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恨難消康熙驟發病 氣不平太子訴怨言

昨晚在冷香亭見到太子與鄭春華調情,白天又在獅子園看瞭一場觸目驚心的獵狼,接著又發覺凌普私自帶兵進駐山莊,幾件事攪和到一起,使康熙心神不寧。一進氈幕,康熙立即傳張、馬二人進帳,並命人治夜膳,說是要議政。胤禔見他精神健旺,鎖著雙眉烤火,心裡十分納罕,因見張廷玉和馬齊踏雪而來,便笑道:“二位中堂,請吧!今晚怕又得陪主子熬夜瞭。”張、馬二人點頭笑著進來跪瞭,張廷玉勸道:“主子著實勞累瞭,依著奴才說,今晚什麼事也不想,什麼也不辦,甜甜地睡一覺是正理。外頭的事奴才留意著呢!”

“起來!”康熙笑著,說道:“朕也奇怪,從來精神沒這樣好過,隻想做事。”

馬齊知道這是情緒過於亢奮,並不是什麼好兆頭,也勸說道:“主上,越是這樣,越該調養龍體。”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傢不讓朕安席,有什麼法子?”康熙似乎平靜瞭些,“咱們在那邊看群狼廝鬥,後頭有人操著殺人兇器進瞭禦苑。正是黃雀捕螂,不知彈丸將至!馬齊呀,這麼多的兵不宣而至,朕焉敢安枕高臥?”馬齊低頭想瞭想,說道:“話雖如此,如今已經處置過瞭,出不瞭大亂子。奴才以身傢性命擔保!主子還該歇息。”張廷玉聽馬齊說的不得體,正要岔開話題,康熙冷笑道:“你的身傢性命值多少,能擔保朕的安危?實話告訴你,若不是狼瞫的兵今夜就到,朕此刻已經起駕回京瞭!”說著,把一張紙甩瞭過來,說道:“這是李德全剛從凌普那裡拿來的,你們都看看!”

馬齊捧起紙來,張廷玉湊近瞭看時,上頭寫道:

奉皇太子諭,皇上近侍奉旨移防奉天,著熱河都統凌普率親兵護衛進駐山莊,以資關防!怡貝勒胤祥

一筆恭楷鐘王蠅頭小字,頗似胤礽的手跡。馬齊額上的汗立刻沁瞭出來,臉色雪白,說道:“皇上,太子披閱多年奏章,字跡很易模仿,求皇上聖鑒!”

“你有長進。所以朕說‘有人’!”康熙咬牙獰笑道,“總而言之,是外頭這七八個逆子幹的,叫他們好好在那邊涼快涼快,省得熱昏瞭頭!”馬齊忙道:“阿哥們畢竟是金枝玉葉,奴才們在裡頭暖和,爺們跪在外頭,於心到底不安。說句心裡話,眼下雖沒什麼,將來裡頭總有個主子,奴才們豈不要落瞭個忤逆!”康熙噴地一笑,說道:“這話尚在情理,朕就喜歡這樣的實話——放心,哪裡就凍死瞭?當日朕西征,日進一餐,連寒衣也沒,夜間凍得和馬擠在一處取暖,誰心疼過朕?——至於將來,誰接瞭這個寶座,他歡喜還來不及,哪裡還記得今日這檔子事?”笑著笑著,兩滴老淚滾落出來。

張廷玉見康熙感傷不能自制,忙含淚勸道:“不管怎麼說,皇上今晚不要辦事瞭。李德全,把何柱兒叫來給皇上推拿按摩。”康熙這才長長地出瞭一口氣,仰臥在大迎枕上假寐。李德全和何柱兒一頭一個輕輕按摩,過瞭一會,康熙呼吸才勻稱瞭些。張廷玉和馬齊都不敢離開,兩個人親自點瞭息香,用紅紗罩瞭燈燭,自在氈棚地上盤膝養神。

大約半頓飯光景,康熙才蒙矓睡去。馬齊、張廷玉輕輕起身,躡著腳兒要退出去,卻聽外頭張五哥和人說話。馬齊眉頭一皺,小聲道:“李德全出去瞧瞧!”

“不用瞧。”何柱兒輕聲說道,“一準是太子爺。我來時就見太子爺在帳外頭繞圈子,方才和直王爺說話,這會子直王爺許是離開瞭,五哥自然攔不住。”張廷玉暗吃一驚,和馬齊交換瞭一下眼色正要出去制止,康熙“騰”地從榻上坐起,也不趿鞋,幾步來到門口掀起氈簾,大聲問道:“是誰?!”“父皇……”

“啊哈?”康熙紅著眼說道,“是你呀!有旨,叫張廷玉代奏嘛!半夜三更,有什麼事呀?”

“兒臣……”

“你進來!”康熙說罷,返身回去,向榻上一坐,哆嗦著手蹬上靴子,惡狠狠說道:“進來呀!”

