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終章

函數的解,是它們相交的點。

12月21日, 老林車禍日。

早上時, 林朝夕買好早點, 準時站在招待的巷口。保鮮袋裡是新做好的粢飯團, 因為一直捂在衣服裡, 拿出時還冒著熱氣。

老林從小巷盡頭慢悠悠走來, 仿佛這隻是個平常日子,他也不過是隨意。天氣還是很冷, 但連日天氣晴好, 積雪多已化去, 隻剩下蔚藍的天, 和藍天下的繁忙的街道。

老林目光明亮,像是昨晚做瞭個好夢。林朝夕把粢飯團塞進他上衣口袋裡,收回時,她手裡多瞭一個烤紅薯。

表皮微焦, 撕開時有綿軟的內裡。老林悄咪咪向她表示這個紅薯極甜, 和她一起,往公交車站走去。

大約一小時前,她從慈恩療養院出門。

病房裡堆滿瞭草稿紙和書籍, 她離開時, 病床上的女士又陷入熟睡,裴之正將一本書從母親的手邊拿開。

記憶裡,那是一本《數據庫建模技術》,裴之的媽媽隻勉強翻瞭一頁, 但裴之已全部讀完。

呼吸機仍在盡力工作。晨光中,裴之同她揮手再見。

她並沒有告訴裴之,做這一切是為瞭什麼。對裴之來說,他隻是在陪伴走過母親生命最後幾天時,幫助她完善一些興趣工作。

工作的具體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在那間病房裡發生。

裴之許多年來第一次在自己母親面前展露卓絕的數學天賦,他用很短時間,將浩如煙海的數據用精妙的方式重新組裝。

在那之後,整個程序修改變得順利許多。

裴之答應幫助她監測程序,他們商定瞭一些新的策略,比如固定起點時間,利用手機定位實時方位,更大程度簡化預測難度。

他們在病房裡討論這一切,裴之的媽媽還為他們找來電腦。

林朝夕其實並不相信,一張字條可以改變根深蒂固的信念,但或許它可以讓一個同樣痛苦地愛著自己孩子的母親,開始試著瞭解。雖然這很困難,並且她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而林朝夕想,其實她留在這裡的時光,也即將走到盡頭。

——

道路繁忙,公交車駛來。車門打開,人流擁上。

人們擁擠著,安靜著,窗外景物掠過,是她熟悉卻又陌生的街道。

一側的耳機中是男生平緩的呼吸聲音,原本忐忑不安的路途,也仿佛平靜坦然許多。

她和老林走下公交車。

遠處是通往學校的道路,短短十數分鐘,她已經想過無數遍。

前方50米有條小巷入口,有些岔路,電瓶車密集。

中間穿插著兩條馬路,高峰期時常擁堵,再去過,就是老林將要進行報告的校園。

那裡應該有橫幅歡迎與會專傢,大學生們意氣風發。

她和老林一起,保持均勻步速,向那裡走去。

裴之一直用極其平和的語氣,告知她路程預測的結果。林朝夕聽著他的聲音,聽著他聲音背後的空間背景。

她不斷在走,前方的一切在明亮天光下,都淡得快要化開。

世界仿佛要在此刻溶解,風和老林平靜的面容卻異常清晰。

500米……

400米……

300米……

裴之嚴肅的提醒聲和背景中尖銳的生命檢測儀警報同時響起。無數人沖入病房,腳步聲紛至沓來,林朝夕咬住手指,盡量不讓自己哭出聲。

老林像感知到什麼,溫和地望著她:“回去醫院吧。”

林朝夕沖他搖瞭搖頭,手指顫抖著按緊耳麥。

“裴之。”

“恩。”

“參加完老林同志的報告,我會回來的。”

“好。”

“你等我。”

“我會的。”

“再見。”

“再見。”

過去的裴之,應該交給過去的林朝夕。

“我陪你去那裡。”林朝夕看著老林,這麼說。

老林有些莫名地看著他,卻仿佛感知到什麼,他很難得伸出手,牽住瞭她。

他們一起站在紅綠燈前。

前方是永川大學校門,她看到瞭25歲的老林扯出手臂,義無反顧沖出校門。

紅燈轉綠,林朝夕拽住老林。

一輛面包車從他們面前駛過。

十字路口,天朗氣清,一切仿佛煙雲消散。

這是41歲的老林,和16歲的她。

是意氣風發的老林,和蹣跚學步的她。

是沖入診室的老林,和呱呱落地的她。

謝謝你,選擇做我的爸爸。

《天才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