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注1 需要說明的是,我做的北京人訪談,尤其是深入訪談,並未被全部收入這套《北京口述歷史》叢書之中。最近幾年,我還與其他人合作有《宣武區消失之前》《個人敘述中的同仁堂歷史》《大歷史·小人物》等圍繞北京城和北京人的口述史專著,已分別由北京出版集團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此外,對常人春、常壽春兄弟的口述訪談,也正在編輯之中。

注2 參見趙世瑜、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概說》,載《史學月刊》2001年第2期,112—119頁。

注3 (清)震鈞:《天咫偶聞》卷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35頁。

注4 梁啟超:《袁崇煥傳》,收入林志鈞編:《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

注5 按康有為所撰《袁督師廟記》位於廣安門內舊存的袁督師廟而不在此處,詳見後面附錄中筆者的雜考。南海吳榮光所題墓碑“有明袁大將軍墓”位於今北京五十九中學操場一角,即佘女士所居的袁崇煥墓、祠所在地,唯題名時間是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而非民國時。

注6 蔡廷鍇(1892—1968),廣東羅定人,1932年任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至於廣東保管財產委員會,全名應該是“廣東會館財產管理委員會”,成立於1950年。當時北京市政府頒發了《北京市各省市會館管理暫行辦法》,廢除了舊有的會館管理制度,成立了這個委員會,負責調定會館房租、對會館進行必要的修繕保護以及對會館財產進行檢查和重新登記諸事宜。

注7 順德今為廣東省佛山市的一個區,所以佘女士稱“我們”。順德會館位於宣武區(今西城區)宣外大街東側的海柏胡同。清初著名學者和詩人朱彝尊曾在此居住。今以“朱彝尊故居”而著名。

注8 這幾人都是解放後的著名民主人士,但除葉恭綽外,並不都是廣東人。其中葉恭綽(1881—1968)是廣東番禺人,為中國當代書畫大家,解放後曾任北京畫院院長;柳亞子(1887—1958)為江蘇吳江人,愛國民主人士、詩人;李濟深(1885—1959)為廣西蒼梧人,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章士釗(1881—1973)為湖南善化(今長沙)人。

注9 毛澤東致葉恭綽信原文是:“……近日又接先生等四人來信,說明末愛國領袖人物袁崇煥先生祠廟事,已告彭真市長,如無大礙,應予保存。此事嗣後請與彭真市長接洽為荷”,時間為5月25日。載《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33—434頁。

注10 佘女士提到的這位叔伯哥哥,名叫佘寶林。2015年4月14日佘寶林先生在北京電視台一個節目中出場,並當著佘女士的面解釋了他“突然消失”(佘幼芝語)的原因,說他當年在北京市的二建公司工作,1966年6月23日該公司奉中央指示到外地去建設鋼廠,一去十年,回來後就把房子換到南苑去了,並非有其他用意,也並非是不辭而別。佘寶林先生的兒子佘彥江和兒媳也當場對佘女士表示:“您宣達的使命,我們今後要傳下去。”當然,無論是佘女士的女兒焦穎,還是堂侄佘彥江,都認為祖先的遺訓固然應該遵守,但未必不可換個方式,譬如設一個專門的微信群,等等。

注11 有關解放後佘家的情況,還可參見其他文獻,與佘女士的口述略有出入,如1983年由崇文區政協供稿、沈信夫所撰的《訪袁崇煥廟》記:“1955年,政府決定利用這塊廣東義地建立學校,伐去棗樹,遷走荒塚,但袁墓和墓前的房屋未動,並在矮花牆外又砌一道高牆。為了照顧看墳人佘漢卿一家的生活,就招收他和女兒佘幼蘭為第五十九中學的工友,佘漢卿非常感激……佘漢卿在十年內亂中病死,他的女兒幼蘭和兒子小寶也都搬走了……筆者輾轉訪問了佘幼蘭,她已經五十多歲,花白頭髮,在某房管所當工人,她所記憶的沒有超過石同志(五十九中石宗炎)所說的範圍,但她記得祖父叫佘恩兆,並說弟弟叫佘寶林,住大紅門一帶,為某公司工人。筆者又找到佘寶林,他年約三十多歲,對前輩的事一無所知。”(載《文史資料選編》第23輯,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269—280頁)可與佘女士此篇口述相參照。

注12 陪同我去訪問張先生的,有岑大利和楊海英二位教授。楊海英是我的師妹兼同事,對明末清初史事頗有研究,包括張先生所說他們的祖先張家玉的事跡。

注13 張伯楨著有《張篁溪遺稿》《南海先生全書》《南海康先生傳》《焚余草》《篁溪筆記》《同盟會革命史料》《興中會革命史料》《宗社黨史料》等書。刊刻《滄海叢書》五輯,廣收袁崇煥、張家玉等的文學史料。他晚年信奉佛教密宗。1946年在北京病逝,臨終前,把珍藏康有為、梁啟超的書牘墨跡以及有關袁督師的文物、齊白石等名人字畫共1300餘件,捐贈給北平歷史博物館。

注14 張家玉,東莞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三甲第28名進士。任授編兼給事中,奉使入廣,閩陷家居。後來桂王以左中允召,但因道路不暢受阻而未能赴任。李成棟陷廣州,張家玉毀家招兵,以東莞家鄉兵為主力,據守東莞,與陳子壯遙相呼應,而後兵敗,張家玉投水而盡忠。謚文烈。東莞人常以張家玉、袁崇煥二忠烈為驕傲。

注15 爛漫胡同舊門牌49號為廣東東莞會館舊址,有房屋49間,佔地2畝有餘。原為張家玉故居。

注16 倫哲如,即倫明,廣東東莞望牛墩人。生於光緒元年(1875年),卒於1944年。著名大藏書家。為張伯楨摯友。

注17 周叔迦(1899—1970),安徽東至縣人。著名佛學家,一生潛心佛學。1930年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大學、輔仁大學教授。1940年主持《佛學月刊》。同年在京創辦中國佛教學院,任院長。

注18 孫殿起與雷夢水都是北京琉璃廠的書商,也是當代著名的版本學家。

注19 袁督師廟在今龍潭湖公園東岸,是1915年由張伯楨首倡並捐金,1917年建成的。規模不大,門前圍有松柏,也已修復。康有為所題的門聯:“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廟,死重泰山,當時乃蒙大難;聞鼙鼓思東遼將帥,一夫當關,隱若敵國,何處更得先生”,仍保存完好。

注20 這裡說的是廣東東莞會館新館,位於西城區上斜街舊門牌55號。1911年開始動工,是在京諸館中竣工較晚的一座。佔地面積較大,有房90間,佔地近6畝。館建成後正值辛亥革命,會館負責人為尹慶舉。尹避亂旋歸故里,由在京東莞人張伯楨代理。館內有《東莞會館新館興建記》一石,撰者即張伯楨,書者為朱汝珍。

注21 孔教大學是民國初年提倡尊孔讀經的社團——孔教會籌建的一所大學。孔教會1912年10月由康有為授意其學生陳煥章等成立於上海,以後將總會遷至北京。陳煥章任孔教大學校長。

