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陝西出現了一批中青年作家,紛紛衝出了潼關。文壇歷來是競爭之地,翻翻覆覆,沉沉浮浮。在這幾年裡,陝西的作家質量如何,發展和前景又如何,省內國內評說不一。我以為,除過「洛陽紙貴」的北京外,論單打,比不上天津、上海、四川、江西、貴州、寧夏、河南,論團體,又比不上湖南、山西、南京。究其原因,是不是有三?
  一、地域差別
  陝西為周至明十三個王朝建都之地。北有黃河,中有渭河,南有漢江,山川河流結聚精光靈氣,以此產生過輝煌的漢唐文化,但過則不及,盛唐之後,一種保守的、妄自尊大的惰性滋生繁衍,以此浸蝕於民風世俗,故唐後各朝政治、經濟、軍事皆趨於萎靡,自然文化藝術也不可倖免(從這個角度來講,漢代文化的力和氣度比雍容華貴的盛唐文化更令人推崇和嚮往)。都城東遷和北移之後,這裡漸漸歸於偏僻。當置身在碑林博物館的那些六駿石雕面前,不禁會得出古人崇仰志在千里的良駿,今人卻只看重負載忍勞的秦川孺牛,便喟然長歎。歷史衍進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而陝西地處西北,為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鎖關所限,性格由開放型變為封閉型,自然是趕不到時代潮流的前頭。
  二、生活差別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這是最古老而又最時髦的口號。每一個作家沒有不遵循的,尤其是陝西的作家。陝西的作家不乏有寫工寫兵、寫知識分子為終生題材的,但絕大部分是寫農村。縱觀這些作家的出身、經歷,本身就是農民,或家庭成員就是農民。對於農村生活之熟悉,大大超越外地作家。但是產生的作品卻落後於人,這恐怕是如何生活的問題了。正因為如第一條所指,有了地域的差別,使一些作家感到了緊迫和慌恐,而放棄了自己生活的根據地,淪於文學上的流寇,而流寇政策的教訓又使一些作家退守於原地的圈子裡。寫農村而目注於一村一鎮,寫農民混同於農民,便又導致了就事論事的桎梏裡。出身於農民可以是農民作家,但不可以是作家的農民,也即農民意識的作家。
  三、素養差別
  陝西作家的成分,正是由於大都出身農民,或從農民躍身為農村基層幹部、區縣文化館幹部。這有先天性的長處,亦同時有了先天性的不足。很多年來,似乎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不是大學可以培養的,這話有其道理,但若以此走入極端,輕視藝術素養的專門訓練則又誤人誤事。國人文化水準的提高,城鄉青年普遍受到高中教育,在某種意義上講,文學不再僅僅是普及性的了。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卻決不等於藝術。寫什麼的問題固然十分重要,怎麼寫的問題也同樣要十分重視。因而,陝西的作家初發勢猛,過後勁則不足,往往在突破之時陷於困境。
  如若上面三點能成立,我們應該按「面對著永恆或沒有永恆的局面」的說法,我便要具體針對王蓬的創作再發一點妄論。
  陝西為三塊地形組成,北是陝北黃土高原,中是關中八百里秦川,南是陝南群山眾嶺。大凡文學藝術的產生和形成,雖是時代、社會的產物,其風格、流源又必受地理環境所影響。陝北,山原為黃土堆積,大塊結構,起伏連綿,給人以粗獷、古拙之感覺。這一點,單從山川河流所致而產生的風土人情,又以此折射反映出的山曲民歌來看,陝北民歌的旋律起伏不大而舒緩悠遠。相反,陝南山嶺拔地而起,灣灣有奇崖,崖崖有清流,春夏秋冬之分明,朝夕陰晴之變化,使其山歌便忽起忽落,委婉幻變。而關中呢,一馬平川,褐黃凝重,地間劃一的渭河,亙於天邊的地平線,其產生的秦腔必是慷慨激昂之律了。於是,勢必產生了以路遙為代表的陝北作家特色,以陳忠實為代表的關中作家特色,以王蓬為代表的陝南作家特色。這三位作家之所以其特色顯著於文壇,這種地理文賦需要深入研究。是不是可以說,陝西的作家不能形成統一流派,是有這個原因的?這也是不是陝西作家陣容不整齊的一個表面現象?歷來的文壇,作家在做人上應團結親愛,是好友,在事業上應爭先恐後,是情敵。而陝西的作家最具備這種條件。論其優秀作家,自古中外只能比較其特色,而不能判之高下,只能劃為愛與不愛,不能妄斷其良劣。但目前陝西的作家,皆處於未成熟階段,極需要解決的則是不能自己局限自己。立足於自己的地域,而知其長處優勝,曉其短處不足,兼收並蓄。也正於此,我覺得研究王蓬的創作,就更有其意義了。
