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09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後卦。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今天我們研究《系傳》第九章,這一章主要是談數的問題,也是談卜筮的方法。現在我們把文字給大家介紹如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變化而行鬼神也。

《易經》的數

《易經》有三套數字,這一章是卜卦用的。所謂「卜用蓍」,就是蓍草,台灣沒有,出在西北。據說蓍草生得好的那一年,天下就安定;蓍草生得不好,天下就不太平了。

伏羲八卦方位圖 《易經》的另外一套數字是伏羲八卦的先天圖。這個圖應該作立體圖來看,不可以作平面圖看。現在我們姑且把它作平面看,它的數字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以上叫左旋。從這裡可以看到東西文化的不同,東方是由右邊轉過左邊去,西方是由左邊轉過右邊來,這是地球物理自然之理。右邊開始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兩條線對攏來就是一個圓圈。實際上這兩條線都是畫了一半,這就是所謂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太陽系統跟地球的轉動是相反的,所以叫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現在研究天文的太空學,當然知道宇宙的旋轉不同。但是我們要想想五千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們怎麼會知道的?這就不簡單了。這個問題現在無從考查,我們老祖宗早就懂得天道是左旋,地道是右旋。因此太陽系統,地球與月亮轉動,至少這三個球轉來轉去不會相碰。實際上各大行星彼此的轉動都不同。下面是伏羲先天卦的卦位,大家要記住,每一卦的位置是這樣擺的:

上面為什麼擺乾?也有人主張把這位置改了。像太極拳協會,就有一位先生拿一篇文章要我看,說要學西方的規矩,跟指北針一樣,把乾卦擺在北方,坤卦放在南方。我說不可以。他說指南針本來指南還是指北?我說伏羲八卦現在就圖的平面上看,好像是在南方,實際上這個圖是立體的。乾卦是在上面,坤卦是在下面,離卦是在左邊,坎卦是在右邊,其他四個卦分兩條線圓周的轉動,等於一個皮球一樣。但是現在平擺著看起來,乾卦當然就在南方,南方光明,北方寒冷,乾卦是陽,所以在南、坤卦是陰,所以在北。這是先天圖在平面上看起來的樣子。

地心的奧秘

下面我們談一談《說卦傳》中的部分。《說卦傳》也是孔子作的,是解釋卦裡卦象。他在第三章裡對伏羲先天八卦,作了非常明白的解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天地定位」,凡是在上面的都叫做天,腳踩著的都叫做地。上天是人為的、假定的,可是人為的假定中心就分了上下,所以稱為「天地定位、山澤通氣」。現在科學正在研究地球,像美國人在西海岸就花很多錢,向地下面打洞來研究地球。我們古人是否也向地下打過洞?不知道!但是幾千年前我們老祖宗們就知道,山跟海洋上下是通的。「山澤通氣」,等於人一樣,鼻子通下面、身體內部及毛細孔都是通的,就是山澤通氣的道理。因此,學中醫要特別知道氣化的原理。「雷風相薄」,震卦是雷,巽卦是風,風就是大氣層,大氣層摩擦就變成雷電。雷電消散,又變成大氣層,就是「雷風相薄」的意思。薄並不是厚薄的薄,是互相在矛盾、在融化,這種情形就叫薄。「水火不相射」,太陽跟月亮永遠不會在一起,永遠是太陽上來,月亮下去,月亮上來,太陽下去。也可以說,水多了把火熄了,火多了把水燒乾了,這就是「水火不相射」。

至於「八卦」,它是「相錯」的,互相錯,平面擺起來就可以相錯。坤卦就錯乾卦,巽卦錯兌卦,震卦錯艮卦,陽錯陰,陰錯陽等。這些以前已經講過了,我們不再多說。

古代的祭祀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我們剛才講過,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天道左旋,這是順的;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逆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宗教的儀式,也都是《易經》的道理。譬如佛教裡頭,和尚在唸經,假設神位設在北面,和尚的位置應在西面。我們中國過去禮貌也是一樣,就像祭祖,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個人很小就代表出來祭祖,那個場面真把人嚇死了!那個時候才十二三歲,穿著長袍馬褂,好多人,好痛苦呀!一個檯子又一個檯子,再走兩三步,中間又一個檯子,再兩三步路邊又一個檯子。上邊都擺著祭品,人山人海站的很多。詳細的情形時間久了,有些細節也記不清了。不過,就是現在祭孔,也沒有真正懂得的。那個主祭者很難當,一邊四個人,現在叫司儀,過去叫贊禮,共八個。開始時不是喊典禮開始、主席就位,而是喊主事者各執其事,主祭者就位,像唱歌一樣,拉著嗓子。我還記得第一次上台,聽贊禮的一叫,我頭都暈了!像上了法場一樣,步子都不敢走錯。穿著長袍,一步一步走,然後跪在地上,而且還要用手把長袍攔一下,接著贊禮叫上——香。人家把香交給我,我就拜揖;再喊跪——我就跪下:拜——就要叩頭,三跪九叩,這是初祭。然後再獻這樣、獻那樣,就位以前還要盥洗。旁邊一個盆子盛了水,要擦手擦臉。

每一個宗教都保持上古人類的禮貌,但是我感到中華民族保持了全部,因為我參與過這種事。然後一陣子搞下來,汗流浹背,又緊張、又惶恐,生怕做錯了被人家笑。禮獻的時候先是初獻,然後是正獻,第一步一定要從右邊出來,先站到右前方,再走到中間。像現在在電視上看到祭孔的那些人,連長袍馬褂都沒穿好,不但禮服不曉得穿,那些衣服也做得不對,只好閉上眼睛裝著看不見了。這種禮節,我認為很值得保留,至少要有這麼個形象。佛教裡主要的大法師,走到一個佛像前面,便是走右邊;基督教好像也還是走右邊,天主教也是。每一個宗教我都研究過,大都如此。各類宗教的教宗、教主就位,他還是要右旋走,地道右旋。學了《易經》,你便知道它與世界文化的關係了。

合十與合適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如果要推求過去、將來怎麼樣,數字是向前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路下去。「數往」是向前面推去的意思。如果想知道一從哪裡來,二從哪裡來,「知來者逆」,就要倒轉過來:三從二來,二從一來。「知來者逆」是減數,「數往者順」是增加數。增加與減少不同,這個裡頭有很多科學的道理,是孔子研究的心得。

宋朝的易學大師邵康節,對這一段的道理作這樣的解釋,邵子曰:「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八卦者,明交相錯,而成六十四卦也。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則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雲數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曰知來也。夫易之數由逆而成矣,此一切直解圖意。若逆知四時之謂也。」朱子也說:「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按:拿平面圖來講)、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於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所謂先天之學也。」邵康節對這一段的解釋又是一個說法,他拿平面圖來說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而坎而艮以至於坤為逆。這個說法不同了,不過這也是很權威的論法。換句話說,乾一、兌二、離三、震四,他說倒著講這個數法為順,由巽卦起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為逆。這是邵康節推算的一種法則,實際上是一樣,用法上是兩樣,用法各有各的後果。這是一套數字,基本上大家要記得。

我們現在曉得了先天八卦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上面孔子所講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單數屬陽,稱天,雙數屬陰,稱地。乾一、兌二、離三、震四,所以一三五七九是陽性的,為陽數,二四六八十是陰性的,為陰數,雙方都是五個。等於我們人的雙手,每隻手都是五個指頭,兩個五合起來叫做合十,所以後人把兩掌合攏來便叫合十,也叫合適。合不合適?這個合適的道理就是從這裡來的。

後天八卦與《洛書》

為了以後進行的方便,現在請大家再看看文王八卦的方位。

文王八卦方位圖 文王八卦也叫後天八卦,大家都要記熟,以後研究的時候才方便,文王后天八卦的方位是:

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巽東南、坤西南、艮東北、乾西北。

假使用平面看,後天八卦的數是從《洛書》來的。我們一般的口決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是中間(也叫中宮)、六是乾卦、七是兌卦、八是艮卦、九是離卦。為了便於記憶,古人把它編成歌決,像一首詩一樣,很好記憶。我們過去已經講過,現在再重複一下: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我們過去已經說過,後天八卦的方位和數與伏羲先天八卦的不同,學《易經》、玩龍板,哪個地方用哪一套都不一樣,都有規定。這裡有一個練習,我們先來做做看,你把先後天兩個數字對面來加一加,現在大家先把文王后天八卦圖擺開來看看:

從離到坎畫一條直線,再從震到兌畫一條橫線,艮與坤畫一條,巽與乾再畫一條,共四條線,然後再把兩頭的數字加攏起來都是十,這叫合十。

伏羲八卦的方位呢?又不同了。

從乾到坤畫一條線,從離到坎畫一條線,從兌到艮畫一條線,從巽到震畫一條線,也是四條線;然後兩頭的數字加起來都是九,這叫用九。先天卦是九,後天卦是十;先天講體(本體),後天講用;先天卦是根本,後天卦是起用。真正要講用法,要用後天文王卦的數,非常靈,這是個秘決。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清楚,你去學算命呀、看風水呀、搞什麼呀,有時候你會越看越糊塗。漢朝以後,醫藥書也套上了《易經》,這些我很不贊成。可是漢朝的古人已經開始套了,死拉鬼扯叫做配卦,按照醫藥的法則,歸納到《易經》的法則裡。如果《易經》沒有學好,醫學便成了問題了,而且交代不清楚,什麼地方該用先天,什麼地方該用後天,用哪個數字,都交代不清楚。後來我加以研究,才知道不是交代不清楚,是他們根本就不懂。不要說古人很聰明,他們還真的不懂。

易學在蜀

明朝一部很有名的《來易》,是四川萬縣人來知德所著。他是明朝有名的易學大家,一輩子不出來做官,也不考功名,在四川巫山十二峰裡頭隱居,專門研究《易經》,長達二三十年,著了一部《易經來註解圖》,非常有名。我們年輕時候聽到《來易》,簡直要暈倒,非常欽佩!所以我在四川的時候,碰到一位講《易經》的老先生,我要跟他學《易經》,他不教。我問他為什麼不教?他說因為你是下江人,尤其是你是浙江人。我說我們浙江人有那麼大壞處嗎?他說不是,因為易學在蜀(《易經》的學問在四川),四川人沒有會以前,不傳給外省人。我聽了一笑說:「從現在開始,你求我來學我也不學了,將來我非教你不可!」一來是說笑,二來是真的。

因為來知德的關係,易學在蜀,宋程明道也到過四川學到易理。但是等我到中年以後,把《來易》加以研究,非常讚歎《來易》了不起,但還是有問題。因為他所見不廣,不過,這在古人來說也很難得了!《易經》的著作那麼多,怎麼看得完?再說來氏又遠處西南,蟄居深山,自然難能博覽群籍了。所以來氏有些自己認為是發明的,其實沒有發明,古人已經說過了,自己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思考研究。所以讀古書自己可以省掉很多力氣。來氏有些見解,則又剛剛與古人相反,這就是知識的不淵博了。

現在的時代又不同啦!全世界所有的藏書,我們都可以看到。譬如說有些《易經》從我們中國掉啦、絕版啦,我一查,知道哈佛大學圖書館有、法國大學圖書館有,或者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一封信去就可以把它的照片寄來了。雖然國內沒有,但是外國還替我們保存著,方便很多,資料也比較多得多了。

五的哲學

前面我們講了兩套數字,現在又是一套數字: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孔子說「天數五,地數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也是五;乃至佛學所講的五大「地、水、火、風、空」,及五蘊「色、受、想、行、識」等等都是五,是同一個數理哲學來的。天數五位,地數五位,各位相加減後就又不同了。「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單數歸到單數里邊,雙數歸到雙數里邊,另外又是一個結論。總和的數字不同,天數是二十五,「一、三、五、七、九」相加為二十五。所以孔子說,天數二十有五,構成了我們農業社會二十四個節氣。譬如今天是陰曆三月二十七,再過幾天就是清明。但是台灣的清明不作數,既不清也不明,這是閒話。

