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白附的功效與作用

禹白附-原態

禹白附-藥材

禹白附-原態

禹白附-藥材

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塊莖。主產於河南、甘肅、湖北等地。秋季採挖,除去殘莖、鬚根外皮;用硫黃熏1~2次,曬乾。或用白礬、生薑制後切片。

【藥性】辛、甘,溫。有毒。歸胃、肝經。

【功效】祛風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

【應用】

1.中風痰壅,口眼喎斜、驚風癲癇、破傷風。本品辛溫,善祛風痰而解痙止痛,故適用於上述諸證。治中風口眼喎斜,常配全蠍、殭蠶用;治風痰壅盛之驚風、癲癇,常配半夏、南星;治破傷風,配防風、天麻、南星等藥用。

2.痰厥頭痛、眩暈。本品既祛風痰,又能止痛,其性上行,尤擅治頭面部諸疾,治痰厥頭痛、眩暈,常配半夏、天南星;治偏頭風痛,可與白芷配伍。

3.瘰疬痰核,毒蛇咬傷。治瘰疬痰核,可鮮品搗爛外敷;治毒蛇咬傷可磨汁內服並外敷,亦可配其它解毒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宜炮製後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燥烈,陰虛血虛動風或熱盛動風者、孕婦均不宜用。生品一般不內服。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甘,肌醇,膽鹼,尿嘧啶,粘液質,並含白附子凝集素。

2.藥理作用:有明顯的鎮靜、抗驚厥及鎮痛作用,注射液對結核桿菌有一定抑製作用,煎劑或混懸液對實驗動物關節腫均表現較強的抗炎作用。

3.臨床研究:有報道用本品配貓眼草、蟾蜍皮、木鱉子、守宮、麝香粉,製成膏藥,外敷結核病灶對應體表部位及大椎、肺俞、膻中等穴,治肺結核355例,總有效率為96.1%。結果顯示對浸潤型、血行播散型療效較好,並認為本品有促進肺部空洞閉合的作用(山西中醫,1989,4:34)。

4.不良反應:誤服、過量服用本品,可出現口舌麻辣,咽喉部灼熱並有梗塞感,舌體僵硬,語言不清,繼則四肢發麻,頭暈眼花,噁心嘔吐,流涎,面色蒼白,神志呆滯,唇舌腫脹,口腔粘膜及咽部紅腫,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本品經生薑、礬水炮製前後,毒性無顯著差異,煎煮後,麻辣感消失或降低,但毒性並不降低。禹白附中毒後,除洗胃、導瀉外,還可以生薑汁和白米醋含漱,然後內服適量,或以生甘草50g嚼服,20分鐘後用錫類散外吹咽部,也可以黃芩、黃連、石膏等配伍煎湯內服。

附藥關白附

白附子之名,最早見於《名醫別錄》。但據考證歷代本草所載者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Aconitum coreanum(Levl) Raip的塊根,稱關白附。至於天南星科的獨角蓮(禹白附)何時收載入藥的尚待進一步考證。兩種白附子均能祛風痰解痙,但禹白附毒性較小。又能解毒散結。現已作為白附子的正品廣泛應用;而關白附毒性大,功效偏於散寒濕止痛,現已較少應用。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