胤礽輕輕挑簾進來瞭,他的臉色蒼白得可怕。“皇阿瑪!”胤礽伏地叩頭道,“兒子自知有罪。今晚來此,專請處死兒臣,以正視聽。”

康熙突然仰天大笑,說道:“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你居然有罪?看你有多孝順,朕今晚被嚇得連煙波致爽齋也不敢住!你若不孝順,敢情把朕活活送到左傢莊化人場燒掉?別做你娘的春夢,大清的曹操還沒出娘胎呢!——真是龍生九種,種種有別!朕萬萬沒有料到,會生出鴟鴞來,略大一點就啄它娘的眼睛充饑!”

久聞康熙伶牙俐齒口舌如劍,愈是危險愈見顏色,張廷玉從駕近二十年,今日一見真是半點不假!馬齊聽著,身上竟起瞭一層雞皮疙瘩!胤礽連連叩頭道:“如今情勢,構陷很深,兒臣辯無可辯。兒臣請見,一是領罪,二是求皇上聖鑒燭照!千罪萬罪,罪在兒臣一身。求父皇慈悲,網開一面,不株連一人……”說罷伏地啜泣。康熙一聽便知,指的是老四、老十三一幹人,“嘻”地冷笑一聲:“至今你還說是‘構陷’,朕竟不知怎樣發落你才好瞭!你做的那些事,褻瀆神明,辱沒祖宗,難告天下臣民!朕即不料理,想那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上天就容瞭你麼?你已經是泥菩薩過河,還要顧及廟裡判官小鬼?放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拉墊背的,朕隻怕還不許呢!誰要你來勸朕‘不要株連’的?”他愈說愈激動,狂躁不安地急步踱來踱去,臉色光潤潮紅。馬齊見情形不對,忙上前勸他安坐,卻被康熙一把推開,“快快打發這逆種走,朕看著他惡心!”

外頭守著的胤禔巴不得這一聲,忙帶著人進來,假笑著來攙胤礽。胤礽此時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見胤禔一臉得意之色,假惺惺地還要給自己行禮,猛挺身“啪”地扇瞭胤禔一記耳光,又向康熙磕瞭個頭,起身便走。

“慢!”

康熙突然叫住瞭胤礽,“你不必回去和阿哥們一處跪雪地,就在戒得居聽候旨意。等回北京,朕告祭瞭天地,就好明發詔諭廢黜你,省得你再發太子脾氣打人——你不要尋短見,隻管放心,朕不要你的命!”胤礽背著身子一動不動氣憤地說:“我這太子,我這一身都是父皇給的,父皇要廢就廢,要怎樣就怎樣,何必祭告天地?”說罷拔腳走瞭。

“你們幾個都跪下,聽朕說。”康熙目光變得十分可怕,“現在有幾道詔書立即得擬。胤禔,你傳旨給阿哥們,不奉旨,有擅出戒得居者,格殺勿論。對胤礽雖沒有明旨,朕已決意廢黜,不得當他作皇太子看,連他的話也得停止代奏!”胤禔出去,康熙才轉臉對張廷玉和馬齊道:“不能不防胤礽作怪!要即刻將凌普拿下,派妥人送京師拘押。發廷寄給各省督撫,多餘的話也不必說,隻說停用太子印璽。非奉特旨,無論何人不得擅調一兵一卒。著人用快馬探一下,狼瞫的兵到瞭哪裡,他來瞭也不必見朕,先把八大山莊護衛住再說!”說罷,也不就座,站在幾旁立等。

張廷玉素來行文敏捷,辦事迅速。康熙一邊說,他已在打腹稿。此刻援筆濡墨文不加點,數百言諭旨頃刻即成。康熙略一過目,鈐瞭隨身印璽,立刻就交煙波致爽齋文書房謄發。

一切事畢,天已將近四鼓。乍聞遠處一聲雞鳴,康熙剛笑著說瞭句“聞雞起舞……”忽然臉色變得十分蒼白,雙手神經質地抽動瞭一下道:“朕好頭疼!”……身子一晃便沉重地倒在榻上,驚得眾太監“唿”地圍瞭上去。

“皇上!皇上!”馬齊和張廷玉撲上去,一邊一迭聲呼喚:“來人!快傳太醫!”

帳外守著的張五哥三步兩步跨瞭進來,至榻前看瞭看昏倒不語的康熙,突然大叫一聲,撲到康熙身上號啕大哭:“萬歲爺……你醒一醒兒!我是張五哥……就是您在殺場上救下來的張五哥……你睜開眼看看我!你怎麼瞭?”張廷玉見張五哥隻顧咧著嘴慟哭,急得說道:“你慌什麼!你的職責是守住外頭!”連連催五哥出去。自己也似熱鍋螞蟻般的在帳中兜著圈子等太醫,一不小心,平平的氈地,居然把這個沉穩持重的宰相絆瞭個仰面朝天。

胤禔至戒得居前傳瞭旨,因見大傢都垂頭不語,又撫慰道:“皇上說瞭,不株連不牽累,弟弟們不要慌張。就是胤礽,隻要恪守臣道、靜養思過,也沒大不瞭的事——一切都由大哥維持,千萬不要為無益之舉。”胤見他得意,湊到胤禟耳邊笑道:“大哥今兒吃瞭蜜蜂屎,你瞧他那輕狂勁兒!”胤禟微微一笑,胤禩在旁隻裝沒聽見。那胤生就惹事的秉性。歪著頭一哂,上前對胤禔作瞭一揖,嬉笑道:“瞧這陣勢,我得恭喜大哥瞭?如今你這麼得臉,自必是另有機密,何妨漏個底兒,叫兄弟們也歡喜歡喜——喂,是不是儲君有份瞭?”