「二、四、六、八、十」相加為三十,這就是「地數三十」,講地球與月亮的關係。古人為什麼三十天叫一個月,就是這個道理。五天叫一候,三候就是一氣,兩氣就是一節。一年有七十二個侯,叫氣候;二十四個節氣:清明呀、小滿呀、白露呀、冬至呀……這二十四個節氣在我們農村很有用處。每一個節氣,各地區都有一些歌決,很準的!我很想把它收集起來。譬如「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北方的話。就是在驚蟄這天打雷的話,一定豐收,米像泥巴那麼賤。「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有雨,便少疾病。但是各地不同。哪個時候漲潮,哪個時候退潮,都準得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祖宗們一個一個留下來的經驗。台灣也有台灣的說法。大家如果能夠把它收集起來很有用處,不要等到老年人死光了,以後便沒有人知道了。古人留下來的經驗,甚至比氣象台還要準確。《易經》幾千年前便說出這些數字,天地之數相加五十有五,這個五十有五很嚴重,「此所以成鬼神而行變化也」,連鬼神都逃不出這五十五個數的範圍。所以真能夠懂了數理哲學,鬼神都逃不出你的手了。「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厲害的數字是五,這是講數理的基礎。

中國過去卜卦不是迷信,是依據數理哲學來的。古代用蓍草來卜卦。「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用的是五十根。為什麼只用五下根來卜呢?因為那五根基本數是不能動的。等於天體上的太陽、月亮,這五星是不須動的。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後卦。」

「大衍之數五十」。衍就是衍繹。所以卜卦用五十根蓍草。當你拿五十根蓍草一搖,默禱完了,便從五十根中抽出來一根放在一邊不用。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不用五十)。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哲學的道理,不管你打仗、做生意,便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為什麼只用四十九而不用五十呢?就是基本數不動,擺在那裡不用。

嚴格地說,真正要做生意,你要有三倍的本錢,如果開一個工廠要一千萬的話,你便要準備三千萬才能開工廠。為什麼?因為你必須要有安全儲備的原料、資金回收周轉的時間,還要有意外風險的準備金等等,所以一千萬的生意,便得要有三千萬的本錢,甚至四千萬;另外一千萬備而不用,應付意外情況。所以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那個「一」是備而不用!同樣,你的那個一千萬也是備而不能動用,萬一到了十分危險的生死關頭,就不會走投無路,也不會上吊了。所以在一開始你便要把那一帖不死之藥準備好,拿在手中。這就是《易經》只用四十九,留一不用的道理。這個「一」不能用,也是天地自然的法則。

蓍筮的程序

現在我們談用蓍草筮卦的方法。

在我們開始筮卦以前,必須要心念專一,然後默默地禱念一下你要問的事情。禱念完畢後,從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放在一邊,這就是「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衍的意思與演、演繹差不多,意思是很寬廣,所以稱為大衍。

「分而為二以像兩」,筮的時候,雙手把四十九根蓍草,隨意分而為二,把右手的一份放在一邊,這就是「分而為二以像兩」。為什麼要像兩?意思是把陰陽分開,傚法天地的道理。這樣的筮方法,不是迷信,是物理自然的效果,也就是太極生兩儀的意思,這是第一營。

「掛一以像三」,然後再從原來右手的那一份中取出一根,掛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即所謂的「掛一以像三」。三就是三才,象徵天、地、人三才的意思,這是第二營。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揲就是數,把左手的蓍草每四根一組,分到最後,所剩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以象春、夏、秋、冬四時,即所謂的「揲之以四以象四時」,這是第三營的半營。

「歸奇於扐以象閏」,左手的蓍草,分到最後(每組四根),把剩餘的蓍草或一根、或兩根、或三根,不論多少,扐於左手無名指與中指之間。扐音勒,就是剩餘的蓍草,這是第四營的一半。

然後再把原來右手所分的一半,用同樣的方法四揲(第三營的又一半),歸扐於左手的中指之間,這是第四營的又一半,「歸奇於扐以象閏」。「奇」就是四揲以後所剩餘的策。「五歲而再閏,故再扐而後卦」,五年有兩個閏月,這樣兩扐以象徵「五歲再閏」。

這時右手把揲過的蓍草放在一起,再把左手一掛(最初掛的一根)與二扐和小指、無名指間的蓍草合在一起,這樣便完全成了第一變。

「再扐而後卦」,然後把左右四揲的蓍草合在一起,再經過前邊分二掛一、左右四揲與歸扐的程序,三變之後才能成為一爻。這就是再扐而後卦,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才能成為一卦。

這種手續非常煩瑣,要經過十八次的手續,才能求出一個卦象,知道是什麼卦。現在卜卦只用三個銅板,嘩啦嘩啦一搖,陽啦陰啦,也可以,這是後世的簡化。

大衍揲蓍次序演繹表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第一變
第一營 分而二以像兩(任意分49為左右兩部分,我們假定為:17與32) 17與32
第二營 掛一以像三(取右首之一策,置於左手小指無名指之間) 32—1
第三營(前半)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四分左首之策以取其餘數) 17÷4剩1
第四營(前半) 歸奇於扐以象閏(將第三營所餘之策)1置於左手無名指與中指之間)
第三營(後半) 四揲右首之策(四分右方之策32—1=31) 31÷4剩3
第四營(後半) 五歲再閏、再扐而後掛(將後三營所餘之策,置於中、食指間)以上四營已畢,為第一變,所得策數為:5 (1+1+3=5)
(第一變後所餘的策數只有兩種情況,一是44,一是40)我們這裡所得為: (49—5=44)
第二變 再以前法四營所餘的44策
第一營 分而為二以像兩(任意分44為兩部分,我們假定為: 8與36
第二營 掛一以像三 36—1
第三營(前半)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8÷4余4
第四營(前半) 歸奇於扐以象閏(將餘數4置於無名指與中指間)
第三營(後半) 再四揲右首之策 35÷4余3
第四營(後半) 五歲再閏,再扐而後掛(置餘數3於中食指間)
以上四營已畢為第二變。所得策數為: (1+4+3=8)
第二變後所餘的策數有三種情形即: 40 36 30
此處所得為: 40—8得36
第三變 再以前法四營所餘的正策36
第一營 分而為二以像兩此處假設為: 20與16
第二營 掛一以像三 16—1
第三營(前半)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20÷4余4
第四營(前半) 歸奇於扐以象閏
第三營(後半) 再四揲右首之策 15÷4余3
第四營(後半) 五歲再閏,再扐而後掛
四營已畢,所得策數為: 1+4+3=8
以上三變所得的策數為: 5+8+8=21
從49策中去掉所得之策,這個數一定為4的倍數 49-21=28
將這個4的倍數除以4得到初爻之數 28÷4=7

如此6次上面的步驟總共為十八變,得出六個爻的數,即為所得之卦。

附註一:十八變每三變所得掛扐歸奇的數,有以下六種組合:(1)5、4、4(2)9、8、8(3)5、8、8(4)9、4、8(5)9、4、4(6)5、4、8

附註二:這六種組合所得的策數也有以下六種情況:得9和6的機會各為一,得7和9的機會各二,其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十八變中,三變所得掛扐之數為5、4、4則:

5 + 4 + 4 = 1349 – 13 = 3636 ÷ 4得9(36即乾之策數,每卦六爻,36×6 = 216)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即由此來。

如果為9、8、8則:

9 + 8 + 8 = 2549 – 25 = 2424÷4得6(24即坤之策數,每卦六爻,24×6 = 144)坤之策百四十有四由此來。

如果為5、8、8或9、4、8則:

5 + 8 + 8 = 219 + 4 + 8 = 2149 – 21 = 2828÷4得7者二。

如果為9、4、4或5、4、8則:

9 + 4 + 4 = 175 + 4 + 8 = 1749 – 17 = 3232÷4得8者二。

以上得9、6者各1 得7、8者2 這六爻即是所得之卦。

附註三:九為太陽,六為太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陽極,逢九變陰,六為陰極,逢六變陽,七為陽爻,八為陰爻,均不變。

孫悟空七十二變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經過前面分、掛、揲、扐十八變的程序,得老陽乾爻的正策為三十六,坤爻老陰的正策為二十四。每卦有六爻,故六之三十六為二百一十六,所以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策就是竹籤子。「坤之策」是六之二十四,一共有一百四十四(詳請參閱上圖附註)。坤就代表地,陰數,乾卦就代表天,陽數,陰陽合起來一共三百六十,「當期之日」,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事實上一年不止三百六十天,是三百六十天多一點點。所以五年把那個剩下的數加上去,就多一個閏月。不然太陽、月亮的軌道,我們就算不準了。五年兩頭都有閏月。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我們中國人所謂「天地萬物」這個觀念,綜合起來,都是從《易經》來的。六十四卦中陰陽卦各三十二,以三十二乘乾之二百一十有六則為六千九百一十二;乘坤之百四十有四,為四千六百零八,兩者相加即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當「萬物之數」。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是故四營而成易」。經過四次的分二掛一程序,卜出一個爻象。

「十有八變而成卦」。要經十八次的手續才能成卦。

陽數到極點為九。所以我們中國人看到人家女孩子長大了,說你的女孩子好漂亮呀,真是女大「十八變」,十八變就是從這裡來的。十八變是《易經》的數字,陽數到九,二九一十八,所以大變十八。《西遊記》說三十六天變,七十二地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孫悟空學了七十二地變,但是三十六天變他不懂,大概只有人才能變得出來!這就是十有八變而成卦。

數理的最高境界

「八卦而小成」,這個大的現象有八個,叫做八卦。把它縮小範圍使我們容易記憶。「引而伸之」,把它擴張起來,用演繹的方法,「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每個東西都有卦,每個卦裡頭又有爻,爻裡頭又有卦,卦裡頭又有爻,「天下之能事畢矣」。真把《易經》的數理弄通了,天下萬事的道理沒有不知道的。未卜先知,不要用卜卦就知道了。

懂了這個數理才能「顯道神德行」,顯出來形而上的道,神明——看不見的這個神,神而不可知的這一面,它的作用,都可以知道。「是故可以酬酢」,可以應付天下之士,也可以協助完成神化的功能,乃至中國人的祭祖宗,都叫酬酢。「可與佑神矣」!就可以向天地拜拜了。換句話說,就是可以上教堂、拜菩薩,這才懂得了祭祀的道理。

宗教的儀式為什麼可以佑神?幫助神?神沒有人來幫助怎麼行啊!我們不給神修個廟子,神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魔從心造,妖由人興」。你說靈不靈?還不是你們心裡造的!你說它不靈,便一點也不靈了!拿《易經》的哲學術語一講,無所謂妖魔,也無所謂神明了。所以孔子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這就懂得了數理變化的法則。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的《易經》是科學的,決不是迷信的,把宗教的外衣統統拿掉了,宇宙間上帝也好、聖母也好、媽祖也好、菩薩也好,不過是數理變化之道,所以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鬼神的動作是什麼?你坐在這裡就知道了。

我們小的時候,拚命學《易經》是為什麼?是因為怕鬼。老師說,把《易經》學通,你只要在那裡一坐,鬼神到了你前邊都要向你行禮。這樣一說,我膽子大了。我就找了本《易經》,不敢隨便亂拿,是兩手捧著讀的。晚上睡覺時,還要把《易經》壓在枕頭下面,因為怕鬼呀!學了《易經》就可以保護鬼佑了。因為孔子宣傳得那麼厲害,說學了《易經》就可以知變化之道,而且知道鬼神的行為,一切天人你也都知道了!就連今天玉皇大帝開的是什麼會,下的是什麼命令,你都知道,你的數理當然已達到最高的境界了。

