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電視劇何時走出混沌

商業製作對藝術的衝擊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計劃經濟下,北京電視劇製作單位確實拍出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好片子,例如《四世同堂》、《凱旋在子夜》、《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那時拍片子,經費並不充裕,投資也不大,主創人員拿的都是工資,另外也就是每天幾角錢的補助,所有的經費都用在了片子的製作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拍出了轟動全國、直至今天仍讓人念念不忘的好片子。那時拍片子的人,想的不是如何掙錢,而是想方設法把片子拍好,因此創作出了一批精品,也造就出了一批電視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電視劇製作也大多從商業角度考慮。投入大了,電視人可以從中掙到大把的錢,和過去相比,不論名和利都有了天壤之別,反而搞不出精品了。這種現狀,並不完全因為市場競爭的問題,現在回過頭去看一看當時北京地區電視劇的代表作品,仍沒有哪家製作單位的作品可以逾越那個高度。有錢製作電視劇並不是一件壞事,而人們只為了錢,也就忽視了藝術的創作規律,藝術反而被金錢湮沒了。大投入、大製作是產生精品的有力保障,而在我們這裡恰恰相反,很大一部分投入用在了主創人員的勞務當中了;相對而言,用於技術製作方面的經費也就少了。

主創人員並沒有因為錢掙多了,而把藝術水平提高上去。為了錢,影視人一部接一部地上戲,草草地結束一部片子,沒有來得及沉澱,更沒有時間去思考,連新劇本都來不及細看,就站在攝像機前對台詞了。演員是這樣,編劇、導演也一樣。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北京電視劇的製作由以前每年的幾十集發展到今天的五六百集,有的被廉價地賣掉,更有甚者被打捆批發了,存活人們心目中的又有多少呢?

有了錢並不一定是壞事,然而影視人的敬業精神尚不具備,在影視市場尚未規範的今天,勢必會造成一些急功近利者眼中只有錢,而忘了藝術。這些影視人就此夭折是早晚的事。

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稍懂一些藝術常識的人都知道: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換句大白話說,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目前電視劇質量下降,與主創人員缺乏生活積累是分不開的。每個人都有一方屬於自己的沃土,有些電視劇人在剛出道時,確實寫過、導過、演過比較成功的作品,那是因為主創人員當時有著豐富的生活底蘊。創作源於生活,於是也就有了藝術上的成功。藝術上的成功也就給一些電視人帶來了名利和地位上的變化,按老百姓的話講,已經是「腕兒」了。各種出人頭地的活動和片約便接踵而至,「腕兒」們已經沒有時間思索什麼了,接活,掙錢,出名,駛上了一條快車道。不管這部作品是否適合自己,也忘了自己為何成功,沒有了情感上的投入,沒有了生活的積累,只管閉門造車,於暈暈乎乎之中奔錢而去。

缺乏生活的積累,卻還要不斷地編下去,演下去,導下去,後果便可想而知了。於是一批又一批「假、大、空」的作品問世了,這樣的作品,觀眾能買賬嗎?製作單位不管作品好壞,都要一如既往地炒作一番,有時會得到一時之利,畢竟不是長遠之計,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也屬正常。如果這些人能在失敗中早些警醒還不算晚,但他們的警醒並不是檢點自身的問題——在向「錢」趕的路上,也沒有時間去想——一概把失敗歸結於客觀因素,在亂眼看名利的紅塵中,藝術終於被湮沒了,剩下的只能是「假、大、空」在流傳了。

近親繁殖的畸形兒

不論幹什麼行當,時間長了都會形成一個特定的小圈子。影視界的人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形成這樣的圈子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影視創作不是個體勞動,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人們都知道,搞藝術創作的人,因文化背景不同,氣質、修養不一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千差萬別,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是定式。這種定式會產生一定的局限性,無形中就制約了藝術的發展、創造。每個從藝人員都很難逃避這種定式,能否打破這種定式,完全靠自身的努力。

因志同道合形成的小圈子,時間長了也會出現這種不利於創作的定式。這種定式的形成制約了電視劇的發展。創作路數的狹窄,導致作品千人一面的印象。沒有提供新形象,沒有新生活去補充,情節、故事大同小異,觀眾自然對這種現狀不滿。為親情,友情,哥們兒姐們兒的「義」所左右,這種圈子很難打破。中國人有著自己古老的觀念:肥水不流外人田;苟富貴,毋相忘。這些觀念使這個小圈子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外人很難走近,更別說能在其中了。轉來轉去,就那麼幾個熟面孔,這種近親繁殖,勢必把藝術引向一條死胡同,產出一批畸形兒。

當然,除了上述幾點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規模化生產,適應市場,提高主創人員的敬業精神和素質等問題,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一切將任重而道遠。

《你要光榮還是夢想(我的人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