注22 林琴南(1852—1924),名林紓,字琴南。清末民初著名的大學者、大翻譯家。

注23 吳北江(1877—1950),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大文人吳汝綸之子,著名學者,曾與陳叔通、夏仁虎、章士釗、許寶蘅、張伯駒等人詩書唱和,是著名的文學社團“稊園”的重要詩人。

注24 齊燕銘是蒙古八旗後裔,1949年以後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政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注25 關於張先生的父親張次溪,有石繼昌《春明舊事》所記“京華掌故首‘金’‘張’”一文可供參考:“次溪先生名江裁,原名仲銳,一九零九年生,廣東東莞人。明末殉節的張文烈公(家玉),即先生遠祖。先生幼居北京,父篁溪公(伯楨)為康南海弟子,有別墅在左安門內,名張園。先生出自名門,畢業於孔教大學,以得當代名流學者王晉卿……諸老教誨,學益日進……宣武門外爛漫胡同東莞會館,先生遠祖文烈公明末時曾住於此;三百年後,先生亦居館內裡院北房,自成院落,室內環壁圖書,可謂汗牛充棟。先生在北京史方面的貢獻有以下幾點:一為北京歲時風土的輯錄。二為北京戲劇史料的搜集。三為天橋史料的撰述。” 見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2—5頁。

注26 徐用儀,《清實錄》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七月十七日諭內閣:“兵部尚書徐用儀,屢次被人參奏,聲名甚劣,辦理洋務,貽患甚深……徐用儀、聯元、立山,均著即行正法,以昭炯戒。”(58冊,119頁)

注27 從張伯楨的年齡推算,他拜訪過的應該是十三世達賴而不可能是六世達賴。1908年9月28日,(十三世)達賴喇嘛抵達北京。他一入直隸地界,朝廷就派大員前往保定迎接。各地方官對他特別優禮。所到之處,駐持名剎,香花供養,警護森嚴。抵京後,在其所安座的黃寺,王公親貴,皆來致禮,每一出行,前呼後擁,轟動九城,氣派頗為壯觀。這裡要感謝胡鴻保先生在此事上對我的提醒。

注28 張先生的外祖父徐蔚如,生於1860年,卒於1937年,名文蔚,字蔚如,號藏一,浙江海鹽人。佛教居士。辛亥革命後任浙江省議員,主編《浙江日報》。先後創立北京刻經處,天津刻經處。校勘佛教經典近2000卷,刻有《華嚴搜玄記》《華嚴探玄記》《華嚴綱要》等。1935年起在天津功德林講華嚴經,與南京楊仁山並稱華嚴學大師。

注29 這裡的敘述略有誤。所謂“南張(謇)北周(學熙)”,一般是指張謇而非張之洞,北周則的確是指周學熙,而周緝之是周學熙的字。東至周家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著名家族,周學熙之父周馥,清朝時曾任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等職。周學熙(1866—1947)為華北地區早期工業化的奠基者之一,他開創的實業集團奠定了京津唐地區近代工業的基礎。

注30 閻崇年《袁崇煥籍貫考辨》,載《學術論壇》1981年第1期。

注31 轉引自湯錦程《北京的會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8頁。

注32 這裡佘女士所說父親的名字與上篇訪談中所說不同,可能一是名,一是字。

注33 《清高宗實錄》卷一一八一,乾隆四十八年五月戊申。

注34 張江裁:《袁督師遺事匯輯》卷五“袁督師後裔考”。

注35 孟森:《袁督師後裔考序》,載《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123—125頁。

注36 參見王鍾翰:《論袁崇煥與皇太極》,載《清史新考》,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112—131頁。

注37 見2015年4月14日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的一台節目,參見本文前注。佘女士唯一的女兒焦穎因擔心已經坐輪椅的母親仍然堅持每週去袁崇煥墓清掃,而與父母發生矛盾,她不同意他們繼續守下去,不希望他們繼續為這事傷腦筋、費心思,認為她不應該整天只想著這一件事,而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注38 一城(伯欣)系指濮伯欣,民國初年人。新華,指新華宮,袁世凱在此稱帝。

注39 《南方都市報》2011年5月13日。

注40 這一說法最先由黃一農先生在其專著《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書中提出。該書的簡體字本,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注41 李金龍、孫興亞:《北京會館資料集成》(下),學苑出版社2007年版,1421—1422頁。

注42 樂崇熙是二房樂東屏的兒子,他的弟弟名樂崇祺。

注43 這裡指的書即定宜莊、張海燕等:《個人敘述中的同仁堂歷史》,北京出版集團2014年版。與樂崇輝先生見面時,我即把這本書送給他。

注44 樂崇輝先生的母親姓張,名張兆瑩,據樂崇輝訪談錄記:“小時候曾聽聞母親是旗人,但是已無法求證。”見《樂輝居士訪談錄》(後同),50頁。

注45 樂崇輝的父親是十五老爺樂詠西,十七老爺是樂東屏,十六老爺是樂懿芝。據《樂崇輝居士訪談錄》:“我父親和十七老爺是親兄弟,他們兩人未分家時,最初之合作是既不稱‘永仁堂’,也不叫‘懷仁堂’,而取店號為‘頤齡堂’。”

注46 樂崇熙為同仁堂樂家第十三代傳人,同仁堂四大房中的二房樂東屏(十七老爺)之子。

注47 關於永仁堂:永仁堂是樂詠西(樂崇輝的父親)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創的,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路東的東安市場西門,並且在今內蒙古包頭前街路北、山東煙台北大街路南開設了兩個永仁堂分店。由樂詠西任總經理。1942年樂詠西病逝,樂元可繼任經理。1949年初北京解放後,樂元可將永仁堂經理之位交予樂孝先,他自己退出,獨自在東城乾麵胡同開立恆仁堂。恆仁堂開設不久就匆匆結束了營業。1956年,據樂崇輝引當時報道:“國藥業有十四家藥店的二十四個資本家,把房屋二百五十四間賬外存款以及保存多年甚至幾代的珍貴藥材八百多斤都拿出來投入企業。永仁堂國藥店經理樂孝先,曾開七次家庭會議,說服妻子,把賬外的五十多個製藥廠房,投入公私合營企業。”永仁堂公私合營後,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國營,名為百草藥店。“改革開放後則以永仁堂和百草藥店兩個名稱並用,待王府井大街重建東安市場新大樓,永仁堂搬到王府井大街西邊(原在東邊),後來在燈市口大街也開了一間,不知為何之故,此時將永仁堂改為永安堂,是否知道樂家後代還有人在台灣嗎?”(12—15頁、22頁)