道與神通

上一次我們講《系傳》九章有關卜卦的問題,以及卜卦的方法,因為大家對於卦還不能熟背,我們不能譯細地講。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對卜卦都叫占卜,其實佔是占,卜是卜,方法不同。考古學家在牛骨上發現的文字便叫卜,這是人對世界宇宙奧秘探索的方法。許多宇宙間不可知的事,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大家都想知道它,所以,世界上追求先知的方法也很多。如果站在佛學和中國正統文化的立場去探索,人類智慧的本能,確實能知道過去未來,但是我們現在卻做不到,原因是這個能力被後天的污染遮掩住了。這一種能知過去未來的這個「能」,叫做神通。

所謂神,就是自己思想精神能夠通過一切,達到了人類智慧的最高處。神通的產生有五種,就是報通、修通、鬼通、妖通及依通。報通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生的特殊本能。就佛學的立場看,我們人類整個的生命,是無窮盡的,是不生不滅的,是永恆的。我們現在的生命,是所有人類生命中的一個段落,也叫做分段生死。分段生死這個現象中能生能死的那個功能,卻不屬於現在生死的變化,那個就是「道」。宗教家對它有很多的名稱,什麼上帝呀、主呀、佛呀等等。

第一種報通,就是有些人生下來就有的神通。那是由前生的果報帶來的,這種人多半前生都有很高智慧與很好的修持。這種神通也是比較難得的。

第二種是修通,是此生修道而得來的神通。當一個人修持到靜極了,得定以後,自己生命的本能智慧就會爆發,因而獲得某種神通,就是修通。

第三種及第三四就是妖通與鬼通兩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精神分裂症的狀態。在佛家認為這是由於自己本身健康不良,而由外來力量依附所發的功能,所謂妖魔鬼神附身等等。宇宙中這類的生命,佛經叫作非人,不屬於人類的一種。有些甚至還有形象跟行動產生。另有些能力超過一般非人的,善的謂之天神,不善的就是妖,再差一點的叫做鬼。當然這種現象在精神上都是不正常的,這就是所謂的妖通、鬼通。我們鄉下到處可以看到這一類的事。

有些情形還有地區性,離開了那個範圍及地區就不靈了。譬如台灣有一個摸骨的,離開他的地方就不行啦!這一類都是所謂的妖通、鬼通。它是靠另外一個東西的靈感所顯示出的一種能力。

第五種便是依通,是依靠物質的工具來達到先知的情形。如卜卦啦、算命啦……這些都是依通,依靠一種方法而獲得先知的。看相算命等,全世界各個民族都有它的一套,如埃及有埃及的一套,印度有印度的一套,中國有中國的一套,西洋有西洋的一套。西洋的一套接近埃及、希臘這一類,這些都屬於依通的範圍。我們東方的卜卦也是依通,是靠一種方法。

這就說明了宇宙之間有奧秘!其實也不是奧秘,只能說是人類所不能發現的。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顯著功能,但都不是全部的。所有的功能中以人類的功能比較完備,不過有些功能人類還是不能達到。譬如人的眼睛隔一道牆壁,或者被紙一遮就看不見了。但是真有神通的人,牆壁也擋不住,隔著牆壁也看得很清楚。又如蝙蝠沒有眼睛可以飛翔,我們人類做不到。還有螞蟻在牆壁上可以倒著來爬,人也做不到。其實人也能做得到,因為後天的思想啦、情感啦障礙住了,把他原有的功能喪失了,因此靠依通來彌補那些缺陷。可是人類求知的慾望特別強,尤其對人類自己生命的過去、未來的情形,尋求知道的那種慾望更加強烈,也就是追求先知。世界上各種追求先知的方法,大部分都靠依通。所謂的妖通、鬼通乃至依通等,都是我們中國過去所謂的巫筮。

中國歷史上的巫筮

中國上古時代所謂的巫、筮,包括了醫藥、卜筮、看相、算命,乃至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等。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的科學家。可是我們中國古代很看不起工商業,當然更看不起巫筮了。在過去巫跟醫是並稱的,孔子在《論語》中也說:「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巫醫是個小道,是最起碼的謀生技能。一個人沒有恆心、沒有決心、沒有堅定的意志,連學巫醫都做不好。這是孔子的名言。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巫醫的地位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是在社會上的行業中,還是比較低。但在我們過去的歷史上,卻非常注重卜筮,因為人沒有辦法先知,尤其對國家大事。春秋戰國時代,特別是春秋時,決定一件國家大事,或者是決定一次嚴重的戰爭,都要經過卜筮。國君齋戒沐浴,一個人在宮殿裡邊三天或者五天七天,什麼人都不見,當然后妃也包括在內,靜靜地祈禱,然後請太史公——管天文的來決策卜筮。換句話說,不可知的一面則以卜筮知之,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所以你們研究《春秋》,到處可以看到卜筮卜卦的記錄。有些很靈,有些也不一定靈。這個中間也有很多的道理。不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上古時候大家對卜筮的重視。

卜與占的方法不同,在上古時候是用卜——骨卜,骨卜的史料現在還有形跡可尋,考古學家可以找出來。骨卜進步到了周代,就是孔子這個時代,便有筮了。卜比較早用,那個時候恐怕還是沒有統一的方法,但是政界已經用筮了,所以卜筮並稱。我們這本書上有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留下來的筮法。前面已經講過,這種筮是用一種蓍草,就像我們台灣的颱風草一樣,曾有一位日本人送我一束。這種草生長在甘肅一帶,我們這《易經》文化,是屬於西北高原黃河上流所謂的大夏文化,我們稱華夏文化,就是筮草的產地。南方地勢低,是卑濕之地,沒有這個東西。用筮草來筮,屬於數。筮的裡面也有象。我們講到《易經》有象與數,一種是看象,一種是看數。筮的時候要有一個神檯子,可是絲毫沒有偶像的成分,很恭敬的,也不是迷信,一定要很誠懇。燒香還是後來才有,我們燒香是印度來的,點蠟燭是我們中國的。西方的天主教也是點蠟燭的,我們小時常說「天主馬利亞,只點蠟燭不帶香」。天主教的點蠟燭還是從東方傳過去的。

春秋戰國時候就有用龜卜的。那時要知國家大事,要用千年老龜的龜殼去卜。

殺這種龜很麻煩,叫脫殼烏龜,也很殘忍。先把龜用東西壓起來,壓得緊緊的,然後用火燒它的尾巴,當它忍受不了時,一下子竄出來,只有龜殼留下來。當然它是憤怒到極點、痛苦到極點,那種肉是不能吃的,因為它已經有毒了。我們講生物的道理,當一個人或生物痛苦到了極點,他的生理會有某種變化。像人發了很大的脾氣,馬上抽血檢查,血液會有毒的,而且血液也變藍了,不是紅的。所以佛家講戒殺,不准吃肉,也是因為肉中有毒的關係。任何一種有生命的動物,當你要殺死它的時候,它都會有一種抗拒、仇恨的心理,血液裡就會產生毒素,很可怕!人也一樣。所以這種烏龜的肉,就不能吃了。

龜殼留下來用銅錢在裡邊搖,有字的一面叫陽面,沒有字的一面叫陰面,六次下來構成一卦。如果三個銅錢下去出現兩個陰面,一個陽面,就打一點,表示陽爻;如果兩個陽面,一個陰面,就打兩點,表示陰爻;如果是三個陽面,就畫一圓圈,這叫重爻,也叫動爻。動就要變,陽極就會變陰。如果三個都是陰面,就打一×。×就表示交,表示陰極要變陽。如果六次都變陽或變陰,那叫六爻大變,那就很難辦了。如果六次下來只有一爻變,假設我們投了六次都得陽爻,便是乾卦,如果第三爻是三個陽,陽極陰生,那麼這第三爻便非變不可了!這樣一來便成了天澤履卦。這個卦由乾卦變為履,古文叫它乾之履卦,這就叫變卦。我們平常說人不守諾言叫變卦,就是從這裡來的。如果要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便要與它的本卦參酌研究。

一般跑江湖所用的方法,例如在中華路新公園裡我們所看到的,就叫六爻卦,也叫文王課,這是根據《周易》來卜的,實際上就是漢代的火珠林法。有一次錢賓四先生卜國運,就是用火珠林法。很多人問我,錢先生用火珠林法,究竟火珠林是什麼?把大家考倒了。我說錢先生故作驚人之舉!一般人以為火珠林失傳了,事實上火珠林就是現在的六爻卦。漢代有本火珠林卜卦的書,以後失傳了,現在書讓裡賣的卜筮正宗,就是從火珠林裡頭變出來的。這本書就叫《六爻卦》,也叫《金錢卜》,就是現在市面上所流行的,不過已經有了很多改進與發展。

講到卜卦,中國歷代都有很多方法,前面我們講到過梅花易數,方法很簡單,是不必卜卦的。一個人一進門,從他站的方位、看當時的時間、看穿的是什麼衣服,一個卦的卦象就構成了。有時候也很靈。如聽到鳥叫等等,這在中國古代叫做兆,萬事都有個兆頭。你說不相信嗎?有時候也滿怪的。譬如過年,家裡供菩薩、供祖宗,燒個香,香燒完了,香煙或香灰會構成某些奇怪的圖案。這些圖案都代表著某種意義,有時候也非常靈,或者像香灰不倒……都是很常見、很普通的。

隱身術與祝由科

小時候遇到這些稀奇古怪的學問,東方的、西方的都要去學,而且好奇心重,總想要把它弄清楚。有一次在四川,有位老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那時候我們看他已經很老了。他修道的功夫很高,頭光光的,戴個小帽,摸到他的頂門是軟軟的,跟剛生下來的嬰兒一樣,會跳動。據說陽神可以出竅了。會不會出?不知道,但可證明他打坐修道很用功了。還有一位老先生乳房一擠,跟女人一樣,會有奶水,可見他的身體已經修到返老還童了。根據原理,功夫做到這裡,假使你把他殺了頭,他流的不是血,是白漿,可知他們的功夫都很高。

當時我是個軍官,我要拜他為師。人家告訴我,這位先生有很多法術,槍打不進去,又會隱身術,而當時最有誘惑力的就是隱身術。我說老師你能不能教我隱身術?他說那很難,當然你可以,不過我也作不了主,要稟告玉皇大帝批准了才可以。我說玉皇大帝怎麼批?他說要舉行一個儀式,半夜子時十二點整,擺上祭品,很隆重地跪下來拜。你要親自到東門外去買一塊布。那時候在成都,到東門外就是從信義路走到三重市那麼遠,去買一塊土布回來。我說那是做什麼的?他說你拿回來後,我在布上畫一道符,燒了來報告玉皇大帝,請他批准。燒了布上會顯出文字來,那就是天書。我說好!馬上派勤務兵去。他說那不行,一定要親自去。我說好,就親自去。

半夜三更,非常神秘的,祭台不准別人參觀,道士們要畫符的畫符,唸咒的唸咒;碗裡邊的水中都是灰,還要喝下去。我學這些是很勇敢的,充其量半碗水經過火燒了不會有毒,我不怕,幾口就喝完了。然後用兩個鐵鉗子夾住一尺見方的白布,在火上燒。布燒完了,灰還是方方整整的一塊,沒有掉下來,上邊有很多字,不曉得是梵文還是古籀文,反正不是中文,很好看,還會發亮。我跪在下面,四川人講了:高頭(最高的頭上,天上的上帝)已經批准了,可以傳你。我說老師,那是什麼字呢?我很想看看上面的文字,到底是准呢還是不准?話雖如此,可是我已經曉得了。

說到畫符唸咒,我親眼看到的,這叫祝由科!現在我還有這個法本,很想找個人傳傳。可是你們都不行,這一定要找一個最聰明的笨蛋,才可以傳他,或者是最笨蛋的聰明人,也可以傳。像這裡講的祝由科,一個人如果刀傷啦、手斷啦,拿一碗淨水,也不用醫藥,哇啦啦的唸唸有詞……哼!「呸」一聲,病就好啦。但是畫符唸咒,我來用就不靈啦!因為我不信。什麼東方來個紅孩兒呀,頭戴紅纓帽呀,身穿大紅袍呀……去你的鬼!可是真的要學這個本事,一定先要信仰,要絕對的迷信,才會產生精神力量。譬如我們有骨刺鯁到喉嚨裡,畫一道符,水一喝,骨刺就下去了,這是小事,鄉下很多。可是到我手裡便一定不靈,因為我不信。像這一類千奇百怪的事很多很多。

