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精神生活 THE LIFE OF THE MIND

【大學】鑒於美國是個如此年輕的國家,根本沒有一個世襲的等級和封爵制度,也不存在王室加封榮譽的傳統,甚至連一條眾人皆知的可以往上爬的社會階梯也沒有,因而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更加依賴自己的大學體系,指望這個機構培養人們的勢利觀念,建立社會等級機制。在別的國家,人們不僅僅依賴大學來實現社會地位,還有其他的傳統途徑。而在美國,尤其20世紀以來,只有高等院校這樣的組織,可以成為實現所有最高榮譽的來源。或者說,受高等教育至少是實現地位追求的最佳途徑。

我曾聽說過一個人,在名校獲得一個學士學位、一個碩士學位和一個博士學位,為的就是日後人們簡單的一句話:「他可是一路從耶魯學出來的啊!」毫無疑問,在美國,這句話的確能使人推崇備至。不管怎麼說,這樣被授予社會地位,並非基於什麼令人討厭的差別標準,而是千百年來人類社會流傳下來的碩果。

只要想想汽車後窗的大學標貼,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正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那樣,人們居然會向人炫耀即便不那麼知名的學校,彷彿這樣一來就可以給他們的身份增添神聖感似的。這樣做的結果是,由於每個人都以自己受過教育的高等學校為榮,大學的聲望早已高過教會了,比如沒有人會在他的後車窗貼上「密歇根州休倫港聖名慈善會」,或者「埃爾邁拉市第一浸禮教會」之類的標貼。一想到所有的人都在倣傚這個做法,不用說,你就可以計算出當今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享有的榮譽了。

不過這樣一來,當哪個機構一心想要牟利,或是想通過歪門邪道和欺世盜名來拔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時,就無不把自己裝扮成一所學術機構。《紐約時報》每天不僅刊登高尚的教學方法之類的東西,而且還有它的「每週新聞有獎問答」,就好像它真的是在從事教育事業似的。其他的報紙也會一本正經地刊登以下內容,比如在《時代週刊》1982年11月2日版面上可以讀到:「有一篇文章……星期六錯誤地報道了魔方的全部可能性。而事實上,魔方正確的可能性是43252003274489856000。」

同出一轍的是那些經紀人、掮客和房地產商,他們也舉辦所謂的「研討會」。連華盛頓那些最為露骨的院外遊說集團1,儘管眾所周知是在從事賄賂和施加壓力的各種活動,也喜歡自稱為研究所,彷彿它們是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科學研究所,或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藝術研究所似的。不言而喻,我們在這個國家的首都華盛頓還會發現諸如煙草研究所、酒精飲料研究所、松脂油與食用油研究所等等,不一而足。有些所謂的「研究所」甚至還堂而皇之地設有「講座教席」和「教授」職位,由於某個資助者在一份雜誌上的聲明,我們偶爾得知,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竟擁有「美國企業研究所德威特·華萊士2傳播學講座教授」的職位。

隨處可見的是,為了提高社會地位,所有的階層都把自己緊貼在大學、學術團體、「科學」等事物上。諸如此類的什麼都可以,但絕不能是商業、製造業和「市場」。有例為證,摩根圖書館為了招徠項目資助者,便授予他們「研究員」(Fellows)的稱號,而不是捐資者(Donors)或資助者(Benefactors)。而且還根據捐錢的多少分成各種等級,最高的級別是「終身研究員」(意思似乎是說你可以享受大學教授終身制的地位,或者能在當地的墓園裡受到永久關懷);下一個級別是「榮譽研究員」;再下一個是「常年研究員」;最後才是普通的「研究員」。

美國的學院和大學享有的榮譽如此之高,以至它們容不得任何批評和忽視,至少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便是如此。因為有GI法案3,它們被作為戰後公共福利制度中的最高智力部分販賣給了大眾。這些年來,除了很少的一些人,比如20世紀50年代的參議員麥卡錫和六七十年代的激進學生,沒有人敢於大膽地指出大學的種種弊端和妄自尊大。其結果是,對大學的這種極為荒謬的偏愛非但沒有受到責備,反而大行其道,因為誰也不願意冒被指責為「反知識主義」的風險。這麼說彷彿意味著,知識僅僅是一種和其他物品差不多的普通商品,它不應該只被少數幾個高等學府所擁有。如果有人試圖積極地把大學分為三六九等,必然激起一種特殊的懼怕和憤怒。指向美國大學裡的等級制度,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指向日常生活中的等級制度一樣令人惱火。

有意思的是,人們對愛德華·費斯克(Edward B.Fiske)1982年所著的《1982—1983年度〈紐約時報〉美國大學選擇指南》的反應。美國全國自稱是四年制教育和可以授予學士學位的學校大約有二千多所4,據費斯克估計,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清楚這個數字水分不少,其中像他們自己說的那麼好的學校怕是不多。在一個「研究機構」失去其意義的世界裡,「學院」也會失去意義,這顯然是個合乎邏輯的推斷。費斯克因此著手統計「最好的和最有價值的」美國大學,並得出總共只有265個的結論。為了對這些學院的教育質量進行評估,費斯克根據學術質量、社會影響和「生活素質」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從五星到一星的評級標準。

根據這個標準,他把五星級評給了阿姆赫斯特學院、威廉斯學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史密斯學院,以及其他一些在學術質量上大體與評定烹飪等級的《米其林指南》最高三星級標準相當的學校,這些學校在教育上的質量相當於一個人在烹飪上達到「法國國家最佳烹飪」水平;緊接著,他把四星級授予了伯洛伊特學院、鮑登學院、艾奧瓦大學、范德比爾特大學,和其他一些大致與《米其林指南》由於「出色的餐桌」獲得二星烹飪級別相當的學校;他授予三星的有米爾斯學院、科爾比學院、新罕布什爾大學和康涅狄格學院,以及其他一些相當於《米其林指南》由於「規範餐桌」而定為一星級的學校。

