,修建野台,用來瞭望齊和中山的邊境。

十八年,秦武王和孟說舉龍紋赤鼎,摔斷了膝蓋而死亡。趙武靈王派代相趙固到燕國迎秦公子稷,送回秦國,立為秦王,這就是昭王。

十九年春天正月,武靈王在信宮舉行盛大朝會。召見肥義和他議論天下大事,五天才談完。武靈王向北略取中山的土地,直到房子縣,就前往代地,向北到達無窮,西到達黃河岸邊,登上黃華山頂。召見樓緩謀劃說:「我先王趁著世事的演變,做了南邊屬地的君長,連綴漳河、滏水險阻要塞,修築長城,又奪取藺、郭狼,在荏地打敗林胡,但大功還沒有完成。如今中山國插在我的腹心部位,北邊有燕國,東邊有東胡,西邊有林胡、樓煩、秦、韓的邊界,卻沒有強大的兵力自救,這樣會亡國的,怎麼辦呢?要成就高於世人的功名,一定會有拋棄陋俗的連累。我想改穿胡人的服裝。」樓緩說:「好。」但群臣都不願意。

這時肥義侍坐在旁。武靈王說:「簡、襄二主的功業,就在於考慮到從胡人、翟人那裡得到利益。做臣子的人,受寵時應該有孝、悌、長、幼、順、明的德行,通達時應該有利於百姓增益君主的業績,這兩點是臣子的職分。如今我想繼承襄主的業跡,開拓胡人、翟人居住的地區,只怕我終生找不到這種利民益主的能臣。我穿胡服是為了削弱敵人,事半功倍,可以不耗盡百姓的勞力,而繼續簡、襄的功業。大凡有高於世人功業的人,就要承擔拋棄陋俗的連累;有獨特智慧謀略的人,往往遭受傲慢百姓的怨恨。如今我想教百姓穿胡服,練習騎射,但世俗的人一定會議論我,怎麼辦呢?」肥義說:「我聽說對事猶豫就不會成功,對行動猶豫就不會成名。君王既然決定承擔拋棄陋俗的譴責,那就不必顧慮天下眾人的議論了。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會附和世俗的見解,成就宏大功業的人,不會謀求與凡夫商議。從前虞舜在苗人中跳舞,夏禹赤膊進入裸國,他們不是為了滿足慾望和快樂,是致力於講論道德而便於成功。愚蠢的人在事成以後還不明白真諦,聰明的人在事成以前就已明察秋毫,那麼君王何必猶豫呢?」武靈王說:「我不猶豫改穿胡服,我恐怕天下人譏笑我。狂人的快樂,正是聰明人的悲傷;愚人的譏笑,正是賢能人的明察。世上有順從我的人,穿胡服的功效是不可估量的。縱然是驅使世上的人都來譏笑我,胡地和中山國我必定佔有它。」於是就改穿胡服了。

武靈王派王紲告訴公子成說:「我已穿上胡服,將這樣朝會群臣,也希望叔父穿上它。居家聽從父母,為官聽從國君,是古今公認的行為準則。兒女不准反對父母,臣子不准背叛君王,是上古通用的道理。現在我發佈命令改變服裝而叔父不穿,我怕天下人議論這件事。治理國家有常規,以有利於百姓為根本;從事政治有原則,以命令能推行為至上。修明德政先要曉喻平民百姓,而推行政令就要先取信於貴族。現在改穿胡服的目的,不是為了縱情享樂。辦事有奮鬥目標才能建立功業,事成功立,然後才知道這樣做是好的。如今我怕叔父違背從政的原則,因此提出來幫助叔父考慮。況且我聽說,推行有利國家的事,行為不會邪惡,施政依靠貴戚的人,名望不受損害,所以希望借助您叔父的威望,用來成就穿胡服的功業,派王紲去拜見叔父,請你改穿胡服。」公子成拜了拜叩頭說:「我本來聽說君王已經穿上胡服。我沒有才能,臥病在床,不能趨走君王面前進說一言。君王命令這樣做,臣斗膽回答,是為了竭盡自己的愚忠。說:我聽說,中國是聰明睿智的人居住的地方,萬物財貨聚集的地方,賢人聖人推行教化的地方,仁義實行的地方,《詩》、《書》禮樂應用的地方,奇巧技能試驗的地方,遠方觀光奔赴的地方,蠻夷傾心學善的地方。如今君王捨棄這些而穿遠方的服裝,改變古時的教化,更換古時的常道,違背百姓的心願,激怒學者,遠離中國傳統,所以希望君王慎重考慮這件事。」使者王紲把這些話告訴給武靈王。武靈王說:「我本來就聽說叔父有病,我要親自前去請求他。」

