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12章 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乾坤其易之縕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孔子的宗教哲學

這一章是上傳的總結論。這個總結論可以說是《易經》對宗教的總評價,也就是對大家信宗教、求神、求菩薩、卜卦、算命的總結論。《易經》不是迷信,是破除迷信,同孔子諮的大同精神是一致的。

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孔子首先引用大有卦上九爻的爻辭說:「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大有卦就是火天大有。上卦為火下卦為天,就是火天大有。這一卦上九爻的爻辭講了「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從表面上一看,是上天保佑,大吉大利的卦。「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這就是孔子宗教哲學的意義!世界上多少人都想求上帝、神、菩薩的保佑。孔子說,沒有那麼簡單,菩薩、神不是傻瓜,你給他跪一下,他就保佑你啦!沒有那回事。人人都求上帝保佑,上帝太忙啦。兩邊打官司,都要請他保佑,上帝也不曉得保佑哪邊好。尤其我們大家拜菩薩、拜神,花最少的錢,求很大的願,所求的事情太多了。你想想,一個人花上一二十塊錢的本錢,買串香蕉呀、蠟燭呀什麼的,所求的就是發大財呀、升大官呀、保佑平安呀……很多很多,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所以孔子說「佑者助也」。佑就是保佑,本省話就叫保庇,保佑就是保庇。他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上天有菩薩有神靈,是順其善道而助之,不是說你燒支香、磕個頭,菩薩就保佑你了。大家都知道,西藏都是信佛的,照說應該沒有土匪了!結果一樣有土匪。西藏土匪搶了人,馬上到菩薩面前懺悔說:「下次不再搶了」;到了下次照樣搶,搶完了又去跪下懺悔:「以後不搶啦」……這樣子就不順了。「人之所助者信也」,人要想注上天的保佑,必須先自助而後人助,這絕不是迷信,不是求神拜佛就可以得到上天保佑的。所以「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要有了信譽,別人才幫助你,人若沒有信譽,誰肯幫助?人都如此,何況菩薩?何況上天?

因此要「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尚賢」,就是要能向善,便「吉無不利」了。所以要想得到上天的幫助,必須要從自己先把人做好。「履」,古人就是走路,本來是指鞋子,後來引伸為走路。「履信」,自己做人要自信信人,要自強自立,自己為善。「思乎順」,思乎上天之意,上天有好生之德,是至善的。這是天意,天意是止於至善的。所以我們中國古人講「天心至仁」,天心是仁愛的。

「又以尚賢也」,這是注重賢德的行為,自己能夠尚賢有善行,才可以得到天的幫助和保佑。現在一般性宗教,大家都是在向神明行賄,好像菩薩上帝也都在貪污一樣,而且善男信女們行賄還不花本錢,只要跪到那裡磕兩個頭,散會了哭一場,上帝就會保佑你。這個主意完全錯了!一定先要懂得自助天助的道理,自助人助,這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所以人能夠自己尚賢,才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這樣才是大吉大利,無所不利。這是孔子解釋大有卦上九爻爻辭,而對《系辭》上傳所下的結論,也是孔子《易經》宗教的教義,是永遠不偏向於迷信的教義。

沒有聲音的語言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這是孔子的名言。天下的書本,不管是聖人的經典(聖人的書本叫經典,普通人的叫書本),還是任何書本,都不能完全表達出來它真正要說的話。我們講的話並不足以代表我們的意思。有時候一句很好的話會變成壞意,被對方誤會了。所以我們講話往往會有辭不達意的情形。人類的文字語言,不管英文、中文,任何一種語文,到現在還很可憐,也還不能表達人類真正的意思。假使真能表達意思,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誤會了。文字語言不但不能表達人類的意思,更不能表達一切生物內的思想,它只是一個臨時用的符號而已。

這個符號的使用也有很大的限制領域,人與人之間的講話,不一定只靠嘴來講,還要靠表情。譬如我們看到一件驚駭的事情,會大聲地驚叫「哇」;看到一件好事,也會同樣發出「哇」的一聲。同樣是一種「哇」的聲音,它所表現的意思,還要看那個人的表情,甚至他的肌肉、眉毛、眼睛、手勢等。一個人講話,全身都在講話,可見文字、語言並不能完全表達人們的意思。

