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新面孔

從在國內得到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到在美國餐館裡打工;從演沒有台詞的小配角到奧斯卡的獎台,這些年來的甜酸苦辣能裝好幾箱。
    ——陳沖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一九七五年,陳沖十四歲,被選中去扮演電影《井崗山》中的一個紅軍小戰士。據說「上面」有指示:「這個紅小鬼一定要新面孔!舊面孔我一個也不要!」這個「上面」是指誰,光語氣也讓人聽明白了。
    那時還是「江青同志」。上海電影製片廠從此開始挑選這張「新面孔」。漂亮的女孩不少,能歌善舞的更多,但面孔就是不那麼新。經過近十年的「樣板戲」模式教化,再新的面孔都帶那麼點「樣板」味。個個有一臉正氣,一雙有神卻無內容的大眼。還有提氣、端架式、亮相。似乎十億中國人都能踩出那幾種熟透的鑼鼓點。
    新面孔該是怎樣的?上影廠負責選演員的人們在看到這個叫陳沖的小姑娘時忽覺一股久違的新。首先他們注意到這個十四歲的女孩有雙非常天真而善於表達的眼睛。
    要表達什麼?陳衝自己完全渾然。她是個絕對單純與相當早熟的混合矛盾體。總覺得許許多多的精神和靈魂附著在她身上——《復活》中的瑪絲洛娃、安徒生的小人魚、苔絲、簡愛、艾絲米拉達……所有這些她讀過的書中女主角,使她似乎另有一個世界;更豐富的一個世界。她並不明白自己心裡偶爾有的不安分,便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種表達欲。
    學校的課程、優良成績、好學生的評語,都逐漸使她感到乏味。她心底有個強烈的願望——逃學。
    她有點害怕自己是讀書讀壞了。怪不得爸爸媽媽不贊成她讀那麼多文學書籍。
    從陳沖識字,她就愛躺在外婆的臥室。那裡有許多小說,也正是它們要對陳沖想入非非的習慣負責。隨著她的成長,她越來越長久地駐紮外婆的臥室,在那些書架上「開礦」。她讀書像她吃東西。不講究「相」的;怎麼都可以讀,趴著、站著、臥著,一本書眨眼便讀掉一半,常常是驚慌地把剩下的書頁數數,十分捨不得馬上就讀完它。
    外婆一向在這方面嬌縱陳沖。橫豎是從外婆這裡起的頭;陳沖從話也說不清的時候就開始聽她講「安徒生」,「格林童話」。父母生怕孩子們滋長「白雪公主」中的「公主」概念,曾經用自製的童話連環畫來替代安徒生。他們編出兔子、麻雀、熊的故事,畫出一幅幅圖案,裝訂成冊,並標上定價,希望孩子的想像力能得到良好發育,又能避免「封、資、修」灌輸。父母希望孩子將來踏上社會時,能與社會同步,能得到這個所謂「勞動人民」的社會的認同。然而他們的努力並不能抵消安徒生的魅力。
    陳沖不能在媽媽的自製童話中得到完全的滿足。她發現了外婆的珍藏。在堆滿陳物的閣樓上,有只舊皮箱,裡面滿滿地裝著帶插圖的童話書籍。箱子平時是鎖著的,只有在外婆特別高興時才打開它,取出一冊書,借給陳沖。隨著陳沖識字量的增大,她對書架上的「大人書」開始有興趣了。有時讀書讀晚了,她就乾脆在外婆床邊打地鋪,與外婆探討著故事、人物直至入夢。
    外婆大約是最早發現陳沖身上的藝術氣質的,或者,可以解釋它為隔代遺傳。因為外婆曾經也有當作家的願望,寫過小說,也寫過詩和散文。外婆歸納自己是離文學比科學近的人。外婆理解陳沖在文學中的走火入魔,並吃驚這個僅有十三歲的外孫女已經能與她平起平座地探討書中的人物命運,人物性格。
    「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太好了!好得那麼可恨;好得讓人氣都喘不上來!」陳沖評論道。
    外婆驚訝地聽著,發現這番小孩子氣的話表達的並非小孩子的觀點。少女的陳沖所被吸引和困惑的並非故事情節,而是人物的豐富性——人的壞中的好、好中的壞。
    「我要是安娜……」陳沖說,陷在想像與思考中,臉上有幾分夢時的恍惚。
    陳沖時常做這樣的假設——「我要是」。誰能實現這個假設呢?作家,還有演員。後者陳沖從沒動過心;從未對自己有過這方面的期望和設計。