武靈王於是前往公子成家裡,因而親自請求他,說:「服裝,是為了便於穿用,禮法,是為了便於行事。聖人觀察時勢趨向而順應適宜,依據現實制定禮法,這樣做是用來方便百姓而利於國家。剪短頭髮,身上錐刺花紋,臂膀上繪畫,衣襟向左開,這是甌越的民俗。染黑牙齒,額頭上刺字,戴魚皮帽子,穿粗劣的衣服,這是吳國的習俗。所以禮制服裝不同,取其方便是一致的,時尚不同,而使用自然要變化,事情不同,而禮法當然要變更。因此聖人認為如果有利國家,方法不必一致;如果便於行事,禮法不必相同。儒生的師承同一,而禮俗互相殊異,中國的禮制相同,而教化千差萬別,更何況是為了山谷地區的方便呢?所以事物的取捨變化,即使聰明人也不能使它一樣;穿著的遠近服裝,即使是賢聖也不能使它相同。越是窮鄉僻壤風俗越顯奇特,越是學識淺陋言詞越多詭辯。不懂的事不要妄加懷疑,與自己不同的意見不要妄加非議,應該公之於眾,博采眾長以求完善。如今叔父所講的是舊俗,我所講的是改變舊俗。我國東邊有黃河、薄洛之水,和齊國、中山國共有,卻沒有船隻使用。從常山到代地、上黨,東邊有燕國、東胡的邊疆,西邊有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疆,現在沒有善於騎射的軍隊守衛。所以我覺得沒有船隻使用,夾水住居的百姓,將如何守衛黃河、薄洛之水呢?改穿胡服練習騎射,是為了防備靠近燕國、三胡、秦國、韓國的邊疆。而且從前簡主不堵塞晉陽及上黨的通道,襄主兼併戎地,奪取代地,以排斥胡人各個部族,這是愚人和聰明人都明白的道理。以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大兵力,侵佔糟踏我國的土地,擄掠我國的百姓,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國家的神靈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先王把這件事當作恥辱,怨仇還沒能報。如今設置騎射防守,近可以觀察上黨的形勢,遠可以報復中山的仇恨。叔父卻順從中國的舊俗而違背了簡、襄二主的遺志,厭惡改服的名聲卻忘記了鄗城被灌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公子成兩拜叩頭,說:「我愚蠢,不理解君王的深遠用意,竟敢稱道世俗的見解,這是我的罪過。如今君王要繼承簡、襄二主的遺志,順從先王的心願,我怎敢不聽從命令呢!」公子成再次兩拜叩頭。武靈王於是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穿上胡服上朝。於是開始公佈改穿胡服的命令。

趙文、趙造、周苲、趙俊都勸阻武靈王不要穿胡服,認為依照舊辦法方便。武靈王說:「先王們習俗不同,哪種古法可以倣傚呢?帝王們互不沿襲,哪種禮儀可以遵循呢?伏羲、神農注重教化而不用刑殺,黃帝、堯、舜使用刑殺但不為殘暴。到了夏、商、週三王,隨著時代變化制訂法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禮制。法制、詔令都順應時代的需要,衣服、器械都方便百姓使用。所以禮制也不必一樣,只要便利國家就不必倣傚古法。聖人的興起並沒有互相沿襲卻稱了王,夏、殷的衰微,並沒有改變禮制卻被滅亡。那麼違背古制未必就可非議,遵循舊禮未必值得稱道。況且如果服裝奇特心志就淫蕩,那麼鄒、魯一帶就不會有離奇古怪的行為了;要是風俗怪異百姓就輕率,那麼吳、越一帶就不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了。更何況聖人認為有利於身體才叫做衣服,便利於行事才叫做禮制。進退的禮節,衣服的制度,是用來齊一平民百姓的,並不是用來評論賢人的。所以百姓總是與舊俗同流,賢人卻要和舊俗俱變。所以諺語說『用書本知識趕車的人不會摸透馬匹的性情,用古代禮制治理今世的人不能懂得事物的變革』。遵循舊法的功績,不可能超出世俗;傚法古人的學說,不可能治理今世。你們不懂這些道理啊。」於是穿胡服並招募士卒訓練騎射。

