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姓宮女走得很快。
  她隨意穿入一座農院,換了一身衣衫。
  平日裡,她想要找到長陵之中某一個人的蹤跡很容易,而別人要想找到她的蹤跡便很難,只要她足夠快。
  所以當她不停的走著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只是慢她一步,只是知道她曾經去過何處。
  她走過了一座荒廢的大院。
  大院外原本有一座高高的戲台。
  現在那座戲台的頂已經沒有了,戲台的階梯也已經腐朽,檯面上落滿了碎的磚瓦,長滿了雜草。
  她在這裡看到了那個人和他的兄弟。
  她很崇拜他們,想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然後她終於有機會成為膠東郡鄭家的門客,成了那名從膠東郡而來的完美女子的貼身侍女。
  她走過了這座戲台,穿過了一片馬場。
  馬場已經荒蕪,荒草長得分外旺盛。
  遠處的河港上有一片亂葬場。
  她記得就是在這裡做了第一件不願意做的事情,故意延誤了一道軍令,讓某個人因此而戰死。
  而那個人,曾經是她仰慕的那批巴山劍場中人的其中之一。
  她沒有停留。
  身影又很快在一片杏樹林裡出現。
  這片杏樹林的盡頭有兩座小橋,分別面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她走過了其中一座橋。
  這是她當年徘徊過的兩座橋,經過了這座橋之後,她發現自己開始和自己想要做的人越來越遙遠,最終成為了自己不喜歡的人。
  她又繞了些路,繞到了一片熱鬧的坊市。
  這裡全部都是經營南北貨的鋪子,用竹竿撐著遮陰布。
  即便是在夏日,也是熱鬧非凡,散發著各種各樣的鹹魚鹹肉和調味品的氣味。
  濃厚腥臭的味道也遮掩不了傳入她意識裡的那種血腥味。
  她想到了元武皇帝登基前三年的那天。
  這裡是血肉的磨盤。
  天空裡無數的飛劍像箭矢一樣輕易的折斷,墜落在厚厚的血泥中。
  那些四境五境的修行者的屍體,像普通的軍士一樣堆積如山。
  所有這裡的建築物都化為了粉末,每一道劍光的揮灑,都帶出如山般的血浪和上百具朝著四周飛灑的屍骸碎塊,如浪裡行進的巨舟。
  當年她在戲台畔看到的那些人中的大多數人死在了這裡。
  她在遠處看著,不知道是覺得慶幸還是恐懼,無法站立,坐在地上不斷的發抖,最終身體變得冰冷。
  在那之後,她變得冷漠,冷酷。
  她跟著當年膠東郡走出的那名小姐,便一直不再感覺到恐懼。
  她知道自己徹底成了皇后的影子。
  容宮女看著自己的影子。
  影子很孤單,只有一條。
  她已經沿著河岸,距離那片茶園不遠。
  她當年冷漠而茫然的走到這裡,遭遇了那名寧靜的茶師。
  他不知道她的身份,只當她是迷路走到這裡的某個修行地的學生,或者到處淌血的長陵的某個家中倖存的門客或者小姐。
  他收留了她。
  只是為什麼,最終連他都不在了呢?
