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烏梅-原態

烏梅-藥材

烏梅-原態

烏梅-藥材

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Sieb.et Zucc.的近成熟果實。主產於浙江、福建、雲南等地。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乾後悶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藥性】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效】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應用】

1.肺虛久咳。本品味酸而澀,其性收斂,入肺經能斂肺氣,止咳嗽。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證。可與罌粟殼、杏仁等同用,如一服散(《世醫得效方》)。

2.久瀉,久痢。本品酸澀入大腸經,有良好的澀腸止瀉痢作用,為治療久瀉、久痢之常用藥。可與罌粟殼、訶子等同用,如固腸丸(《證治準繩》)。取其澀腸止痢之功,配伍解毒止痢之黃連, 亦可用於濕熱瀉痢,便膿血者, 如烏梅丸(《聖惠方》)。

3.蛔厥腹痛,嘔吐。蛔得酸則靜,本品極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為安蛔之良藥。 適用於蛔蟲所致腹痛、嘔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證,常配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同用,如烏梅丸(《傷寒論》)。

4.虛熱消渴。本品至酸性平, 善能生津液,止煩渴。治虛熱消渴, 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參等同用,如玉泉散(《沈氏尊生書》)。

此外,本品炒炭後,澀重於酸,收斂力強,能固沖止漏,可用於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敷能消瘡毒,可治胬肉外突,頭瘡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適量,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止瀉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服。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蝕惡肉。」

2.《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

3.《本草求真》:「烏梅酸澀而溫,……入肺則收,入腸則澀,入筋與骨則軟, 入蟲則伏,入於死肌、惡肉、惡痣則除,刺入肉中則拔……癰毒可敷,中風牙關緊閉可開,蛔蟲上攻眩撲可治,口渴可止。寧不為酸澀收斂止一驗乎」。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主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蠟樣物質及齊墩果酸樣物質。

2.藥理作用:本品水煎劑在體外對多種致病性細菌及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能抑制離體兔腸管的運動;有輕度收縮膽囊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在體外對蛔蟲的活動有抑製作用;對豚鼠的蛋白質過敏性休克及組胺性休克有對抗作用,但對組胺性哮喘無對抗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3.臨床研究::據臨床報道,用烏梅枯痔注射液注射於內痔核內,治療初期內痔、葉狀內痔、花圈狀內痔、曲張型混合痔平均於2周內治癒(江蘇中醫雜誌,1980,5:29)。 用烏梅濃煎,頓服,同時口服維生素B、C等治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74例,均獲良效(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11:694)。另外,本藥尚用於慢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嬰幼兒腹瀉、膽道蛔蟲症、膽囊炎、膽石症等。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