二十年,武靈王略取中山國的土地,到達寧葭;向西攻取胡人的土地,到達榆中。林胡王獻貢馬匹。回國後,派樓緩出使秦國,仇液出使韓國,王賁出使楚國,富丁出使魏國,趙爵出使齊國。任命代相趙固主管胡地,徵調胡人的兵馬。

二十一年,攻打中山國。趙苲為右路軍將領,許鈞為左路軍將領,公子章為中路軍將領,武靈王為總指揮。牛翦率領車騎,趙希率領胡地和代地的兵馬。趙王讓他們經過山隘,在曲陽會師,攻取丹丘、華陽、鴟上的關塞。武靈王的軍隊奪取鄗城、石邑、封龍、東垣。中山國獻出四座城求和,武靈王答應,停止進攻。二十三年,又攻打中山國。二十五年,惠後去世。派周苲穿胡服輔佐教導王子何。二十六年,又攻打中山國。擴地北至燕、代地區,西到雲中、九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日,在東宮大會群臣,傳王位,立王子何為王。新王拜祭祖先的禮完畢,上朝處理政事。大夫們都稱臣,肥義任相國,並且兼任新王的老師。這就是惠文王。惠文王,是惠後吳娃的兒子。武靈王自稱主父。

主父想讓兒子治理國家,自己身穿胡服率領士大夫到西北攻取胡地,想從雲中、九原直接南下襲擊秦國,於是他詐稱使臣進入秦國。秦昭王不知道,過後驚訝他的長相雄偉,不像當人臣的氣度,立即派人追趕,而主父已經飛馳離開秦國的關卡。經過周密的詢問,才知道是主父。秦國人非常驚恐。主父所以闖入秦國,是想親自察看地形,就便觀察秦王的為人。

惠文王二年,主父視察新開拓的土地,於是走出代地,向西與樓煩王在西河相會,並徵調他的軍隊。

三年,滅了中山國,把中山王遷到膚施。興建靈壽,這時北方剛剛順服,去代地的道路大為暢通。回國後,論功行賞,實行大赦,大擺酒宴聚飲五天,封長子章為代地安陽君。章向來邪侈放縱,內心對弟弟繼位不服。主父又派田不禮輔佐。

李兌對肥義說:「公子章強壯而且志高驕橫,黨徒眾多而且野心很大,恐怕有私下預謀吧?田不禮的為人,殘忍好殺而且驕橫。這兩個人結合,必有陰謀賊亂的事發生,一旦希圖僥倖成功就會鋌而走險。小人有野心,往往考慮輕率謀劃浮淺,只看到利益而不顧禍害,同類的人互相慫恿,都闖入禍害之門。根據我的觀察,這一定不會很久了。你擔負重任而且權勢大,是變亂者開始攻擊的目標,是禍害彙集的地方,你一定首先遭受禍害。仁人博愛萬物,聰明的人防患於未然,不仁不智,怎麼治理國家呢?你為什麼不稱病在家不出門,把政事交給公子成呢?不要做眾怒的彙集點,不要做禍害的階梯。」肥義說:「不行。以前主父把王托付給我,說:『不要更改你的法度,不要變異你的思慮,一心堅守,直到你去世。』我兩拜受命而且記錄在案。現在假如害怕田不禮作亂而忘記重托,變心還有比這更大的嗎?進宮殿接受嚴肅的命令,出宮殿不能圓滿完成,負義還有比這更大的嗎?變心負義的臣子,為刑罰所不允許。諺語說『如果死人復生,活人面對他應該絲毫不感到慚愧』。我已經有言在先了,我要完全實現自己的諾言,哪能顧得保全我的身體!況且有貞節的臣子在災難臨頭時節操才顯現出來,忠臣也是在大禍牽累時德行才彰明。你已給我賜教,並且提出忠告,雖然如此,我已有言在先,終究不敢食言。」李兌說:「是,你盡力而為吧!我只能在今年見到你了。」哭泣著離去。李兌多次去會見公子成,都是為了防備田不禮的事。

