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一

皇極經世書--觀物外篇衍義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一

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十,數之全也。天以一而變四,地以一而變四,四者有體也,而其一者無體也,是謂有無之極也。天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是故無體之一以況自然也,不用之一以況道也,用之者三以況天地人也。 

體者八變,用者六變,是以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變而成八也。

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變而成六十四也。

故爻止於六,卦盡於八,策窮於三十六,而重卦極於六十四也。卦成於八,重於六十四,爻成於六,策窮於三十六而重於三百八十四也。

天有四時,一時四月,一月四十日。四四十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時三月,一月三十日也。四時體數也,三月三十日用數也。體雖具四而其一常不用也,故用者止於三而極於九也。體數常偶,故有四有十二。用數常奇,故有三有九。

大數不足而小數常盈者何也?以其大者不可見而小者可見也。故時止乎四,月止乎三,而日盈乎十也。是以人之肢體有四而指有十也。

天見乎南而潛乎北,極於六而餘於七,是以人知其前,昧其後,而略其左右也。

天體數四而用三,地體數四而用三,天克地地克天而克者在地,猶晝之餘分在地也,是以天三而地四,天有三辰,地有四行也。然地之火且見且隱,其餘分之謂耶?

乾七子,兌六子,離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至陰,故無子。

乾七子,坤六子,兌五子,艮四子,離三子,坎二子,震一子,巽剛,故無子。

天有二正,地有二正,而共用二變以成八卦也。天有四正,地有四正,共用二十八變以成六十四卦也。是以小成之卦正者四,變者二,共六卦也。大成之卦正者八,變者二十八,共三十六卦也。乾坤坎離為三十六卦之祖,兌震巽艮為二十八卦之祖也。

乾坤七變,是以晝夜之極不過七分也。艮兌六變,是以月止於六,共為十二也。離坎五變,是以日止於五,共為十也。震巽四變,是以體止於四,共為八也。

卦之正變共三十六,而爻又有二百一十六,則用數之策也。三十六去四則三十二也,又去四則二十八也,又去四則二十四也,故卦數三十二位,去四而言之也。天數二十八位,去八而言之也。地數二十四位,去十二而言之也。四者乾坤坎離也,八者並頤中孚大小過也,十二者兌震泰既濟也。

日有八位而用止於七,去乾而言之也。月有八位而用止於六,去兌而言之也。星有八位而用止於五,去離而言之也。辰有八位而用止於四,去震而言之也。日有八位而數止於七,去泰而言之也。

月自兌起者,月不能及日之數也。故十二月常餘十二日也。

乾陽中陽,不可變,故一年只舉十二月也。震陰中陰,不可變,故一日之十二時不可見也。兌陽中陰,離陰中陽,皆可變,故日月之數可分也。是以陰數以十二起,陽數以三十起,而常存二六也。(周文建:邵堯夫的元會運世以十二和三十為週期的依據原來在此)

舉年見月,舉月見日,舉日見時,陽統陰也。是天四變含地四變,日之變含月與星辰之變也。是以一卦含四卦也。

日一位,月一位,星一位,辰一位。日有四位,月有四位,星有四位,辰有四位,四四十有六位,盡此一變而日月之數窮矣。

天有四變,地有四變,變有長也,有消也,十有六變而天地之數窮矣。

日起於一,月起於二,星起於三,辰起於四,引而伸之,陽數常六,陰數常二,十有二變而大小之運窮矣。

三百六十變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十二萬九千六百變為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變為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以三百六十為時,以十二萬九千六百為日,以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為月,以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為年,則大小運之數立矣。

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分而為十二,前六限為長,後六限為消,以當一年十二月之數,而進退三百六十日矣。

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分而為三十,以當一月三十日之數,隨大運消長而進退六十日矣。

十二萬九千六百分而為十二,以當一日十二時之數,而進退六日矣。

三百六十以當一時之數,隨小運之進退以當晝夜之時也。

十六變之數去其交 數,取其用數,得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分為十二限,前六限為長,後六限為消,每限得十三億九千九百六十八萬之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每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年開一分,進六十日也。六限開六分,進三百六十日也。猶有餘分之一,故開七分,進三百六十六日也。其退亦若是矣。

十二萬九千六百,去其三者,交 數也,取其七者,用數也。用數三而成於六,加餘分故有七也。七之得九萬七百二十年,半之得四萬五千三百六十年,以進六日也。日有晝夜,數有陰陽,以成十有二日也。每三千六百年進一日,凡四萬三千二百年進十有二日也。二千一百六十年以進餘分之六,合交 數之二千一百六十年,共進十有二分以為閏也。故小運之變凡六十,而成三百六十有六日也。

六者三天也,四者兩地也。天統乎體而托地以為體,地分乎用而承天以為用。天地相依,體用相附。

《皇極經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