注48 何思源曾任國民黨山東省主席,1946年任北平市長,曾參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談判。解放後任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的女兒何魯麗自1984年起步入政壇,1988年任北京市副市長。後來又擔任民革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注49 這一段的講述,與樂崇輝訪談錄中所述略有出入,茲將訪談錄的內容轉引如下:“我的表哥李鐵鈞,湖北人,我在抗戰逃難時,在山西大同遇見他,那時我還年輕,他帶著我到處走走玩玩,彼此有點感情……表哥在部隊是低級軍官,平日我常接濟他,民國三十七年底,某日,表哥私下同我談,要不要和他一起走?去不去香港?他認為局勢已經不行……”樂崇輝說,他本也想走,但路費怎麼來呢?“因我二哥的女兒樂倩,由於女孩子家在大家族裡不受重視,對她似乎有壓力,雖然准許她唸書,但仍是看不起女生,回來還是得做很多家事與幫忙,她心底不平衡,就吃安眠藥自殺。當時我去德國醫院看她,我母親有些黃金戒指和金飾,恐怕也有十兩之重,就托我交給她,欲讓她治病,救她性命,但沒來得及給她,沒兩天她就過世了。她過世後,這些金飾我並沒還給母親,恰好成為我和表哥前往香港的路費。”(61頁)

注50 這裡樂先生講得不清楚,訪談錄是這樣寫的:“四表哥李鐵鈞還是回湖北老家去了,我一個人等於流浪在外,年輕不知天高地厚,想要闖闖看。記得四表姐李慧珠的丈夫祝孝慈,號祝驤,在廣州C.A.T航空公司做地勤維修工作。因為四表姐李慧珠的姐姐李慧娟,嫁給我的二哥孝先,也可說二哥與祝驤是連襟,況且李慧珠又是我母親的乾女兒……因有這麼一個姻親關係,於是找他幫忙。祝驤認識很多空軍,我就跟著他們搭飛機來台。”(64—65頁)

注51 這個地方樂崇輝先生講得比較簡略,可以他訪談錄中所言補充:“隨後我仍在商場逛了逛,又看到一個擺著《奇門遁甲》算命的小門面,算命先生問我何事,我說我要出行如何?他就把杜、生、休、死等八個門排出,斷言北平住家為‘死門’,東南方為‘生門’,回北平萬萬不可,往東南方大吉……這真準!更萬萬未曾料及我會到台灣落戶定居,但台灣不正是東南方嗎?”(62頁)

注52 “八七水災”是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發生於台灣中南部的嚴重水災,廣及13個縣市,為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僅次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的災難。

注53 據樂崇輝先生訪談錄,他的妻兄名劉家榮,畢業於日本帝國大學機械系,返台後擔任經濟部商品檢驗局技正兼科長,負責檢查機械的製造規格及進出口檢驗。劉玉梅提到的她父親留下的書,是上海出版的線裝石印版本的野鶴山人所著《增刪卜易》。劉家榮先生的卜卦,據說就是依其父親的這本書自學的。(76、77頁)

注54 據樂崇輝訪談錄:“我的岳父劉守浚為新竹縣新埔鎮名望世家,居住在鎮上新生裡‘劉家祠堂’邊厝,現列為縣府三級古跡;祠堂三合院,格局方正,正房設劉氏宗親神位,查考其派下傳承,系廣東省饒平縣石井鄉,開基祖谷祥公為一世祖,迨至十四世祖可未公來台後,即定居新埔。時新埔已形成客家族群所居,至守浚公已為十八世,下傳長男家榮、長女錦桶、次女玉梅三人為十九世,家榮單傳一男興龍為二十世,此為玉梅娘家傳脈之大略。”(77、78頁)又按,“卯金刀”系指繁體“劉”字。

注55 據樂崇輝訪談錄:“五嫂曾璧如是民國三十七年就移徙到來台灣準備做生意,住在六橋通,即中山北路一段一零五巷六十一號,現在那一帶都是經營日本料理,及買賣珠寶之類的商家,已沒有像‘榻榻米’的日式住家了。”(66頁)

注56 樂崇輝先生到台灣以後,先入軍校受訓,後入軍中服役,1970年11月退伍,到淡江文理學院城區部教務處工作一年,1972年才到台灣同仁堂,幫助櫃檯賬務並協助製藥。(92、93頁)

注57 《樂崇輝居士訪談錄》也談到踩神曲:“神曲主消化,很多藥合在一起,要用布包起來,每年六月初六,腳踩神曲,一般外面做的不是很確實,得要自己做。神曲等於我們做酒、發酵,可以消化。中國很講究月令時節,一定要六月初六那天踩才行。”(38頁)

注58 《樂崇輝居士訪談錄》談自然銅:“跌打損傷則要用自然銅,它就像銅一樣四四方方的,叫作自然銅,應該是指未經煉製的。銅怎麼煉?怎麼弄碎?也都有學問。煉製的過程,是把銅擺在一個小陶罐裡用火燒,起碼得用上幾百(攝氏)度,甚至上千(攝氏)度的火,看火候夠時就把罐子夾出來,罐子夾出來是紅的,接著拿梨醋‘匡’一聲倒下去,整個罐子就都酥了!然後才能去軋粉。”(39頁)

注59 據《樂崇輝居士訪談錄》:(我的五堂嫂)帶了三位先生來台,一位是盧逸塵先生,原是南京同仁堂的查櫃,又具有中醫執照,後來在台灣同仁堂駐診,加以全盤管事; 一位總管杜德春先生,原在永仁堂,其後被南京同仁堂挖腳,杜先生自小在藥房學徒出身,精明能幹,管配方細料、銀貨二賬,加帶外面跑藥行,選藥辦貨,一律包辦, 這也充分顯出五嫂的用人能力;另外是一位張家馴先生,也是南京同仁堂的售藥先生,外號小諸葛,對醫藥都通。(71頁)

注60 同仁堂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失火之後,清宮的御藥房領班張世基(即檔案中提到的樂尊育孫子樂禮的妻子樂張氏之父)出資接管了同仁堂,所以在清中期直到清末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同仁堂是在張家手裡的。失火一事,可參見拙著:《清代老藥鋪與八旗制度關係初探:關於新發現的幾份同仁堂檔案》(《清史論叢》2015年第二輯)。

注61 據樂崇輝訪談:我於幼時並未聽聞伏魔寺,也不曾去過。但既然記載曾祖父的史料中提及了伏魔寺,那就必須弄個清楚……據《燕都叢考》引《順天府志》之記載:“繩匠胡同或作丞相,北有伏魔寺,有中州、休寧、潮州諸會館。”此書是民國十八年閩侯陳宗蕃輯著。由斯足見確有伏魔寺,並非虛構,只是有關寺中僧人以及寺中諸種設施則付闕如。(6、7頁)

注62 樂崇輝在訪談錄中對此也特別強調過:“同仁堂的古訓:‘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就是規規矩矩,絕不偷工減料。其實同仁堂沒有‘秘方’,何謂秘方?規規矩矩就是秘方。懂得工序就是秘方,著重的是過程。所以,所謂秘方就是良心,方子都是古方,只在有無按良心配藥。也就是按照良知、良能來依法炮製。同仁堂就是憑良心,不賣假、偽劣藥,也不馬虎製藥,所以‘憑良心’就是秘方。大陸‘文革’的時候,曾把同仁堂的秘方寫成大字報,貼在同仁堂大門上,後來配方又都保密了;但即使如此,如若沒有按照良心配藥,所制的藥還是不行。所謂真正的秘方,就只是一個‘德’字,揉在藥裡,才有了至上的療效!”(33頁)