當他用比較的方式無所畏懼地剖析整個美國高校景觀時,費斯克無法忽視的是,某些學校在學術質量上比三星級的學校還要差。像任何一個誠實的評論家一樣,他只好從其他方面來進行評判,比如藏書量,或是學校劇院的水準,甚至校區裡餐館的質量,他按照這些方面的評判給出了級別。二星的學院包括新奧爾良的澤維爾大學、塔斯基吉大學、坦普大學、塞頓霍爾大學、聖路易斯大學、羅德島大學,以及俄亥俄衛斯理安大學。還有些大學,如果從學術質量上評估,費斯克發現只能給它們一星,比如像圖爾薩大學、俄克拉荷馬大學、內布拉斯加大學。不管怎樣,這些大學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些值得誇獎的地方。但是我們發現費斯克在以下的幾個州連一個在學術質量上值得一提的學校也沒有發現:內華達、南北達科他(這兩個州共有20所大學)、懷俄明、西弗吉尼亞(這個州有17個學校候選)。同樣,理查德·尼克松獲得優異成績的加州懷蒂埃爾學院和羅納德·裡根的母校伊利諾伊州的尤里卡學院,也不值一提。

任何對大學作出的哪怕是中肯的評價,都會引起憤怒的軒然大波。我們可以設想內華達、懷俄明、南北達科他和西弗吉尼亞諸州的州長們會下令對費斯克的惡毒誹謗群起而攻之,大聲譴責這個偏執、有眼無珠、假充內行、維護東岸既定權力的費斯克(他是《紐約時報》教育版的編輯),存心蔑視西部,而且性格上的相應缺陷使他根本不適合待在報社的批評部門裡。在他們的領地內發動宣傳攻勢推廣他們的州,是州長們長期以來的重要任務之一。看到州長們拚命維護其領地的教育榮譽,我們大可不必感到吃驚。但是,我們想不到一個執教於某個級別較低的學校的教授,會對費斯克發動攻擊。因為我們假設一個教授還是懂得批評的性質的,知道批評構成觀點,而且觀點越多、越激烈、越活躍越好。由於你的大學被某家報紙的僱員判低了等級而捲進公開論戰,說明你幹的是公共關係而不是與知識有關的事情。更要不得的是,這簡直是在暗示,你對自己執教的學校的社會地位也沒有多大信心。

我這裡指的是大衛·貝內特先生,他是錫拉丘茲大學的歷史學教授。無疑他希望自己執教的大學在學術質量上被評為五星或至少是四星,可是他卻發現,費斯克竟然只給了錫拉丘茲大學二星,這使他大驚失色。評定這個級別的原因,一部分是基於學生們填寫的調查問卷,另一部分基於對學生們的個人訪談。根據學生們提供的信息,費斯克寫道:「文理學院的文科和理科課程混亂不清」、「授課班大而無當」、「註冊登記一團糟」、「圖書館資料不足」、「錄取標準看上去並不嚴格」,以及「大學體育隊異常龐大」。同時,費斯克還發現,大多數教學工作是由研究生助教擔當的。受訪的學生們幾乎沒什麼道德感,他們告訴費斯克:「甭管是誰,只要付學費都可以進來。」面對這麼糟糕的調查結果,費斯克於是給了這所大學二星。然而,貝內特教授的反應不是去糾正這些不足,例如整頓註冊混亂,或是改革助教的課程安排(這是全美普遍存在的不光彩現象),而是去責怪費斯克對學校弊病的揭露,並對這個在他看來不過是壞消息傳播者的人橫挑鼻子豎挑眼。他寫了一封信給「壞消息傳播者」的老闆,《紐約時報》出版商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信中抱怨「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一份報紙在社會和文化上的權威」被費斯克「值得懷疑的野心」濫加利用了。他在寫給索爾茲伯格的信中還說:「如果不是掛了貴報的名字,《〈紐約時報〉大學選擇指南》就會被人當作一個可惡的玩笑丟棄。」

對於這一事關錫拉丘茲大學名譽的事件,同時還牽扯到愛德華·費斯克通過調查得出的、使大學蒙受傷害的級別這樣的重大問題,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忙不迭地向貝內特教授保證,費斯克的書已經被修改,修改內容馬上會在最新的版本上反映出來。不過,在他的回復中,索爾茲伯格接著稱讚了費斯克和他的助手們,要人們注意這個體現了大量專業查詢的、公正真實的報告。但他最後還是指出,儘管如此,他還是作出了費斯克的書「將來重印和再版」時,不會再用《紐約時報》的名字作書名的決定。我猜想,索爾茲伯格聲明將來會讓報紙和書名脫鉤,無疑是在向人表明,從職業度上講,一個「高級」文化機構不大可能去批評另外一個「高級」文化機構。

整個這件事,使人瞭解到學術機構已經獲得了多麼巨大的榮譽和地位,使人明白了它們對輕視和批評的敏感,以及它們對榮譽的近乎嫉妒的渴求,對地位降低的極端敏感,這些正說明了大學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替代了過去騎士甚至紳士的階層。費斯克真正令人惱火的地方是他用的「選擇」一詞,本是溫文爾雅的機構,他卻嘲弄說,好像隨便一個什麼東西說它自己是一所學院或是一所大學,它就真的是了。他招惹的麻煩說明,「他可是個大學畢業生」這樣的話很多年前也許有相當的份量,但是今天幾乎沒什麼意義了。其實在20世紀50年代情況就已經變了,人們為了謀求社會地位而蜂擁進大學去讀書,結果壓倒了金錢觀念。「金錢」這個詞沒什麼變化,而現實已經極大地改變了。

有種假設被深深織入了美國神話,那就是:有一張大學文憑就意味著某種成功,而不問是從哪一所學校得到的。這種神話很難破滅,甚至在與美國高等教育的複雜的等級制度發生衝突時,也不會消失。舉例說,直到1959年,萬斯·帕卡德在他的《社會地位的追求者》(The Status Seekers)一書中仍然相信這樣的觀點:一張大學文憑,足以表明某人屬於「文憑精英」的階層。其實大謬不然。你如果想更準確地表述這一觀點,就必須設計一個「精英的文憑精英」階層,因為一個阿姆赫斯特學院、威廉斯學院、哈佛大學或耶魯大學的文憑,無論如何也不能等同於一個得自東肯塔基大學、夏威夷太平洋大學、阿肯色州立大學或鮑勃·瓊斯大學的學位。當帕卡德說:「一個上過大學的姑娘同一個沒上過大學的姑娘相比,嫁給上過大學的丈夫的概率高六倍。」他顯然混淆了事實,因為這種說法的致命錯誤在於,它忽視了這樣的現實:某個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5的傢伙幾乎不可能娶一個從佛羅里達勞德代爾堡的諾瓦學院畢業的姑娘。甚至到了1972年,帕卡德還在大談特談他為之陶醉的平等觀點,可他犯的還是同樣的錯誤。在《陌生人的國家》(A Nation of Strangers)中,他喜滋滋地說:「1940年,大約有百分之十三的適齡青年進了大學;到了1970年,進大學的人已經達到適齡青年的百分之四十三。」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上大學的人的比例還是百分之十三左右,另外百分之三十的人所上的不過是被稱為「大學」的學校罷了。這些可憐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直在上演永恆不變的美國式追求,不過他們追求的不是知識,而是尊敬和社會地位。愛德華·費斯克提出的「選擇」信息,恰恰表明真正進了大學的年輕人數目,將總是保持在百分之十三左右,其他人只是在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