話說回來,當時我行禮如儀,起來以後,我說老師,什麼時候傳我功夫?他說還要過三天,我說開始練後要幾時才能練得好?老師說,這次是教槍打不進的(就是和紅燈照那一套一樣),他說要三百天,二百九十天都不行。當時我還帶著部隊,每天忙得不得了,隨時都有事,我說一個禮拜還可以,練一百天我不行。其實不是一百天不行,假使真能練到槍打不進,一年的時間我也干,不要說三百年了。老師說不行,少了三百天不行!當時我便抽出手槍說:這樣吧!老師,你先讓我打一槍,如果真打不進去,我再跟你學。老師說:這樣不可以,你要這麼說,我不教了。當時我很客氣很有禮貌地跟老師說:我現在實在很忙,今天先回去,以後有空再來學,反正玉皇大帝已經批准了,下次再上報告也有案可查了。這樣我便走了。回去後,便叫我的傳令兵,馬上到成都東門外那個布店裡,又買了兩塊布,用火一燒,也是一樣,有發光的文字,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棉布用米漿漿過,燒了以後,棉花變成了灰,米漿卻發生了物理的作用,含有一種發光體,看起來像似梵文一樣的天書。說穿了就是這麼回事。

當時一看到這個東西我就懂了,這是我們學科學、學物理的人的一種常識,一看就明白了。哪裡是玉皇大帝不玉皇大帝!但各位要注意,很多事情,你說沒有道理,它卻有道理。以上這些固然是物理的作用,但是你不要說宇宙間沒有奧秘,那又不同了。透過物理科學的後面,還有一個東西,像米漿燒了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變化?煤燃燒了以後又是一種功能,它的背後是誰在作主?是什麼在支使它?宇宙間這一類的問題,仔細討論起來,要作專題演講才可以,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這就是中華文化,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解不開的謎。

台灣廟宇的杯筊

現在廟子裡求籤有叫辦杯的,這叫「杯筊」,也作桮筊。這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非常講究的。古時的杯珓,最早是用玉作的,後來為了簡便,也有用兩隻蚌殼或竹根的。有一本書叫《石林燕語》,上邊記載著「高辛廟有桮筊,以一俯一仰為聖筊」,可見這在我國是很久的事了。現在我們台灣普通的廟宇裡邊都有這種桮筊,這是從古時的「卜」演變來的。至於求籤,那是梅花易數演變過來的。但是你說靈不靈呢?不要迷信,小事非常靈,靈得很,大事包你不靈。有人說廟裡求籤毫無道理,那也不盡然!我可以做很多簽數,做出來一定靈。簽數有簽數的做法,從小到現在,始終只有兩支籤數,決定了我這一生。那非常奇怪,到現在還感到很奇怪、很不可思議。假使將來我年齡大了,要寫回憶錄,我會把它寫出來供大家研究,現在還不能寫,這是個秘密。事情的大概是這樣的:

從小我們都在廟子上讀書,讀完了一個階段,我要到杭州求學。那時候從一個小縣裡到杭州省會去讀書,等於現在到美國一樣,是很重大的舉動,甚至比現在出國還要嚴重。明天同學們都要回家了,我卻要出遠門,大家也不免有點離情別緒。於是我們三三兩兩在附近廟裡逛,也不管廟裡有菩薩沒有菩薩。我們走到一個道士廟裡,因為我要到杭州去,抽支籤吧!當時的心裡很恭敬,也很不恭敬。因為這些廟子天天看到,在意識上知道它只是一個廟子。這時也不管菩薩靈不靈,不過求籤的時候心裡倒是很恭敬的。先求了一支籤,我不相信,又求了一支籤,還是一樣的內容。十年後回家到另一廟裡去玩,順手一拿又是那兩支籤,與過去的完全一樣,那就很碰巧了!真是像四川人講的:斫竹子遇節,碰巧了一斧頭砍到節巴上。就那麼巧!現在想想還是感到很奇怪,似乎在冥冥中有一個力量主宰著這一切。這兩支籤差不多決定了我這一生的歷程。如果說巧,也真是碰得巧。但是這中間,各位也不要迷信。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不迷信的本身,就已經是個很深的迷信了。究竟宇宙間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這是一個很大的秘密。

後來到日本,又發現日本人用這個方法,把六爻變成活動的,隨便來裝、來配,不需要畫卦的麻煩。回來後,同學們把它作成壓克力的,可以隨便用來擺卦,減少畫卦的麻煩,也算是玩易的一種方便。

天圓地方

要瞭解宇宙的奧秘,不但要把八八六十四卦記得很熟,圖也非常重要。現在再把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向各位作一介紹:

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是根據我們中國古代所謂「天圓地方」來的。不過這一句話大家不要搞錯了,幾十年前大家自己研究中華文化,認為不科學,認為過去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地球怎麼是方的?地分明是圓的嘛!其實不是那個意思。譬如孔子的學生曾子,從他書裡的記載就曉得地是圓的,沒有講地球是方的。為什麼講「天圓地方」呢?因為天體是個圓球,地面要用平方形來計算,因此這個六十四卦就擺出了天圓地方這個圖。這個圖大家要注意,對我們研究《易經》象數是很重要的。

前頭我們講到卜卦的原理,還沒有完全講完,今天繼續跟大家補充一下。大家要研究卜卦,必須把六十卦都能熟背來,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便根本沒有辦法學《易經》。其實大家只要用心,知道了竅門也不是一件難事。譬如乾宮的八卦,是這樣變來的:

,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六十四卦方圓圖 這是屬於乾卦,每本書開頭都有,你這樣去看,不要兩天便會背了。六十四卦背會了以後,便可以運用無窮了。

假設現在大家六十四卦都背得來了,我們再看先天數,先天卦數是: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現在大家再看前面方圓圖中間的方圖,看它六十四卦如何排列。中國的麻將就是傚法這個來的,所以變化無窮。方圖的右手邊、右下角,拿方位來講代表了西北,是乾卦的位置。方圖的左上角,代表了東南方,是坤卦的位置。但是在圓圖上乾卦在南,坤卦在北;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南北是個磁場,先把它定位了,研究起來才不會弄錯方向。

說到方位,西方人是以北極為準,所以他們用指北針;東方人則是以太陽為準。我們看太陽是在南方,所以皇帝就發明了指南車。其實西方人指北,東方人指南,都有道理。不過我還是同意指南的道理。在圓圖上,上方是南,是乾位;下方是北,是坤位。這是從平面來看,如果用立體來看,那又不同了,乾是天在上,坤是地在下。這又是一番道理,以後再講。

我們現在重回到方圖上。方圖的右下角是乾,乾的下面有個數字「一」,這個一,就是代表先天數的一,也可以用阿拉伯字寫,是一樣的。(實際上我們平常說阿拉件字是錯誤的,阿拉伯字是從印度來的,印度用這個數字的時間很早。不曉得為什麼西方人也都說是阿拉伯字,後人便以訛傳訛,也就把印度字說成阿拉伯字了。這一點大家要知道。我們中國數字的寫法很多,有用橫寫「一二三四」的,有用阿拉伯字寫的,也有一種豎寫的「|〢〣〤〥〦〧〨〩+」。過去老式的記帳都是用這種字體,所以叫帳房字。還有音樂的符號用工、刀、尺來代表1234567的。這是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演變,仔細去研究,也很有意思。)

科學的排列

剛才我們說過,最下一排的最右手是乾卦,上面寫的是乾一,第二排是兌卦兌二,第三排是離卦離三,第四排是震卦震四,第五排是巽卦巽五,第六排是坎卦坎六,第七排是艮卦艮七,第八排是坤卦坤八。我們分析方圖,這裡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先天數,其排列狀況見下圖。

坤八天地
艮七天山
坎六天水
巽五天風
震四無妄天雷
離三同人天火
兌二天澤
乾一為天

為什麼在這個方圖上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會形成一條斜線?為什麼要這樣由西北偏斜向東南呢?因為我們這個地球的磁場,也是向東南偏斜的,所以南北極在指南針上是向東南偏的。我們台灣就處在東南這個位置上,所以這幾十年來運氣特別好,特別走運。可是從今年開始,又要變一個運了,這個運慢慢地轉向了。這個裡頭問題很多,暫且不作討論。現在還回到我們這個方圖上來。

我們如果用數字來代表八卦,乾卦是「」,也就是1、1。乾卦左上第二是天澤履,它的數字代表了1、2,第三層是天火同人,數字代表是1、3,第四層是天雷無妄1、4,第五層是天風姤1、5,第六層是天水訟1、6,第七層是天山遁1、7,第八層是天地否1、8。列圖表示如下:

坤88否18
艮77遁17
坎66訟16
巽55姤15
震44無妄14
離33同人13
兌22履12
泰81大畜71需61小畜51大壯41大有31夬21乾11

再從乾卦開始,由右向左橫列看,依次是:

乾(1,1)、夬(2,1)、大有(3,1)、大壯(4,1)、小畜(5,1)、需(6,1)、大畜(7,1)、泰(8,1)

如果我們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它,就更清楚了:

8818
7717
6616
5515
4414
3313
2212
8171615141312111

演繹與歸納

在前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乾卦是1、1,乾卦最上的否卦是1、8,左上角的坤卦是8、8,坤卦的最下面,也就是左下角的泰卦是8、1。我們看到這個圖案,每一卦都有兩個數字,這個方塊把九九八十一個數字都掛滿了,八八六十四卦數字也都表示出來了。《易經》的文化是歸納法,同西洋的數理文化不同。西方的數理是演繹法,永遠向前發展,所以天文的數字越來越大。學《易經》則剛好相反,天文的數字不可知,不可量,不可說,不可數,用《佛經》來講是無量無邊地向前邊發展,由一變成二,由二變成三,由三變為無量數。《易經》的法則數字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歸納法,無量無邊地把它向內收,收到了十個數字以內,而且數字方法也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只有加減乘除就夠了。實際上只是加減,乘除都不必要了,因為乘除也是加減,一加一減,就把宇宙的數字都歸納起來了。

也可以說一個卦的本身就是一個宇宙。譬如乾卦,也可以說是一,也可以說是一加一,1+1。譬如兌卦,也可以說是兩個二,也可以說是二加二或2+2。假設方格裡邊一個卦代表一個宇宙,也算是一個說法算法。譬如乾卦是一,乾卦又代表天。這個天就是這個宇宙,但是它有兩層宇宙。它是「一加一」,一層是外卦,一層是內卦,所以有兩層天。一個是我們觀念上的精神世界、思想上的天;一個是物理世界的太空,是代表太空的天。像這個乾卦,我們可以拿一卦作宇宙來研究,也可以拿兩個卦作宇宙來研究。再如履卦,是一、二,是一與二加起來,這個數字又構成另外一個東西。這個另外的東西就很多了。

我們先講一個簡單的原理,再慢慢地去研究。你能這樣去研究、去思想、去追究,隨時會產生新的原則和新的方法出來。一般地是把四個卦變成一組,如乾卦、夬卦、履卦、兌卦,這四個卦一組。把每四個分配一組,乃至宇宙中每個地方都四個一組或六個一組、八個一組。你把它劃分開,或者是用一條線把它分開也好,每個數字之中,離開本卦構成的現象統統不同。這是第二個學《易經》的基本觀念,介紹給大家知道。所以學《易經》不要只是聽課懂了就可以,這沒有用,要回去研究,要多思想。不過,以我的經驗,還是勸大家不要學《易經》的好。有時候想到一個問題,你洗澡泡到水裡邊,水冷了還不知道,把自己都忘記了,甚至凍感冒了還不知道呢?好像這個宇宙的奧秘就要被你摸到了,就差一點點,所以你不肯停止。等到你把這個東西摸到了:哎呀!前面還有一個……那真是美不勝言。這樣就很麻煩了,摸來摸去,永遠摸不完。《易經》真是一個探求宇宙奧秘的學問:水涼了、天亮了也都無所謂了。