又一天,肥義對信期說:「公子章和田不禮非常令人擔憂。他們表面上言辭和善,實際上陰險惡毒,這種人不孝不忠。我聽說,奸臣在朝,是國家的禍害;讒臣在宮中,是君王的蛀蟲。這種人貪婪而慾望大,在朝廷投合君主騙取信任,在外邊殘暴害人。假傳聖旨,行為傲慢,一旦擅自發號施令,不難做到啊,災禍將要降臨國家。現在我為此憂慮,夜裡忘記睡覺,飢餓時忘記吃飯。對盜賊的出入不可不防備。從今以後,假如有召請君王的人一定先見我的面,我將先用自身攔擋他,無變故王才能進來。」信期說:「好啊,我聽到了這些話!」

四年,在朝廷召見群臣,公子章安陽君也來朝見。主父讓惠文王處理政事,自己從旁窺視群臣和宗室貴族的禮儀。看到長子章垂頭喪氣,反而北面稱臣,屈服於他弟弟,心裡可憐他,於是就想分割趙國,把章封為代地王,這個計劃沒定下來就中止了。

主父和惠文王遊覽沙丘,居住在不同的宮室,公子章就率領他的黨徒和田不禮作亂,假傳主父的詔令召見惠文王。肥義先進去,被殺害。高信立即和惠文王一起跟公子章作戰。公子成和李兌從國都趕來,就調發四邑的兵眾來沙丘鎮壓叛亂,殺死公子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黨徒,安定了王室。惠文王拜公子成為相國,號稱安平君,李兌做司寇。公子章被打敗時,逃到主父處,主父開門收容他,公子成、李兌因而包圍了主父的宮室。公子章死後,公子成、李兌商議說:「因為公子章的緣故包圍了主父,如果解除包圍,我們這些人就要滅族了。」於是就繼續包圍主父。命令宮中的人「後出來的人滅族」,宮裡的人都出來。主父想出來不允許,又得不到食物,餓得只好掏幼雀充飢,三個多月以後餓死在沙丘宮裡。主父死已經確鑿無疑,這才向諸侯國發訃告。

當時惠文王年少,公子成、李兌專政,他們害怕被殺,所以包圍主父。主父當初立公子章為太子,後來得到吳娃,寵愛她,為了她好幾年不外出,生了兒子何,就廢黜太子章而立何為王。吳娃去世,對何的愛日漸淡薄,憐憫原太子章,想讓何、章都當王,猶豫不決,所以禍亂發生,以至父子俱死,被天下人嘲笑,難道不令人痛惜嗎!

五年,把鄚、易兩邑送給燕國。八年,修建南行唐城。九年,以趙梁為將,和齊國聯合攻打韓國,到達魯關下。到了十年,秦王自立為西帝。十一年,董叔率領趙軍和魏軍討伐宋國,從魏國得到河陽。秦軍奪取了趙國的梗陽。十二年,以趙梁為將,攻打齊國。十三年,以韓徐為將,攻打齊國。公主去世。十四年,相國樂毅率領趙、秦、韓、魏、燕聯軍攻打齊國,奪取靈丘。趙王和秦王在中陽相會。十五年,燕昭王來朝見惠文王。趙國和韓、魏、秦三國聯合攻打齊國,齊王敗走,燕軍單獨深入齊境,奪取臨菑。