置身於美國高等教育的環境中,我們馬上就會發現,萬斯·帕卡德不是惟一被欺騙性語義蒙騙了的人;被愚弄的人到處都是。在約翰·布魯克斯的著作《美國的炫耀》中,他也贊成那種比較令人舒服的說法。他劃分出「兩種基本的美國人階層:上過大學的和沒上過大學的」。可是在今天的高等教育領域裡,只有區別從真正的大學畢業還是從所謂的「大學」畢業才是有意義的。

理查德·伯耶和大衛·薩瓦喬在他們卓有見地的《地區評級年鑒》裡評價一所中學時說:「高中畢業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上大學,這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關鍵問題是:他們被哪些學校接受了?是一流的大學和學院呢?還是那些入學要求很低的學校?」今天,處境最糟糕的社會階層中的一支,就包括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拚命「進大學」的那百分之三十。儘管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進了大學,卻發現他們社會地位低下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不僅在知識上、藝術上和社會地位上,在經濟收入上也是如此。在《美國的社會階層》一書中,科爾曼和雷沃特發現,進一所好大學,或者照我的說法是真正的大學,可以使一個人的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二,而進一所費斯克選出的五星級貨真價實的大學,收入可以在那基礎上再增加百分之三十二。他們還發現,如果你畢業於一所「不可選擇」的大學,也就是費斯克禮貌地沒有提到的剩下那1782所學校中的一所,那麼你獲得的就是「無收入優勢」。全無收入優勢可言。

某些時候,中產階級和貧民階層都看穿了學院的騙術(原諒我這麼說),可惜常常太晚了。我認識一個女人,她畢業於一所學術要求不高的大學,而且成績中等偏上。當她開始在紐約這個競爭激烈的地方工作時,受到的只是同事們「不當回事」的粗暴對待。她鼓起勇氣(我稱之為蠻勇),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大學校長,就她所遭受的不公正狠狠地抱怨了一通。不過,人們就是明白了「大學與社會地位」這一偉大的騙局,也通常不說出來。這是一種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疼痛,覺得什麼地方出了錯,卻不知道錯在哪裡,而當事人通常會因此受到很深的傷害。正如一個人告訴科爾曼和雷沃特的,進入某個不入流的學校證明了如下事實:「本來進大學是為了受到尊敬」,而在那裡待了四年以後他發現自己全然沒有受到更多的尊敬,因為他上的是一所沒名氣的大學。儘管進大學的門是敞開的,但像保羅·布盧姆伯格觀察到的,真相是「現存的教育體制已經成功地取得了上層階級的好感,因此變成一個再造等級結構和不平等的工具。」一個原因是,上層階級的孩子上大學的比例前所未有地高,而且他們上的一定是好大學。比如他們上斯沃斯莫爾學院6,而貧民階層的孩子上匹茲堡的卡爾羅學院。其結果是,中上層階級司空見慣的事,卻會使中產階級和貧民階層瞠目結舌。「那些剛來的、精力充沛、不斷追求上進的人,」倫納德·賴斯曼寫道,「在攀登社會階梯的戰鬥中已經汗流浹背了,卻突然吃驚地發現,通向被上層社會完全承認和接受的門仍然是關著的。」當然,玩世不恭的人會說,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向所有人開放高等教育的美麗幌子下,穩定階級之間的嚴酷界限。

一個如此明目張膽的社會等級騙局是如何完成的?它是蓄意的還是偶然的?這件事基本上是在肯尼迪和約翰遜執政期間發生的。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我們所說的欺騙正是在歡呼「開放教育機會」的幌子下大行其道的。如果某件商品供應充足,通過簡單地付錢就可以買到的話,這個計劃就會成功。可遺憾的是,知識、學習和求知慾比想像的要稀罕得多,你不能只是宣稱說「你正在和我交流」,就能輕而易舉使一個人真正同你交流。教育機會的開放依靠的是一個語言膨脹過程,一個「升級」的辦法,也就是把數不清的普通學校、師範學院、地方神學院、貿易學校、商業學校、文秘學校的名稱和地位提高到「大學」,授予它們一個身份,而實際上它們根本不具備辦大學的條件,甚至懂都不懂如何辦。這個過程和高中畢業生最終被一股腦塞進大學沒什麼兩樣。此兩種辦法可以統稱為「自然提升法」。

20世紀60年代所發生的一切,簡單講就是在這個國家司空見慣的一個變本加厲過程,膨脹、浮誇、狂妄自大。這一點清楚地在70年代一個公民喜出望外的表達中體現出來:「英國有2所大學,法國有4所,德國有10所,而俄亥俄一個州就有37所。」這裡每一所學院都想成為一個大學,就像每一個僱員都想成為「管理者」,而每一個管理者又都想當上副總裁一樣,簡直就像天經地義的事。

結果呢?全國的州立學院和師範學校一下子都命名為大學了,而且它們懷著甩掉貧困這一世上最良好的動機放手幹了起來。南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儘管它地處伊利諾伊州的卡本代爾,是一個既沒有學術影響、又沒有文化傳統的窮鄉僻壤,以前只不過是一所師範學院,但是現在竟招收了二萬六千名學生,而且還有自己的「大學出版社」。真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獲得南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文憑的學生,還在從事教育領域裡的工作,這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曾經是師範學校的標誌。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幾百個其他學校,像波爾州立大學、肯特州立大學、懷特州立大學(在俄亥俄州的德頓城)和北依阿華大學。觀看過最近一場全國籃球錦標賽的許多電視觀眾一定像我一樣,對與北卡羅來納大學比賽的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的身份疑惑重重。這所學校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哈里森堡,不久前還是麥迪遜學院,一所平庸的師範學校,現在它聽上去似乎被提高到了一個可以與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索邦神學院7平起平坐的地位,可它的專業還是集中在小學教育方面,而它的新生在學術能力考試中的語言能力分數,位於大學入學平均分數線之下,男生455分,女生463分。查一查全國籃球大賽上沒有參賽的大學,也許可以順便(並非完全不可信)得出一個學術質量高的學校指南。起碼可以通過追蹤那些總是出現在大賽中的球隊得出相反的結論,比如德頓大學、德保羅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懷俄明大學(還記得費斯克對懷俄明大學的調查發現嗎?)、薛頓賀爾大學,還有布萊德利大學。體育節目評論員稱這些大學為「學校」(他們會說「某某是個籃球極棒的學校」), 對此類機構的這種稱呼一般比各州政府準確得多(正是各州政府賦予了它們大學的地位)。至於私立學校,我們有新澤西州的費爾萊迪金森大學。20世紀40年代以前它是一所兩年制學院,實行GI法案以後,退伍軍人的錢極大地刺激了它的發展。再者,西雅圖一所商業學校從學院到取得大學地位,中間只用了短短九年。這所創建於

