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悠閒的重要 三 悠閒生活的崇尚

中國人之愛悠閒,有很多交織著的原因。中國人的性情,是經過了文學的熏陶和哲學的認可的。這種愛悠閒的性情由於酷愛人生而產生,並受了歷代浪漫文學潛流的激盪,最後又由一種人生哲學——大體上可稱它為「道家哲學」——承認為合理近情的態度。中國人能囫圇吞棗地接受這種道家的人生觀,可見他們的血液中原有著道家哲學的種子。

有一點我們須先行加以澄清,這種消閒的浪漫崇尚(我們已說過它是空閒的產物),絕不是我們一般想像中的那些有產階級者的享受,那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要明瞭,這種悠閒生活是窮愁潦倒的文士所崇尚的,他們中有的是生性喜愛悠閒的生活,有的是不得不如此。當我讀中國的文學傑作時,或當我想到那些窮教師拿了稱頌悠閒生活的詩文去教窮弟子時,我不禁要想他們一定在這些著作中獲得很大的滿足和精神上的安慰。所謂「盛名多累,隱逸多適」,那些應試落第的人對這種話是很聽得進去的;還有什麼「晚食可以當肉」這一類的俗語,養不起家的人即可以解嘲。中國無產階級的青年作家們指責蘇東坡和陶淵明等為罪惡的有閒階級的智識分子,這可說是文學批評史上的最大錯誤了。蘇東坡的詩中不過寫了一些「江上清風」及「山間明月」,陶淵明的詩中不過說了一些「夕露沾我衣」及「雞鳴桑樹顛」。難道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和桑樹顛的雞鳴只有資產階級者才能佔有嗎?這些古代的名人並不是空口白話地談論著農村的情形,他們是事必躬親過著窮苦的農夫生活,在農村生活中得到了和平與和諧的。

這樣說來,這種消閒的浪漫崇尚,我以為根本是平民化的。我們只要想像英國小說大家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著有《項狄傳》)在他有感觸的旅程上的情景,或是想像英國大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和柯勒律治(Coleridge)徒步游歐洲,心胸蘊著偉大的美的觀念,而袋裡不名一文。我們想像到這些,對這些個浪漫主義就比較瞭解了。一個人不一定要有錢才可以旅行,就是在今日,旅行也不一定是富家的奢侈生活。總之,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有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Walden)裡所說的,要享受悠閒的生活,所費是不多的。

籠統說來,中國的浪漫主義者都具有銳敏的感覺和愛好漂泊的天性,雖然在物質生活上露著窮苦的樣子,但情感很豐富,他們深切愛好人生,所以寧願辭官棄祿,不願心為形役。在中國,消閒生活並不是富有者、有權勢者和成功者獨有的權利(美國的成功者更顯匆忙了),而是那種高尚自負心情的產物,這種高尚自負的心情極像那種西方流浪者的尊嚴的觀念,這種流浪者驕傲自負到不肯去請教人家,自立到不願意工作,聰明到不把週遭的世界看得太認真。這樣子的心情是一種超脫俗世的意識而產生,並和這種意識自然聯繫著的,也可說是由那種看透人生的野心、愚蠢和名利的誘惑而產生出來的。那個把他的人格看得比事業的成就來得重大,把他的靈魂看得比名利更緊要的高尚自負的學者,大家認為他是中國文學上最崇高的理想。他顯然是一個極簡樸地去過生活,而且鄙視世欲功名的人。

這一類的大文學家——陶淵明、蘇東坡、白居易、袁中郎、袁子才,都曾度過短期的官場生活,政績都很優良,但都厭倦了那種磕頭的勾當,要求辭職,以便回家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另一位詩人白玉蟾,為他的書齋所寫《慵庵》,對悠閒的生活竭盡稱讚的能事:

丹經慵讀,道不在書;

藏教慵覽,道之皮膚。

至道之要,貴乎清虛,

何謂清虛?終日如愚。

有詩慵吟,句外腸枯;

有琴慵彈,弦外韻孤;

有酒慵飲,醉外江湖;

有棋慵奕,意外干戈;

慵觀溪山,內有畫圖;

慵對風月,內有蓬壺;

慵陪世事,內有田廬;

慵問寒暑,內有神都。

松枯石爛,我常如如。

謂之慵庵,不亦可乎?

從上面的題贊看來,這種悠閒的生活也必須有一個恬靜的心地和樂天曠達的觀念,以及一個能盡情玩賞大自然的胸懷方能享受。詩人及學者常常自題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別號,如江湖客(杜甫)、東坡居士(蘇東坡)、煙湖散人(Carefree Man of a Misty Lake)、襟霞閣老人(The Old Man of the Haze-Girdled Tower)等。

沒有金錢也能享受悠閒的生活。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真領略悠閒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如果一個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儘夠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無聊。有人說老子是嫉惡人生的,這話絕對不正確,我認為老子所以要鄙棄俗世生活,正因為他太愛人生,不願使生活變成「為生活而生活」。

有愛必有妒。一個熱愛人生的人,對於他應享受的那些快樂的時光,一定愛惜非常。然而同時須保持流浪漢特有的那種尊嚴和傲慢,甚至他的垂釣時間也和他的辦公時間一樣神聖不可侵犯,而成為一種教規,好像英國人把遊戲當做教規鄭重其事一樣。他對於他在高爾夫球總會中同他人談論股票的市況,一定會像一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受到人家騷擾那樣覺得厭惡。他一定時常計算著再有幾個春天就要消逝了,為了不曾做幾次遨遊而心中感到悲哀和懊喪,像一個市儈懊惱今天少賣出不少貨物一樣。

《生活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