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的功效與作用

桃仁-原態

桃仁-藥材

桃仁-飲片

桃仁-原態

桃仁-藥材

桃仁-飲片

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種子。桃全國各地均產,多為栽培;山桃主產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四川、雲南等地,野生。6~7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去皮,曬乾,生用或炒用。

【藥性】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應用】

1.瘀血阻滯病證。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洩血滯,祛瘀力強,又稱破血藥,為治療多種瘀血阻滯病證的常用藥。治瘀血經閉、痛經,常與紅花相須為用,並配當歸、川芎、赤芍等,如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治產後瘀滯腹痛,常配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湯(《傅青主女科》);治瘀血蓄積之癥瘕痞塊,常配桂枝、丹皮、赤芍等藥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或配三稜、莪術等藥;若瘀滯較重,須破血逐瘀,可配伍大黃、芒硝、桂枝等藥用,如桃核承氣湯(《傷寒論》);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配當歸、紅花、大黃等藥用,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

2.肺癰、腸癰。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癰,配清熱解毒藥,常用治肺癰、腸癰等證。治肺癰可配葦莖,冬瓜仁等藥用,如葦莖湯(《千金方》);治腸癰配大黃、丹皮等藥用,如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

3.腸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潤燥滑腸,故可用於腸燥便秘證。常配伍當歸、火麻仁、瓜蔞仁等,如潤腸丸(《脾胃論》)。

4.咳嗽氣喘。本品味苦,能降肺氣,有止咳平喘之功,治咳嗽氣喘,既可單用煮粥食用,又常與杏仁同用,如雙仁丸(《聖濟總錄》)。

【用法用量】煎服,5~10g,搗碎用;桃仁霜入湯劑宜包煎。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過量。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

2.《珍珠囊》:「治血結、血秘、血燥,通潤大便,破蓄血。」

3.《本草經疏》:「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瀉而無補。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能使血下行不止,損傷真陰。」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苦杏仁甘、苦杏仁酶、揮發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亞油酸甘油酯。

2.藥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顯增加腦血流量,增加犬股動脈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況。提取物能改善動物的肝臟表面微循環,並促進膽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時間明顯延長,煎劑對體外血栓有抑製作用,水煎液有纖維促進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潤滑腸道,利於排便。桃仁能促進初產婦子宮收縮及出血。水煎劑及提取物有鎮痛、抗炎、抗菌、抗過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甘有鎮咳平喘及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3.臨床研究:用桃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扁桃仁甘注射液500mg靜脈滴注,隔日1次,觀察20例血吸蟲性肝硬化患者。結果患者乏力、體力、體重、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等指標均有明顯好轉或改善;肝臟縮小3cm以上者11例(55%),且肝左葉腫大明顯縮小(中醫雜誌,1986,(6):24)。以通脈衝劑(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等)口服,治療氣虛血瘀之腦血栓患者46例。結果基本恢復29例,顯效14例,好轉3例;伴有高血壓者23例,治療後半數以上血壓下降(中西醫結合雜誌,1982,(4):212)。用二仁一皮湯(桃仁、烏藥、丹皮等)治療闌尾炎83例,結果76例痊癒,6例有效,1例無效,總有效率98%(浙江中醫雜誌,1989,24(10):465)。桃仁或含有桃仁的復方在臨床上還用於治療脈管炎、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慢性腎炎、精神病症、肺炎、冠心病等。

4.不良反應:桃仁中的苦杏仁甘在體內分解出較多的氫氰酸,對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麻痺,其中引起呼吸麻痺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氫氰酸對皮膚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對粘膜有刺激作用。桃仁中毒的主要表現首先是對中樞神經的損害,出現頭暈、頭痛、嘔吐、心悸、煩躁不安,繼則神志不清、抽搐,並引起呼吸麻痺而危及生命。也有引起皮膚刺,出現紅疹塊等皮膚過敏的報道。桃仁的毒性反應主要是因口服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因此,臨床用量不宜過大,並應禁止兒童食用。同時,孕婦,血虛血燥及津液虧虛者慎用。桃仁中毒時根據其輕重反應,可用靜脈注射硫代硫酸鈉,高錳酸鉀或雙氧水溶液洗胃等方法救治,亦可用中藥甘草、大棗、綠豆等煎汁頻服。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