1972年的城市學院,1982年宣佈已經成長為大學。可悲的是,世上有許多無辜的人會真的相信這家學校是一所大學。

有時,這些學校的誕生和被人認可,是通過下面的推理實現的:如果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學都是根據所在地進行命名,像牛津和劍橋,如果存在著像巴黎大學和倫敦大學這樣的機構,為什麼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學校也標在地圖上,發明出諸如埃文斯維爾大學、達拉斯大學、休斯頓大學,或者路易維爾大學之類的學府,並且神氣地授予它們同樣的地位呢?一個地方沒有學習精神有什麼關係?人們不知道求知慾和鑽研有什麼關係?如果知識分子的嚴肅精神和高深思想只能引起別人的緊張不安,要它們有什麼用呢?

把「學院」提高到「大學」,這種做法和美國人長期形成的習慣頗為一致,即人們習慣用增加詞的音節的辦法來抬高對一件事物的描述。例如,學院(college)只有兩個音節,神學院(seminary)也只有四個音節,可是大學(university)有五個音節,再加上以示區別的名字,就有了下面的:

阿拉巴馬蒙特瓦羅大學

阿拉巴馬桑佛德大學

加利福尼亞西海岸大學

加利福尼亞伍德伯裡大學

上艾奧瓦大學

肯塔基特蘭西瓦尼亞大學

北卡羅來納蕭爾大學

俄克拉荷馬卡梅隆大學

俄克拉荷馬菲利普斯大學

得克薩斯中西大學

得克薩斯泛美大學

以上這些例子不過僅僅擦著了一點皮毛而已。這些學校中的許多,是從以福音布道者名字命名的小教會學校開始起家的,然後再把自己提升為一個神學院,接著再更其名為「大學」。當然,這些學校遠不是最糟的,還存在大量比這種學校地位還低的東西,它們才是真正的底層。那裡人們聽也沒聽說過大學,只知道明目張膽地欺騙,用錢買一紙偽造的博士文憑和個人簡歷。由於在這個國家辦一所大學如此容易,顧客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才成。甚至在首都華盛頓特區,都有一所叫做瑪赫西國際大學自然法學院的學校。事實上有錢人和窮人一樣容易上當受騙。最近看到一所學術上根本沒聽說過的東北部的大學,它的學費每年(1980年)為7100美金,名列美國最昂貴學校的前十位,真讓人震驚,居然與耶魯、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普林斯頓和哈佛等學校並駕齊驅。

想弄清楚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如何落地生根,又如何變得名聲遠揚並不太難。在我住的地方不遠處,有一大塊地,不知怎麼逃脫了被用來建造大片「花園公寓」的命運,除了中間有幾棟建築外,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地空著。多年以前,路邊有塊牌子,標明那些建築屬於「康索拉塔神父」所有。過了幾年,一座帶拱頂的大磚建築開始拔地而起,與毗鄰的一棟建築連在一起,看上去很像一個學生宿舍區。現在牌子上寫的是「康索拉塔傳教會」,人們擔心很快又要有大動作。我這樣預見下面將要發生的事,而且會很快:又有幾棟建築將要竣工,而且一座氣派的大門就要出現,上面將大書:「康索拉塔學院」。幾年之後,有了更多的建築,招牌將在一夜之間更名為「康索拉塔大學」。那時,這個機構就可以證明它的稱號名副其實了,因為它有了自己著名的橄欖球隊、鼓樂隊、團體操隊,以及隨處可見的輪椅坡道和為殘疾人設立的特別課程。接著將會有花樣繁多的海外課程:康索拉塔巴勒莫分校、康索拉塔庫薩達斯分校、康索拉塔海德拉巴8分校。然後,在你還沒有聽說過它之前,

20世紀50年代以來常見的情景。 地下的牌子上寫著「學校」;門上的牌子上寫著「學院」;兩人抬著的牌子上寫著「大學」。——譯者注)

就會在《紐約書評》上看到康索拉塔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有著《結構主義與喬治·艾略特的悖論》、《薩繆爾·約翰遜寫作中缺少的馬克思主義維度》一類的書名。然後,康索拉塔大學將一本正經得像其他大學一樣,因而再不會有人把它當作曇花一現的笑談了。

由於形跡可疑的低等大學正在不斷增加,使得少數頂尖學校作為學術機構的等級標準更顯必要和有價值。它們在大學的總體中是少數,課程設置遵守學術自由原則,因而比較令人放心,學術標準也更有保障。正因為它們頑固的不妥協特點,因此才能經得起比較。這點可以從你在新英格蘭和東部各州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中得到佐證:「他上的學校可不是常青籐9的。」不過頂層階級大體上是在大學之外的,因為他們並不需要這枚等級徽章。我們可以說,他們對子女的期望就像道格拉斯·薩瑟蘭所說的英國紳士,他們的子女「被指望在一切方面都循規蹈矩,學業優異通常不被看作是一個區別於常人的標準。此種態度完全和這個階層從來不去賺錢的清高相輔相成,他們只喜歡以業餘身份做事情」。從事任何職業性的工作都是丟人現眼的。因此,薩瑟蘭說,「一個紳士絕不在汽車裡朝他的儀表盤下面看,因為他對引擎一無所知。」由於數不清的理由,看不見的頂層和上層階級經常把他們的孩子送進形跡可疑的學院,部分是出於心甘情願的無知,部分是以守為攻,知道他們的孩子進不了好學校,再就是出於沾沾自喜的怪僻和固執。科尼裡斯·文德比爾特·惠特尼再次證實了這一心理。他的女兒和他女兒的朋友們上的不是瓦薩學院或者衛斯理女子學院十,甚至也不是東北大學或惠頓學院,而是佛羅里達的博卡拉頓學院。而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反常,他還故意說他和他的妻子非常喜歡去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學轉悠,「去年12月份我在那裡取得了榮譽博士學位」。他接著說,在那裡吃午飯的時候,「人們把我們介紹給其他人時都稱惠特尼博士和惠特尼博士,這後一個是說我夫人瑪麗,她已經被瑞士萊辛美國學校授予了人文博士學位。」