  她不顧泥濘,在河岸上對著那片茶園坐了下來。
  她抱住了自己的頭,開始和那天看著那片屍山一樣發抖。
  她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了那時候。
  不知道為什麼,她的思緒變得和那時候一樣清醒。
  她想著丁寧對自己做過的所有事情,想著這些天發生的所有,她也感到了熟悉。
  只是她想到了方才走過的所有地方,想到了那兩座橋。
  她很快又站了起來。
  朝著長陵的街巷走去,開始尋覓在長陵中穿行的丁寧。
  ……
  淨琉璃如侍女安靜的跟在丁寧的身後,葉幀楠又安靜的跟在丁寧的身後。
  丁寧穿過街巷的速度比容宮女還要快,而且他會穿過很多捷徑。
  但是他也會在某些地方做些短暫的停留。
  他第一處停留的地方是一處無名的小巷。
  一處普通的農家小院旁有一塊折斷的石碑,上面已經長滿了青苔。
  丁寧停了下來,打開了背上的鐵匣。
  隨著一道劍意從鐵匣中流淌出來,那塊石碑上的青苔少了一片,露出了一塊整齊的切面,然後有一股淡到不明顯的劍意好像氣流一般,歸入了丁寧的鐵匣裡。
  淨琉璃和葉幀楠的呼吸驟頓。
  他們感覺到了那股淡而根本無法琢磨的劍意…讓他們直覺無法琢磨只能說明太高而不在一個層面。但丁寧這樣的舉動,卻是可以讓他們明白丁寧在做什麼。
  尤其是淨琉璃。
  她無法相信丁寧能夠在那樣短的時間裡,掌握這樣的劍經。
  丁寧繼續走過這些街巷。
  他走過一片斑駁的古牆。
  古牆面上的白灰粉掉下了一些,露出了一些即便後來人來查看也看不出來的痕跡。
  他走過了車馬行進很多的一處寬闊的石道。
  石地的縫隙裡悄然濺射出一些塵土。
  他走過了一處菜園。
  在去年夏天那場暴雨裡,夜策冷歸來,和趙劍爐趙斬戰鬥時,有一股劍氣便沖毀了這片菜園。
  ……
  除了淨琉璃和葉幀楠,哪怕一些始終緊跟著他的修行者,都因為沒有足夠近的距離,根本感知不到這樣的氣息。
  在他們所有人的眼睛裡,丁寧最終只是選了一道很捷徑的路,行向一處會館。
  那處會館叫懸壺堂,是很大的一處醫館。
  在長陵的所有醫館裡,可以位列第二的醫館。
  隨著丁寧出現在這處醫館前,很多人才開始意識到這處醫館已經被關中謝家包了下來。
  懸壺堂的主人孫杏堂是長陵最為著名的醫師之一,他便是關中人。
  當丁寧來到懸壺堂的大門前時,這名七十多歲的老人已經在懸壺堂的門前候著。
  「你已經入了五境。」
  看著和自己平靜見禮的丁寧,這名老人回禮之後,異常肅穆的緩聲道:「從未有過這樣快進入五境的修行者…所以你千萬千萬不能有閃失。」
  「我明白您的意思。」
  丁寧笑了笑,道:「您希望我不要急於一時,但是人若是老想著不能急於一時,反而就會慢了。或許今後便也換了個人了。」
  老人微微一怔,旋即認真躬身行了一禮,「修行的事情我不如你懂,但是你說的這些話,讓我覺得有些做人的道理。」
  丁寧也再次躬身回禮:「如此勞煩前輩了。」
  老人頷首,退回往日熙熙攘攘,今日卻無比幽靜,連絕大多數醫師都遣散了的醫館裡。
  丁寧停了下來。
  他放下了背著的鐵匣,簡簡單單的豎在身後,然後他便靜立在這醫館的門口,看著迎面的大路。
  看著他徹底停下來,所有的人便都開始明白,他是在這裡等容姓宮女。
  淨琉璃和葉幀楠互相看了一眼,他們更加確定丁寧在這裡停下來之後就不會再走。
  所以兩個人走到了丁寧身後,懸壺堂門後的陰影裡。
  天空裡莫名多了一聲雷聲。
  沒有烏雲,但卻像是有人在為這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戲擂鼓。
  ……
  天空沒有烏雲。
  一側的巷道裡,卻是飄出了一片黑壓壓的黑雲。
  那一側所有人都畏懼的湧向別處。
  長陵有很多人會在烈日下打傘遮陽,但是沒有人的傘黑色會如此沉重。
  看著密密麻麻聚集如流的黑傘,看到的人都心中清楚,監天司的司首夜策冷到了。
  距離這座會館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石橋。
  一輛馬車停在這座石橋畔。
  馬車普通,但是一種陰暗發霉的氣息,卻是讓許多修行者根本不敢從這裡過。
  只有那些尋常的民眾並無察覺,人潮如湧的朝著那處會館而去。
  從高處的角樓往下望去,長陵城巷中,有無數人如螞蟻一樣朝著那處會館前行。
  剛剛登臨距離這座會館最近角樓的黃真衛眼神裡充滿了擔憂和讚歎。
  這種萬人空巷的畫面,已經很多年未曾出現過。
  但同時他又有些發怔。
  因為他的老師墨守城沒有來。
  他不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