注63 引文見《梨園舊藝妙通神》,《北京晚報》2012年6月30日。

注64 張錫鈞(1899—1988),字石如,曾用英文名Chang Hsi-chun。中國第一代生理學家。1899年生於天津市。1920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20年至1926年留學美國,相繼在芝加哥大學及芝加哥大學羅虛醫學院(Rush Medical College)學習,先後獲理學學士、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並結識了在同一實驗室進修的英籍華人林可勝。1926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PUMC)內科助教。1938年至1942年兼生理科代主任,繼林可勝主持生理科的教學研究及中國生理學雜誌的編輯工作。協和關閉後回到天津行醫。1948年協和復校後,任生理科教授、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中國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醫研究院經絡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等職。1988年3月20日卒於北京。

注65 王政堯先生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對清代戲劇史術有專攻,著有《清代戲劇文化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本書中凡與京劇有關的事宜,我多次向他請教。他出於對劉曾復老的崇敬,陪我做了第二次訪談,訪談中二人談及諸多與京劇有關的掌故,因篇幅所限,均未收入這篇口述之中。

注66 陸鍵東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版。

注67 梁漱溟的父親名梁濟,字巨川,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在京城貴族那蘇圖家中任教,後官拜內閣中書等職。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對他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之後見民國官僚腐敗、道德淪喪、民不聊生,內心非常矛盾痛苦。為喚醒世人,決心一死,於1918年10月17日投身於積水潭,以自殺殉清。臨死遺書數萬言,皆以世道人心為念。無論識與不識鹹惜之。參見陳灨一《新語林》卷六“傷逝”,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版,101頁。

注68 馮國璋(1857—1919),直隸河間(今屬河北)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1913年國民黨發動討袁戰爭時奉袁命攻下南京,任江蘇都督。1916年當選副總統,1917年代理總統,1918年被段祺瑞脅迫下台,1919年在北京病故。

注69 南京的開平府的確是明初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府邸。常遇春因攻克元朝的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被封為開平王鄂國公。

注70 汪鸞翔,字公巖,號鞏庵,廣西桂林人。曾求學廣雅書院,為名儒朱一新弟子。20世紀30年代曾任溥儀的家庭教師。二三十年代執教於清華大學。195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歷任清華大學、河北大學、中國大學文學教授,北京國立美術學院等校中國畫及中國美術史教授。是國立清華大學校歌詞作者〔此校歌作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汪鸞翔時任清華高等科國文教員〕。

注71 劉老的外祖父名紀鉅維,字香驟,一字伯駒,號悔軒,晚署泊居。河北獻縣人。紀昀五世孫。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貢,選授內閣中書。沈毅好學,博覽群籍,精考據,善鑒別書、畫,工詩古文辭,旁及繪事。從張之洞游鄂最久。監督學校,多所成就。有《泊居剩稿》一卷,民國十四年(1925年)鉛印本。

注72 安徽壽州孫家,應是指孫家鼐,孫是清朝咸豐九年(1859年)狀元,光緒帝師,京師大學堂創辦者。

注73 崇德中學,1911年美國基督教會設立,1928年定名崇德中學校。校址在宣武門內絨線胡同(今西絨線胡同)79號。

注74 “三一八慘案”是段祺瑞1926年3月18日在北京製造的槍殺請願群眾的流血事件,打死47人,傷二百餘人。清華大學學生韋傑三就是被害學生之一。

注75 劉曾復的姨夫汪鸞翔有三個兒子,長子即劉曾復的大表哥,名汪健君(1903—1999),曲家。生於武昌。1925年至清華大學任職。曾向溥侗學曲及參加昆曲活動。1935年春與俞平伯等共組清華谷音社,是主要成員,還經常參加北平城內珠縈社、潛廬曲社等曲集。抗日戰爭爆發後受清華保管委員會委託,將珍貴檔案文獻百餘箱轉移至天津租界並負責保護,遂留居天津。在北京、天津請益曲家滑苕白、許雨香、俞振飛等,精研曲律宮調和昆曲音韻,與俞平伯有探討文章往還。抗戰勝利後仍回清華大學。1957年調任清華大學圖書館,後將自家珍藏古籍千冊捐贈該館。1956至1964年是北京昆曲研習社社員,20世紀80年代在清華和北大組織曲集十餘次,在北京大學臨湖軒舉辦大型曲會。手訂曲譜數十本。曾撰《言樂會沿革述略》《清華憶舊竹枝詞》《北京舊時曲社雜記》等史料文章,在清華園傳授昆曲。1999年7月6日在洛陽逝世,享年九十六歲。汪鸞翔的次子即劉曾復的二表哥,名汪振儒(1908—2008),曾用名汪燕傑,筆名丁乙。1925年從北京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生物系。1935年9月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林業系,獲理科碩士學位。繼而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林學院從事森林生態學的研究,1939年7月回國,在廣西大學任教。先後任森林系教授、系主任,農學院院長等職。是我國著名的樹木生理學家、林業教育家,樹木生理學的奠基者。1952年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北京林學院(1985年改稱北京林業大學),先後任林業系主任、綠化系主任、科研部主任、圖書館館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為北京林業大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三一八慘案”中受傷的,就是這位二表哥。劉曾復在口述中對這兩位表哥提及的雖然不多,但也可以想見對他所產生過的影響。亦可參見本套叢書中另一部《八旗子弟的世界》中印嘉佑的口述。

注76 師大附中,全名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01年建立,曾為京師大學校附屬中學校。1928年11月改為國立北平大學附屬中學,1929年9月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又改為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址在外二區和平門外南新華街。該校是中國最早創辦的3所公立中學之一。

注77 聖約翰,指的是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ty)。誕生於1879年,初名聖約翰書院,1881年學校開始完全用英語授課,成為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也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入讀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擁有很濃厚的教會背景,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近現代的無數領域的歷史。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被解散併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

注78 華世奎(1863—1941),字啟臣,號璧臣,天津人。近代著名書法家。清朝時曾為內閣閣臣,任八旗官學教習。民國成立後以遺老自居。

注79 陳宗蕃《燕都叢考》:“前清時,內外城各街巷均系土路,故有‘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之諺。宣武門大街、崇文門大街及地安門大街各處,且系甬路,高逾三尺,車行其上,有隕越之虞。光緒之末,民政部興,乃有馬路之設。”(163頁)