另一方面,歷史悠久的好學校,像普林斯頓和耶魯,常被像斯科特·菲茨傑拉德⑪和約翰·奧哈拉這樣典型的中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美國人用來作為社會地位的標誌和證明。他們倆誰也沒能從他們選擇的頂尖大學畢業,奧哈拉甚至都沒去上他本可以去上的耶魯大學,他終生都在翻閱1924年的學校年鑒魂牽夢縈著這件事。這二位都把他們的大學提到了神聖的位置,或者把大學看作一個可以通過歸屬感救贖自己的神聖會社,而且肯定都會把他們最崇尚的學校標誌貼在他們的汽車後窗上。像大多數中產階級一樣,他們倆都是「team player」⑫,除非歸屬於某一團體,否則他們很難想像自己的身份。

好學校所包含的社會影響力,在菲利普·羅思⑬的《再見,哥倫布》(Goodbye, Columbus,1959年)中有很好的記述。書中的主人公在回憶時,對比了貧困的紐沃克的街道和中上階層聚居的紹特黑爾的街道,後者都是根據名校的名字命名的,像阿姆赫斯特、鮑登、康奈爾、達特茅斯、哈佛等等。《社會名流紀事》雜誌發現,由於如此經常地提到同樣的那些學院,為了方便工作,不得不使用一張縮寫字母表。常青籐聯盟的學校當然都在上面,不過也有霍巴特學院、利哈伊大學、紐約市立學院、倫斯勒理工學院,以及拉特格斯大學。可以確信,如果不是中上層和中產階級的頑強記憶,常青籐學校的榮譽早就在普通大眾中銷聲匿跡了。如果今天有兩條船往來於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經營它們的公司不太可能像半個世紀以前那樣,用耶魯或哈佛來為船命名,以使它們更上檔次。

可是,常青籐學校對中上層階級依然發揮著一種不可抗拒的號召力,如果你沒能去讀它們,最好是遠離它們,而且要有相當的距離,除非你碰巧就住在劍橋城、紐黑文、普羅維登斯、漢諾威、普林斯頓⑭一類的地方。推遲了上常青籐學校雄心壯志的人,正是居於更上層的階級。正如C·賴特·米爾斯觀察到的那樣,「去讀哈佛或耶魯或普林斯頓已經不算什麼了,只有去讀那些排外的寄宿制預科學校才真正算數。」除非一個人上過霍奇基斯、格羅頓、希爾、聖馬克、安多福、埃克塞特,或者米爾頓等預科學校⑮,不然拚命往常青籐學校裡鑽的做法從社會角度講都像是一種浪費,因為他們還是得不到上等人的地位。獨具慧眼的《大學預科生手冊》(The Preppy Handbook)知道,上一所好的預科學校有多麼重要,特別是一所有實力把學生「喂」進常青籐的預科學校。選擇正確的學校是關鍵,因為「盡可能上最好的(學校),那樣,你就可以在揮動手帕告別或拍打著胸膛唱某首歌的最後一節之後一勞永逸了。」「僅有成功還不夠,」戈爾·維達爾⑯說,「還必須有人失敗。」光有一個威廉姆斯學院還不夠,還必須有一個南密西西比大學來襯托前者的價值,這樣,雙方才能在偉大的美國高校等級體系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很滑稽是不是?無可置疑,美國人出於令人厭倦的地位競爭目的,必須依賴高等教育體系。同樣滑稽的是,為了維護這一目的,必須有像貝內特教授之流的人跳出來保衛中上層階級的尊嚴和榮譽,使其免遭揭露和詆毀。如果這類事還帶有喜劇性,那麼其他一些事情一點也不滑稽。由於這些大學在分配社會榮譽上擁有不同凡響的力量,為了獲得社會地位而進行的曠日持久的廝殺,給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為了社會地位而碰得頭破血流、希望破滅的人,在高校校園裡比比皆是,可能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多得多。不光是那些有進取心的學生,也包括那些本來計劃要進哥倫比亞大學,到頭來卻被俄亥俄衛斯理安大學錄取了的孩子們。

甚至教授們也是如此。我雖然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教授,由於沒能在「最優選擇」的大學執教而被迫去了一個「高優選擇」或僅僅是「值得選擇」的學校,導致失去社會地位而自殺或殺人的。但我知道有許多大學教師被羞愧和對自己無能的負疚所摧垮,並且從那時起,懷著苦澀的心情把他們的一生傾注到對社會地位的忌恨上,而不是用在培養智慧和做學問上。無論對於學生還是老師,美國的大學和學院就是貴族沙龍、王室接見會、封建朝廷的現代翻版。任何不明白這一點的人,都應該更努力地研究研究這一現象。實際情況是,儘管根據憲法,這個國家沒有哪一個機構有權授予貴族頭銜,但大學似乎是個例外,或者它們幹的很像這類事。

【讀物】無論你進的是一所好學院還是壞學院,是一所好的還是壞的預科學校或高中,你讀的幾乎就是一塊階級招牌。「那些讀書和寫書的人與那些不讀不寫的人之間的區別本身,」湯姆·沃爾夫⑰說,「承擔著一個偉大的社會分層意義。」而且你是否讀完都無所謂。上等階層讀書的興趣很快就會過去的。C·賴特·米爾斯是對的,他觀察到,雖然他們有時也會攤開書,但是他們根本不打算認真讀,除非是關於「管理方面的書,或是引人入勝的神話和偵探小說,過完癮就忘了」。他們愛讀的雜誌,準確地說,就是約翰·莫羅依所談到的那些擺放在公司等候室裡、專門傳達中上層階級品味的《時代》、《新聞週刊》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或者再加上《財富》、《福布斯》、《商業週刊》。如果你是個作家,送一本自己的書給一個上層階級的成員,你千萬不要指望這傢伙會讀它。