向南與向北

第三觀念,也就是學《易經》的基本法則,你聽到了也很稀鬆平常,但真正研究起來,裡邊就複雜得很了。大家看這個方圖是分兩層的。各位還記得,先天圖的數字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左旋;另一邊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右旋。兩方面這樣一兜,成了一個西瓜,我們這個地球,天體就是這樣。現在這個方圖是立體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是下面一層;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上面一層。換句話說,假設用我們地球來講,這個方圖等於地球的南北極。說到這裡,大家要知道,南半球、北半球,對天體的看法是不同的。當年有個當外交官的朋友,說起來已經是二三十年前了。當時我在講《易經》,他要外放到澳洲,他來找我,拿個羅盤來跟我研究。通常一般的外交官都十分迷信,喜歡看相、算命、看風水等等。他來問我:到澳洲去看羅盤,是不是跟台灣一樣的看法?我說不一樣,你要把它倒過來看,把南方稱作北方,北方稱作南方來看就可以了。我們北半球的人看太陽是在南方,南半球則相反,他們的太陽在北方,北半球蓋房子是坐北向南,所以皇帝便是南面而王。到了澳洲的冬天是我們這裡的夏天,他們那裡冬天氣候也不同了,所以他們以向北方為吉利。過去我們蓋房子,方向都很講究。像大工廠的房子,方向一定向北。那時候工人上班多數在白天,上午有東曬、下午有西曬、南曬,都影響工人的情緒,只有向北比較蔭涼,所以一般工廠都向北方。當然現在不同了,人類可以巧奪天工,可以用空調、用科技改變大自然的一些狀況,所以是否還講究這些,我就不知道了。這是我們由方圖說到另外的一個問題。

二十八宿的分野

過去我們把這個六十四卦方圖,擺在中國的土地面上,再配合著天文,也像二十八宿的分野一樣。二十八宿與地面的關係,天文的名稱叫做「分野」。這意思就是說:天上的星宿照到中國某個地面,就把它那個星座與地面配合起來,這個配合叫做納甲。納甲就是從天上星宿的變異狀況,所反應分野地區的人事。它也很靈驗啊!你不要以為它是迷信、是亂搞的。譬如過去人夜觀天象,今天是三月某日,某一個分野的星座照到某一個地區,這個座突然一變,這個地區便會有大事發生。這就是二十八宿納甲的情形。

以前的人讀古文,一定要讀《滕王閣序》。現在就不一定了,恐怕大家都沒讀過。寫這篇文章的王勃,他十三歲便做出這麼一扁有名的文章。一開始便說:「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那是很不容易的。才十三歲的孩子,天文地理都那麼熟了,這就是中國文化。古人讀書的範圍也是很廣博的,南昌就是江西,滕王閣在江西。像我們年輕時出門,一定要特別經過江西,為的就是要看滕王閣。到了南京特別要看秦淮河,看了以後等於到高雄去看愛河一樣,一點也不感到可愛。秦淮河也是一條臭水溝。唐代的時候,南昌叫洪都。下面一句是「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每句話不但押韻,文字也都對得很工整。南昌故郡,故就是舊,舊對新,所以說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分就是分野,怎麼叫翼軫呢?翼是翼星,軫是軫星,在二十八宿裡邊,就分野說,翼星、軫星是屬於江西地區。它在中國的地理位置是「地接衡廬」,南面是湖南的衡山,北面是江西九江的廬山。

大家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天文地理一切都熟得很,這就是中國文化舊式的教育,並不是不懂科學。現在大家一開口就說現在學得很多,過去只讀古文。你不要開玩笑啦!過去讀書要學的東西也多得很呢!過去一篇古文,它把天文地理、物理人事,一切都包括了。譬如《滕王閣序》一篇,現在請你來解釋看看,這篇文章裡幾乎把大學各科所有的東西,都包括進去了。開頭兩句話,地理天文都有。我們現在不是講《滕王閣序》,只是從六十四卦方圖,講到了分野,同時,也讓大家瞭解一下古人讀書的層面,給大家一個參考。

無往不復 無平不陂

我們大家既學《易經》,關於《易經》的方圖圓圖,是很有用的,一定要用心去研究,才能有所收穫。不要像聽老爺爺說故事一樣。小孫子纏著爺爺說故事,爺爺很煩,說我告訴你,你聽著啊!曹操八十三萬人馬下江南,八十三萬大軍還有騎著馬的啊!對不對?孫子說對。然後瞪著小眼聽下文,等了半天,爺爺只顧自己抽煙,一句話也不說,孫子急得沒辦法,便要爺爺快點說嘛!以後怎麼樣了?爺爺說不要急,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人呀、馬呀,要慢慢過長江,等過完了才能講呀!小孫子無奈,只好等著曹操八十三萬人馬慢慢地過長江了。各位聽《易經》可不能這樣,如果沒有研究,便像八十三萬大軍下江南一樣,聽了也是白聽。

現在我們看外面這個圓圖。圓圖代表天,方圖代表地,這就是天圓地方。平常大家都想知道國家未來的前途,那要先把圓圖方圖弄清楚。方圖講空間,圓圖講時間,看了你就曉得什麼時代是到那一個卦運,你就可以知道那個時代是如何了。譬如就台灣的地理卦氣來看,現在台灣最走運了,但是要轉的,不可能讓好運永遠屬於你的。每一個方位要配合天體轉動,所以明年甲子年開始,就要轉變了。明年是下元甲子,外邊的這個圈圈,說明時間在不停地輪轉,佛學上就叫做輪迴,不停地旋轉,永無止境的。輪迴的道理,在中國文化而言就是復卦。《易經》有個道理,「無往不復,無平不陂」,去了以後定要回來,因為地球是個圓的。無平不陂,平地也不會永遠是個平地,一定有高一點、低一點波浪式的。這就告訴你人生的原則,你不要認為運氣好永遠是好,倒楣也不會永遠地倒楣,只看你能不能平安地過這一段霉運,能不能把握這一段霉運。如果你能度過,這就是輪迴的旋轉了。「無往不復,無平不陂」,人生境界也是這樣,任何人都沒有永遠的好運或者壞運,人生的道理與天體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這個圓圖,從乾卦開始,方圖代表南北兩半球,圓圖代表東西兩半球。一個是代表太陽系統,一個是代表月亮系統。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一正一反。地球跟太陽轉的圈圈不一樣,如果一樣兩個便會碰撞,那就不得了啦!伏羲六十四卦圓圖的排列,大家也要瞭然於心中。我今天給大家講《易經》,不是老師教我的,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老師教的是要我默背,這個圓圖八八六十四卦的次序,很不容易記啊!什麼理由?等到我自己摸清楚以後,發現原來是這樣的。今天你們大家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了這個原則與訣竅,如果是要大家去摸,我相信不是那麼容易的,說不定要摸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但是經我這麼一說,一下你就可以發現了這個道理。它就像是那張麻將牌,假設你懂了這個方式,圓圖也很好記,方圖也很好記,八八六十四卦也很好背了。

現在各位先從方圖的乾卦橫向左看:依次是乾、 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共八個卦,是一組。乾上邊緊接著的第一卦是履,依次向左橫看是兌、睽、歸妹(結婚卜得歸妹,是很好的)、中孚、節、損、臨。這是怎麼排列法呢?我告訴各位,有一天我到高雄去,一夜沒有睡覺,是高興得睡不著。高興什麼?高興我上了古人的當、上了老師的當。其實也不是老師騙我們,是老師自己也沒有弄懂。什麼道理呢?現在我們把第一卦象打麻將一樣,一推,第一排上面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每排都是一樣,下面都是乾一。第二排下面都是兌二,第三排下面是離三,第四排下面是震四,依次五排是巽五,六排是坎六,七排是艮七,八排是坤八,這就是方圖的排列方法。圓圖呢?則是依伏羲八卦的方位把下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排依次左旋排列;再從第五排姤卦開始,五、六、七、八排,依次右旋排列,這便是圓圖排列的方法。八八六十四卦,就這麼簡單。所以孔子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這麼複雜的宇宙,他要用最簡化的方法,使你略讀過書的人也可以瞭解了。這是孔子的偉大。將來人文科學發展到最高的時候,也將是最簡化的時候。但是恐怕到那個時候,人類就要毀滅了。天道是很公平的,人不能太聰明了,太聰明了便會把它毀滅再來一個。

六十花甲 有好有壞

這個六十四卦方圓圖,我們曉得了如何排列,但是數字就不同了。有些古書上圓圖旁邊打的都是數字,最外面打的數字管時間和氣運,所以我們常說算命運氣好不好,那是看那個數字走到哪一卦。像我們現在從黃帝甲子年一月一日開始計算的,假設我們從宇宙開始或從黃帝時候數到現在,那太麻煩了,中國人不用這一套。它只用天干地支六十個數字來歸納,一個花甲一個花甲、一個單元一個單元。所以從我們現在開始,到一九八四年交下元甲子,六十年一個甲子,明年是甲子年,後年是乙丑年……六十個數字中,又分二十年一個運;二十年中間又要分,五年一個次運,一年一個小運,分得很細。一個人你說他運氣好不好?上午好,下午就不好;今天好了,明天就壞;白天好了,晚上就壞……有好有壞,永遠在旋轉中。除非你永遠不動入定啦,永遠在靜態中,否則一動便有好壞,吉凶悔吝便出來了。所以孔子說:「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我們懂了這個道理,便會卜卦、會算命了。不過古人講過,善易者不卜。《易經》讀通了還有什麼要問的?吃多了怎麼樣?肚子發脹、腸胃發炎。不怕發炎你就吃,這很簡單嘛!還卜什麼?「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前面我們談到《易經》卜卦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依通。這個依通依什麼?依數。諸葛亮為什麼會掐指一算?因為他懂數。懂數就已經不要再卜卦了,只要有一個數字,便已經知道一切了。梅花易數的方法,就是報數的,只要報個數字,便有了卦了。你要把這個原則方法記住,用這個方法,不只卜卦算命。不過,拿《易經》去算命卜卦,我常說很可惜。現在沒有一個真正學物理科學,或者學最新科學的,能在這方面下功夫努力。假設真能由這兩方面來配合,對這個宇宙的奧秘,科學上一定有新的貢獻,東西文化配合了一定有新的發展。不要把《易經》只拿來用之於算命呀!看地呀!那我們文化的功用也未免太小道了,那就不叫中華文化,叫小道文化了。當然我們的文化是大道文化,不管你用到心理學、物理學、化學等等,可用的地方太多啦。現在照這種古老的方法來用,不行!所以大家要想出新的境界,先要把這些最基本的方圖、圓圖、卦名、卦位弄清楚,才能推陳出新。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

奉了西方的正朔

上次我們講到方圓的圖案,大家都瞭解了它排列的方法,方圖中間有很多的變化,這要大家自己去研究才行。還有這個圓圖,把六十四卦分兩排左右地排列出來,一陰一陽。像左邊這半個圈子,從地雷復開始,即所謂的一陽來復,在一年之中就是從冬至開始。現在本省還保留著一些《易經》文化,有關冬至的習俗,像二十四節氣所謂的補冬等。每一年新的開始就是一陽來復,冬至有時候又叫歲首,歲首就是一年的開始,是個專門的名稱。譬如周朝便是以冬至為歲首,夏朝是以我們現在習慣的陰曆正月作歲首,殷商時代是以每年十二月作歲首。歲首就是我們研究中國歷史上所謂的正朔,初一十五這個朔法。我們歷史上遇到改換朝代的時候,許多忠臣不肯投降,寧可被殺頭也要來保持國家民族的氣節,這便叫做不奉正朔——不跟著新的朝代變服飾,不稱用新的朝代年號。不過這幾十年來,已經早就奉了西洋人的正朔了。說起來也真可悲,自民國元年起,無論我們的學術機構或政府部門,大家都一樣,都已經奉了西方文化的正朔,向西方文化投降了。依中國文化的歷史觀念,我們早就做了西方文化的子民了。這一點講起來很有趣,也很痛心的。