注80 陳宗蕃《燕都叢考》:“民國十五年,於正陽門宣武門之間,復辟一門曰和平門。未幾,改為興華門。十七年,仍復和平之名,於是內城凡九門。”又註:“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辟一門曰和平。民國二、三年間,當事者即獻斯議於袁項城,以為苟辟此門,北則與總統府新華門相值,南則直達香廠,可以謀市廛之繁盛,宜名曰新華,項城韙之。興工有日,而前門外諸富商,懼斯門果辟,則行人出於他途,市廛必且南徙,乃浼有力者以風水之說進,謂斯門苟辟,將不利於國家,且亦不利於總統。項城惑之,乃寢其議。於是南新華街、北新華街之名雖定,而城垣內外,相距七八里,不能相連。民國十五年,合肥段公執政,鹿君鍾麟主內外城警備政,乃毅然舉工,未數日而畢。車途畢達,往來稱便,乃名之曰和平。次年,張作霖入都,改名曰興華。又次年,南北統一,國軍入燕,爰又復和平之舊名。未二年,已三易門額矣。”(18、19頁)

注81 郭仲衡,原為協和醫生,喜好戲曲,而立之年下海成為專業演員。范濂泉與樊棣生都是京劇名票,工老生。樊棣生之父樊永培曾任清末緞匹庫經習,頗有家資,是著名的春陽友會票房的創辦人。

注82 廣東潮州會館在西城區丞相胡同(今名菜市口胡同)舊門牌30號。在潮州會館中,這所會館佔地最廣,有3畝2分,房屋70多間。其附產也在同一胡同之北側,有房屋11間,由兩個小院組成。見胡春煥、白鶴群:《北京的會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74頁。

注83 北半截胡同位於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角,本是一條又短又窄的胡同。廣和居在該胡同南口路東。

注84 張伯駒(1898—1982),河南項城人。最著名的文物收藏家、書畫家和詩人,與張學良、溥侗和袁克文並稱為民國四公子。解放後將收藏的珍貴文物均獻給國家。有《一代名士張伯駒》(任鳳霞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版)可資參考。

注85 劉老在戲曲界有“京劇藝術的活字典”之美譽。

注86 閻嵐秋(1882—1939),著名京劇演員,藝名九陣風。工武旦、刀馬旦。在藝術上得其岳父、名武旦朱文英傳授(參見下面正文),戲路比朱文英和其子朱桂芳更寬闊。與楊小樓、俞振庭、余叔巖、高慶奎等都有合作。在京劇界以為人正派、藝術作風嚴肅著稱。

注87 朱桂芳(1891—1944),著名京劇武旦演員,藝名小四十。原籍江蘇蘇州,生於北京。其父朱文英為清末名武旦。

注88 王榮山,著名京劇老生演員,教師。幼年來京,曾用藝名麒麟童,成年後以榮山本名行世。

注89 王金璐,著名京劇武生演員。

注90 二醫就是今天的首都醫科大學,原來叫北京第二醫學院。

注91 王瑤卿(1881—1954),著名京劇演員,在梨園界被尊奉為“通天教主”。

注92 王鳳卿(1883—1956),京劇老生。 王瑤卿之弟。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戲曲學校任教。

注93 錢金福(1862—1942),京劇武淨兼架子花臉演員。與陳德霖同科。他對淨角的臉譜有精細的研究,所勾臉譜既有寫意也有工筆,獨具風格。為京劇臉譜的改革創新做出過很大貢獻。據說錢金福較保守,在後台勾臉時不願讓別人看,有“錢派臉譜秘不外傳”之說,但劉曾復那時年紀小,錢金福勾臉時他站在身旁,錢金福並不在意。錢金福後來發現劉曾復是個很用心的人,還主動向他講解錢派譜式的應用及筆法運用的要點和訣竅。因此“秘不外傳”的錢派臉譜竟奇跡般地傳到了劉曾復手裡。劉老的臉譜勾畫還得到錢金福之子錢寶森、楊小樓女婿劉硯芳、王福山、侯喜瑞、王鳳卿的親自教授。

注94 侯喜瑞(1892—1983),京劇架子花臉演員。

注95 在湖廣會館開的展覽會,指的是2002年9月為劉老舉辦的“劉曾復京劇臉譜藝術展”。劉老還有《京劇臉譜圖說》(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和《京劇臉譜大觀》(台灣印製,收圖660幅,不公開發行,專送世界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收藏)問世,極具學術、藝術和收藏價值。

注96 這一段話是劉老在2007年審閱這篇口述稿的時候自己加上去的。

注97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彙學、漢語史、語言學史各領域都卓有貢獻。

注98 馮德培(1907—1995),神經生理學家,我國近現代生理學研究的開拓者。

注99 吳憲(1893—1959),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學畢業後去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化學和生物化學,1919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任助教。1928年升為教授兼生化系主任。他是我國傑出的生物化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國際上負有盛名。在臨床化學,特別是血液分析、氣體與電解質平衡、蛋白質的生物化學、免疫化學、氨基酸代謝和營養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都是當時的先驅。吳憲最突出的成就是1931年率先發表“變性說”(1929年已在國際會議上作過報告),他正確地認為:蛋白質的變性是由於受物理、化學因素影響破壞了次級鍵,使肽鏈原來有規則的折疊變為鬆散形式所致。這在當時的科學發展水平,是了不起的科學預見。吳憲在協和醫學院任職期間為我國培養了不少生化人才,他在建立和發展醫學院生物化學課程方面,亦有許多貢獻。著有《營養概論》(1929年)和《物理生物化學原理》(英文版,1934年)。1941年協和醫學院停辦,吳憲於1945年去美考察。1959年在美病逝。

注100 “賈凱林他們”系指北京市政協編的一套文史資料,賈凱林是該文史資料委員會的主任。

注101 程長庚(1811—1880),祖居安徽懷寧。幼年在徽班(三慶班)坐科,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間三慶班掌班人。道光二年(1822年)隨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關》《戰長沙》的演出嶄露頭角,後為三慶班老生首席演員,同治、光緒年間,任三慶班主,同仁尊稱其“大老闆”。曾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是京劇第一代演員中的著名人物,與四喜班的張二奎、春台班的余三勝並稱為“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為“三鼎甲”之首。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京劇之父”等。

注102 陳德霖(1862—1930),為清光緒以來青衣演員的代表人物,他創立的“陳派”是近代青衣的重要流派。

注103 李壽山是錢金福的師兄弟,亦工武淨兼架子花臉。其父是與楊小樓、俞振庭同期的著名俞派武生李菊笙。

注104 載濤曾從武生張淇林、花臉錢金福學藝,又私淑楊小樓,功底湛深,以《安天會》《鐵公雞》兩出最佳,李鴻舉(萬春)的《安天會》即載濤所親授。參見石繼昌《春明舊事》“京劇票友出名門”(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186頁)。

注105 包丹庭,名包桂崇,丹庭是他的字。漢族,北京富紳。唱小生,住和平門外大街安瀾營。參見石繼昌《春明舊事》“京劇票友出名門”,186頁。

注106 溥侗,號厚齋,溥儀族兄,封將軍。生旦淨丑無一不精,曾與其兄溥倫(敘齋)合演《連升三級》,弟扮店家,兄扮王明芳,一時傳為絕唱。參見石繼昌《春明舊事》“京劇票友出名門”,186頁。趙珩先生在《月華秋水夜聞歌——文人與戲》一文中也提到:“民國以後,‘文采風流今尚存’的天皇貴胄像濤貝勒(溥儀的七叔載濤)和侗五爺(紅豆館主溥侗)等人,都可謂一代戲曲名家,即使是戲曲專業的名演員,也常常程門立雪向他們問藝,可見他們對戲曲藝術的造詣之深。”載趙珩《舊時風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5頁。