二十幾年前的時候,大家主張用錄音機傳播的教育法。我說沒有用,假使錄音機或擴音器可以教育的話,世界上便不需要有人教書啦!世界上發達國家教育用錄像機、電視來代替人,還是隔了一層。現場就不同了!因為教育除了言語、態度等等以外,還有一種講不出來的感受與力量。這個道理很多古人都講過,孔子在這裡就特別提出來:「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書是由許多的文字集合而成的,文字語言既不能表達人們的真正意思,所以做學問,瞭解一個東西很難。根據「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這兩句話,我們便知道不少史書是不可靠的。歷史上說的多是假話,只有人名、地點是真的,內容卻不一定是真是。但是小說呢?正好相反!小說說的都是真話,可是那個人名、地點卻是假的;那個事情好像也是假的,中是人類的確發生過那樣的事。所以我是主張看小說的,而且我認為一個不讀小說的人,恐怕也是一個永遠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我們小時候讀書,一方面讀很古老的古書,一方面也偷偷摸摸地讀小說。像我們小時候讀小說,是擺在抽屜裡的,《易經》是擺在桌子上面的。父親坐在後邊,兩眼瞪著。我們嘴裡念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眼睛看的是《紅樓夢》呀,《三國演義》呀,等等。讀小說的確有好處,我是極力主張看小說的。很多家庭不准小孩看小說,我的家裡是小說教育,在家裡功課可以馬虎,小說不能不看。不過孩子還沒有成人之前,要看什麼小說,要先問我,我看了才告訴他可不可以看。有些小說不是不可以看,是要等你年齡到了才能看。

聖人之意

歷史上有許多事情說不清的。寫歷史的人除了文獻不全,整理難明外,還受了很多客觀環境的影響。像司馬遷寫《史記》,要藏之名山,傳之後人,就是一個例子。所以研究起來很困難。有時候研究歷史也非常可笑,這個就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道理。那麼照孔子提出來的觀念來說,「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也就是說我們讀的這本書——《易經》,不是永遠沒有方法瞭解了嗎?准此,那麼一切古聖人、佛、上帝、耶和華等,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我們人豈不是也永遠不能瞭解了嗎?

孔子的答案是「能」,有辦法瞭解。他特別推崇《易經》,他說這個語言文字固然不足以表達聖人的意思,但是「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卦就是圖案。有時候言語文字不能完全使人懂,還必須要靠圖案來瞭解,借圖畫來表達意思。這就是古人為什麼要用圖案來替代文字語言的道理。

現在我倒很欣賞美國人、日本人研究《易經》,都變成圖案、漫畫來研究,更接近事實。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日文精華》,上邊就有那麼一幅漫畫:太陽照得大地很光明,火在天上燃燒,旁邊注了個卦名,就是天火同人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光明。這就是「設卦以盡情偽」。但是要想把這個發生的思想情緒、內外、真假統統講清楚的話,光靠卦與圖還是不行,必須還有文字。圖案與文字配合,才能真正表達聖人的意思。所以說「系辭焉,以盡其言」。卦和爻下面有文字,這個文字就叫系辭。

