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兩由之

——讀嚴歌苓《花兒與少年》
    八瓣格桑花
    《花兒與少年》,04年出的本子,在我的印象中它並不是嚴歌苓的代表作品。最初在書堆裡看到書名時也沒有動心,我以為又是哪個故作深沉的少年作家大歎人生。轉身準備離去,突然看見作者的名字:《第九個寡婦》的作者。那本小說給了我很好的印象,那個作者自然走進了我的視線。果然,這個「短篇」的長篇小說沒有讓人失望,至少我自己這麼看。
    21世紀舊金山的《雷雨》
    李敬澤先生在序言裡稱之為21世紀的《雷雨》,於是閱讀時總擺脫不了這樣的先見,想來這先入為主怕是把我對文本的理解縮水了。倘若真的把《花兒與少年》作為《雷雨》的異時異地版,那麼徐晚江比繁漪幸運多了,她還有精神寄托,比如那個家,比如她的一對子女。故事讀來一點都不覺著新鮮,也沒有張揚的個人風格。即便是這樣的淡然也觸動了我的神經,讓我為之一顫。比如血緣的真實真的要被距離融化嗎?仁仁在繼父的貴族式教育下從性格到言談都是完全的美國化,她不願意說中文,她對性懵懂的認識和那個開放的環境把她一步步往深淵裡推進,如果沒有她的母親用性和色來交換,她怕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她不願意和他的親生父親交談,連見面也顯得勉強。難道十年的分隔換來的就是父女之間的冷漠與隔閡?我開始懷疑血緣的真實性。
    兩個徐晚江
    仁仁的老繼父敏感而又圓滑,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惜被他玩弄的木偶把他當作全然的局外者。我不大相信老繼父——我也喜歡用這個詞稱呼他——對已婚的徐晚江是一見鍾情,或是被她精湛的櫥藝所征服,可是故事還是這麼發生了。徐晚江離開了她和洪敏的單身宿舍,和一個完全能做她父親的男人飛到了太平洋的對岸,直到徐晚江和洪敏再次相遇在他鄉……
    我覺得「……」後面的故事才是小說的重點和看點所在,而這部分恰是《雷雨》的異質。徐晚江有了兩個家,兩個男人,兩種生活,兩對子女,還有兩個「徐晚江」。成雙的「徐晚江」把重心轉移到哪個徐晚江身上才是她的本意呢?我總覺得她更在乎十年前和洪敏在一起的徐晚江。
    故事結束時,徐晚江把一切的本末通過信件告知仁仁的老繼父,可他似乎並沒有收到那封攸關兩個徐晚江的信,他在那天晚上擦了香水——那是他和徐晚江做愛的標記……
    塵埃落定,到此我才確定老繼父對待生活淡定的本領。這份淡定裡說不出是自尊、自信還是過分的自卑與掩飾。至少他留住了一個徐晚江。
    花兒何堪少年閒來擺弄
    徐晚江的年少我們太易想像,她和洪敏——曾經的花兒與少年,花兒因為少年無心或有意的撥弄戀上了少年。蝶戀花或花戀蝶是說不清的纏綿。十載之後,花兒依舊笑春風,少年有了壯志難酬的苦悶和傷痛。少年不再撩撥花兒的衣襟,花兒離去,故事才剛開始。仁仁和路易——一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兄妹,十載之後這一對花兒與少年在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下,即將引出另一個天倫破敗的故事。那朵花兒有著耀眼與奪目的鮮紅,那個少年卻失去了純真。挑逗也好,本能也好,都在徐晚江敏銳和頗為無助的方式下把這把慾火熄滅了。徐晚江用她的破壞天倫終結了這對花兒與少年的故事。
    《花兒與少年》在花開花落的無序裡講述了一個近似於生活本身的故事,誰都有過去誰都有未來,花兒與少年的前世不知道結下了什麼樣的是非恩怨,非得用今生可遇不可求的關係了結前世的罪惡。那天無意間看到了嚴歌苓的一個訪問,說的還是《第九個寡婦》的故事。她說她可以在小說裡再生活一次。不知道這個故事的原型是否真的就是21世紀的那個《雷雨》。

《嚴歌苓其人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