注107 煤渣胡同位於王府井大街東側,呈東西走向。東起東單北大街,西止校尉胡同,南與北帥府胡同相通,北鄰金魚胡同。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胡同中段路北設立神機營衙門,八旗京官爭相投效,煤渣胡同頓為旗人矚目。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馮國璋的府邸也在煤渣胡同。

注108 陳宗蕃《燕都叢考》:“廊房二條胡同與廊房三條胡同中間南北小胡同曰門框胡同,廣德樓戲園在焉。再南曰大柵欄。為北平商業最盛之區,有三慶園,慶樂園戲場。”(493頁)

注109 瑞蚨祥是清末民初北京最大的綢布店,前面也多次提到。瑞蚨祥擁有5個字號,其中就有西鴻記綢布店和西鴻記茶莊,均位於大柵欄街內。

注110 鹽商查氏,經營珠市口東大街路南的恩成公鹽櫃。恩成公鹽櫃當時壟斷全京城的官鹽。與查氏有關的建築之一就是北京前門外的劇場——查樓。查樓原為查氏花園中的戲樓,後來成為戲院,改稱廣和樓,京城的京戲名角多在此登台。隨著城市改造,該戲院已無存。

注111 劉老這裡的記憶可能有誤,會賢堂在什剎海,參見本叢書之《胡同裡的姑奶奶》張宗堯、張碧君口述中的註釋。取燈胡同內有名的飯館名同興堂。

注112 崔靈芝,原名崔松林,河北梆子“三大靈芝”之一,有“京梆泰斗”“梆子梅蘭芳”之稱。

注113 白登雲(1906—1990),京劇鼓師,拜著名京劇鼓師郭德順、鮑桂山等學藝。1934年以後專任程硯秋鼓師,對程派藝術諳熟於心,伴奏上卓有貢獻。1979年任中國戲曲學院顧問。

注114 第一舞台坐落於前門珠市口大街路北。民國元年(1912年)籌建,1914年春末建成。倣傚上海“改良式劇場”,一改清代茶館式的座位安設,舞台也取改良式。許多在此上演的京劇都使用佈景。該劇場建成後,幾乎邀遍了北京京劇的所有名角兒。該劇場幾次遭遇火災,1937年終被完全焚燬。京劇名角楊小樓、姚佩秋是主要投資人。

注115 真光電影院,位於東城區東安門外。開業於1921年11月,曾是北京建築中最豪華、設施最先進的劇場。內部設施直到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各大電影院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解放後為中國兒童劇場。

注116 引自《富連成三十年史》,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

注117 引自《富連成三十年史》,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

注118 王和霖(1920—1999),馬連良親傳弟子,有小馬連良之稱。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京劇院。

注119 關於相公堂子,見齊如山《國劇漫談》:“相公堂子又名私坊下處,本界則名堂號,或私寓,然私寓二字,已是貶詞。其中的徒弟,名曰相公,又曰私坊,本界名曰徒弟,這種行業,實始自戲班。”(載《齊如山全集》第三冊,台灣聯經出版社1979年版,35—36頁)《清末北京史志資料》(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中譯本,第34章第23節)對相公則有更直接的描述:“‘相公’本為對他人之尊稱,而今日已成俗語,即龍陽之名義。但相公並非如同娼妓之一種特殊職業,而僅指優伶之少年弟子。北京習俗,朋友相聚設宴視招歌妓侍宴較之招相公更為下等,並不高雅。蓋因歌伎僅以賣淫為業,而相公並非以色侍人,只不過以陪酒席彈唱划拳等助興為業。欲招相公者令菜館老闆將之招來,不僅為酒席助興,其小費亦無須甚多,招請數次後逐漸相識,方得玩弄其色,但其小費若不比歌妓甚多則不應允。深交後,狎客必須為之買衣、帽、靴等。若相公學藝已成,可獨立為優伶時,狎客必須出錢使之走出師門。相公尚未離開師門期間,陪酒席所得之小費等均成為師之收入。獨立而離開師門後,一切收入皆歸其所有,並且由狎客出錢租房娶妻,收徒教戲,得以安度一生。於是,相公若被酒客招請,則努力尋求於己之未來有利之人,此亦自然之理(據雲天津的相公比北京下等,專賣淫)。”(505頁)

注120 這是第一部以優伶為主人公反映梨園生活的長篇小說。出版於1849年。作者為江蘇常州的陳森。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其為清末“狎邪小說”的始作俑者。

注121 關於梅蘭芳祖父開相公堂子的經歷,可詳見書儀:《戲曲史敘述中的北京“堂子”》一文,該文所述比劉老這裡要具體詳細得多。載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74—93頁。

注122 田際雲(1864—1925),京劇花旦演員。藝名想九霄,亦作響九霄。1900年任梨園工會會首。田際雲一生致力於戲曲改革,發起組織“正樂育化會”,創辦第一個女伶科班,梅蘭芳稱他是“一位勇於改革社會惡習,有膽有識,不畏強禦的先進人物”。(《戲劇界參加辛亥革命的幾件事》,載《梅蘭芳文集》,208頁)關於劉老談到的封相公堂子一事,民國初年穆辰公撰《伶史》有這樣的記載:“際雲生平最恨私寓(即相公堂子——筆者注),以為是伶界羞,常蓄志革之。宣統三年(1911年)遂決計呈請禁止私寓。呈未上,適為私寓中之有力者所聞,以錢買某御史,上奏‘伶人田際雲即想九霄,勾通革黨,時編新戲,辱罵官府,宜科以應得之罪。’三月十九日被步軍統領衙門官兵鎖去,送交地方審判廳,查無實據,系獄百日釋出。民國成立,仍請禁止私寓,蒙內務部及外城總廳批准,於是私寓營業遂除……旋集梨園之有名譽者,如楊桂雲、余玉琴、王琴儂、孫佩亭等,組織正樂育化會……”(民國六年北京宣元閣印,53頁)所述過程與劉老略有參差。劉老對此事的記憶,當亦是自書中得知。又,正樂育化會即梨園公會的前身。

注123 王琴儂(1887—1933),青衣演員。王門是四代梨園世家。

注124 新世界,位於崇文門外香廠路和萬明路交界處,始建於1917年,1919年2月開張,是模仿上海大世界建起的遊藝場所,共5層,而非劉老說的兩層。該樓一層有一部分為京劇劇場,由有名的坤伶組成的崇雅坤社就在那裡演出。

注125 孟小冬(1907—1977),京劇女老生演員,出身梨園世家,1938年正式拜余叔巖為師,是余叔巖唯一女弟子。曾與梅蘭芳結為伉儷,後分手,一度皈依佛門。1949年與杜月笙一道離開上海赴香港,1950年與杜月笙正式結婚。杜不久即去世。