    她設想過一個當作家的陳沖:書的夾縫中,一張寫字檯,許許多多的人物、故事從她筆下誕生。很年幼的時候,她便為自己準備了兩個筆記本,一個給自己,另一個給外婆。
    「讀到好句子,別忘了幫我記到本子上!」她對外婆說。
    她自己也不斷摘錄她認為好的詞句。為她將來成為作家做準備。
    她還設想過一個女兵的陳沖——曬黑的臉,樸素而神氣的軍裝。她想像自己走在女兵的操列中,在衝鋒陷陣和獻身的行為中體味榮譽和理想。
    當學校來了招傘兵的軍人,她默默注視他們。然而他們並沒有注視到她,她眼巴巴地看著軍人們帶著幾位男同學走了。
    因此陳沖在這個歲數上最喜歡的服飾便是軍裝。
    一九七五年的四月的一天,她也穿著軍裝。
    她絲毫沒有感到這天的異常。
    上午七點半,她準時走進共青中學的校門。見許多同學正在看她昨天出的黑板報。上面有幾篇稿是她自己寫的,在板報的首端和末端,她還繪製了報頭圖案。她負責學校的黑板報工作,每次出板報她都得忙到晚上九十點鐘。在同學們眼裡,陳沖儼然已是個作家,她的文章寫得有趣,版面也排得活潑。
    這天下午要打靶,當時的術語叫「學軍」。因此陳沖特意穿了件舊軍裝,它舊得恰到好處,濛濛地發一點白。十四歲的陳沖剛發育的身材在這件舊軍裝中顯得十分勻稱。
    打靶開始時,來了幾個眼生的人,站在靶場邊往學生們中打量,陪在一邊的人大家熟識,是校長。
    同學們議論:「唉!上影廠的!來選演員的!……」
    趴在地上已滾得一身塵土的陳衝回頭朝那些人看看,有一點興奮和好奇。長到十四歲,她第一次和神秘的電影界人士相距這樣近。原來選演員就這麼簡單,他們以敏銳的眼光挨個兒看著所有女孩。
    陳沖繫著軍用皮帶,提著步槍從操場走回時,她發現那幾個「上影廠的」正朝自己矚目,眼裡帶一點讚許的笑。她的動作稍微錯亂了那麼一下,很快恢復了她滿不在乎的一貫神情。她想:怎麼會看我.我這麼髒;剛在地上趴得一身土!她便劈劈啪啪開始拍打身上的塵土。
    「上影廠的」被這小姑娘的神情及動作吸引了:還很少見到這麼率真的一雙眼睛。江南水鄉他們見慣未語先笑。未笑先羞的女子,而這小姑娘的氣質太不同了!
    不久,同學們發現「上影廠的」將陳沖「請」了去。他們問了她一些問題,例如「多大?」「父母什麼工作?」
    陳沖毫不忸怩地一一作答了。她惟一感到彆扭的是自己這一身土,臉和頭髮也塵土濛濛。被「請」去提問的還有另外幾個女同學,她們個個乾淨整齊。尤其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穿著很漂亮的裙子,像預先得到通知來參加這場競爭似的。陳沖想,偏偏是今天來選演員——我最狼狽的時候。
    「你是學較文藝小分隊的嗎?」一人問陳沖。
    「不是。」陳沖答道。
    「為什麼不參加呢?」
    陳沖想說:「我沒被他們選上。」這是事實,她從沒有顯示出歌舞上的優勢。但她腦子稍一動,認為這麼直說不合適。「我沒時間啊。」她對「上影廠的」說道。
    大約兩個月過去了,沒任何消息來自上影廠。陳沖把這事忘得差不多了。她想:我那天那麼髒,肯定是沒希望的。
    一個禮拜五的下午,有位中年女性出現在陳沖家門前。
    「我叫武珍年,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當陳沖打開門後,中年婦女介紹自己道。同時,她眼睛已很內行地將這個十四歲的、穿方領衫的女孩打量了一遍:「你就是陳沖吧?」她微笑問道。
    這時母親從陳沖身後招呼道:「快請進!」
    陳沖這時才從懵懂中醒悟,將女客人讓進門。
    簡單交談後,陳沖和母親弄清了武珍年的來意。她是上影廠的副導演,時常負責選演員的工作。
    她從皮包裡拿出一張相片,說:「喏,我是為這個來的。」那是陳沖的相片,「我一位同事把這張相片給了我,一直放在我抽屜裡。我抽屜裡有一大堆照片……我是來通知你,」她轉向陳沖:「明天到上影廠參加複試。」
    陳沖見這張相片就是學校靶場邂逅之後被要走的,她想:原來事情還在進展中啊,我以為我早就被忘掉了呢!電影廠每天進進出出多少個漂亮、有表演經驗的女孩啊!我什麼都不行——只會讀小說念英文,打乒乓球、羽毛球,這些能算數嗎?