我們古代所謂的古文辭,是用的這個辭。現在很多人評論一篇文章時,說它的文「詞」如何如何,這個「詞」是詩詞歌賦的詞,是專稱、特稱。詞又有各種不同的調子。詩有一定的規矩,五個字一句就是五言詩,七個字一句就是七言詩。把詩的長短句聯起來變成詞,也叫「詩餘」。詩餘也是一個專用的名稱,是一種獨特的文字體裁。一般文章裡邊的文句就叫「文辭」,但是現在如果我們寫成這個「辭」,年輕人看了往往會給你改成詩詞的「詞」。有時候看了真教人感慨萬千,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實在教人無可奈何!如果你要把它改過來,他反而說我們錯了。究竟是他錯還是我錯?就不知道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可以知道,辭就是文句。卦下面掛上文句「以盡其言」,是要完全表達卦的意思。所以文字的意思,就是把我們的思想、意思,變成無聲的語言,再由語言變成文字。僅僅文字也還不夠,還要圖案,跟我們現在講話的圖案一樣。身體的動作、臉上的表情等就是講話的圖案,所以啞吧講話,用的就是國際通用語言的手勢。手勢也是畫,也是圖案。那麼這樣夠不夠呢?還不夠,還要能「變而通之以盡其利」,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文字、言語加上卦、圖案,還不夠,大家還要研究卦的意思,還要懂得變通。不是呆板地執著這個卦辭,文王怎麼說的,孔子怎麼說的,就此完了,那是不一定的。等於算命卜卦,某一個解釋對某人有利,換一個人就不利,這個中間就要知道變通了,要能「變而通之」,才能「以盡其利」。可是「鼓之舞之以盡神」,那就難了。鼓舞當然不是打鼓跳舞,那是個形容詞,很難解釋。鼓是充滿、昇華,最高的智慧。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你充滿了智慧,達到最高點、昇華啦!這樣才懂得「神」。

神,我們前面已經解釋過了,神不是菩薩、也不是上帝,宇宙間有個看不見、摸不著不可思議的東西,中國的文字就叫它神。

念佛珠與乾坤圈

下面是孔子在上傳的總結論中,告訴我們研究《易經》要特別注意乾坤兩卦。孔子說:

乾坤其易之縕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乾坤其易之縕邪?」邪就是耶,不是邪(xie),古文中這兩個字是通用的,不要把它當作妖邪的邪,那就錯了。邪就等於我們白話文歎氣的聲音,「啊呀」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乾坤兩卦是易的根本,這兩卦的內涵,蘊藏就很多了。《易經》的內蘊,特別要注意乾坤兩卦的變化。過去我們發給大家很多圖表,像十二辟卦、方圓圖等等,都是從乾坤兩卦開始。乾坤兩卦研究通了,學《易經》就好辦了,所孔子說:「乾坤其易之縕邪?」

伏羲八卦方位圖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所謂成列,大家看下面這個圖:

這是伏羲先天八卦圖,乾一、兌二、離三、震四,一個行列在左邊;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另一個行列在右邊,合起來好像一個蘋果一樣。乾坤兩卦分列兩邊,實際上不是兩邊,乾坤是兩個圓圈,像佛教出家人用的念佛珠。道家呢?不用這個東西,用兩個圈圈就是乾坤圈。乾一、兌二、離三、震四是陽面;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陰面。方圖圓圖,各有各的行列,橫圖呢?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從下面一路發展上來。下面大,上面小,而且多,就像植物一樣。一顆小的種子一變就變成森林,這樣叫做成列。照這樣看,乾坤兩卦的列就很多啦!現在,我們把先天圖假設成平面來看:

乾為天,兌為澤,乾與兌配,就是天澤履,翻過來就澤天夬……依次類推,列表如下:

乾為天兌為澤天澤就是履卦
乾為天離為火天火就是同人卦
乾為天震為雷天雷就是無妄卦
乾為天巽為風天風就是姤卦
乾為天坎為水天水就是訟卦
乾為天艮為山天山就是遁卦
乾為天坤為地天地就是否卦

配就是把它組合起來,古人就叫它配卦。第一卦是乾,乾為天。第二卦為兌,兌為澤。乾與兌配就是天澤履。第三是離,離為火,乾與離配就是天火同人……依次乾與巽配就是天風姤,這是一列。如果翻過來組合呢?兌為澤,澤就是海洋,兌與乾配就是澤天夬,依次離與乾配就是火天大有……巽與乾配就是風天小畜。像這樣的成列,有很多的變化跟應用,列表如下:

兌為澤乾為天澤天就是夬卦
離為火乾為天火天就是大有卦
震為雷乾為天雷天就是大壯卦
巽為風乾為天風天就是小畜卦
坎為水乾為天水天就是需卦
艮為山乾為天山天就是大畜卦
坤為地乾為天地天就是泰卦