注126 雪艷琴(1906—1986),京劇旦角女演員。是我國早期京劇女演員中藝齡最長、成就最高的。曾與譚富英合拍過中國第一部整出的戲曲影片——全本《四郎探母》,是京劇藝術走上銀幕的珍品。

注127 劉老這裡有口誤,姚玉蘭是杜月笙的四姨太而非三姨太。

注128 張二奎(1814—1864),字子英,出生地歷來說法不一。著名京劇老生演員,為早期京劇老生三傑之一,與程長庚、余三勝齊名,號稱“京劇三鼎甲”,一時聲名在程、余之上,由於舞台生命不長,關於他的史料和傳說比其同時代的余三勝、程長庚少得多。

注129 該文章收入朱誠如主編:《清史論集:慶賀王鍾翰教授九十華誕》,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注130 周貽白,1900年出生,湖南長沙人。早年曾做過戲劇演員,亦參加過北伐戰爭。1936年國難當頭之際,不滿中國的戲劇史由日本人來寫,於是憤然撰寫了《中國戲劇史略》與《中國劇場史》兩部專著,名噪一時,遂被復旦大學、無錫國專聘為教授。期間創作戲劇電影劇本、小說數百部,被譽為“金牌編劇”。1950年受愛國情結感召從香港回京,與歐陽予倩、田漢等學者創辦中央戲劇學院。“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1977年含冤逝世。

注131 《同光十三絕》是同治、光緒時期的13名昆曲、京劇著名演員的劇裝畫像,據說是由清光緒年間畫師沈蓉圃繪製,這裡劉老和王政堯先生對此畫的原作和傳世經過都提出了疑義。但該畫由於所繪13位演員之面目畢肖,神情逼真,服裝、化裝寫實傳真,也確實是研究京劇史的珍貴資料。所以劉老說該畫的傳世是好事,不是壞事。畫中從左至右分別為:郝蘭田飾《行路訓子》之康氏;張勝奎飾《一捧雪》之莫成;梅巧玲飾《雁門關》之蕭太后;劉趕三飾《探親家》之鄉下媽媽;余紫雲飾《綵樓配》之王寶釧;程長庚飾《群英會》之魯肅;徐小香飾《群英會》之周瑜;時小福飾《桑園會》之羅敷;楊鳴玉飾《思志誠》之閔天亮;盧勝奎飾《戰北原》之諸葛亮;朱蓮芬飾《玉簪記》之陳妙常;譚鑫培飾《惡虎村》之黃天霸;楊月樓飾《四郎探母》之楊延輝。

注132 姓朱的,指朱復昌,可參見顏長珂《哪來的“十三絕”畫像》:“聽幾位老先生說,這畫是‘三六九畫報’朱復昌等人依照京腔‘十三絕’,以沈蓉圃戲畫中的人物拼湊而成的。”《中國戲劇》1999年第12期。

注133 郝蘭田(1832—1872),安徽懷寧人,清末京劇老旦著名演員,與譚志道均為京劇老旦的奠基者,被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在京劇界有“通天教主”之稱的王瑤卿,其母為郝蘭田之女。所以這裡有“老旦是他岳丈”之說,實際上老旦是他的外祖父。

注134 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戲曲作家、理論家、教育家,北京人。原名翁麟聲,筆名藕紅,後改偶虹。青年時期就讀於京兆高級中學,業餘常以票友身份登台。畢業後致力於戲曲研究,常與諸名票同台。1930年中華戲劇專科學校建立,翁被聘於該校兼課。1934年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49年以後在中國京劇院任編劇。1974年退休。

注135 景孤血《題十三絕圖詠》中,有一首詩的注文道:“二十年前,有人在城南遊藝園舉辦‘名伶遺物展覽會’,臚列遺物珍品甚多,然亦未見有著此圖之巋然巨觀也。”

注136 劉曾復這裡提到的是翁偶虹《泛談“十三絕”》一文,翁偶虹在文中提到:“我的老師鬍子均先生,曾看見過沈蓉圃畫的單人冊頁……”又及:“有一次,票界大王侗五爺(紅豆館主)想演《單刀會》,特意拜訪鬍子均先生,請他司鼓。老二位說起梨園往事,談興甚濃,予侍立左右,冒昧地請教‘十三絕’的問題,侗五爺說:這張‘十三絕’本不是沈蓉圃的初稿,是把沈蓉圃所畫的單人冊頁拼湊而成圖的。”載《中國京劇》1992年第2期。

注137 周妙中,北京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研究院。歷任外交部外語學院語文教師,中國社科院文研所助理研究員,中華書局編輯,副編審。編輯《話本選》(標點註釋)、《水滸後傳》(標點註釋)、《文選》(校注)、《清代戲曲史》、《歷代曲家時代考》等。

注138 阿甲(1907—1994),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年生,祖籍武進,定居無錫宜興蜀山。中國當代著名戲劇編劇兼戲曲理論家、表演和導演藝術家。阿甲自幼隨父讀書,愛書畫,尤喜京劇。1938年春赴延安,考入魯迅藝術文學院,是時始用藝名“阿甲”。畢業後,任魯藝平劇研究團團長,開始了京劇改革的實踐之路。新中國成立後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副處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55年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1961年任京劇院副院長兼藝術室主任。

注139 張庚(1911—2003),原名姚禹玄,湖南長沙人。中國戲劇理論家、教育家、戲曲史家。1934年參加左翼劇聯,開始從事戲劇活動。在將近半個世紀的編輯、教學、研究和領導戲劇運動的實踐中,撰寫了大量有關戲劇藝術和戲劇運動的評論、講稿、報告、論文和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院長,全力投身於戲曲革新工作,論著有《中國戲曲通史》《戲曲藝術論》等。

注140 王世續(1920—2005),字少農,北京人,出身梨園。京劇老生、中國戲曲學院資深教授。

注141 本篇口述做於2003年,當時王世續還在世。王世續逝世於2005年。

注142 蕭連芳(1900—1963),字馨若,北京人。京劇小生、教師。出身梨園世家,與蕭長華為親叔侄。1912年入富連成科班,1917年始在富連成執教至1945年。

注143 仲盛珍(1914—1929),江蘇淮城人。京劇花旦,去世時年僅16歲。

注144 豐泰照相館於1892年由任慶泰在北京的一家琉璃廠土地祠創辦,是中國最早的電影製作機構。拍攝過《定軍山》《青石山》《艷陽樓》《收關勝》《白水灘》《金錢豹》等多部優秀電影,其中《定軍山》片斷是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在我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位置。

注145 奚嘯伯,祖姓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興縣。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淵閣大學士,後入閣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長,善於繪畫書法。11歲時正式拜言菊朋為師。1929年正式“下海”,1935年進入“承華社”,與梅蘭芳同台演出。被譽為京劇四大須生之一。