貧民階層的讀書趣味不會耽誤我們太多時間。這裡受歡迎的產品是上層貧民喜聞樂見的《讀者文摘》(發行量1787萬份)、《電視指南》(1767萬份),連同《紐約每日新聞》一類的日報,還有中下層貧民喜歡的《國民探秘者》、《每週世界新聞》、《明星週刊》和《環球週刊》這類在超級市場伸手可得的讀物。這一類東西裡充斥著中世紀奇跡、魔法、似是而非的科學神侃(如來自外太空的生命、體外旅行、精神勝利等)。第一眼看上去,所有這些低級趣味似乎說明了公立中等教育的全面失敗,但是再仔細看一看就會發現,這些讀物的編輯們常常極為老練地在事實和虛妄之間來回遊戲,騙取讀者的興趣,請看這類內容:「希特勒,現年93歲,在幕後策動阿根廷對福克蘭群島的入侵」或「高級科學家與死人對話」。每星期這類刊物上大量無害的奇談,取代了從前的婚姻預測和家庭顧問,而且還不會造成什麼危害。貧民階層的期刊只是為了滿足讀者的窺視慾望,還大量提供有關名流私生活的流言蜚語。關鍵是,就像在酒吧裡對體育比賽大加議論一樣,這類內容給貧民階層的人們一種權力的假象,使他感覺到,正是他在掌握著那些大人物,或者他起碼可以決定誰會成功誰會失敗。儘管這些貧民讀物充滿了奇跡和醜聞,但我們發現,沒有任何一本期刊試圖刺激貧民階層的人們起來鬧事,它們的基本功能是安撫和慰藉:

咖啡和酒精可以幫助你減肥

萬歲,美國(生活在美國變得越來越好,而且,將來還會更好。)

為了討好貧民階級的感情,他們用這種方法:先提出一個觀點,然後再宣稱它就是事實。有的時候,他們用勇敢的、崇高的或者關於「不朽」的好消息來取悅年老的、卑微的和懦弱的人,比如:

我沒能在72歲時翻山越嶺,但我駕船橫渡了大西洋,而且獨自一人。

一個佃農和他的老婆,供他們的12個孩子上大學。

絕大多數國會議員相信死後復生。

最後,想著這些事情,我們忍不住會產生一種沒多少根據的優越感。但是別忘了,不光是貧民階層的期刊胡說八道、無中生有,這裡有一則刊登在《新共和》雜誌上的廣告,像這份難得的期刊的其他內容一樣,應該是針對富於理性的人、自由派人士、大學畢業生和其他有識之士的:

耶穌是虛構人物!確鑿證據表明,弗拉維奧·約瑟夫斯⑱創造了耶穌,還寫了《福音書》。

簡裝本3美元。

在同一期上還有:

世界末日已經臨近,欲購從速,隨寄1美元。

作為讀者,貧民階層的人很老實,對高雅的東西絕不試圖裝模作樣或附庸風雅。只有在中產階級裡,閱讀品味才是一個令研究者感興趣的話題。在這些人裡,假裝斯文、蒙騙、歪曲得以大行其道。上層階級才不在乎你對他們讀的書怎麼想呢,貧民階層也不在乎。沒多少錢又焦慮的中產階級是那種想讓你相信他讀的是「最優秀的文學」的人,「破爛」、「垃圾」這種譴責經常掛在他們的嘴邊上。他們是那些讓人讀不下去、裝腔作勢的二流書籍的天然讀者,如詹姆斯·古爾德·科曾斯、約翰·斯坦貝克、賽珍珠、勞倫斯·達雷爾的《亞歷山大四重奏》,以及赫爾曼·沃克、約翰·赫爾塞、歐文·肖的大雜燴傾銷,還有杜蘭的哲學史。中產階級最為推崇的經典是《老人與海》,而實際上海明威簡直是不得不寫了這本書,因為桑頓·懷爾德停止了創作,因此留下了空白讓人填補。中產階級對迪蘭·托馬斯恨之入骨(吉米·卡特把他放在自己最喜歡的詩人的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朗誦詩的唱片有一種把詩歌降等的嫌疑,使詩歌變成了立體聲音樂。正是在中產階級家裡,你會看到54卷本的《西方世界的偉大著作》,還有2卷本准學術的《西方大觀念》⑲。因為中產階級相信權威,所以他們是指導類書籍最大的讀者群,也是百科全書的傳統推銷對象,在楓木壁櫃裡,陳列的一定是《每月一書俱樂部》的最新推薦,和個人收集品擺在一起。(如果你上的是一所不怎麼樣的學院,書架上就會是《文學指南》推薦的書;如果你什麼大學都沒上過,書架上準是許多卷的《讀者文摘》合訂本。)

當然了,中產階級只熱衷於讀非意識形態性的期刊,比較好的像《國家地理》、《史密森學會會刊》和《房屋與園藝》。《國家地理》還在封底廣告上向中上層階級推銷昂貴的軍校和紀律嚴明的訓練營,好讓他們把不聽話和吸上大麻的兒子送去受罪。

這些廣告能給沒能力這麼做的中產階級提供大量的想像。《今日心理學》給中產階級一種錯覺,彷彿它能緊跟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而《紐約客》使中產階級相信,它關心文化和優雅精緻的事物,比如斯托本玻璃器皿⑳。如果貧民階層閱讀《大眾機械》,上過大學的中產階級就會看《科學文摘》。一個在自我想像上越自由的中產階級人士,家裡的某個地方就越可能有《消費者指南》。郵購商品目錄的設計者們已經瞭解到,他們的顧客都願意被人想像為只讀屬於自己階層讀物的人,因此取悅他們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等級。比如一份典型的中產階級郵購目錄,推銷一種花裡胡哨的門墊,目標顧客是讀《新布朗斯維克住宅信息報》的人,卻在墊子上印著「《紐約時報》」的字樣。同樣是這份郵購目錄,還呼籲人們「請把廢報紙保留整齊以備回收」,而旁邊的圖片上是一個鐵鑄的報紙架,上邊整整齊齊地摞著一疊報紙。你猜猜最上面的一份是什麼報?《奧馬哈世界前鋒報》?錯了,是《華爾街日報》。根據同樣的道理,一份對象是上層貧民的郵購目錄裡,推銷西式古董傢俱複製品的廣告圖片,在一把椅子旁邊的雜誌架上擺放的不是《家庭圈》和《田野與河流》一類我們能想到的這一階層會讀的刊物,而是《大西洋月刊》、《紐約客》和《史密森學會會刊》等雜誌。