乾坤就是這樣的成列,大家要弄清楚,你把這些搞清楚了,將來觀察一件事物,就不僅只是看一點、一面了,便會從多方面的觀點、多方面的角度去瞭解多方面的事物。所以孔子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地球的輪迴

你懂了這個道理,易的作用——天地的作用,就在這個中間起了變化。所以孔子告訴我們,要研究《易經》,乾坤兩卦要搞得非常清楚,「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我們生在天地之間,上面有虛空,下面有地球。如果沒有天地,就沒有人跟萬物,這是事實的現象。研究《易經》,乾坤兩卦的重點要把握住。不懂得乾坤兩卦的妙用,也不會懂《易經》。所以說,「乾坤毀則無以見易」。乾坤如果沒有了,也不需要研究《易經》了,人類一切的文化也都不需要了,因為空嘛!「空」,什麼都沒有了。易既然不可見,《易經》的道理、學問、哲學都沒有啦,人類文化便也根本沒有了,那麼這個宇宙又回到冰河時期,回到了空的境界,回到了天地沒有開闢以前的世界。因此說「乾坤或幾乎息矣!」

不過要注意啊!孔子這段文字有一個深義,很深的道理,「或幾乎息矣」!「幾乎」息不是真的息滅啊!宇宙是永遠不會死亡的,地球毀了,另一個世界又會出來。不能說人死了,就一切都完了。這個生命是無窮盡的,第二次還會回來,第三次也會回來。不過第二次回來不一定跟第一次來時一樣了,或者女人變男人,或者男人變女人,或者變別的,都不一定!這就是輪迴的道理。世界上沒有真正死亡的東西,這是中國文化《易經》的哲學,所以叫做「生生不已」,以至於永遠永遠。我們中華文化認為,世界上永遠沒有死亡。

所以孔子在這裡也特別強調,乾坤真的會毀滅嗎?孔子在這裡用了兩個虛字。我常常告訴同學們,寫文章要懂得用虛字,不管中文外文,懂得用虛字才是好文章。這個虛字看似不相干,孔子寫《春秋》的笑法就叫做「微言大義」,「微言」就是虛字,在文章裡看似不相干,好像可以拿掉一樣的虛字,但是關係很大。譬如說孔子這裡用的微言:「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就是這樣。「或幾乎」?如果不懂得虛字,幾乎個什麼呀?

這就等於趙匡胤當年做了皇帝出來視察,看到城門上寫了四個字,我們姑且說它是「台北之門」。趙匡胤騎在馬上,一邊走,一邊考驗他那個秘書長陶()。趙匡胤本來並不想用他,但是找不到更好的秘書長。他一方面討厭這文人無恥,一方面也實在找不到一個文章好、可以用的人,就只好用他了。他說城門麼,為什麼四個字?只寫什麼門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之門」?陶()說:皇上,那個「之」呀就是助語詞,用來幫助語言的。趙匡胤就吼道:書獃子就知道那個之乎者也,助得個屁!什麼助呀!

在這個地方,那個「之」字可以拿掉,可以不拿掉,這是真的。但是像孔子這一句話:「乾坤或幾乎息矣」,這幾個字決不能命掉!微言裡面有大義,幾乎、也許、或許、差不多。差不多是死亡,但沒有死亡;差不多快成功,但還沒有成功。不懂虛字,你就看不通它的真義。所以這種虛字要特別注意!虛字在孔子的文章裡經常出現,孟子也善於用虛字。虛字用得不好的文章不能看。現在的白話文不用之乎者也,卻用了呢嗎啦呀,也是一樣。有時候多用一個「的」字,或者少用一個「的」字,就差得很遠,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

有情世界

「形而上」這個哲學名詞,大家都很熟悉,最初還是孔子提出來的。什麼叫形而上?再看下面的話,你就懂了。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孔子接上文說:「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所以形而上者,萬物都有形象。上帝在沒有雞沒有蛋以前,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先有雞呀先有蛋?不管你雞也好、蛋也好,只要你有了蛋或者有了雞,已經是形而下了。形而上的,你說上帝創造萬物,那誰創造上帝?所以上帝是形而下的。如果說上帝上上帝外婆造的,那上帝的外婆又是誰造的?外外婆是什麼?哪個是形而上呢?這就是哲學問題的形而上,稱這為本體論。

