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與易子而仕

古時遇大饑荒,草根樹皮都已吃盡,民無可食,只剩了一雙綠眼,在癡兒嬌女身上掃來掃去。但誰又忍心吞食自己的親生骨肉呢?虎毒不食子,禮國之民難道還不如禽獸麼?於是我們可敬的祖先便發明了一種既能延續物質文明又能保全精神文明的兩全其美的良策,那就是交換子女,然後再煮了吃。你看,不食親生,仁也;以親生骨肉救他人於垂危,義也;有來有往,禮也;既保全性命又不喪天良,智也;平等交換,三男易四女,病童換死嬰,信也。仁義禮智信,五德俱全,簡直抵得上半個聖人了!

但是非曲直,各人心裡明白。哪個敢說他吃的不是親生骨肉呢!所以這種易子而食的戲法,雖然從《左傳》以來就史不絕書,但好像還沒有人像我這樣讚不絕口的。

幸好,那樣的時代是永遠地過去了。

然而我們中國的每一樣國粹似乎都只會變種,而很難斷根。近日聽到許多當代的「官場現形記」,其中有關提拔年輕人才的片斷,尤其令人喝彩。

機關要大改革,老的病的都要下,有人計無可施,便瞪了一雙赤眼,在犬子愛女身上瞄來瞄去。但誰又膽敢那麼理直氣壯地「內舉不避親」呢?於是,我們祖先遺傳在我們血液中的某種機制便開始發揮它奇妙的效用了。今天,張主任提拔王書記的長子去當公司經理;明天,王書記舉薦李處長的次女來做婦聯主席;後天,李處長乾脆讓賢給張主任的三內弟。真是天衣無縫,妙不可言。從中不僅可以理出個仁義禮智信來,而且高就高在交換方式早已超越了那種小農經濟模式,達到與商品經濟相適應的橫向聯繫水平了。古人有知,自當甘拜下風。不過古人易子而食,是自知理虧的。魯迅替他們說過:「難見真的人。」但今人易子而仕,卻似乎可以上報父母、下對子孫,彷彿做成了一件功德圓滿的事業。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威勢,又可以靠了親生骨肉的力量得到延續和保全了。不知他們的子女們作何感想。我以為,與其這般半羞不臊地被當做活禮物送去幹那尸位素餐的營生,日後父子兩代遭人垢罵,還不如就學那古時的小兒,乖乖地眺進鍋裡,讓大人吃了算了,這樣起碼能夠落下一個孝子的美名。易來易去,食來食去,仕來仕去,對子女都絕不是幸事。

不知一些人的「易子」模式,還會玩出什麼花樣來。

《47樓207:北大醉俠的浪漫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