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的人格魅力

對我影響大的書有很多,這裡我想提一部對我個人影響非常大的書,這就是《毛選》。

我記得錢理群老師講過,當初他被發配到貴州,在那兒待了十八年。在那個漫長的十八年裡,他靠兩套書支撐著他的生命,一個是《魯迅全集》,一個就是《毛選》。當時我還是小孩,看不到《魯迅全集》,當然也看了很多書,都是所謂「毒草」,是「文化大革命」批判的。什麼《苦菜花》、《林海雪原》等等,評《水滸》時就看《水滸傳》。這些書對我影響都很大,但總體力量加起來不如《毛選》。我看《毛選》一開始也不是主動去看的,是上小學時學校組織的。當時我是學習委員,每天早晨自習的時候領著同學們讀《毛選》。但只堅持了一個月,學校就不再提這事了。學生也學不懂,慢慢地就沒有人再學了。但我自己卻一直堅持下去,而且一學下去就理解了。我覺得那裡的文章寫得特別好,特別讓人長知識,懂道理,所以我在小學就把《毛選》讀完了。

當時,《毛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我等於把中國現代史學了一遍。它每一篇文章後面都有註釋,把每篇的註釋都看了,我對中國的黨史、革命史瞭解得一清二楚。你問我哪次戰役國民黨死多少人、日本人死多少人,誰打的、部隊的番號,全知道。所以,那個時候讀《毛選》使我成了一個歷史專家、現代史專家。毛主席喜歡用典,文章很有文采,這些成語典故都有解釋,於是我學會了很多詞,學會了古代的很多東西。後來中學時學哲學,由於有了《毛選》這個底兒,哲學我也學得特別好。今天回顧起來我想到,其實《毛選》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它的辯證法,而剛才我說的那些都是表面的東西、立竿見影的東西——當時長了知識,可以向別人炫耀,可以講一些故事。可時間長了,我才體會到《毛選》的語言風格和邏輯力量。時代過去了,他講的那些具體的觀點有的巳經發生了變化。但看問題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毛選》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含糊、不曖昧。一定是自己特別自信、特別明白那個問題,才能用非常明快的語言表達出來,而這就是毛澤東語言的風格。毛澤東的語言就像打仗一樣,從各個方面包圍敵人。如果他講得有道理你一定會被他說服,如果他講得沒道理你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沒道理在哪兒。這樣的說話方式是一種對人生對社會特別負責任的方式。字裡行間有一種人格的魅力。

我們學習馬列主義有很多東西是間接地從毛澤東這代人身上學的。過去有些人大講馬列主義很多是騙人的,實際上他根本不學馬列,他是在那兒打著馬列的旗號。在那個極「左」的年代,真正讀毛選的其實沒多少人。我讀進去了才知道,毛主席看問題這麼清楚。後來看了一些文章,就覺得再也沒有他寫的文章那麼有力度。我在這方面跟錢理群老師不謀而合。在政治上,毛澤東做的很多事情我們不能贊同,但作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我們都很佩服他。對於寫文章,我們第一佩服的是魯迅,魯迅要比毛澤東深刻得多。毛澤東沒有那麼深刻,但是清楚而有力,是那種鐵的邏輯。魯迅主要不是用邏輯,是用形象,用一種特殊的邏輯。毛澤東是把一種堂堂正正的因果鏈條,「啪」地就擺在那裡了。魯迅的文章是一種暗色,你感覺那顏色是深的。毛澤東的文章是一種亮色,是陽光照滿了一個空間。我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拿起魯迅的雜文來看,因為我覺得魯迅說的問題今天還存在,有時看他寫的東西就跟說現在是一樣的。毛澤東很多問題講的也是現在,比如我們編的《審視中學語文教育》這本書,開頭引用了毛主席語錄。我覺得很多話毛澤東早就講過了,這些人怎麼又回到毛澤東批判過的東西上去了呢?毛澤東看具體問題能超越具體問題之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從給人歷史、給人知識、給人看問題的方法來看,《毛選》對我個人是很有益處的。但因為文章有具體的年代和政治背景,我倒不因此而號召別人都去讀《毛選》。我跟學生推薦一定要讀魯迅,上了研究生的同學我建議他讀一讀《毛選》。魯迅也講過,歌頌一個人也好,辱罵一個人也好,你必須瞭解他。毛澤東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學術界這一點非常重要。其實我們今天缺少一種像毛主席著作這樣的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缺少這一塊,最後就變成都崇拜金錢了。毛澤東時代儘管有「左」的一面,但它還是給人一個讓人做好人的教育。毛澤東是從一個人的全面的角度來看人的。

(此文發表於《中國財經報》1999年6月22日,一位讀者說該文說出了他想說不敢說的心裡話。)

《空山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