「本體」也是假定的名稱,孔子說的那個東西就叫做「道」,中國人思想所講的道,就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形而上。「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下是有了萬物以後,就叫做器,「器」就是物質世界、物理世界。所以海洋哲學家柏拉圖就說,這個世界有兩種世界,一是精神世界,一是物理世界。

在佛學內分的世界更多,物理世界又叫器世界,一切生命叫有情世界,國土世界也是器世界。還有一個叫聖賢世界。聖賢世界就很難得了。是得了道的人另有他們的國土,他們的世界。佛學分世界比希臘哲學分得更詳細,更嚴重了。

「形而上者謂之道」。我們中國文化裡頭所謂的道,是代表了本體。讀古書尤其看到這個「道」字、「天」字,特別要小心,這兩個字錯用的地方非常多。這句話是說形而上的這個代號叫做道,在宗教方面講就是上帝、菩薩、佛呀等等。有時候這個道是代表宇宙間的法則或原理,有時候這個道就是我們行走的道路,有時候我們講到人文的道德規律,也叫做道……都是同一個道字,意義卻有如此的不同。我們看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應該如何去解釋?這就中命啦!這三個字要怎麼道呢?「道可道」,有人就解釋第一「道」字為形而上「道」的道,可道的「道」字就是可以說,是說話的道字。我說你錯啦,他說沒有錯呀,我們看中國古代的書,說什麼人「道」,就是什麼人說,某某人講話,就是某某人道。我說你注意啊!我們中國古書講自豪感,把「說」稱為「道」是唐朝以後的文化。某人講自豪感,說某人「道」,小說上說某某人「說道」,都是唐朝以後才通用的,唐朝以前少有這種說法。春秋舊中國時候是「曰」,孔子曰、孟子曰,現在國語我們念曰(月),春秋戰國時候不念「月」,念「呀」,就叫「呀」,閩南音廣東話就對啦!用我們現在的國語,不能讀中國書的!倒是真正讀中國書,要用閩南話,或者廣東話,比較接近古音。現在苗栗、新竹講的話為什麼要叫做客家話?就是因為過去換了朝 ,那些人不奉新朝的正朔,不用新朝的年號,就一路向南方撤退,到了廣東、到了福建,當地人因為他們是中原一的客人,就叫他們客家人。如果用我們客家語研究唐宋時候的文化,就有用處了。這類例子很多。

「道可道」這個道字,就是代表形而上的「道」,形而下就是指這個器世界,物理世界。根據西方現在所謂的宗教哲學來講,認為宇宙是神所創造。這個說法是靠不住的,我們隨便舉例來說,不但是外國,東方也是一樣,天主教說宇宙是上帝創造的,我們中國人說天地是由盤古老王開闢來的。我們小時候就常聽盤古老王開天地的故事,當然我們以前也知道這是是神話,所以在過去的戲詞就叫「扁」古老王開天地。為什麼我們叫扁古老王?這裡頭有個笑話。從前有個人有三個女兒,老大老二嫁的丈夫都很有學問,只有三女婿有點傻。有一次老丈人過生日,三個女兒女婿都回去拜壽,小女兒很發愁,兩個姐夫學問好得很,像自己丈夫這個樣子回去,恐怕會很丟人。三女兒就教他,如果岳父問你什麼人開天闢地,你就講盤古老王開天地。但是教了三天三夜還是記不住,太太沒有辦法,就弄個盤子給他掛在脖子上,如果岳父問起來你就摸摸盤子,就知道是盤古老王,表示很有學問的樣子。到時候老丈人真的問他什麼人開天闢地?他果然忘記了,便摸摸盤子,盤子是扁的,傻女婿忽然靈機一動說,「扁」古老王開天地。後來大家就叫他扁古老王了,這是一個笑話。