十六年,秦國又和趙國多次進攻齊國,齊國人很害怕。蘇厲替齊王寫信給趙王說:

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君王,他的德行並不遍佈於天下,教化並不和睦百姓,祭祀鬼神並不每次都獻祭品。可是甘露照常降落,下雨及時,五穀豐收,百姓不發生疾病。眾人讚美滿足,然而賢主卻謀求更好的境況。

現在你的德行功績,並不經常施加給秦國。怨毒和積怒,並不向來對齊國很深。秦、趙兩國結盟,憑借強大向韓國徵兵,秦國真的愛趙國嗎?它確實憎恨齊國嗎?事情如果過分,賢主應該認真考慮。秦國不是愛趙國憎恨齊國,是想滅掉韓國而且吞併東西二周,所以用齊國作誘餌引誘天下。恐怕事情辦不成,所以出兵脅迫魏國、趙國。恐怕天下害怕它,所以派遣人質爭取信任。恐怕天下諸侯很快反對它,所以向韓國徵兵威脅它們。表面上對盟國施恩德,實際上是想征討兵力空虛的韓國,我認為秦國的計謀一定出於這一點。事情本來就有形勢不同而禍患卻相同的,楚國久被攻討而中山國卻滅了,如今齊國久被攻伐韓國一定滅亡。攻破齊國,君王和六國分享它的利益。滅亡韓國,秦國單獨佔有它。佔領東西二周,西取祭器,秦國單獨佔有它。授給百姓田地尚且計算功效,君王為什麼不計算攻打齊國的收穫與秦國誰多呢?

遊說的人分析說:「如果韓國丟失三川一帶,魏國丟失原晉國的安邑一帶,不用多久,大禍就將降臨趙國。」如果燕國佔領齊國的北部,距離沙丘、巨鹿不到三百里,韓國的上黨距離邯鄲一百里,燕、秦兩國如果圖謀君王的江山,它們之間只有三百里就溝通了。秦國的上郡接近挺關,到榆中有一千五百里,秦國如果用三郡的兵力進攻君王的上黨,那麼,羊腸以西,句注以南,就不歸君王所有了。如果秦國越過句注,攻佔常山而據有它,只有三百里便到達燕國,代地的馬,胡地的犬,從此不再東下,昆山的玉不再出來,這三種寶物也不歸君王所有了。如果君王久攻齊國,跟隨強秦進攻韓國,災禍一定會到這種地步。希望君王認真考慮這件事。

況且齊國所以被秦國征伐,是因為齊國侍奉君王;天下諸侯聯合行動,就是為了圖謀大王。燕國和秦國的盟約一訂,出兵的日子就不遠了。齊、秦、韓、魏、燕五國想把君王的土地一分為三,齊國背叛五國的盟約,犧牲自己解除君王的禍患,向西進兵扼制強秦,使秦王廢除稱帝,請求屈服,把高平、根柔還給魏國,把 分、先俞還給趙國。齊國侍奉君王,應該說最好了,而今卻反而怪罪它,我擔心天下諸侯以後侍奉君王再不敢自信了。希望君王認真謀劃這件事。

如今君王不和諸侯攻打齊國,天下必定認為君王主持正義。齊王會拿江山社稷忠實地侍奉君王,天下各國一定會敬重君王的正義舉動。君王率領天下諸侯親善秦國,如果秦國暴虐,君王就率領天下諸侯制止它,這樣,一代的名譽尊寵就被君王掌握了。

於是趙國停止征伐,謝絕秦國,不再進攻齊國。

趙王和燕王相會。以廉頗為將,進攻齊國的昔陽,佔領了它。

十七年,樂毅率領趙軍進攻魏國的伯陽。秦國怨恨趙國不和它聯合攻齊,討伐趙國,攻佔我國的兩座城邑。十八年,秦軍攻佔我國的石城。趙王再次到原衛國的東陽,決開黃河堤壩,討伐魏國。大水成災,漳河又氾濫。魏冉來趙國當相國。十九年,秦國攻取我國的兩座城邑。趙國歸還魏國的伯陽。以趙奢為將,進攻齊國的麥丘,佔領了它。二十年,以廉頗為將,進攻齊國。趙王和秦昭王在西河外相會。

