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柴達木掠影

  出敦煌城,滿眼都是變幻著色彩的沙子。無邊無際的沙丘沙梁和沙地,金黃金黃的,灰白灰白的,淡青淡青的,鋪天蓋地的沙漠沒有期望裡的變化,僅僅是沙子的顏色淡了濃了在變幻著。進入祁連山,溝底和山坡上有綠草生長,儘管可以看出乾旱施虐下存活的艱難,畢竟是綠色生命,畢竟帶給人一種鮮活。遠處的祁連山是凜凜的赤裸的峰巒和溝壑,有幾處可以看到峰頂上閃閃發亮的積雪。翻過祁連山,又是礫石堆積的戈壁,零星的駱駝草頑強地在這裡宣示著生命。偶爾可以發現一隻小小的藍底白翅的小鳥,從這蓬駱駝草飛到另一叢,使這無邊沉寂的漠地有了一點靈動。

  進入柴達木腹地,便進入生命的絕地。一株草一隻蠓蟲都絕跡了。地表是如同剛剛得到細雨潤濕的黑油油的土壤,踏上去竟然堅硬如鐵,這是經過鹽漬造成的奇異景象。薄薄的土層下,是青石一般堅硬的鹽層,深不知底。柴達木在蒙語裡的意譯是鹽漬。性能精良的越野車,在沙漠戈壁行進了整整九個小時,陪伴左右的祁連山隱去了,阿爾金山撲入眼來了,白雪皚皚的崑崙讓人生出走到天盡頭的錯覺。我已經知曉,1954年早春,在西安組建的第一支石油勘探隊從敦煌開始行程,用腳步並借助駱駝橫穿過沙漠和戈壁,歷時半月,到達我們即將抵達的尕斯庫勒湖畔。他們吃自己背著的乾糧。他們走到哪兒就在哪兒的沙地上挖坑(地窩子)夜宿。在關中已經是柳絮榆莢飄飛的春景,柴達木依然是嚴寒的冬天,夜晚沙坑裡徹骨的冰冷是可以想見的。最嚴酷的是根本找不到淡水。我從當年那些首闖絕地的勘探者所寫的回憶短文裡,首先感動的是樸實無華坦誠平靜的敘述,對於任誰都可以想像的絕地裡的困難,絕無渲染詞藻。這樣的敘述反倒令人感受到創業者的豪邁和威勢,讀來令人產生對某種遠逝的純情的懷念。

  我已經看多了造型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的高樓大廈,看多了越來越精緻的城市綠地和花卉,越變越華麗越雅致的地毯和壁飾。我現在置身於寸草不生蠓蟲不飛嚴酷到連一口淡水也找不到的柴達木。把赤裸的祁連山赤裸的阿爾金山冰雪閃亮的崑崙山攬人視野納入心胸,對我的心境和心態是一種無可替及的良好的調節,起碼不至於僅僅把眼光流連在人工製造的草地花叢地毯壁飾的色彩和圖案上,人的情趣需要帶著嚴酷意味的荒漠群山的調節。

  遠遠便瞅見崑崙山腳下尕斯庫勒湖藍悠悠的好水。人在乾枯單調的荒漠裡整整走過九個小時,對眼前突然出現的這一湖好水的親近是強烈的,況且是融雪匯聚成湖的純淨的水,綠色就環繞著湖水而蓬勃著生氣了。我們來到一座高聳的碑塔前,這是柴達木打出第一口油井的井址,站在這個碑塔下,感知那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創業者的神聖和尊嚴。

  花土溝是發現油砂石的地方,在連綿不斷的如同被大火燎燒過的群峰之中。汽車在山間盤旋而上,殘破的山梁殘破的溝坡殘破的山峰,在見慣了黃土高坡的我的感覺裡,仍然是不堪。就在這樣的溝壑間山樑上,這裡那裡都豎立著正在掘進的井架,悠悠然有節奏運轉著的抽油機,黑色的輸油管或凌空飛架或順地鋪設,我可以想像技術人員和工人完成每一道工序的艱難,更感佩把石油採出的意志力。

  花土溝山頂上立著一塊石碑,銘記著這裡是首先發現油砂石的地方。1947年,一支僅剩下三人的石油勘探隊,幾乎是在絕望中聽到一個什麼人說這兒有一種可以點燃起火的石頭,欣喜若狂,立馬趕到這裡,發現了山峰和山溝裡裸露著的油砂石,這是潛藏石油最可靠的資料了。石碑上鐫刻著那三個發現者的名字。這塊石碑,完整了柴達木石油勘探開採的歷史,一種令人感佩的科學態度。我接受了油田一位朋友隨手撿拾的一塊油砂石,儘管早已乾涸,仍然可以聞到一股油腥氣味,顏色是被石油浸漬過的紫黑色。我在看著摸著嗅著這塊來自地心的不尋常的石頭時是平靜的,不過有一點好奇,卻可以理解那三位勘探者抓到它時的狂歡,那對他們來說是發現,是求證的證據,是理想的實現。也可以理解1954年的勘探隊在此打出第一口油井的狂歡,應該是獻給剛剛建立不久的新中國的一份厚禮。從那時開始,到我以參觀者的身份到這裡來的時候,整整經過了五十年,新的井架還在搭建,油井還在出油,新的年生產指標還在提升。一茬接一茬的石油人在這裡付出了汗水心血和青春,又一茬年輕人繼續活躍在平川裡和溝壑間,依然是一絲不苟的全身心投入,依然是面對戈壁所有艱辛的頑強和樂觀。

  還有開創者的詩性情懷。他們為柴達木取下一批極富詩意的地名,這是這些處女地自形成以來的第一次命名。花土溝是依山峰和溝坡的顏色命名的。冷湖這個名字取得多麼別緻,怕是大學問家也未必能推敲得到。還有一個南八仙,就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光彩了,而是一種虔誠的緬懷。一個由八位女子組成的勘探隊,走出營地後消失了,無影無蹤地消失在柴達木荒漠上,一縷布條一頁紙片都沒有殘留。戰友們在搜尋絕望之時給她們失蹤的地方命名為南八仙。願這些報效國家的巾幗英雄,化為天仙。

  在柴達木一路走來,超絕想像的大自然的嚴酷,對我發生著連續的衝撞;傳說的和墨寫的開發柴達木的英雄業績,對我也發生著令人由衷感動感歎的衝撞:眼見的正在掘進的鑽機和悠然運動的抽油機,穿著濺有油痕制服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一張張自信而又鮮活的臉孔,有一種更富活力的衝撞。儘管我不可能加入這種環境下的這一群勞動者的行列,卻樂意接受這種衝撞,增強精神和心理的鈣質,更踏實更從容地面對生活。

  2004.9.30雨晨於雍村

《吟誦關中:陳忠實最新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