中國古書裡邊所繪的伏羲皇帝盤古老王圖,頭上兩邊像一個山峰一樣,有兩個角。這個是有道理的。根據人類進化學,過去人比我們聰明,腦子比我們發達。我們過去形容小孩子很聰明,說他「頭角崢嶸」。過去人據說腦力特別發達,很強。我小時候聽老人傳說,上古時候天體跟地球是相通的,人可以隨便過去玩,天神也可以過來玩。後來因為人太壞了,天體就跟地球的距離越來越遠了。這種神話,東西方都有類似的說法。你把它綜合研究了,會發現人類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想,都有相通之處。因為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演變,才把東西兩半球及世界上很多地區分裂開來。慢慢地文字也不同啦,語言也不同啦,其實都是一個來源。

現在孔子講形而上道,形而下器,這個東西很難瞭解。於是我們中華文化裡頭,就有《易經》這一門學問的出現。《易經》這一門學問,對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以及宇宙來源的究竟,「化而裁之」。不但知道它的變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裁之」。跟裁縫做衣服一樣,你把它剪裁得好,會變成一件很好的藝術品。所以文章思想、人文文化都是「裁之」。化而裁之謂之變,這個中間你要曉得變化。變化是什麼?是宇宙變化的法則。也就是說,要能確定它變的過程、動力、軌跡、趨向是什麼……這個完全要靠你的智慧來研究,這就是《易經》的學問。

割捨之難

講到這個地方,大家可以知道我們中國文字的運用是非常高明的。譬如說孔子周遊列國,到了晚年沒有辦法在外面混啦,只好回到老家去,辦個補習班打發時間。《論語》記載孔子回來的感歎說:「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吾黨之小子狂簡」,這跟現代青年一樣,現代青年就犯這個讚美。孔子說我們家鄉盼我回家,教教我們齊魯的後生小子,他們都很聰明,也很優秀,但是「狂簡」。把天下事認為太容易太簡單啦,這實在太狂、太不知道天地高厚了,這是不好的。

「斐然成章」,也會寫文章,有思想,但是這個中間,中心思想他還拿不定,不曉得仲裁。譬如民主自由與中國文化政治的關係,這個喑,東方、西方,要怎麼樣才能合於中國國情?就要「化而裁之」了。不曉得「裁」,就不能合適我國之用。有時候一篇文章寫得很好,但是不曉得裁簡,便失去了鏗鏘有力的氣概。

我還有一個經驗,年輕的時候,也很自負,自己從小便名聞在外。可是我經過一次教訓以後,以至到現在我還不敢寫文章,一輩子都不敢寫文章。在青年時候有一次做文章,我的老師還是前清一位翰林公,他說你呀,文章才氣真好,就是不曉得裁簡!我說每篇文章我都經過仔細修正過。他說你犯了個錯誤。我說請示先生,我的文字犯了什麼錯誤?他說「慳吝」。這使我最不服氣啦,我個性裡邊是個最不慳吝的人。我說「先生之言疑似過乎哉?」老師你講我這罪名太重了吧?他說你不懂,我講你慳吝,是你在文章上不曉得捨,你不懂割捨,就是不曉裁。他說你每次碰到好句子,自己不肯丟,怎麼樣也要想辦法把它放在文章裡頭,整篇文章是好的,你這個句子也是好的,但是加到這篇文章裡,便成老鼠屎了。看來割捨得難呀!

我聽了以後,驚出一身冷汗,非常感激,真的非常感激,佩服極了。這的確是我的毛病,被他指點出來,一點都沒有錯。我說先生我懂啦,這幾句我就是捨不得。他說,你不能捨不得,你要決心丟掉,用到別的地方多好,用到這一段裡邊,用到這一篇裡就不對了。