提到中國文化,民國元年我們推翻清王朝以後,決定了改用陽曆,照我們現在看,實在也可以說改為洋歷,洋人的曆法。其實我們中國過去就是陰陽合用的。譬如我們民間一般算命所用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氣候,普通的算命卜卦,用的都是陰曆——太陽曆。所以拿氣候節氣來講,這個陽曆是很準確的。現在的陰曆就是以太陽曆——每月十五月圓來訂定的。這兩個用法叫陰陽合歷。我們中國早已存在。但是自己中國人往往不知道,反而為了配合西方世界,而用西方的曆法,變成了習慣。

譬如我們說公元,到底是不是大家的「公」元?這很難講,不過大家都承認它,所以它就是公元啦!其實公元只有一千多年,是依耶穌出生為標準的,我們願意把自己幾千年的歷史拉回來縮短,去配合人家。這事沒有辦法!這一代將來的歷史怎樣演變,怎麼寫法,我們還不知道。我想以後也許會有歷史學家,寫到我們很醜陋的這一代,他們會感到我們是很可笑的一代。所以民國元年我們用陽曆的時候,湖南有個名士叫葉德輝,他的故事很多。這個人因為提倡了幾個學說,被人家罵得很厲害。實際上葉德輝、王湘綺、曾國藩都是湖南這一帶的學者名流。葉德輝很不同意用陽曆這件事。民國開始用陽曆,葉德輝就在門口寫了一副對子說:「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下聯是「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當時雖然政府機關用陽曆,但是老百姓家家戶戶還是用舊歷。直到現在,不管北洋軍閥時代、國民政府時代乃至大陸,中國的老百姓還是這個樣子。換句話拿《易經》的思想來講,如果我們看兆頭的話,老百姓這八十年來始終還是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不同意西方的正朔。當然從實際來講,用兩個曆法很不方便。不過我感到奇怪的是,過去我們說西曆是「西」元,有人卻偏偏要說「公」元。「西」元與「公」元一字之差,關係很大,這是大家要留意的。

《參同契》與一陽來復

現在談到復卦,復卦就一年來講,是從每年冬至的陽曆歲首開始;就一天來講,是從半夜子時開始。一天一夜十二個時辰,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白天六個時辰,晚上六個時辰。子時是從晚上十一點零分開始,到一點整。一點零分到三點是丑時,兩個鐘點一個時辰。復卦呢?就一天而言,就是從夜半子時開始,由復卦開始一直向左面往上走,走到這個陽氣上來,就是我們過去講的一年十二辟卦(參考《易經雜說》一年十二月六陰六陽之象圖),復就是十二辟卦的頭,這個要配合起來研究。陽氣一點一點開始,一陽為復,二陽為臨,三陽為泰,四陽為大壯,五陽為夬,六陽為乾,一陰為姤,二陰為遁,三陰為否,四陰為觀,五陰為剝,六陰為坤。每月一卦為君卦,從陰曆十一月開始為復。這就是十二辟卦的大概。

後漢有一本寶典《參同契》,就是將《易經》、老莊、丹道三樣合起來歸而為一。所以講打坐、講修練,如果不懂《易經》,便不會有透澈的瞭解。《參同契》這一派研究象數,外面圓圖六十四卦,除了四正——上下左右,就是乾坤坎離四卦以外,把圓圖六十卦分配一年三百六十天的時間計算,又有一個六十花甲成一個單元的道理,由這個道理、這個圓圖,加以配合、放大,再配合了氣運(大陸一般叫運氣),把六十卦擴大變為六十年的氣運。

邵康節就是這樣推演他的《皇極經世》的。台灣在後天的卦位是巽卦的位置,在先天八卦裡則是兌卦的位置。西北高原是屬於乾卦的位置。西北多高山,我們中國的地理是以西北為頭,東南就是海洋,就是先天兌卦。巽為風、為西南,西南是雲南、緬甸那一帶。當年學《易經》,對巽為風、為西南的說法也無所謂。但當我親自到了雲南昆明,尤其雲南的下關(中國的省份也跟國家一樣,都切開四塊來分。雲南的東部叫迤東,迤就是拖開很長的意思,西部叫迤西,南部靠越南這邊叫迤南,北邊靠四川叫迤北),到迤西,經過下關有個風站,那個風景、氣候也不同了。我是非常喜歡雲南的,尤其是昆明,那真是「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那比台灣好,一年到頭都是暖和的,四季無寒暑,沒有大冷大熱,一下雨就是秋天。所以我們在昆明穿衣服,一天就有一年四季,早晨起來很涼,也可以勉強穿皮襖,到了八九點,一件一件脫掉了,到了中午要穿汗衫,到了下午兩三點鐘,慢慢加衣服,到了晚上又要蓋棉被了。

雲南四季也不分明,生活過得實在太舒服了。尤其到了迤西,同緬甸不同,同印度也不同。天天看到天朗氣爽,天是藍的,天上的雲是白的,花是紅的,水是清的,永遠很好看,氣候爽朗。雲南的茶花開起來是十幾層,有洗臉盆那麼大,尤其到迤西一帶,特別的美,滇緬公路開了以後,有一段叫橫貫山脈,有從台北到桃園那麼遠的一片雪壁,下面是瀾滄江。我們曉得中國的水都是東流到海,四川、雲南一帶,水是流向南邊的。瀾滄江的水是「天下無水不流南」。從瀾滄江上看橫貫山脈,真是萬仞雪壁,都是茶花!像天外擺了一張錦屏一樣,都是花,花像洗臉盆那麼大,非常漂亮。當然我們也沒辦法採回來拿到衡陽路、中山北路來賣。中國美的地方很多,到了那裡才知道。怪不得我們中國古人很奇怪,使人又想到了《山海經》的記載,那麼神秘。現在外國人很多研究《山海經》,說我們老祖宗大禹到過美洲、到過非洲,很多爭論。

我們怎麼知道巽卦擺在西南方?因為西南多風,所以東南是海洋,西南則多風。到了雲南下關的風真是大,如果在那裡開貨櫃車,在微斜的山坡上,司機把油門一關,把方向盤把穩,不要加油,只要風吹就可以開車了。我們到了那裡,都要兩隻手扶著帽子,不然就被風吹跑了。那風之大可想而知,但又不像颱風那樣可怕,吹得別有風味。

復與姤

現在回頭講復卦,我們看圓圖下面坤卦的左邊,由復卦開始向上邊走,這是一年的氣候。一天是由夜裡子時開始,到達明天的午時(中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再從圓圖上乾卦的右邊開始是天風姤卦,一陰始生,便是下午了,也是一年的下半年開始。姤卦是什麼?是夏至一陰生,復卦是冬至一陽生;陰生開始了下半年,氣候也下降了。現在圓圖是這樣排列,也代表我們這個地球本身生命的功能,與太陽月亮的關係。到了明年的冬天,陽氣慢慢上升,到了夏天升到了極點就是乾卦的上九,便又要下降。

我們在十二辟卦上看,陽衰陰生,並不是一定在六月。從冬至一陽生,一直到乾卦的上九爻,陰氣已經弱到了極點,夏至開始一陰生,陽氣開始弱退,天氣也開始涼啦。到了九月陽氣已經弱到極點,十月陽氣已經完全沒有了。到了十一月冬至,才一陽來復。冬至這一天,在中國《易經》文化上看,是極短日,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夏至是極長日,是白天最長的一天。過了夏至那一天,白天慢慢縮短。春秋兩季時間是平均的,氣候也是平均的。

晝夜的長短,代表了地球的變化,也就是節氣的變化,一年如此,一天也是如此。道家修長生不老之術,就是根據這個原理。我們人體同這個天體是一樣的,過去我們講到十二辟卦,拿乾坤兩卦代表人體,尤其拿女性代表坤卦來看,表示得最為清楚。女性用七,二七一十四,第一次經期來了,到了七七四十九,就是現在所說更年期的時候,經期就停止了。這就是生命的氣化作用。男性用八來計算,二八一十六,更年期是七八五十六歲。男性也有更年期,現在醫學已經證明。

從前有位老朋友蔣先生,官至上將,學問也很好。他到了七十歲以後,有一天看到我,很高興地抓住我大笑,說他近來身體好多啦。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最近病得很難過,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更年期到啦,勸他打一針更年期的荷爾蒙針。他很不高興,怎麼七十歲還有什麼更年期?因為那個醫官也是軍中的名醫,又是老部下。醫官就勸他,老長官你就聽我的話打一針看看,也沒有關係呀!他說好。誰知道更年期的針打了以後,什麼病都沒有了,身體非常舒服。我說恭喜恭喜,那你可以返老還童了!於是我們坐下來談。我說你這個醫生很高明,雖然學西醫,但還懂中醫的道理。不錯,男性是有更年期的。就女性來說,一般的七七四十九歲,卦氣完了,便到了更年期。不過,有少數人或者提前,或者延後。也有老先生八十歲,太太六十歲還能夠生孩子的。但是這種身體,是生命力比較強的一種特殊情形。

生命的圓與七日來復

這是講我們的生命是跟圓圖、方圖一樣的法則。大家把每一個人的生命配合圓圖看看:頭上面是乾卦,下面在密宗就叫海底,在中國的醫學叫會陰,男女都一樣,不過女性的用法不同。這是我們人類生命的開始,會陰也就是復卦。所以中國的道家又產生了一套方法,除了醫學上十二經脈以外,又有奇經八脈。所謂打通任督二脈之說,其實任督二脈不是做功夫去打通的,做功夫去通是多餘的。任督二脈每個人都通。假使不通就死了。可是呢,問題是這個卦氣。卦氣也可以比喻為我們人身的電能,電能有沒有,就關係著我們人生的生命與健康。譬如女性就很明顯,月經的週期是二十八天,四七二十八,月經不會越過一個月的,一定是二十八天,除非是病態。一般稍稍提前兩天是有的。這個法則是很呆板的,同《易經》都是相同的,《皇帝內經》就是用的這個法則。經期來了以後,真正的經期回轉是五天一候,七天是一陽來復,當然也有女性身體狀況不同,三天兩天月經就乾淨了。但是不能說是乾淨了,卦氣還沒有回轉,回轉要五天一候,七天是一陽來復才回轉,每個月都是一樣。

但是這個裡邊有問題。譬如女人的生理表現得非常明顯,而男人就不十分明顯。為什麼一個經期要四個七天?月經也叫潮候,同海潮一樣,同月亮有關係。假設女人是陽(因為女性在生理上表現得很明顯,屬於陽性,男性則反,屬於陰性),可是陽中陰與自然的配合,就跟月亮與潮水的關係一模一樣。潮漲潮落,所以古代稱月經叫潮汛,依據海潮漲落而定。排卵期等於平潮的時候,海水漲到了一個高度,有很短時間的停留,這就是平潮,但一剎那之間就退潮了。

就女性來講,在四個禮拜的中間,就有一次潮訊。上半月下半月也是同樣的道理。普通我們稍加觀察,一看氣色就知道月經快要來啦。她的臉色會變,情緒也會變。有時候情緒變得很厲害,影響生理的情緒,有時候思想又很開朗。尤其女性的平潮的時候,半個月或兩個禮拜,月經快來的時候,精神最旺時最標準,要發神經也是在這個時候,要很爽朗也是在這個階段。男性其實也是一樣,他會結結巴巴的。我們中國人常說,你這個人怎麼七七八八的!說亂七八糟、七七八八,就叫反常,這是從《易經》的象數來的。譬如說你這個人不三不四的,也是《易經》的話。所以三三四四是很正常的,又不三又不四,就不是東西啦!這個人就反常啦!