二十一年,趙國把漳水改道在武平西邊。二十二年,瘟疫大流行,立公子丹為太子。

二十三年,以樓昌為將,進攻魏國的幾城,沒有攻佔。十二月,以廉頗為將,進攻幾城,佔領了它。二十四年,以廉頗為將,進攻魏國的房子,佔領了它,順便築城而後才回來。又進攻安陽,佔領了它。二十五年,以燕周為將,進攻昌城、高唐,佔領了它。和魏國聯合進攻秦國。秦將白起在華陽打敗我軍,俘虜了一位將軍。二十六年,奪回被東胡侵佔的歐代地。

二十七年,把漳水改道在武平南邊。封趙豹為平陽君。黃河水氾濫,大水成災。

二十八年,藺相如討伐齊國,打到平邑。停止修築北面九門縣的大城。燕將成安君公孫操殺死他的國王。二十九年,秦、韓兩國聯合進攻趙國,包圍閼與。趙國派趙奢為將,反擊秦軍,在閼與下大敗秦軍,趙惠文王賜趙奢為馬服君的封號。

三十三年,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繼位,這就是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軍進攻我國,攻佔三座城。趙王剛剛即位,太后當權,秦軍急速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說:「必須讓長安君當人質,才派救兵。」太后不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明確地對左右侍臣說:「誰再說讓長安君當人質,老婦我一定把唾癇啐到他臉上。」左師觸龍說希望會見太后,太后怒氣沖沖地等待他。觸龍進入宮中,慢慢地小步走過去坐下,自己謝罪說:「老臣的腳有病,簡直不能快走,很久沒能拜見了。我私下寬恕自己,又恐怕太后的身體有所不適,所以希望拜見太后。」太后說:「老婦我靠輦車行走。」觸龍說:「飲食沒有減少吧?」太后說:「靠喝稀粥罷了。」觸龍說:「老臣近來非常厭食,就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稍微增加了點食慾,身體也感覺舒適些了。」太后說:「老婦辦不到。」太后不高興的臉色稍有緩解。左師公說:「老臣的兒子舒祺年齡最小,沒有出息,而我已衰老,心裡很疼愛他,希望讓他補衛士的缺額來保衛王室。冒著死罪把想法告訴太后。」太后說:「好吧。年紀多大了?」左師公說:「十五歲了。雖然年齡還小,但希望在我未死之前把他托付給太后。」太后說:「男人也疼愛少子嗎?」左師公說:「超過婦人。」太后笑著說:「婦人愛得特別厲害。」左師公說:「老臣私下覺得你愛燕後超過長安君。」太后說:「你錯了,遠不如愛長安君厲害。」左師公說:「父母疼愛兒子,就應該替他們從長遠考慮。你當年送燕後出嫁,撫摸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想到她要遠去,也很可憐她了。走了以後,並不是不想念她,可是祭祀的時候反而祈褥說『一定不要使她返回』。難道不是為她長遠打算,希望她的子孫世世代代做王嗎?」太后說:「是。」左師公說:「從現在看三世以前,上推趙王的子孫封侯的,他們的繼承人還有存在的嗎?」太后說:「沒有。」左師公說:「不單是趙國,其他諸侯國有存在的嗎?」太后說:「老婦沒有聽說過。」左師公說:「這是近的殃及自身,遠的落在子孫身上。難道是國君的兒子被封侯後都變壞了嗎?是因為地位尊貴卻沒有功勳,俸祿優厚卻沒有功勞,又擁有許多貴重的寶物。如今你使長安君有尊貴的地位,封給他肥沃的土地,又給他許多貴重的寶物,而不趁現在讓他為國家立功,一旦你離開人世,長安君靠什麼在趙國安身呢?老臣認為你為長安君計劃得短淺,所以認為你愛他不如燕後。」太后說:「好,任憑你派遣他吧。」於是為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送到齊國做人質,齊國的救兵才派出來。