寫文章就是這樣,很多人寫文章,我看了常常感覺是有好句,沒得好文。有些人不僅會寫古詩,白話詩也寫得很好,句子也很美,但全篇連起來看,就成了抹腳布了。那真是沒有味道!這就是寫文章的訣竅,也是經驗。有進修自己寫東西,常常思想裡出了好東西,好東西就捨不得丟,明明是寫一篇政論性的文章,卻非要把些文學性的句子加進去,那就完啦。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化而裁之謂之變」。這個變很難有時候覺得這些句子不必要,但卻把它保留;有時候覺得它必要,卻硬把它刪掉。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處事的道理,同《易經》卦的道理是一樣的,要化而裁之。這就是變!不過先要通,才能知變、才能處變,否則不能應付一個人生,更不能應付時代。懂得「化而裁之」,懂得變以後,「推而行之謂之通」,然後,要推行。我們現在只會喊口號,推行什麼政策,把推行變成一個口號。要知道推之難,要把它推出去,就要懂得推行這個字。

政治上一個新的措施一拿出來,人們的心都會抗拒的,我們讀歷史就知道。一個新的政策要推行的時候,當時常遭人反對,反對者的說詞只有四個字:「民曰不便。」民就是老百性,老百姓反對,不能推行。老百姓很奇怪,任何一個新辦法,老百姓一開始都是反對的,不接受,就造反。所以要「推而行之」,把它推出來。要怎樣才能能推行而通之?這個中間怎麼推法?推而行之,瑞變成一個專用名詞,推行什麼政策,你怎麼推呀?怎麼行呀?現在人只在嘴巴上講,又不推,怎麼能行得通呢?每一件事情,報紙上把法令一公佈,天天叫推行,推也推不出,行也行不通,弄得上下互相欺騙,結果就是一推了事。所以大家要懂得「化而裁之」、要懂得「推而行之謂之通」,這就是通才之學。

如果來「推」?這中間就要懂得中國的太極拳了。太極拳的推是圓的,不是直著硬推的,硬推是推不動的。轉一個圓圈就把它推動了。一個東西如果直推硬推,要用一百斤的力量,如果換一個方法順勢而推,也許一個指頭就推動了,這就是以四兩撥千斤的道理。這個中間的巧妙,也就是智慧之學。

千秋萬代

「舉而措諸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上次我們談過,你這個人有沒有「事業」,不是你開公司當董事長、當老闆就叫做事業。當老闆、開店子那是四川人講的「玩錢」,玩弄金錢而已,那不是事業。要能「舉而措諸天下之民」的,才算事業。你的所作所為對於人類社會有貢獻,因為你的貢獻,能使世界人類安定下來,這才算是事業。這一句話要特別注意,這是我們中國文化對「事業」所下的定義。

所謂「措」,平時我們常說「舉措之間」、「舉措不定」,這個「措」不是指措施,是指安定。興措之間能使國家社會都安定了,這就叫事業。所謂一個事業,就是這件事情做了,起碼影響五十年、一百年,乃至千秋萬世。

現在人很喜歡著書。但是我常常告訴年輕人,現在著書有什麼用?沒有什麼書是值得流傳、能夠流傳的。你看八十年以來,一本書在書架上放了幾十年、捨不得丟的很少。再看古書,你就捨不得丟了。它永遠有它的價值。現在的報紙和有些書只有五分鐘壽命,甚至連五分鐘還不到,人家看了就丟了,看了也不會記得。而有些文章,尤其有些廣告文章,一拿到手裡連溜一眼了不溜就丟了,還沒有三秒鐘有壽命。所以「好」就是好,大家會告訴大家,這就是好的文章。真好的東西,要有幾十年、幾百年,乃至千秋萬代,人家不捨得丟,那才叫做事業。古人一句話說「但在淬不在多」,能夠真流傳下來的,它的價值不在數量多。你看諸葛亮的一生,有萬古功業之名,文章只有兩篇前後《出師表》永遠流傳下來。諸葛亮的一生,有這兩篇文章也就夠了。可知但得流傳不在多,真正有流傳的價值,這也就是事業的定義。