要知道自己情緒的變化,只要看自己本身經期的正常與否,就可知道一個大概了。

男性也有經期,只是男性自己不覺得。男性要觀察自己,也要從這方面觀察,與女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常常問很多年輕男生們,他們青年時候在生長的過程中,有沒有忽然身體上有些地方有異樣的感覺?他們都說不知道。我說我很明顯記得十五歲的時候,身體就起了變化,尤其這兩個乳房痛得不得了。媽媽看我痛的情形,問是怎麼回事?便跟媽媽講我打拳打傷啦!媽媽聽了很緊張,講給祖母聽。祖母聽了就笑,罵我的媽媽,你當媽媽的,這個道理還不懂?告訴你,那是孩子長大啦。我問祖母長大了這裡怎麼會這麼痛呢?祖母說:你將來會知道,沒有關係,過一陣子就好啦。其實這種情形每個人都有,因為年輕人意馬心猿,心情很亂,自己不注意自身生理的變化,所以自己不知道。這個就是身上的氣候——一陽來復。打坐也是一樣,就是要在靜中產生一陽來復,這就是氣脈的功夫。其實你每一秒鐘都有一陽來復的時候,或者今天事情多了,精神很累,馬上睡一覺,這一覺睡得很好,醒過來就是一陽來復。心理狀態同身體狀態都是一樣的。

道家的長生不老術

道家要學神仙長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見性,是無法談修神仙長生不老的。明心見性是心靈的。如果我們說人們修長生不老之道是個圓,明心見性是屬於一個圓的一半,身體方面是長生不老的另一半。兩伴合起來才能成功一個圓、才完整。所以道家稱做性命雙修,就是根據《易經》來的。明心見性走的是禪宗的路線,偏向於所謂見性成佛這一面;而道家、密宗走的路子是偏重生理的一面,就是先把生理修好,修到返老還童,再走明心見性以成佛。這就是性命雙修。所以道家由《易經》這個法則產生了兩句話:「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英靈難入聖。」中國文化關於修煉生命的方法有兩派,一派反對雙修的(不是指男女的性,而是指性命雙修而言)。譬如道家、密宗偏向修命,禪宗偏向修性。另一派注重雙修,所以後來道家修煉長生不老的才有「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的警語。只曉得煉功夫,煉精氣神、煉氣脈,把身體搞好,就是只修命。下面一句是「但修祖性不修丹」,講佛家的人光念佛呀,參禪打坐呀,身體方面不管,那就「萬劫英靈難入聖」了。不修命就不能煉成純陽之體,不能成佛、不能成仙,永遠也不會成功的。這也是真話。所以中國正統的道家注重性命雙修。

性命雙修的法則,要身體與心靈同時並重。氣脈的道理,就是復卦的道理。記得一位女同學問我說,照老師你說的,我就沒希望啦?我的卵巢已經拿掉了,還能修命嗎?我說,這個同我說的沒有關係。另外一位女同學說,她的子宮也拿掉了,是不是也沒有希望了?我說這我就不知道了!我還沒有變過女人,不曉得女性的情形,只好跟她打太極拳,把它推過去了。就道理講,既然把子宮拿掉,就不要修命功了,只好去修性功吧!人體生理上的機能,最好不要輕易割去或拿掉一種。現在醫學上隨便拿掉人家子宮是很不妥的,被拿的人也很冤枉。譬如有位婦科名醫,最喜歡給人家拿子宮了!我們稱他為拿子宮的高手,今天開了多少個,昨天開了多少個……有時候把人家肚子打開,沒有病,便把人家子宮割掉了。所以有些人實在被割得冤枉,有時絕對地相信科學、相信醫生是錯的啊!不相信科學、不相信醫生,也是錯的啊!我常常想有些人很奇怪、很可憐。如果要我把自己的生命捏在醫生的手裡,我是不幹的。我的生命為什麼要交到別人的手裡?你是醫生,你不一定比我高明呀!把生命交到醫生手裡,一般人就是這樣,吃了藥也不曉得是怎麼回事,該不該吃、會不會醫好病,都不知道,真教人替他感到無奈。人有時候真是笨得不得了。

修命功這件事,要懂得這個運。什麼運呢?這意思就是道家採取活子時的說法。子時就是復卦,一陽來復。其實女性過了四十九歲,不一定說經期完了就沒有希望了。拿女性作標準的原因,是因為女性的生命顯得明顯。假定女性在月經還沒有斷以前,修命功返老還童就快了。如果過了七七四十九或在五十幾歲,沒有月經了,要加一倍的力量,才能修持到氣脈通,月經重來。這是有可能的,我們同學裡邊有幾位就是這樣。記得一天夜裡,一位同學打電話給我說:老師,嚇死我啦!我問她什麼事這麼驚慌?她說:我以為是我血崩啦!我說你那麼大年紀,不會吧!她說:現在證明完全是月經來了。我說那就恭喜你啦!她問還有幾天?我說我沒有見過老太太修行,不過根據原理,我可以告訴你,或者一禮拜或者半個月,再等三五天你就知道了。因為我要瞭解女性修持一陽來復的情形,叫她再回轉時要告訴我,每一點都要告訴我。因為我是個男的,女的情形我不懂。道理、原理、方法我可以告訴你,經驗我沒有,要請你告訴我。她後來告訴我說:是不同,這個月經過了以後,平常感覺到病痛的地方,骨節呀、老化地方統統都變啦,心情也感到很年輕。她說以前感覺到看一切都很悲觀,年紀大啦,孩子們出去了,什麼都感覺索然。自這個來了以後,這一階段什麼都不一樣了,心情也變了,反而感到生死都無所謂了。但也並不是因為自己衰老了,覺得應該死,不是的,反而覺得更有生命、更有精力、更覺得年輕,甚至可以做到掌握生命——假設我現在要病死啦,我對生命有把握了!

我說是這個樣子,在生命上這就是復卦的道理。

女性修道的秘訣

上一節講了我們本身生命的法則,與地球上自然界法則——天地、氣候法則是一樣的,所以道家把人身當做小天地。這個人身肉體的小天地,也有一年四季變化的不同。所以我們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好一點、有時候壞一點,有時候心理上煩一點,或者心情平靜一些,普通一般人不大注意到這一點。至於生命上氣化的作用,平常各位同學提到煉氣功呀做什麼的,大家要注意,所謂氣化不是呼吸的氣啊!也不是煉氣功那個氣啊!那是氣化的氣,是我們身體的一種生命能。剛才我們講的是女性。這有兩個法則,但不要一定看成圓圈,由復卦到乾卦,陽能是這樣上升的。拿身體來講,是由下到上,身體精神是很健旺的。假設你懂了這個法則,你可以體會一下,尤其女性經期到了最高潮的時候(每個月的排卵期前後),接著便要下降。循右邊這個法則下降,情緒身體都會有變化。有些人說不定上半個月精神好一點,大部分這個法則是呆板的。不過,也有些人特殊。由於她自己的感受與觀點不同,認為自己下半個月——就是月經要來以前,精神會特別好。一般來說,這個法則是呆板的。

有些女性修道,尤其是出家的女性,常常覺得經期延後了,便心裡不安,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假使還沒有到更年期以前,你三個月、四個月月經不來,就非恭喜你不可。不過有時候是病啊。這種病在中醫叫停經,或者叫滯,那是病態。如果身體狀況是好的,氣脈是對的,那你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不來經,在一二十歲、二三十歲,因為學打坐功夫使經絕不來,這個在道家而言,叫做斬赤龍。女性修道,拚命修這種功夫,年輕的時候就把赤龍斬斷,便有了初步的成就了。所謂「斬赤龍」是道家的術語,密宗沒有。

我在西陲時,常跟密宗的大師們談論這個問題,彼此交換意見。一般人對密宗大師都很恭敬。有時候我們單獨相處在一起,大家都很隨便。我說你們密宗主要的方法,是道家過來的啊!我的看法如此。道家修行的方法,可能在秦始皇以前從印度來,便和中國文化混合了。也就是說,中國早就有這一套了。因為秦始皇的時候,印度已經有一批修道的人來中國。從歷史上我們知道,印度過來的這一批人中,有兩三位會神通的。秦始皇知道以後,便把他們關了起來,但是秦始皇關不住他們,他們自然就出來了。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當時印度有關生命修煉的方法,已經與中華文化交流了。密宗對女性斬赤龍的修法並不知道。

有一位活佛告訴我,有一本古代佛教的經典上有這項記載,但是方法不懂。我說我知道。活佛說:那請你教我。我說不行,我們要交換!你們最寶貴、最秘密的方法是什麼?拿來我們彼此交換談談……女性修道月經停止時,不要搞錯了,有時候是停經的現象。究竟是停經或者修持的功夫到了,要你從臉的氣色、身體精神的狀況去區別哪是病態,哪是功夫。如果真的功夫達到了,她便變得年輕,經期停止了,那是必然的!換句話說,這個女性一定返老還童,回復自己青春時期。這個身體生命的作用,已經回到十三歲月經還沒來以前的狀況,一樣的作用。這個時候一定是乳房收縮,恢復到十二三歲,男女無分別那個境界。那決不是說乳房生了癌症、乾癟了。有些人自己卻在冤枉擔心了。

我也發現一些女性,並不是她功夫好或修道修得好,而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撞上啦,月經停了。結果她幾乎被嚇死,趕緊找醫生看,吃通經的藥,她以為打兩針就通經啦。因為不懂這個原理,所以受冤枉,也沒有辦法。一般男性修道更糊塗!因為男人身體一般的徵候不顯著,你更難拿捏得住。其實都是一樣,如真做到任督二脈通了,跟女性斬赤龍的功夫也差不多了。任督二脈這個道理,就是這個圓圖的道理。從復卦倒起來到姤卦到坤卦,一升一降,這個中間氣的升降,就很困難了。它有一定的方法與次第。

我常常告訴大家,你們要知道修道是個科學的,不是宗教的迷信,同宗教沒有關係。你信你的上帝也可以,你信你的菩薩也可以,你信你的太上老君也可以,甚至你信你的哈不楞登也無所謂。反正上帝、菩薩……是個代號,而我們生命的法則是個科學。如果你懂得了這個法則,自己會非常明顯地覺察到自己生理的狀況,及生理上起的變化。有時很沉悶、有時很鬆快,在修持上也是一步一步、一個一個的徵候,會很明顯。有時候有進步,有時候像是病態,覺得五臟六腑哪部分像有病了一樣的痛苦。其實是卦位上的一個變化,也就是《易經》所謂的爻變,一爻、一爻的變化。因為爻變是必然的。你懂了這個法則,先把生命的法則把握清楚了以後,再觀察宇宙的法則、地球物理的法則,一概都是一樣,很清楚。這是講圓圖方面。

剛才我們提到了一個問題,沒有解釋清楚。復卦這個地方道家又叫活子時,所以修道的人打坐,要想修到氣脈通了,必須懂得復卦的作用。復就是生命的恢復。不過我們普通人,因為有了夫婦的關係、有了家庭子女的關係,等到那個生理的能力恢復了以後,生理的慾望就來了。來了以後,你要用「善守」的要訣,在那個中間能夠把握得住。這個時候拿準了,人的生命就可以自己把握了。至少在學理上是如此。這也只有在中國《易經》文化中是特有的。

這種把握生命的法則,甚至生死也可以自己控制的,全世界文化都沒有,只有我們中國文化懂。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自身都有這個工具,這個法則是我們身體上的變化。十二經脈的變化,同十二辟卦的變化,五臟六腑的變化,及裡邊方圖的變化,理論都是一樣。這個法則等於一個公式,科學、化學、物理的公式,像國家法令的規定一樣,是沒有辦法違反的。同樣地,這個太陽的行度——春夏秋冬,也是沒有辦法違反、沒有辦法脫離這個大法則的。等到身心兩方面修成功了,就可以跳出這個法則了。跳出宇宙這個法則,便成了超人,就是有超宇宙的力量了。

所以道家修長生不老的敢說這個話,就是因為掌握了這個法則之故。

活子時的奧秘

前面我們一再提到「活子時」這個名詞。先說子時,就是每天夜裡十一點鐘開始,是一陽來復了。大家過夜生活都過得很糊塗,現在的生活,差不多把子時都浪費掉了。我每天夜裡差不多到十一點鐘,把每天的書稿等工作準備好了,便上班。事繁的時候,差不多快到一點鐘才開始我自己的事。像昨天夜裡,有一篇文章還沒寫完,心裡很煩不想再寫了,明天再說吧!街上出版的好書壞書,都是一位同事找來給我看,一找來就是一大堆,隨時有好幾本書在那裡擺著。我隨便抽出來一本,蠻好看的。看一會兒已經聽到樓上出家人敲板子了,曉得已經五點半啦!

