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史茌史學上之位置

凡中國所謂正史,必作史者得當時君主所特許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國家從而是認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擇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謂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雜眾手而成之。唐時所成前代之史最多,有是認一家之言,亦有雜成眾手之作;唐以後則修史之責皆國家任之,以眾手雜成為通例。其有因前人已成之史,又經一家重作而精密突過原書者,惟歐陽修之《新五代》足當之,其餘皆敕撰之書為定本,私家之力固不足網羅散失以成一代之史也。《明史》即敕修所成之史。在清代修成《明史》時,有國已將及百年,開館亦逾六十載,承平日久,經歷三世。著手之始,即網羅全國知名之士,多起之於遺逸之中,而官修之外,又未嘗不兼重私家之專業,如是久久而後告成,亦可謂刻意求精矣。既成之後,當清世為史學者,又皆以尊重朝廷之故,專就《明史》中優點而表揚之,觀《四庫提要》所云,可以概見。然學者讀書,必有實事求是之見,如趙翼之《廿二史劄記》,世亦以為稱頌《明史》之作,其實於《明史》疏漏之點亦已頗有指出,但可曲原者仍原之,若周延儒之人《奸臣傳》,若《劉基》、《廖永忠》等傳兩條中所舉,《史》文自有抵牾之處,一一又求其所以解之,惟《喬允升》、《劉之鳳》二傳,前後相隔止二卷,而傳中文字相同百數十字,不能不謂為纂修諸臣未及參訂[1]。其實《明史》疏漏,並不止此;間有重複,反為小疵[2],根本之病,在隱沒事實,不足傳信。此固當時史臣所壓於上意,無可如何,亦史學家所不敢指摘者。且史既隱沒其事實矣,就史論史,亦無從發見其難於傳信之處,故即敢於指摘,而無從起指摘之意,此尤見隱沒事實之為修史大惡也。

《明史》所以有須隱沒之事實,即在清代與明本身之關係。清之發祥與明之開國約略同時,清以肇祖為追尊人太廟之始,今核明代《實錄》,在成祖永樂間已見肇祖事跡,再參以《朝鮮實錄》,在太祖時即有之。至清之本土所謂建州女真部族,其歸附於明本在明太祖時。建州女真既附於明,即明一代二百數十年中,無時不與相接觸。《明史》中不但不許見建州女真,並凡女真皆在所諱,於是女真之服而撫字,叛而征討,累朝之恩威,諸臣之功過,所繫於女真者,一切削除之。從前談明、清間史事者,但知萬曆以後清太祖兵侵遼沈,始有衝突可言,亦相傳謂清代官書所述征明等語必不正確,而《明史》既由清修,萬曆以後之遼東兵事敘述乃本之清代記載,求其不相牴觸,必不能用明代真實史料,而不知女真之服屬於明尚遠在二百年之前。凡為史所隱沒者,因今日討論清史而發見《明史》之多所缺遺,非將明一代之本紀、列傳及各志統加整理補充,不能遂為信史。而於明南都以後,史中又草草數語,不認明之系統,此又夫人而知其當加糾正,不待言矣。從古於易代之際,以後代修前代之史,於關係新朝之處,例不能無曲筆,然相涉之年代無多,所有文飾之語,後之讀史者亦自可意會其故,從未有若明與清始終相涉,一隱沒而遂及一代史之全部。凡明文武諸臣,曾為督撫鎮巡等官者,皆削其在遼之事跡[3],或其人生平大見長之處在遼,則削其人不為傳。甚有本《史》中一再言其人自有傳,而卒無傳者[4],在《史》亦為文字之失檢,而其病根則在隱沒而故使失實。此讀《明史》者應負糾正之責尤為重要,甚於以往各史者也。


[1]三條皆見《廿二史劄記》卷三十一。

[2]卷二百九十二《忠義》四《張紹登傳》附張國勳等云:「紹登知應城縣,(崇禎)九年,賊來犯,偕訓導張國勳、鄉官饒可久悉力御之。國勳曰:『賊不一創,城不易守。』率壯士出擊,力戰一日夜,斬獲甚眾,賊去。邑侍郎王瑊之子權結怨於族黨,怨家潛導賊復來攻,國勳佐紹登力守,而乞援於上官,副將鄧祖禹來救,守西南,國勳守東北,紹登往來策應。會賊射書索權,權懼,斬北關以出,賊乘間登南城。紹登還署,端坐堂上,賊至,奮拳擊之,群賊大至,乃被殺。賊渠歎其忠,以冠帶覆屍埋堂側。國勳,黃陂歲貢生。賊既入,朝服北面拜,走捧先聖神主,拱立以待。賊遂焚文廟,投國勳於烈焰中。」又捲二百九十四《忠義》六《諶吉臣傳》附張國勳等云:「應城陷,訓導張國勳死之。國勳,黃陂人。城將陷,詣文廟,抱先師木主大哭,為賊所執,大罵,支解死,妻子十餘人皆殉節。」此張國勳與張國勳同為應城訓導,城陷被殺。明是一人,而名字微不同,死時情節亦微異。果屬傳聞異辭,當並在一傳作兩說,史乃截然分作兩人。

[3]如《王翱》、《李秉》、《趙輔》、《彭誼》、《程信》諸傳,均於建州有撫治或征討之績,史均略去,間留一二語,亦不辨為對何部落,以何因由啟釁。又如馬文升,以撫安東夷自著專書記其事,《史》本傳亦敘其事,而使讀者不能辨為建州女真事實。宦官《汪直》及《朱永傳》亦然。惟伏當伽為建州一酋之名,轉見於《憲宗本紀》及《汪直傳》,當是史臣自不審伏當伽之為何部酋,故漏出其名。

[4]如顧養謙及宦官亦失哈等於遼事極有關,遂無傳。而王象乾、張宗衡兩人,於《王洽傳》中敘會議款虜,雲見《象乾》、《宗衡傳》,然卒無傳。又於《忠義·張振秀傳》敘及宗衡之徇烈,雲宗衡自有傳,而仍無傳。

《明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