    武珍年一面談話一面繼續觀察陳沖。她覺得這個有男孩名字的姑娘神情也頗像個小子;兩隻翹著長睫毛的眼睛簡直虎生生!奇怪,她怎麼半點嬌羞忸怩都沒有?叫唱就唱,讓跳就跳,痛快極了。並且坦蕩蕩聲明:「我唱不好。」
    陳沖並不顧忌自己的音色、舞姿是不是夠優美,她只管賣力氣地做,那份坦率很令武珍年動心。這個女孩哪點與人不同呢?是她嘎裡嘎氣的聲音?是她極聰慧又極無世故的眼神?是她對自己的美麗的不在乎、亦或全然無覺?武珍年不得而知。她對這個叫陳沖的十四歲初中生的總結是:一個很不同的女孩。
    陳沖這時停下舞蹈,氣喘吁吁地看著主考官,意思是:還要我做什麼嗎?
    武珍年笑笑:「你還會什麼?」
    陳沖想也不想地答道:「我會朗誦。」
    「好啊!」武珍年說。
    她倒正想進一步聽聽陳沖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發覺陳沖的普通話水平不高,聲音也不清脆,甚至有點沙啞。但這聲音有種感染力。不止聲音,陳沖的整個面容,一招一式都具有這種難以言喻的感染力。這感染性便是天賦。正如作家的天賦是將文字變成藝術,音樂家則將七個音符變成藝術。而天賦大與小的區別在於:渾然還是人為地感染別人。十四歲的陳沖的感染力,是她絕對不想、也想不到她要感染誰。
    武珍年想,有的人一輩子在辛辛苦苦「演」戲;有的人不用演,那麼一站,一走,一動,一靜,就是戲。
    眼前這個尚不懂什麼叫「演」的陳沖,已有了八分戲。
    「就那麼回事嘛——我那時不過只是個十四歲的傻孩子,有點胖——我一直就不特別瘦。從小到大有一個問題總是解決不了,就是:吃,還是不吃。」陳沖對作者說,嘴裡堵著一顆話梅。
    關於她如何考進上影廠,傳說挺多,傳奇了。作者想聽聽她自己的版本。作者對她說,在閱讀陳沖的所有文字資料時,讀到一段陳沖如何準備在上影廠複試中亮相,並為此複試準備了服裝。
    陳沖:(笑)我媽媽給我出了主意,要我穿那件舊軍裝!我非要穿新的。她一個勁說:「你不懂,舊的好,舊的不但舊,還在肩上,胳膊肘上打了補釘。」我媽說舊軍裝合適我的氣質。我問為什麼,她也講不出。我想,肯定所有參加複試的女孩子都會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穿這麼破肯定選不上,我媽說:「聽我的保你沒錯。」到了考場,一看,我果然是最樸素的一個。沒準因為我那身慘不忍睹的服裝,我反而顯得突出!現在想想,我媽是挺懂的!
    作者:你當時特別想當演員嗎?
    陳沖:其實也是想躲插隊落戶。那時我哥哥面臨插隊;聽說一家可以留一個子女,他主動對我爸媽說:不管怎麼樣也讓妹妹留下,我去插隊!當時我媽媽都流淚了,覺得孩子這麼有自我犧牲精神。我當時也想,如果我能進電影廠,說不定可以把哥哥留下。我沒想太多的。感覺電影演員、導演是另一個星球的人。跟我的家庭,我的生活離得特別遠。不過我崇拜他們,哪個十幾歲的女孩不崇拜電影演員呢?一點沒想到自己會踏進電影的門檻。我想當女兵,其次呢,當作家。讀了一大堆小說,作了許多筆記,記下所謂的好詞!現在當然明白那樣是成不了作家的。作家不需要那麼多「好詞」,一篇文章要充滿那樣的「好詞」,就沒法看了!當演員是個意外。
    作者:複試那天,考了你些什麼?