五點半還睡不睡呢?這個時候的精神反正不要睡了,因為把這子時已經浪費了。這個陽能,這一天的生命能,這一夜已經把它浪費了。當然我看書的時候,這個陽能我一邊還在把握它,不把握它受不了,明天上午做起事來一定頭痛的。當然我也可以不睡覺,但總是不大好。而且你要注意,這個清晨五六點鐘躺下一睡,可以睡到下午兩三點鐘,要過了午時才夠用,生命力才能恢復。

一陽生固然重要,一陰生也很重要。陰陽兩個起頭都很重要。可是我們一般人這個時候把它都浪費掉了,不曉得把握它。

其實把握這個活子時,並不一定要打坐,不一定要做功夫。問題是你知道了以後,大概有一刻鐘(古人一個時辰分四刻,現在兩個鐘頭是古人一個時辰)你如何把它把握住?這是非常非常難的。把握住了,就是活子時。活子時還有個人生的奧秘:病剛好的時候,或大病之後,就是活子時。尤其是傷寒病或癌症,不管你中醫西醫,一定要七天以內的休息。這一個七天最嚴重,傷寒說不定要拖到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夠好,才能把病菌完全殺死。就是普通的感冒,你覺得不要緊,我看是很可怕的!感冒的細菌在體內潛伏十八天,事實上不止十八天,有三七二十一天的。這個力量在你身體裡邊,你吃藥不吃藥,都是差不多。吃藥是把你的痛苦減輕一點,真正感冒一進來,你要把它排除清楚了,等於女性的月經一樣,要經過兩三個禮拜以上。但是這個中間,如果病沒有好,你又感冒了,你的生命便要退化下去了。

所以我們生命衰老死去,都是平常覺得沒有病。依我的眼睛看,沒有一個人沒有病的,絕對有病,隨時都有病。所以我今天還跟劉壽公講笑話,我說我養生的道理,跟別人不一樣,我決不讓身體內有一點不舒停留在那裡。只要身體有一點不舒服,立刻吃藥,非要把它排乾淨不可。不把它排除了,等於讓一個小偷到你家裡住下來一樣,你不把它清理出去,它會慢慢作怪的。可是一般人不這麼想,只要稍微好一點,他便不管了,其實裡邊還有很多問題。很多人覺得自己精神好得很,實際上他已經快到民權東路殯儀館訂位置那個樣子了,他自己還不曉得。生命是非常可怕的,不要看你年輕,實在大意不得。

病了以後回轉便是活子時,一回轉來以後,普通人就糟啦,一般都會轉到愛慾上。生命功能一回轉到愛慾上來,他那個生命能就又要消耗掉了。如果生命能回轉得過來,你能把握住它,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了。生命能本身是沒有慾望的,沒有男女兩性相愛的慾望。但是這個生命能,這個陽能活子時回轉了以後,由於我們習慣裡邊有男女愛慾的緣故,所以就把它引導到這個方向去了。這個生命能就是這樣。

一陽來復與迴光返照

我們人死的時候,快死以前,精神會特別旺一下。尤其正常老年人要死的時候,忽然精神好過來了,把兒子老婆都找來,叮囑些事情大概就很快了,一二十分鐘就過去了。這種情況中國人的老話叫做迴光返照,其實這就是一陽來復。一陽來復又是個生命的開始,但是人平常不做功夫是把握不住它的。假使能把握得住,便會突破了這個死關。這一關如果平安過去了,還可以活得下來,身體還會很好。

所以我們說迴光返照就是活子時,這個復卦隨時都有。這也就是剛才所講潮水漲落一樣,那個高潮——就是平潮,所謂的平潮時間很短,潮水的漲是慢慢地漲。像我們小時候到海邊看潮水漲,看到遠遠的潮水,一波一波地漲上來,漲到一個高度的時候,它不流了。不過我們小的時候沒有注意,只是在海邊玩,只曉得在海邊看潮水平啦。這就是古人講的「人平不語、水平不流」的道理。

潮水漲到平潮不流的時間非常短暫,我現在回想,在海邊玩的時候,大概有十幾分鐘,最多不到半個鐘頭,就看到平潮那個潮水不動了。再一下就看到潮水慢慢地退了,漸漸地短下去,矮下去……而海邊的漁民都曉得今天是初一呀、十五呀的,什麼時候退潮,他們會馬上知道,早把漁船準備好了。我們那邊漁船很少,你們到台南安平港,看到漁民們把漁船背上一拖就出來了。很大一條船,他們把船放下去,一隻腳跪上去,一隻腳一蹬,那真是一瀉千里,比滑水好看得多了。一個小個子在船上,一隻腳一蹬,我們站在那裡看,一下就看不到影子了。潮水退得很遠,海邊魚蝦順手撿來就是,不到一個鐘頭船就回來了,我們還在海邊玩。漁民滿載而歸,帶回來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魚蝦,黃魚還咕咕咕叫呢。海邊的漁民們拿黃魚用水一沖,連肚子都不剖,帶著魚鱗就下鍋了,那真是別有味道。現在已吃不到了。現在吃的都是冰凍過的、死的,已經不叫海鮮了。

我們知道了這種漲潮的現象,就可以知道我們身體同這個法則也是一樣。邵康節說在子頭午尾、一陰一陽,都要注意。所以我們每天不但夜子時要注意,中午的午時也要注意。你看吧!一個人到了午時,有修養與沒有修養感覺就不同了。有修養的人他知道午時來了,要做功夫了,有時候想睡覺了。一般人則昏沉了,因為陰氣來了。但大家不要認為只有陽氣可貴,陰氣也一樣可貴。兩個是平等的,因為陰極陽生,男人可貴,女人也一樣可貴。所以,不要光是站在男性的立場講話。一切都是平等的。《易經》的道理絕對是陰陽平等的。不過邵康節提到活子時,只提這一面,你就要想到對面的這一方也有活午時。人做事覺得疲勞啦,腦子都不想啦,那就是活午時姤卦來啦,特別需要休息,必須睡眠。睡眠休息會恢復精神,這就是陰極陽生。復卦與姤卦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陰陽交媾。所以人需要休息。

一般人靜坐後精神會好,因為平常隨時在姤卦中,靜坐開始了復卦,當然精神越來越好,達到陰陽交媾,這個媾就是男女交媾那個媾啊!不過古人覺得不大好意思用它,只好把這個媾字寫成姤了。實際上真正古老的《易經》,就是女字邊男女交媾的那個媾字。這個陰陽交媾的法則,是自然的道理,生命重生的道理。可以後世加上理學家,加上宗教家道德的、戒律的觀念,反而把這個媾換一個字來講了。意思是給你難懂一點,免得你搞清楚了,反而不好。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我們知道了邵康節這個復卦的道理,就是活子時的道理。邵康節是宋代有名的大儒,也是易學大家。他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夜正十二點鐘,就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沒有改變、沒有移動,就是平潮的進修。這時陽氣——生命的功能,剛剛恢復,就是一陽初動處。一陽剛開始動,將動未動之際,就是萬物未生時。所以禪宗講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沒有什麼了不起。其實人到疲勞已極,什麼話都懶得講了,那也是一念不生啊!不過那個陰境界。可是一般人不懂得這個學理,認為陰境界一來就害怕了。陰境界就讓它陰境界,陰也不錯,陰極就陽生嘛!它是必然的。

一般修道的人很冤枉,不懂這個學理,我們知道陽極也陰生。你今天絕望到極點,慢慢慢慢地進入到什麼都不知道,那就是陽極陰生。

「冬至子之半」,一半一半,平潮時候一半一半。所以我財才講我們小時候在海邊玩耍,看海潮在平,冬至子之半看到潮水平的時候,同我們心情身體一樣,平靜異常,非常寧靜。「天心無改移」,天心是我們中國《易經》道家的話,就代表生命的本相。無改移就是沒有動過,這個時候要把握住。這個時候就是「一陽初動處」,是生命的根源。「萬物未生時」,就是禪宗所謂的「本來無一物」,很清靜的境界。

但是我們懂了《易經》的道理後,就瞭解這個清靜不是永遠可以保存的,那是不行的。永遠保存不變的話,陽也變成陰了,變成了死東西啦。陽能是個生長的東西,「能」是個生長的氣化。至於陰呢?陰是個收藏的東西,陰極就陽生,必定會收藏進來,所謂陽施,陽性是放射的;陰藏,陰是代表女性。陽施陰藏,是兩種功能。那麼修道要到什麼程度呢?最後還是要到達邵康節說的「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這個時候就是平潮的時候——不陰不陽、半陰半陽、無陰無陽。這個境界是個最高的境界。假設一動,不是陰就是陽,這個復卦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也就在這裡邊。

人的這個生命,每天活著,如果沒有用修養功夫,每天在生理上補充些、賺些什麼回來,那就很吃虧了。不要認為過一年是長大了一歲,那是又殘廢了一歲,又損失了一歲。所以老子說:「物壯則老。」一個東西壯盛了,就要變老,「謂之不道」,老了就要死亡。死亡沒有什麼了不起,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不過是一種變化而已。這個卦變了,本來是乾卦變成坤卦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要大家把方圓圖——就是象數最重要的這一環弄清楚。大原則我都告訴大家了,你們自己去研究十二辟卦、方圖圓圖、六十四卦就可以了。這個東西搞不清楚、不背來,你沒有辦法研究《易經》。這是你要講講文字,那倒很容易了,那不需要我來講了。

我們要知道,《易經》重點在象數里頭。把方圓圖及六十四卦弄清楚,這上必須的事情,否則我勸你們也不要去搞這個東西了,也不要管它有沒有道理,不要再浪費自己的精神。尤其是修道的,不把這個搞清楚了,你修道會走很多冤枉路的。弄清楚了,你就曉得我們人乃至於每一天、每一個時間,思想、身體都有它的變化,而且它的變化都是這一個法則,隨時你都曉得自己到了什麼卦象,回轉頭來檢查自己的身體,會很清楚。有時候不是病,卻有病的現象,有時候覺得精神特別旺盛,你注意,現在已經在病態中啦,很嚴懲的病態。往往在這個時候人會死亡,死亡都是在精神最旺的時候產生的。相反地,一個人隨時也會感到身體很衰弱。有些同學常問我:老師,我今天身體很不好。我說你放心,你的命長得很啊!因為他知道身體不好,便什麼都不幹了嘛!又是吃藥、又是休養,當然不會有問題。如果你認為身體好得很,不注意、不心小,那你隨時都會完蛋。這個法則,在方圓圖、大運、小運都是一樣的。我們今天介紹這幾張表,大家要仔細研究,當然也要參考很多的資料、很多的書,尤其是道家的東西。這個問題,我們介紹到這裡為止。

【修正日誌】 2014.12.21 根據網友「charles」提示將「無往不復 無平不陂」段補齊

【勸學網】衷心感謝每一位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易經系傳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