各階級喜歡往腦袋裡裝的東西:

在我們結束中產階級閱讀趣味這個話題前,不能不注意到他們的讀書品味對美國人行文風格的衝擊。對意識形態、見解和尖銳思想的懼怕(我們以前在他們對現代藝術的抗拒上早已領教過),是導致委婉語、文雅談吐、行話、玩弄詞藻等現象盛行的主要原因。中產階級對「爭議性」的憂慮,使《紐約客》雜誌幾乎從來不刊登讀者不歡迎的書評,比如會令讀者難堪的、文字尖酸刻薄的、針對性過強的文章。最好是語言溫和討好,然後通過輕描淡寫、意義不明和逃避等方式躲開一切麻煩。中產階級需要的文風,本質上是大機構宣傳品的風格,由一些最狡猾的大公司模仿《紐約客》雜誌「城中話題」欄目的故作天真腔調製造出來。莫比爾石油公司最擅此道,它裝著坦白自己的無知(莫比爾公司會說:「我們也不知道……」),說著最平庸的話,以此安慰別人,彷彿不這麼做就會招來精英分子的譴責。「世界不會像有些人懼怕的那樣,在1982年3月10日星期三這一天走到盡頭。」一個星期之後,它在一條廣告裡這樣寫道:

真實情況是,那一天所有的星球都排成朔望(syzygy)形式,意思就是說,它們都在太陽的一側。(我們也不知道syzygy這個詞的意思,所以我們查了字典……)如果世界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毀滅,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她變成一個更適於居住的地方呢?

後面這一段話提醒了我們,要想讓中產階級能夠理解,陳詞濫調和老生常談是多麼不可或缺。幸運地受過較多教育的人閱讀是為了獲得驚喜,而中產階級閱讀是為了使自己的觀點被肯定。偏離習慣的語言規則,會把中產階級搞得困窘和心煩意亂。

【《聖經》】中產階級是無數《聖經》新譯本(「重寫版」的說法似乎更貼切)占壓倒多數的讀者。不消說,這些「新譯」使我們的時代同以前相比蒙受了恥辱。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謂教育全球化普及之前,這些新版本根本不被認為有必要存在。受了如此不幸的教育的人們,不光毫無歷史知識,對行文風格和習語也所知甚少,除了現代英語之外,其他任何時代的英語都會難住他們,於是中產階級甚至要求神性也要用「容易懂的語言」來表達。假如,像詩人奧登所說,

時間……

崇拜語言,而且

原諒每一個

使它得以延續的人。

那麼,中產階級則痛恨和害怕語言。實際上,這個階級堅持應該根據下面的例子作一個等級區分。那些喜歡

「你前往何地,我亦前往」(《聖經·路德記》1章16節)

《聖經》版本的人,應該和喜歡

「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這種版本的人區別開。當然,中產階級毫不猶豫地鍾愛後一種。因此,由於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心理環境,各個階層不僅閱讀不同的東西,而且,作為這種閱讀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不同的東西。正是這種與其他方面的差異一樣多的差異,塑造了美國,這個理查德·波倫堡㉑《一個可分割的國家》(One Nation Divisible,1980年)一書所定義的國家。

【觀念】兩個高高在上的階層,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沒有多少觀點和看法。其中很少的幾個他們喜歡常說的觀點是: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西裝革履絕不能被忽略。除這兩條外,他們就沒什麼成形的信念了。他們甚至像中上層階級那樣,不相信文化。或者假如他們相信文化,也只喜歡有其他貨色伴隨的文化。科尼裡斯·文德比爾特·惠特尼喜歡薩拉托加溫泉城,因為他發現那裡「有藝術和美國最棒的賽馬活動」。科羅拉多的阿斯彭㉒是上層階級的文化麥加,不僅僅因為去那裡花費不菲,還因為在那裡你可以同時享受到文化、風景和有閒階級的體育運動。

中產階級則相信許多東西。比如,他們相信便秘,認為如果你沒有「每天大便一次」,就會遇到大麻煩,必須馬上吃通便藥,而且最好選用電視廣告推銷過的種類。這有點像把廚房打掃得一塵不染來避免指責一樣,中產階級也希望把他們的大腸弄得乾乾淨淨的,別讓人感覺出丟人現眼的污漬。「我正在學習腸胃治療,」一位年輕女子告訴斯斯特茲·特克爾,「我們的消化系統並不乾淨。」中產階級還堅信,一個人應該不顧一切代價成為專業人士,因為一個牙醫或獸醫都要比一個拿工資的僱員更有地位。他們相信穿什麼也不如穿皮的,相信從旅行箱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為人,相信旅行時應該穿戴整齊。他們相信彼得·謝弗㉓是個思想深刻的劇作家,大概趕得上莎士比亞(就像達雷爾趕得上普魯斯特一樣)。而且,在觀看話劇《馬》(Equus)時,他們一定會在聽完心理醫生的演說後站起來鼓掌。他們還抱有某種建築學眼光,認為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很漂亮,包括那些金色和雞血紅色的裝飾,還有所有掛著小燈泡的東西。(可以進行一項簡單的測驗:一個人若在聽到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裡的布谷鳥叫聲時感情達到最高潮,他或她準是個中產階級。)他們還相信候機大樓在等級上高於長途汽車站,以及,由於對效率和進步的迷戀,他們相信一台家庭或個人電腦就可以解決生活裡的所有問題。(這是貧民階層相信「債務合併」㉔的中產階級版本。)中產階級相信電器化可以解決人類的問題,這一觀念在一則電視廣告中大獲成功:一個父親,在他女兒的婚禮上宣佈,他將送給她一台電腦作為結婚禮物。這條廣告擊中了觀眾(尤其是中產階級)的心,可謂機靈到了家。

貧民階層相信的東西,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比中產階級更有意思。比方說,一個中產階級會相信夢見的東西有意義而且可以從《解夢書》中得到證實嗎?他們相信銅手鐲能醫治風濕病嗎?相信在跑馬場下賭注贏一大筆錢的機會很大嗎?相信官方會在軍人的食物中摻入溴化物以降低士兵的性慾嗎?相信苦杏素將制服癌症嗎?相信「創造性科學」這個概念沒有矛盾嗎?

