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原態

羌活-藥材

羌活-飲片

羌活-原態

羌活-藥材

羌活-飲片

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ncisum Ting ex H.Chang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乾燥根莖及根。羌活主產於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等省。寬葉羌活主產於四川、青海、陝西、河南等省。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切片,生用。

【藥性】辛、苦,溫。歸膀胱、腎經。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應用】

1.風寒感冒。本品辛溫發散,氣味雄烈,善於升散發表有較強的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之功。故外感風寒夾濕,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痛較重者,尤為適宜,常與防風、細辛、川芎等祛風解表止痛藥同用,如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若風濕在表,頭項強痛,腰背酸重,一身盡痛者,可配伍獨活、稿本、防風等藥,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2.風寒濕痺。本品辛散祛風、味苦燥濕、性溫散寒,有較強的祛風濕,止痛作用,常與其他祛風濕、止痛藥配伍,主治風寒濕痺,肢節疼痛。因其善入足太陽膀胱經,以除頭項肩背之痛見長,故上半身風寒濕痺、肩背肢節疼痛者尤為多用,常與防風、薑黃、當歸等藥同用,如蠲痺湯(《百一選方》)。若風寒、風濕所致的頭風痛,可與川芎、白芷、稿本等藥配伍,如羌活芎稿湯(《審視瑤函》)。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血虧虛者慎用。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古籍摘要】

1.《藥性論》:「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喎邪,遍身頑痺。」

2.《珍珠囊》:「太陽經頭痛,去諸骨節疼痛。」

3.《本草品彙精要》:「主遍身百節疼痛,肌表八風賊邪,除新舊風濕,排腐肉疽瘡。」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β-谷甾醇、香豆素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胡蘿蔔甘、歐芹屬素乙、有機酸及生物鹼等。

2.藥理作用:羌活注射液有鎮痛及解熱作用,並對皮膚真菌、布氏桿菌有抑製作用。羌活水溶部分有抗實驗性心律失常作用。揮發油亦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並能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對小鼠遲發性過敏反應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1羌活90g,當歸60g,赤芍60g,旱蓮草90g,熟地黃60g,制水泛丸,為1療程。每次服9g,日服兩次,治療白癜風每獲良效(中醫雜誌,1999, 40(9): 519)。2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伍用羌活,取其通行血脈之功,治療頑固性痛經,取得較滿意的療效(中醫雜誌,1999, 40(10): 583)。3重用羌活治療叢集性頭痛,療效顯著。組方:羌活30g,附子10g,延胡索12g,川芎15g。如頂枕部疼痛甚者加吳茱萸、鹿角霜;額顳部痛甚者加柴胡,眼眶痛甚者加白芷(中醫雜誌,1999,40(9): 518)4用羌活、吳茱萸、川椒各20g,薄荷15g,研細末,與鮮仙鶴草(根部幼芽)搗爛,用紗布包,外敷治療肛門瘙癢有效(中醫雜誌1999,40(9): 517)。5羌活50,白鮮皮30,水煎2次,每日早晚熏洗坐浴,治療黴菌性陰道炎外陰炎,10日左右病人基本恢復正常(中醫雜誌,1999.40(10):584)。此外,羌活還可用治早搏、支氣管哮喘、慢性胃炎、腎炎水腫、癲癇、頸椎病、白帶過多、產後陰腫等病。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