“十弟,你盡愛取笑!”胤禔假哂道,“這不是人臣論議的事,我可當不起!”胤毫不在乎,擠眉弄眼笑道:“!我又不想謀逆,也不指望那個太子位子,問一問打什麼雞巴緊!隻大阿哥你如今是臺面兒上的,守著父皇暖烘烘的大帳,忍心叫弟弟們在這裡喝西北風?好歹體恤我們點兒嘛!我曉得你不敢做主讓我們進屋裡去,叫他們點堆火來烤烤,也算仁政!說心裡話,我巴不得你早占鰲頭呢!”胤禔本不是笨人,無奈今晚太高興,竟沒聽出胤話中挖苦的意思,連聲答道:“這事我做得主!傳話叫蘇拉太監給各位爺點火取暖——你們小心點,萬歲今晚大發雷霆,連胤礽的話都不叫傳瞭。方才我去看他,他對我說:‘父皇說我百樣不是,我都可承受,但說我謀逆弒君,我連想也沒想過。’叫我代他轉奏。我隻好說:‘這話你方才當面講多好,此刻我愛莫能助瞭!’”

跪在一旁的胤禛思量瞭半晌,已想定瞭主意:與其讓這幹人折磨死自己,還不如咬定牙根繼續保太子,左右不過是個死罷瞭。見胤禔如此絕情,遂冷冷說道:“都是自傢手足,何必落井下石?別的話一千句也可免瞭,這話關系重大,你就代奏一下何妨呢?”胤祥也梗著脖子道:“大哥,天上這麼多的雲,還不一定是哪一塊下雨呢!二哥是個落難的人,咱們得有點香火情分!”

胤禔此刻才覺出眾人的心思和自己全然不同,很後悔方才自己失口。揚著臉幹笑一聲道:“你們何必沖我來?不許代奏是父皇的旨意,誰敢抗旨?”

“罷瞭罷,大哥!”胤怪聲怪氣笑道,“大人得有大量嘛!父皇隻不過氣頭上一句話,你也忒認真瞭!誰沒有個旦夕禍福?子曰‘嫂溺援之以手’,你何妨從權處置呢?”胤禔見眾口一辭反對自己,知道自己得意招忌,心裡暗自叫勁兒,口中卻道:“不是我不願,是不敢。如今案子不清,連你們都頂著罪名兒,何必大傢都攪進去呢?”

“你不奏,我奏!”胤禛見胤也幫著說話,更加膽壯,雙手一撐地站瞭起來,“大哥,我如今是郡王,也有直奏之權,你到底奏不奏?”胤禩、胤禟也都紛紛起身,說:“我們大傢一起去!”

胤禔原想太子倒臺,至少胤禩等人趁願,不會再和自己為難。見此情景,心裡犯瞭嘀咕,沉思良久,慨然嘆道:“你們何必這麼瞪著我?老二倒黴,打量我心裡好過?——既然兄弟們都說當奏,我少不得再擔待一次瞭……”說罷掉頭便去瞭。阿哥們誰肯把偌大人情讓給這個胤禔,互相遞個眼色便都跟瞭上來。倒是首先倡議的胤禛悄悄拉住瞭胤祥。

人都去瞭,戒得居旁四堆篝火燃得劈啪作響,雖則漫天飄雪,一點兒也不冷。

胤禛和胤祥兩個人正在搜索枯腸想辦法,卻見胤祉、胤禩走瞭過來。胤祉正色說道:“你們且不要動,有旨意。”胤禩向前一步,說道:“皇上方才聽瞭阿哥們奏陳,降旨說:‘奏的是,胤礽生死分際,在此一言之中。著胤禛與胤禔二人監理胤礽飲食行動。不可寬縱,亦不得虐待,致陷朕於不仁。欽此!’”

“兒臣領旨!”胤禛心中略覺寬慰,忙叩頭答道。胤祥卻抬頭問道:“八哥,你宣諭‘生死分際’的話,究竟是皇上說的,還是你說的?兄弟沒聽明白。”“自然是皇上的話!”胤禩見這個不安分的老十三挑刺兒,心中不快,冷冷說道:“你跪穩些,皇上還有話問你!胤祥手諭調兵凌普進苑,經查證,所謂‘奉皇太子諭’顯系偽造。經皇子胤禔、胤祉、胤禩、胤禟、胤、胤共同辨認,手諭原件系胤祥親筆。有旨問胤祥:朕看你素日尚屬誠信,為何喪心病狂,擅自調兵進苑?爾此舉意欲何為?著胤祥據實回奏!”

仿佛晴空一聲焦雷,胤禛、胤祥兩個人的頭“嗡”地一響,臉色都變得慘白如紙。

《康熙大帝4:亂起蕭墻》