  王蓬原籍西安。也便是說,他在關中地面上誕生和度過了童年。因社會的原因,家庭的遭遇,他來到了陝南。在陝南他不是個匆匆的過客,而是一呆幾十年的耕作農民。關中是黃土沉澱,壅積為源,屬黃河流域。陝南是青山秀水,屬長江流域。他因此具備了關中黃土的淳厚、樸拙和陝南山水的清奇、鍾秀。而幾十年的社會、家庭、愛情、個人命運的反反覆覆,曲曲折折,風風雨雨,使他沉於社會的最基層,痛感於農民的喜、怒、哀、樂。這就是說,他首先是一個農民,一個不得志的農民,而後才是一位作家。作為作家的這一種生活的體驗,無疑更是一種感情的體驗。漢江流域,是楚文化的產生地。楚文化遺風對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這從他的第一本小說集《油菜花開的夜晚》中,就可以明顯看出。細讀這本結集,無論是往來於豬場與移遷到鄉下的工廠之間的年輕寡婦銀秀(《銀秀枝)),無論是歷經風雨的百年物事老楸樹下的老爹(《老楸樹下》),還是關鎣山的獵手年子才(《獵手傳奇》),再是竹林寨的六嬸(《竹林寨的喜日》),無不觀事觀物富於想像,構思謀篇注重意境,用筆輕細,色彩卻絢麗,行文舒緩,引人而入勝。他是很有才力,善述哀,長言情,文能續斷之,斷續之,飛躍升騰,在陝西作家中,有陰柔靈性之美的,就不能不算作他了。
  文學創作,猶如體育運動,作家也要求有一種意識。對於現實生活,這種意識愈是強烈,愈能把握作品的總體結構和局部枝末細節。這種意識的產生,得源於深厚的生活積累和對生活的深刻認識,這便也就具備了作品的底蘊。作品的深刻與否並不建立在膽子的大小,作家的文采才華,同樣也不等於囂喧洶洶。中國幾千年的文學,陶淵明、白居易、蘇軾、柳宗元、韓愈、司馬遷、曹雪芹、蒲松齡,儘管他們的風格各異,但反映的自然、社會、人生心境之空與靈,這是一脈相承的。空與靈,這是中國文學的一項大財富。我覺得王蓬於此是很
  早就注意到了的,也正在努力繼承和實踐著的。一本《油菜花開的夜晚》,若從每一篇來看,有的借鑒運用得很好,有的借鑒運用得不理想,但即使在一篇不大成功的文章中,也不乏有的段落、有的情節、有的場面描繪得卻十分精彩。
  中國的文學如何振興,外地的作家或許比陝西的作家思考得更多,追求和實踐得更多,但陝西的作家也開始了慢慢的思索和探索。情況是,有的作家從內到外極力借鑒,吸收外來文學,卻在進一步的融匯、化合方面做得不好,忘掉了和忽視了中國民族的美學心理結構,出現了欲速不達的效果。有的作家則完全拒絕外來的東西,將自己束縛在一個狹隘的圈子裡,我行我素。文學發展到今天,眼光一定要遠,應該在中西雜交的大前提下,各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環境、修養、體質、愛好諸多條件,走自己的路子。王蓬的路子,走的是他自己的。楚文化的精,是不是可以說有一種「自遠」的味道。這種「自遠」,建立在「自近」的基礎上。這也正是王蓬作品讀來空靈而不空浮的原因罷。這是不是正是他扎根生活之中而才使作品產生的一種底蘊呢?
  讀王蓬的《油菜花開的夜晚》,同時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即所謂的大度。也可以叫做力的問題。綜觀國內一些名作家,大都可稱為思想家,或者說是有深遠的思想。當然,思想不是一個狹窄的概念;否則,會導致所謂「思想大於形象」之弊。古人講過:雄中有韻,秀中有骨。這不僅是指文學的表面,更重要的是內涵。所以我說王蓬的作品是有底蘊,也就是說秀中有骨。但如果王蓬能重新反過來吸收陝北作家路遙的獷,做一次南北結合,那局勢就更為可觀了。也基於這一點上,我在前面說過要推崇漢代之風,在霍去病墓前看石雕,漢代的藝術竟能在原石之上,略鑿一些流利線條,一個石虎石馬之形象就凸現而出,這才是藝術的極致。所以,在整個民族振興之時而振興民族文學,我是崇拜大漢朔風,而鄙視清末景泰藍之類的玩意兒的。如果以此去考察,研讀當今轟動世界文壇的拉丁美洲文學,從中就會悟出更多的東西了。
  王蓬近期的一系列小說、散文,似乎比《油菜花開的夜晚》還要好。他是感覺頗好的作家,又開始了進一步的學習政治、經濟、哲學、美學的工作,來完滿他一個作家的「人格」和作品的「文格」。無疑,作為一位陝西南方的作家,已經在為陝西作家在全國文壇產生影響做出了他的貢獻。陝西的其他作家,應該向他學習,更應該使我傚法。
  1984年3月18日於靜虛村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