    陳沖?我朗誦了一段英文的「為人民服務」。
    作者:考官什麼反應?
    陳沖:大概覺得挺意外吧。事後他們對我說:除了我的破軍裝,我的英文朗誦再次讓他們「印象深刻」!其他考生都懂得戲劇小品啦,台詞啦,我沒有接觸過那些。
    作者:我聽上影廠一位老演員說,你整個地和別人不同。特別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所以你顯得特別扎眼。
    陳沖:那對我來說其實是挺大的事。那時的中學生你是知道的,都想有個一技之長,就不用下農村了。我哥哥為了能留下我,己經決定下農村。他很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我要是考上了,說不定能改變我們倆人的前途。
    作者:沒有想到出名什麼的?
    陳沖:也想到那麼一點點——出了名的人走後門容易些,可以幫助家裡人啊!那時候多少人走後門搞病假條,病退證明,把自己的孩子從農村調回上海。還有一個想法,要是去拍電影了,我就可以不用上學了。我好學,但內心裡煩學校。大概那個年齡的孩子都恨上學。我天天巴望什麼事發生,我就不用去學校了。天天上學,根本不是為我自己,是為我父母。為他們高興、放心。所以去電影廠的一路上,我就想,起碼今天一天的學是逃定了。
    作者:當天你就被錄取了?
    陳沖:我朗誦完了,所有人都特安靜……
    作者:(憶起許多人對當時的陳沖的形容)你四處找地方坐,椅子凳子都被佔滿了,你就蹦到一張桌子上,坐下了。後來我聽上影廠的不少人談到這個細節。他們說:這小姑娘行!這麼不怯場,跟入無人之境似的!他們也記得你當時的打扮:那件打了兩塊補釘的舊軍裝。他們想,「這個女孩大概前不久還在躲貓貓,不知多頑皮,把衣服鉤破了!」你看,你的破軍裝引起別人對你性格的聯想。
    陳沖:不記得他們怎麼對我評價的了。最後主考人叫我過去,其他考生已經走了。他跟我說,從明天開始,我到劇組上班。他們決定要我演那個紅軍小戰士。到現在我還記得她惟一的一句台詞:「×××陷落了,我是專程來送信的!」(笑)挺不吉利的一句話!
    作者:讀了一些記者對你的採訪,你說你每天的工作就是練這句台詞?
    陳沖:起碼得把這句台詞的普通話講標準吧?我當時逼著自己把日常用語改成普通話……
    作者:(插嘴)就像你在香港拍片猛學廣東話。
    陳沖:順便說一聲,我廣東話可以和人罵架了。
    作者:對不起——咱們回上影廠。
    陳沖:在上影的食堂,我也想用普通話買飯。排隊的時候,看看寫滿各種菜的黑板,覺得這些菜名用普通話念出來滑稽死了。有時排到我,我對著窗洞裡的炊事員發愣。因為裡面用上海話問:「要哈么子?」我準備好的普通話一下被忘了,連自己要吃什麼菜都忘了,最後還是蹦出一句上海話。
    作者;除了練那一句台詞,你每天還幹什麼?
    陳沖:(邊想邊說)讀劇本,討論劇本,看老演員排戲。……我還讀了一批有關電影表演的書。有趙丹的,有張瑞芳的,王曉棠的。是他們塑造的角色經驗,從經驗中整理出的一些理論。表演是一門學問,不是玩玩的事情。有天才,還要有學問。到現在我也覺得我有太多可探索的東西;對一個角色,我用功不用功,區別太大了。那一句台詞,可以是一個大角色,我跟走火入魔似的,走路想,吃飯想,想著給我那個小戰士設計形體動作和心理動作。我對這個角色的準備要全寫下來,大概會比劇本本身還長。這個時候,我明白了,自己是該做演員的,因為這麼一句台詞的角色就夠我幹得那麼津津有味,一點都不覺得冤得慌。我對什麼事的耐性都有限,可是琢磨這個角色,翻過來,掉過去,細緻得讓我自己都納悶。

《本色陳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