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鎮魂 > 第76章 並不是只拿了一根功德筆

第76章 並不是只拿了一根功德筆

那天趙雲瀾走進大神木, 其實並不是只是拿了一根功德筆。

大神木和崑崙山一脈相連,承接上下五千年、開天闢地時的過往, 趙雲瀾一路走進去, 就覺得好像進了一個全新的次元,回頭摸了一把,沒摸到自己進來時的樹皮,往前走, 也似乎一眼看不大邊。

週遭沒有光, 空氣也不流動,漆黑一片。

他瞇細了眼, 極目遠眺, 終於,在一片黑暗裡發現了一點螢火般的微光, 走近一看, 是已經縮成了普通狼毫小楷大小的功德筆。

趙雲瀾試探著伸手一抓, 竟然毫不費工夫地把它攥在了手心裡, 他詫異地挑挑眉, 驚覺這似乎容易得有些過分了。可功德筆上卻傳來一股引力, 引著他繼續往前走。

理智上, 趙雲瀾知道自己應該帶著功德筆回去, 可他就是情不自禁地被那東西吸引著往前。

等手裡的筆老實下來的時候, 它已經成功地把趙雲瀾完全坑在裡面了。

他在黑暗中也不知待了多長時間, 身上一切的照明、打火用具全部失靈,趙雲瀾沒別的事可做, 只好坐在地上慢慢地等。

他心志堅定,既不怕黑也不怕幽閉,這地方當然一時半會不至於給他造成什麼影響,可黑暗而找不到邊際的環境,總歸不會給人帶來愉快的感覺。然而這裡的黑暗卻非常的奇特,人在其中,一點也不擔心自己出不去,甚至會生出某種自己本該在此安眠的錯覺。

趙雲瀾在裡面坐著坐著,就打了個哈欠,莫名地有點睏了。

就在這時,他耳邊忽然響起一聲碎裂的響動,還沒來得及分辨那是什麼,就聽見一聲巨響,整個黑暗的空間都被震碎,一道寒光閃過,趙雲瀾跳起來,往後退了十來步,再一抬頭,大片的光透了進來,他情不自禁地瞇起眼,只見一把巨斧劈開了黑暗,轟隆隆的巨響從地心深處傳來,裂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寬,分開兩邊。

一個男人無比高大的身影揮動著巨斧身在其中,頭頂蒼天,腳踩大地,鬚髮虯髯,口中發出怒吼,震得漫漫荒野顫抖不休。

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故天去地九萬里,後乃有三皇。

那就是盤古。

趙雲瀾眼睜睜地看著天高地厚,看著盤古的身形轟然倒塌,那巨斧掉落兩頭,長柄成不周,大刃成崑崙,男人的四肢頭顱化為三山五嶽,拔地而起,擎天而立。

而後有江河日月,山川深谷。

星河似海,一股無端悲愴之情莫名地流進趙雲瀾心裡,他忍不住走過去,本想走近了再看一看那個與他血脈相連的男人,卻眼睜睜地見他悄無聲息地消失。

趙雲瀾猝然回頭,原來他已經置身在了漫漫無際的大荒之間,數萬年的光陰轟然而過,他聽見不周之風的穹音,也聽見來自大地深處的風起雲湧,卻沒能留下一點浮光掠影般的痕跡。

大地深處那些真摯的、暴虐的、無禮的、奔放的、桀驁不馴的……全都與真正的崑崙血脈相通,身在混沌的時候,就有誰也不知道的聯繫。

崑崙山天生地長,億又三千年,幻化出山魂,被封為崑崙君。

那時候三皇尚且年少,五帝還未出生,天地間只有飛禽走獸,沒有人。

趙雲瀾的印象一瞬間混亂了,他一方面知道自己從什麼地方來、緊緊地握著手裡的功德筆,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漫山遍野撒潑搗蛋的熊孩子。

伏羲大神的尾巴被他抱著撒過尿,大神木上原本棲息的鳳凰被他禍害得搬了家、從此以後只撿梧桐棲息,最後女媧不知從哪找到了一隻剛出生的小奶貓,扔給了他玩,才一時間讓他安靜了下來。

小貓非常脆弱,在終年冰封的崑崙山上,總是彷彿要死。

崑崙君第一次見到這麼麻煩的小東西,只好親手融了金沙,做了個固魂開智的鈴鐺,掛在了貓脖子上,前後不知費了多少工夫,才讓這小東西跌跌撞撞地活下來,也沒空去給別人搗亂了。

直到糰子大的小奶貓能跑會跳,他才帶著貓下山去,正看見女媧捏泥人。

她手持拿仙枝隨意一摔,地上就生出無數與諸天神魔別無二致的「人」,崑崙君從沒有體會過這樣的熱鬧,一時被吸引住,遲遲不願挪動腳步。

女媧回頭對他一笑:「崑崙,長這麼大了。」

崑崙君放下懷裡的貓,小心地走過去,與一個女媧剛剛造出的泥人大眼瞪小眼片刻。

他看見那個人飛快地從一個幼兒長大成了青年,青年誠惶誠恐地跪拜他,沒等站起來,又變成了中年人,而後滿頭青絲開始脫落,染上了白霜,再萎頓在地,重新化成泥土。

崑崙君心裡忽然生出某種說不出的羨慕,他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好羨慕的,大概是他的光陰太過漫長,有些羨慕這些流星般灼熱而燦爛的生命。

「真好玩。」崑崙君伸手捧起泥土,「這叫什麼?」

女媧說:「這是人。」

崑崙君有口無心:「人真好,那麼溫順,身上卻又帶著我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從地底下聽見的那種東西。」

