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儘管生活中有各種意外在發生,可日子照舊得過下去。次日,我依然准點開車去售樓處上班。出門就遭遇狂堵。

  在北京城開車那叫一個鬱悶,"車多"、"風大"已共同成為北京兩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北京二環的塞車長龍在整個中國都算得上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觀,而這種奇觀每天都能出現。我常常是一腳剎車一腳油門,毫不誇張地說成天就練起步剎車了,搞得我就想罵人。開上一年車,再好的脾氣都頂不住,國罵張口就來。環路上經常看到因車距太近而造成的刮蹭、追尾或溜車等小事故。

  北京很大,環線都修了六個以上,對於一個並不富裕但已經安家的人來說,沒有車絕對是個噩夢。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在未買房之前先成為了車主,這並非慾望,而是無奈。我那幫損友都是剛畢業就找父母要錢,幾乎人手一輛車,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已經率先進入小康時代,有車不代表幸福,沒準兒有車一族還不如郊區農村人的幸福感強呢。

  有時,我那些從外地來北京買房的客戶,談到北京的交通狀況都是意見很大。他們都有強烈的同感,那就是現在北京的交通狀況太糟糕了。關於這點,我想那些整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的哥們"更苦不堪言,更有發言權。唉,誰叫咱北京私家車的擁有量以多出第二名近40萬輛的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位呢?!2006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北京市上半年銷售機動車32.8萬輛,平均每天就賣出1000輛車!

  其實,在記憶中,1994年北京的馬路上根本沒什麼車,連麵包車都少有,那時我坐地鐵去上學,車廂裡時常空空如也,也很少見到什麼外地人。而後來的幾年,外地人瘋狂入京,買房買車,關鍵的是,外地來京的大部分還都是社會精英,他們有相當的經濟實力,這一下又直接拉動了房價的提升。北京本地那些月入2千的"夾心層"的老百姓則只好苦等經濟適用房指標,或者退而求其次大量地去郊外買房了。

  比如大黃這樣的人,買不起房,就只好跟父母爺爺奶奶擠在一起住,儘管生活多有不便,卻因經濟上捉襟見肘,也想不出別的辦法。我做了銷售主管以後,多次提出搬出去單過,我的年薪拿來付首期款沒問題。但大黃和我不一樣,他喜歡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他說可以照顧一下老人。有時他也搶著做家務,下廚做菜,手藝還湊合。儘管他也很講究吃的,但並不追求原料的新、奇、貴。什麼一蛇三吃,什麼龍虎鬥,統統沒有,只有黃瓜茄子西紅柿。我那幫損友笑話他成了"家庭婦男",他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跟大家掰扯半天,說什麼廚房可下,一般都是只做飯不洗碗,"做飯是手藝,洗碗是體力,咱爺們兒丟不起那人"。
《北京售樓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