注146 雙慶社是武生名角俞菊笙之子俞振庭組建的戲班,曾遍邀各大名伶在他班裡演出,自譚鑫培起,劉鴻升、楊小樓、余叔巖、四大名旦、王又宸、高慶奎、馬連良等,都搭過他的班。

注147 王又宸,字癡公,號幼臣,原籍山東掖縣,寄居北京。其父是前清的工部小吏,早逝。王又宸先在某陸軍督練處任職,後官至候補知縣。1911年棄官從藝,轉演於北京、天津、上海等地。1918年曾以鴻慶班頭牌老生演於天津大新舞台,與荀慧生合演《烏龍院》等劇,極受歡迎。擅演劇目有《打漁殺家》《南陽關》《天雷報》《打棍出箱》《烏盆記》等。王又宸原妻奚氏病歿,譚鑫培以女為其繼室。

注148 孫菊仙(1841—1931),字菊仙,號寶臣,外號孫一囉,晚年用“老鄉親”為藝名;出生在天津一位商人家中。京劇老生。 1886年被招入清宮的昇平署,在宮內演戲同時兼任教習達十六年之久,頗受慈禧太后的稱賞,被賜予四品頂戴。

注149 時小福(1846—1900),原名慶,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京劇青衣演員。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時小福與梅巧玲,時人稱其為四喜班之“二絕”,弟子眾多,梅蘭芳也為其弟子之一。

注150 汪桂芬(1860—1906),原籍安徽安慶府潛山縣(一說湖北漢陽府漢川縣)。京劇老生演員。是程長庚的弟子並為程氏操琴,與譚鑫培、孫菊仙並稱為老生“新三傑”、後“三鼎甲”。

注151 孫春恆(1847—1885)小名六兒,天津人,老生演員。拜師張勝奎。學成後搭北京嵩祝班演劇,後轉至天津搭班。清同治中南赴上海。

注152 張勝奎(生卒年月不詳),又名張奎官,北京人,也是入“同光十三絕”的名角之一。曾於四喜班演出多年。擅演老生角色,亦能演丑角戲。

注153 周信芳(1895—1975),出身藝人家庭,今淮安清浦人,京劇演員。藝名麒麟童,是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注154 雷喜福(1894—1968),京劇老生。為富連成六大弟子之一。馬連良、譚富英、李盛藻、葉世長、譚元壽等均曾受業於他,在富連成科班被稱為“大師兄”。

注155 許蔭棠(1852—1918),名德普,字秋山,京兆大興縣人。京劇老生。

注156 賈麗川(1851—1907),京劇老生,字煥亭。昆腔小生賈樹堂之子,賈洪林之叔父。

注157 俞菊笙(1839—1914),京劇武生。原籍江蘇蘇州,生於北京。幼年投張二奎門下,從楊二喜習武旦,後改武生。

注158 侯俊山 (1854—1935) ,名達,字喜麟,河北萬全縣東紅廟村人,河北梆子的創始人之一。晚年移居到張市橋西區行宮巷。侯俊山自幼學習晉劇,天資十分聰穎,後經名師點傳,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紅、黑、生、丑均臻於上乘。十三旦是他的藝名。

注159 程繼仙(1874—1942),一作“程繼先”。京劇演員。字振庭,原籍安徽潛山。著名京劇老生程長庚之孫、鼓師程章甫之子。

注160 王鴻壽(1850—1925),安徽人,有“活關公”之美譽。

注161 李洪春(1898—1991),生於北京,祖籍江蘇南京,後遷居到山東省武定(無棣縣佘家巷鄉李官莊)。紅生演員。

注162 有關劉曾復的父親在頤和園就職一事,詳見這組口述的第一篇。

注163 袁良(1882—1952)民國第四任北平市長(1933.6.16—1935.11.8任職),浙江杭縣人,字文欽。1933年6月,袁良出任北平市政府的市長。袁良力主借鑒歐美各國最先進的城市規劃與市政建設經驗,銳意革新,力圖整頓,頒布了《北平市遊覽區建設計劃》《北平市溝渠建設計劃》《北平市河道整理計劃》等城市建設計劃。為保障上述規劃實施,市府發行公債,改善財政稅收狀況,開北平大規模城市現代化建設之先河。

注164 清代官修大型辭藻典故辭典之一,是專供文人作詩時選取辭藻和尋找典故,以便押韻對句之用的工具書。

注165 這裡說的,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19卷,簡稱“四書集注”。朱熹於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

注166 張君勱(1887—1969),原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區)人。近現代學者,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曾留學日本、德國,學習政治經濟與哲學。回國後推崇唯心主義哲學,被稱為“玄學鬼”。曾參與組織中國民主同盟,參加國大。是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國民黨入台後,張君勱在海外組織“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以“第三勢力”自居。張君勱一生未置產業,僅靠稿費與少量養老金維持,生活清苦。

注167 這裡的中二爺指的是孫中山,為什麼如此稱呼則不清楚。

注168 丞相胡同,老北京地名,現菜市口大街所在位置。該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傳明代大學士嚴嵩(相當於宰相職)曾居住此地。另一種說法是明代這裡集中居住了繩匠,故名繩匠胡同,諧音丞相。清乾隆時期改名為神仙胡同,後改為丞相胡同。1965年改名為菜市口胡同。該胡同北口外東部至鐵門胡同南口一段,就是清代菜市口行刑法場故址。

注169 鶴頂紅,即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

注170 前面已經提到,這裡說的是安徽壽州孫家鼐家。見本書第84頁註釋1。

注171 參見本書劉曾復口述第一篇第91頁註釋1。

注172 北京市第六中學的前身是私立華北中學。原址在西安門大街附近,後遷至北京市西城區南長街大晏樂胡同11號。

注173 僧格林沁府位於南鑼鼓巷南炒豆胡同73、75、77號(此為板廠30、32、34號院),全府佔了幾乎炒豆胡同一條街,規模相當可觀。僧格林沁死後,該府由其子孫繼承,至民國時主人為僧格林沁之孫阿穆爾靈圭,故又稱“阿王府”。阿穆爾靈圭時為第一屆國會議員,家道敗落,難以維持,只得將王府拍賣。該府今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注174 惲寶惠(1885—1979),常州人,惲毓鼎長子。惲毓鼎(1862—1917),字薇孫,一字澄齋,北京大興人,祖籍江蘇常州。光緒十五年考中進士,歷任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國史館纂修、總纂、提調,文淵閣校理,憲政研究所總辦等職,擔任晚清宮廷史官達十九年之久。《惲毓鼎澄齋日記》,起於1882年,迄於1917年,計120萬字,是惲毓鼎幾十年工作與生活的全面記錄。1960年惲毓鼎之子惲寶惠將保存的36冊日記全部歸之北大圖書館。惲寶惠清末授陸軍部主事、禁衛軍秘書處長等職,北洋政府時任國務院秘書長、蒙藏院副總裁。偽滿洲政府時曾任內務府部長,後任職於北京故宮博物院。1948年回鄉總纂《毗陵惲氏家乘》32卷,解放後任全國政協文史館員。

《生在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