差不多先生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是故夫象」,《易經》的卦象,為什麼會有這個卦象呢?他說,上古的聖人「見天下之賾」——那個隱密、奧秘看不見的,有時候要用圖案來表示,「擬諸其形容」。一個卦象,譬如天火同人,就它的形象、容貌,把它繪成一個圖案,「像其物宜」。每個像的意思,只是個大概差不多而已,像乾為天,真的就是指天嗎?並不盡然,差不多而已。大家注意,「像其物宜」,差不多像那個樣子,譬如我們照相,照相照出來真正是你嗎?不是你。天地間沒有一個百分之百準確的攝影。乃至於自己照鏡子,看鏡子裡的自己也不是真的自己。那是鏡子裡頭的影子。所謂「像其物宜」,有一點像我而已。我的面孔究竟怎麼樣,自己永遠沒法看到,只有別人看到過。鏡子裡頭照的是反方向的,不是自己的真面孔。因此大家算命看相,百分之百的准嗎?沒有,「像其物宜」!差不多而已,這就叫做卦象,「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孔子解釋《易經》的爻,爻的意義就是交。上古聖人看到天下之大「動」,宇宙萬有隨時都在動,「動」才有宇宙,宇宙間沒有一個真正的靜態,靜態是個假象,大動小動而已。宇宙萬有的生命也永遠在動,但是動的當中有其共同溝通之處,所以「而觀其會通」,觀察它彼此通會的地方。「以行其典禮」,中間找出一個原則、法則,法則就叫典禮,古人這個典,含有「嚴格」、「確定」的意思,像擺在那裡的一個形態一樣。禮就是道理,原理,也是法則。

「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因此在《易經》卦下面繫上一些話,就是「系辭焉」,做了一些文字來說明,把爻的意思告訴我們,「以斷其吉凶」。這種法則,這種現象,就叫做爻。

說到這裡,大家要知道,天下的事情是很複雜的。它的變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譬如說,我們現在台灣社會這種情形,這個現象就是昨天、去年的現象嗎?不是的,它隨時在變。這個變動中間所發生的,往往是小事情大問題、大事情小問題。有時候看來是個小事情,卻是天下的大問題,說不定會成為很大的漏子;有時候發生的事情很大,看起來很嚴重,那卻是小問題。所以為政者就要懂得「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這個現象隨時在變,發展的前途是好是壞,你事先就要知道。這就是卦象,不需要卜的。所以古人說「善易者不卜」。真把《易經》學通了,不要卜卦、不要算命,一看這個現象就已經知道了,可以斷其吉凶了,「是故謂之爻」,這就是爻。

一言興邦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要想極透徹、極明白,瞭解這個宇宙間的奧秘,就要靠這個卦。

「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鼓是形容詞,充滿了就是鼓,閩南語裡邊好像沒有這個音,但是在四川可以隨時聽到。譬如一個人生氣了,四川人不叫生氣,他說那個人是在鼓氣。河南人也有這種說法。為什麼呢?生氣肚子就發脹,臉上青筋就會繃起來,這就叫鼓氣。四川人經常愛說:哎呀,今天我碰到某某人,一句話逗得他氣鼓脹啦!四川的土話「氣鼓」,就是這個鼓氣,氣得鼓脹了,所以鼓是充滿、發揮。「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使天下的動被發揮、被鼓起來,那就在辭章了。鼓就是發揮、鼓吹,一個「鼓」字對天下影響很大。影響了天下的動態,可見文字很重要。

那麼要想知道宇宙的奧秘,究竟靠誰呢?上帝好啊還是人好?答案還是人。就是孔子說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一切「道」都是人文的,人的價值有如此的偉大,智慧至上!智慧到達了神明的境界。我們閩南語有人稱菩薩為神明,就是這個地方來的。「神而明之」是智慧之學,通神啦、真正明白啦,還是「存乎其人」。上帝從哪裡來?是人捧出來的,菩薩也是人拜出來的。假使我們都不拜他,他一點也沒有辦法,所以說沒有人的存在,也就沒有神的存在了。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自然達到目的,使老百姓受到影響,這是了不起的聖人。「不言而語」,不需要搞宣傳,大家就都聽你的,達到所謂萬民服從的境界,天下人都歸心了。那要怎麼樣才做得到呢?每個人要從自己做起,要「存乎德行」。最後的勝利是道德的行為,不是手段。手段沒有用,用手段最後還是要吃虧的。要想真成功,「存乎德行」才是根本。這就是《系辭》上傳的結論。

《易經系傳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