女媧聽了這話,表情突然就變了,好像一瞬間驚惶到了極致,顯得有些猙獰起來。

那時候崑崙年紀還小,只知道和毛團一樣的貓滾在一起圍著大神木搗蛋,沒能從她眼睛裡看明白,原來她在那電光石火的剎那,就洞穿了千劫百難。

人脫胎於泥土,身上隱藏三屍,連著萬里幽冥下暴躁不安的戾氣,可他們已經如同猴子一樣快樂地生活起來,甚至按著她的規矩分為男女,互為婚姻,延續後代。

為什麼用泥土造人?女媧因為造人,已經被天降下大功德,她忽然抬頭望向星辰混亂的天空,突然觸碰到了某種東西——冷冷的、無處不在地束縛著她,彷彿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著所有的人神滾滾前行,誰也阻擋不了。

然而木已成舟,無法收拾,除非把泥人全部殺掉。

整整七七四十九日,女媧晝夜不息,泥做的人已經跑了漫山遍野,甚至大荒邊際的河海裡,無數星辰日月,幾代已經過去了,女媧猝然回頭,看見人聲喧鬧,已經起了部落炊煙,男女身披獸皮,兒童成群,其樂融融,五官長相與諸天神魔殊無二致。

她忽然掩面哭泣……崑崙和小貓手足無措地站在旁邊,不知道她為什麼那麼傷心。

後來想起來,那大概是最早的母親對子女的感情,發自本能、難以割捨。

女媧請來伏羲大神,又向銀河借了三千星辰,兩人一起,用三十三天織就了大封,網住了整個大地。

崑崙君抱著他的貓坐在一邊,他從不知道山川下埋著那麼多的地火,一股腦地憤怒地噴出來,帶著來自地下最深處的咆哮,沒有人記載,也沒有人知道,旁觀的都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歷經了一場比之後的神魔之戰、封神之戰更加激烈的戰爭。

最後,太昊伏羲做八卦,將大封強行壓下,與地下幽冥兩敗俱傷,大封初成。

女媧向崑崙君借了大神木的一根樹枝,立在大封入口,把這裡斥為「大不敬之地」,從那以後,崑崙君再也沒有見過伏羲氏。

大封落成時,崑崙心裡忽然一空,幽冥的暴虐與凶戾就像一團火種,灼熱而危險,稍不注意,就是滔天巨禍,可它也是自由而熱烈的,崑崙忽然有些留戀。

年幼的崑崙說不出自己是什麼感受,只是莫名地掉下了一串眼淚,後來成了長江的源頭。

伏羲不見了,只剩下女媧一個人,形單影隻地徘徊在洪荒大地上,看著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艱難求存的人,臉上的憂慮神色越來越重。

後來女媧閉關不見外人,崑崙君也回到了他的崑崙山上,百年間,他幾次經過大不敬之地,看見那根枯死的神木枝,隨著光陰荏苒,他慢慢懂事,漸漸地,崑崙君知道了大封裡關的是什麼東西,隱約地明白了先聖的意思,儘管一直好奇想進去看看,卻從沒有踏足過一步。

崑崙始終記得大八卦落下時,太昊伏羲嘔出的那一口殷紅的心頭血,不敢做任何可能辜負他的事。

然而三屍的種子始終埋下了,而後人皇成聖,神農氏世衰,軒轅氏與古戰神蚩尤打得你死我活,將要沒落的神與魔、尚未興起的巫與妖,整個三界,全被捲入了那一場浩劫裡。

而三皇隕落的隕落,失蹤的失蹤,原本荒涼寂靜得過分的洪荒大地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那些歡天喜地的小泥人成了某種不可思議的存在,他們虔誠而堅強,溫暖而懂得快樂,也和其他動物一樣為了生存而做合理的殺戮與爭鬥。

可是神性和魔性並存,讓他們比世界上任何一種東西都能滋生千奇百怪的感情——嫉妒、仇恨、偏執、克制……與無與倫比的愛憎。

不過最早在洪荒大陸上開疆拓土的那些人,卻再也不見了。

直到這時,崑崙君才明白,為什麼女媧造人時享了天降的大功德,卻那樣驚惶畏懼。

當年被盤古劈開的混沌似乎融入了天地萬物裡,自行更迭不休,大善大惡、大智大勇,都會以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橫空出世,卻又無疾而終。

烽火連天、九霄雲動,鯤鵬往西,一去而不復返,崑崙在第一次神魔大劫中冷眼旁觀,機緣巧合地洞穿了自己的命運,他靜默千萬年不染一絲塵埃的心裡,忽然無端被勾出了難以自抑的悲憤和無從反抗的寂寥。

那時蚩尤似乎有預感自己的失敗,元神出竅,來到崑崙腳下,崑崙君緊閉山門,避而不見,三頭六臂的戰神從山腳,一步一磕頭地用雙腳爬上了終年被雪的崑崙山,衣衫襤褸,血流一路,後來化為冰川下凍土中艱難生長的格桑花,祈求崑崙君看在巫妖二族脫胎於大山中的份上,能照看一二。

崑崙君不見他,他就跪在山門外,反覆叩首,可是打動不了大荒山聖。

崑崙久在冰天雪地,心比山巔凍挺了的石頭還要冷硬,黑貓卻生於妖族,不由自主地被巫妖始祖吸引,偷偷溜出去,舔了蚩尤額頭上撞出來的血跡。

等崑崙君發現的時候,因果已經結成,大荒山聖也終於和女媧一樣,被他千方百計躲不過的軌跡推著,無從抵抗地往既定的結果走。

作者有話要說:

「神於天……後乃有三皇」來自《三五歷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