子義聽到這件事,說:「國君的兒子,骨肉親情,尚且不能靠無功的尊貴、無勞的俸祿而守住金玉之類的寶物,何況我這樣的人呢?」

齊國的安平君田單率領趙軍進攻燕國的中陽,佔領了它。又進攻韓國的注人,佔領了它。二年,惠文後去世。田單任趙的相國。

四年,孝成王夢見身穿左右異色的衣服,騎飛龍上天,沒有到達天庭就掉下來了,看見金玉寶物堆積如山。第二天,孝成王召見筮史敢占卜夢,敢說:「夢見穿左右異色的衣服,表明殘缺不全。騎飛龍沒有到達天庭就掉下來,表明有氣勢但沒有實力。看見金玉堆積如山,表明有憂患。」

三天後,韓國上黨郡守馮亭派使臣來,說:「韓國無力防守上黨,要割給秦國。那裡的吏民都願意歸附趙國,不願意歸附秦國。上黨有城邑十七座,願意再拜納入趙國,請趙王裁決,滿足吏民的願望。」孝成王非常高興,召見平陽君趙豹,告訴他說:「馮亭進獻城邑十七座,接受它怎麼樣?」趙豹回答說:「聖人把無故得到的利益視為大禍。」孝成王說:「那裡的百姓都懷念我的恩德,怎麼能說無故呢?」趙豹回答說:「秦國蠶食韓國的土地,從中間截斷上黨的道路,不讓和韓國相通,本來認為可以坐收上黨的土地。韓國所以不納入秦國,是想嫁禍於趙國。秦國付出了辛勞而趙國坐享利益,即使是強大的國家也不能輕易從小國弱國那裡得到,小國弱國難道能從強國大國那裡得到嗎?這怎麼說不是無故的利益呢!況且秦國利用牛田的水路運糧,用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蠶食韓國,分割韓國的土地,它的這一政策已經實行,不可跟它作對,一定不要接受。」孝成王說:「現在出動百萬大軍攻城略地,越年經歲,得不到一座城。今天馮亭把十七座城贈送給我國,這是個大便宜啊。」

趙豹出去後,孝成王召見平原君和趙禹,告訴他們這件事。他們回答說:派遣一百萬軍隊出戰,超過一年沒能得一城,現在坐著得到十七座城,這是大便宜啊,不能丟失。「孝成王說:好。」於是讓趙勝去接受土地,趙勝告訴馮亭說:敝國的使臣趙勝,敝國的君王派遣趙勝傳達命令,封給太守三個萬戶的城邑,封給各縣令三個千戶的城邑,都世代相襲為列侯,官吏百姓一概加爵三級,官吏百姓能平安相處,都賞黃金六斤。馮亭流著眼淚不肯見使臣,說:我不願意處在三不義的境地:為國君守衛土地,不能拚死固守,這是一不義;已經把上黨劃歸秦國,不聽君命,這是二不義;出賣國君的土地而換取食邑,這是三不義。趙國於是派軍隊佔領上黨。廉頗率領軍隊駐紮在長平。

七月,廉頗被免職,趙括代替他為將。秦將白起率領軍隊包圍趙括,趙括戰死,趙軍投降,四十餘萬降卒被活埋。孝成王懊悔沒有聽從趙豹的意見,所以有長平的災禍。

孝成王回來,不接受秦國的要求,秦軍包圍邯鄲。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領燕國的百姓反趙,回歸燕國。趙國把靈丘封給楚相春申君。

八年,平原君到楚國請求救兵。平原君回國後,楚軍來援,以及魏公子信陵君無忌也來救援,秦軍才解除對邯鄲的包圍。

十年,燕軍進攻昌壯,五個月才攻佔。趙將樂乘、慶捨進攻秦國信梁的軍隊,打敗了秦軍。趙太子去世。秦軍進攻西周,佔領了它。趙將徒父祺率軍出境。十一年,興建元氏城,在上原設縣。武陽君鄭安平去世,收回他的封地。十二年,邯鄲的草料場發生火災。十四年,平原君趙勝去世。