相信只要「發明」了某種東西(像「反重力腰帶」之類)就可以公開殺人,像一個曼哈頓旅店服務生曾對人說的那樣?相信瘸子和畸形人是因為上輩子幹了壞事,今生被罰投胎受罪嗎?相信世界語是解決世界上所有誤會的一個辦法嗎?相信只要和麋鹿、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或古代愛爾蘭秩序聯繫起來,設立「婦女援助組織」就不荒唐了嗎?相信把一個網球錦標賽叫做「康格裡默㉕精英賽」一點也不滑稽、不古怪嗎?這一切都是貧民階層樂於相信的東西。比起中產階級,他們顯然更有趣。

看到一則Tiffany的醜陋珠寶廣告,中產階級會怦然心動。而看到某廣告聲稱可以減輕直腸發癢或吹噓一本關於撲克的書可以為購買者掙到「終身收入」時,貧民階層同樣會感到激動不已和滿懷希望。

貧民階級與中產階級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對迷信的謙恭態度。正是大多數貧民階層人士相信建築物不能有13層,賽車時不應用13編號。的確,恰如大數字(前面總帶著美元符號)深深植根在上層和中上層階級的頭腦裡,貧民階層也喜歡數字,比如體育比賽的計分對他們常常具有重大意義,還有幸運數字和樂透獎彩票號碼等等。不久前,我在一個機場的報亭排隊,我前面是一個貧民人士,他的老婆站在旁邊不遠的地方。他花了2.65美元買了一份雜誌和口香糖,然後衝著他妻子大喊,簡直是要所有的人都聽見,好讓人知道他是個蠻棒的運動員:「記住!65是咱的(彩票)號碼!」貧民貪婪地閱讀占星術,經常接受星相建議。他們相信贏和輸存在「運道」,是不可改變的,也相信賭博。由於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幫助你找到丟失的東西,他們在報紙的分類廣告欄裡鳴謝聖安東尼的幫助。他們相信老天爺。他們還會對下面這樣的直郵廣告給予答覆:

你需要幫助嗎?你需要祈禱嗎?你遇到麻煩了嗎?你孤獨嗎?你需要源源不斷的錢財祝福嗎?……我要給你寄去「財富的金十字架」。如我所囑,不要寄任何錢來。

托克維爾曾得出結論:「宗教的瘋狂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儘管跟隨他的結論走下去也許會樂趣無窮,但這對本書來說題目過大了,而且也不應該在宗教信仰的角度上討論等級問題。不過,到最後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各個階層的殯葬行為裡包含的社會分層意義。也許,上層和下層(不論以何種方式界定)的重要區別在於,冬天給人下葬時,貧民階層的家庭會把一條花毯子蓋在棺材上,好讓死者暖和一點,而上層階級壓根就不會想到這件事。另一條分界線是,上層階級舉行場面壯觀的葬禮,並在報紙的訃告欄裡刊登動人的廣告,而下層家庭則不這麼做。吉麗·庫柏摘錄(或創作)了一段名言:

上帝帶爹爹去了天堂,

那是他老人家的願望。

但為什麼會是這樣,

我們依舊整日在想。

懷著最深摯的愛。永遠想念您的:

多麗絲、雪倫、埃德娜嬸嬸和小泰瑞。

不過,最好對這類事情不要探究得太深。我們應該接受一個中西部高中生的警告,對這類話題躲遠一點兒。他在回答一個正在做社會調查的社會學家時說:「沒錯,我們在哪兒都吸大麻。在車裡,在上課前四處瞎逛的時候,甭管什麼時候。可是,這並不等於說,我們不相信上帝,或者我們會允許什麼人去推倒上帝。」


1 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組織或者團體,而是遊說者的總稱,被利益集團指定為代表,向政府施加影響,使政府的公共政策符合該集團利益的人。——編者注

2  DeWitt Wallace(1889—1981),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的創刊人。——編者注

3 全稱是《l944年服役軍人重新安置法案》,美國國會於1944年頒布。該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對在「二戰」期間服役超過90天的退伍士兵提供必要的經濟資助,根據其服役時間長短和職位等提供一定數額的退役金、教育訓練補助金、失業救濟金和住房貸款等。《GI法案》的頒布,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編者注

4 這是作者1984年再版此書時的統計數字。據統計,目前美國共有可授予學位的大學三千餘所。——譯者注

5 美國常青籐大學之一。——譯者注

6 Swarthmore College,美國著名四年制學院。——譯者注

7 索邦神學院,巴黎大學各分校中最好的一所。——譯者注

8 巴勒莫是意大利西西里首府、庫薩達斯是土耳其的一個港口小鎮、海德拉巴是印度的第五大城市。——編者注

9 常青籐聯盟由美國東北部八所名牌大學組成,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布朗、康奈爾、賓夕法尼亞和達特茅斯,後成為美國名牌大學的代稱。——譯者注

十 前者為Vassar College,位於紐約上州的著名女校;後者為Wellesley College,位於波士頓附近的著名女校。——譯者注

⑪ 美國著名小說家。——譯者注

⑫ 意為有合作精神並依賴於團隊的人。——譯者注

⑬ Philip Milton Roth(1933—),美國小說家。——編者注

⑭ 分別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所在地。——譯者注

⑮ 均為美國以收費昂貴著稱的預科寄宿學校。——譯者注

⑯ Gore Vidal(1925—),美國著名當代作家,擅長非虛構性的寫作。——譯者注

⑰ Tom Wolfe(1931—),美國暢銷書作家、記者、將文學寫作手法應用於新聞報道的「新新聞主義」鼻祖。——編者注

⑱ Titus Flavius Josephus(37—100),公元1世紀著名的猶太曆史學家,也是軍官及辯論家,晚年潛心研究《聖經》。——編者注

⑲ 《西方世界的偉大著作》(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是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1952年出版的一套西方經典著作叢書,共54卷。《西方大觀念》(Syntopicon)是叢書的前兩卷。——編者注

⑳ Steuben Glass,美國玻璃品牌,世界三大玻璃工藝店之一,1903年由英國玻璃製作家Frederick Carder在美國的Steuben創立。——編者注

㉑ Richard Polenberg,美國康奈爾大學戈德溫·史密斯講座的美國史教授,「克拉克傑出教學獎」獲得者。——編者注

㉒ 阿斯彭是全美著名的滑雪盛地,風景獨特,每年舉辦的夏季音樂會極富盛名。——譯者注

㉓ Peter Shaffer(1926—),「二戰」後英國當代著名的劇作家。——編者注

㉔ 將欠不同債主的債務合併在一起,變成只欠一個債主的債務。——編者注

㉕ 一家美國公司的名稱。——編者注

《格調(修訂第3版):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