十五年,把尉文封給相國廉頗,號為信平君。燕王派丞相栗腹赴趙國締結盟約,以五百斤黃金送給趙王為祝酒禮物,栗腹回國後,向燕王報告說:「趙國的壯丁都死在長平,他們的孤兒還沒有長大,可以討伐它。」燕王召見昌國君樂間詢問這件事,樂間回答說:「趙是四面作戰的國家,它的百姓熟習征戰,討伐它是不可以的。」燕王說:「我以多攻少,兩個打一個,可以嗎?」樂間回答說:「不行。」燕王說:「我就以五個打一個,可以嗎?」樂間回答說:「不行。」燕王大怒,群臣都認為可以。燕國終於派出兩支軍隊,戰車兩千乘,栗腹率領一支軍隊攻打鄗城,卿秦率領一支軍隊攻打代地。廉頗為趙將,打敗燕軍,殺死栗腹,俘虜卿秦、樂間。

十六年,廉頗包圍燕都。趙王封樂乘為武襄君。十七年,代理相國大將軍武襄君樂乘打敗燕國,包圍了它的都城。十八年,延陵鈞率領軍隊跟隨信平君廉頗幫助魏國打敗燕國。秦國攻佔了我國的榆次等三十七座城。十九年,趙國和燕國交換土地:趙國把龍兌、汾門、臨樂給燕國;燕國把葛、武陽、平舒給趙國。

二十年,秦王嬴政剛即位。秦軍攻佔我國的晉陽。

二十一年,孝成王去世。以廉頗為將,攻打魏國的繁陽,佔領了它。趙王讓樂乘代替廉頗為將,廉頗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逃亡到魏國。孝成王的兒子偃繼位,這就是悼襄王。

悼襄王元年,舉行隆重的禮儀和魏國修好。想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沒有成功。

二年,以李牧為將,攻打燕國,佔領武遂、方城。秦國召見趙國的春平君,藉故扣留他。洩鈞替他對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說:「春平君這個人,趙王非常喜歡他而郎中卻妒忌他,所以郎中們謀劃說:『春平君到秦國,秦國一定扣留他。』所以他們才謀劃把春平君送到秦國。現在秦國扣留春平君,是斷絕和趙國的關係,正中了郎中的奸計。你不如放回春平君,扣留平都。春平君說話辦事深受趙王的信任,趙王必定會割趙國的很多土地贖回平都。」文信侯說:「好。」因而送春平君回趙國。趙國修建韓皋城。

三年,以龐眗為將,攻打燕國,俘虜燕將劇辛。四年,龐眗率領趙、楚、魏、燕四國的精銳部隊,攻打秦國的蕞地,沒有攻佔;移兵攻打齊國,奪取饒安。五年,以傅抵為將,屯居在平邑;慶捨率領東陽河外的軍隊,守衛黃河的橋樑。六年,把饒地封給長安君。魏國把鄴送給趙國。

九年,趙軍攻打燕國,奪取貍陽城。兵未罷歸,秦軍來攻鄴,佔領了它。悼襄王去世,兒子幽繆王遷繼位。

幽繆王遷元年,修建柏人城。二年,秦軍攻打武城,扈輒率軍救援,兵敗,扈輒戰死。

三年,秦軍攻打赤麗、宜安,李牧率軍和秦軍在肥城下交戰,打敗秦軍。趙王封李牧為武安君。四年,秦軍攻打番吾,李牧和秦軍作戰,打退了它。

五年,代地發生大地震,從樂徐以西,北到平陰,樓台、房屋、牆壁大半毀壞,地面裂開東西寬一百三十步的大縫。六年,發生大饑荒,民間謠傳說:「趙人在哭叫,秦人在大笑。如果不相信,請看田里長的都是草。」

七年,秦軍攻打趙國,趙國的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為統帥,抗擊秦軍。李牧遭陷害被殺,司馬尚免職,由趙匆和齊將顏聚代替他們。趙匆的軍隊被秦軍擊潰,顏聚逃亡,趙王遷因而投降。

八年十月,邯鄲歸屬秦國。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